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姜兆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龄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突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7亿多,占总人口的 13.26%,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老龄化社会,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尊严”21 世纪老龄问题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WHO,2002)“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世界老年人年的主题 随着毕生心理学(life-span)的提出和发展,老年时期的心理特征成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围绕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的退化展开和深入
2、的.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 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能力逐渐衰退,学习新事物较慢,但是老年人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心理机能上的不足.注意力转移缓慢.分配困难.死记硬背比年轻时差了,但理解之后的记忆能力并没有明显退化想象力受到经验的限制很难活跃爱唠叨 消极.抑郁,容易烦躁悲伤害怕、不满等,情感脆弱,生活、社交圈子变小,表现出对新的、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领域的畏难、畏惧、担忧,甚至拒绝等表现.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老化悖论老化悖论 上升的幸福感上升的幸福感,比年轻人更低的抑比年轻人更低的抑郁倾向(郁倾向(Reisberg&Hertel,2004)消)消极的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都随着年龄
3、极的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增长而降低,年龄越大下降的速度越年龄越大下降的速度越快(快(Carstensen et al,2000),而积),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则保持稳定(极的情绪体验则保持稳定(Charles et al2001).20世纪90年代,Stanford University 的Laura.L.Carstensen教授建立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简称为SST)来解释老年时期的情绪和认知特征.Carstensen提出SST有三个理论前提(Carstensen et al,1999):首先,社会交往是人类
4、生存的核心问题且处于进化之中;其次实现目标的期望驱动行为的产生;再次,人拥有多种目标,且目标选择先于行为的产生.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老化悖论的根源:老化悖论的根源: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时间紧迫感时间紧迫感 老年人动机老年人动机.情感和认知的改变情感和认知的改变 知识性目标知识性目标情绪性目标情绪性目标 由知识的获取由知识的获取.事业的发展等扩展性事业的发展等扩展性目标向更关注于人际交往所带来的情目标向更关注于人际交往所带来的情绪优化和情感体验的转变绪优化和情感体验的转变.社会情绪的积极变化 社交网络的积极变化 人际交往对象减少,社交网络也相应缩小,把注意力集中在更亲密更重要的伙伴上减少了相对
5、次要的人际交往而亲密伙伴的数量仍保持稳定.这种人际交往策略可以帮助老年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大的情感满足.对社交伙伴的描述和评价更倾向从情感角度出发,而不是其他的个人因素情绪调节能力增强 老年人在处理社会情绪问题的能力在提升,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表现出更好的情绪控制和协调能力(Corinna et al2004).认知层面更关注和记忆积极情绪信息;回避消极情绪信息 认知:对积极信息的注意和记忆偏好 决策行为(1)较少的信息收集行为 老年人很少向他们的主治医师寻求更多的相关信息,也很少求助于另外的医生制定可供选择的其它方案.信息的缺乏可能导致使老年人做出错误的选择,带来消极的后果(2)先前
6、经验和“积极效应”的影响 当新知识与先前经验相冲突的时候,老年人就会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意愿.另外,对于积极信息的偏好在抉择过程中也不是最佳的态度和策略.(3)更多的决策回避行为 老年人倾向于将选择权交给他人,逃避选择任务 成功的老年(successful aging)老年心理研究的新进展 长期以来关于老年心理的研究一直沿袭着一种“丧失”观点和模式进行,即以往的研究只强调与年龄相关的丧失和衰退,而忽略了年老过程仍然保持有“获得”的能力.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各国对老年医学问题及老年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兴趣日益增长.近30年来,老年学领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和模型即成功的老年“成功的老年”
7、是相对于“普通的老年”而言的,它不仅仅是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年老过程的生命质量.“成功的老年”通过寿命.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效能、社会能力与产出性、个人调控和生活满意度等七个指标进行衡量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人类寿限:120岁以上(细胞分裂周期约2.4年,分裂 50代.)1970年心理学领域首先提出“成功老龄化”概念和模型 提出“成功老龄化”的必要性:人口老龄化到来的需要 提出“成功老龄化”的可能性 1 生理老化的差异性:40%以上的老年人患2种以上疾病 2 老年个体的可塑性 3 社会因素的作用“成功老龄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1
8、 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2 缩短死亡前的病程时间 “成功老龄化”指标 寿命(length of life)生理健康(biological health)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认知效能(cognitive efficacy)社会能力与产出性(social competence and productivity)个人调控(personal control)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1990年 WHO 提出“健康老龄化”目标 指标:生理健康(biological health)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社会功能
9、(social function)1993第15届国际老年学会议主题:科学要为健康老龄化服务病耻感 病耻感(stigma)一词的原意为“烙印”,即烙在奴隶或囚犯身上的标记,是一种外界加诸个体身上的耻辱的标志,一种负性经历的标记.病耻感主要是指病人及相关人员对所患疾病的羞辱感和社会公众对他们所采取的歧视和排斥的态度.其中包括羞耻感.被指责.在家庭中充当替罪羊被孤立被社会排斥、被人刻板化或被歧视等内容 关于病耻感的研究,最早来源于社会学家Goffman(196 3)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的重视和研究.一些精神病患者在患病后出现了“自觉羞耻”的现象.很多人对此有明确的描述,一些患者及其家属觉得这种病耻感
10、甚至比症状本身还要痛苦病耻感与许多社会偏见相联系,一直以来,患者及其亲属认为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将使他们遭歧视.排斥.被人看不起抬不起头来.研究者对妨碍农村痴呆症患者家庭选择正规医疗服务的因素调查发现,病耻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隐私被打扰.经济障碍.服务机构的可接受性等.研究发现妨碍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有效治疗的因素包括医生和患者对抑郁者易污名的消极的态度(即病耻感).躯体化的表现卫生保健计划的种种限制等.调查老年抑郁.精神病.痴呆对家庭的影响发现,3/4帕金森症患者的照料者报告有心理压力和焦虑,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恶化.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对未来的担心.对患者的急躁和缺乏耐性睡眠受到打
11、扰.舆论和社会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减少愤怒感、社会病耻感和经济困难.对病耻感的研究,国内外更多的是集中在精神病患者这一领域.Angermeyer(1987)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更容易产生病耻感.Read等人(1996)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47%的精神病患者受到公众不同程度的歧视被迫调换职业和迁居者分别占34%和26%.岳英等人(2000)采用家庭病耻感问卷(FSI)和PANSS(精神障碍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调查了72例住院重症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结果显示:由于精神病患者常受到社会的歧视,81%的家庭成员感到羞耻,其结果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原有的社会活动或改变了活动形式,部分
12、家庭甚至隐居或搬迁;65%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48%感到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46%表示难以忍受长期的极度紧张的家庭环境,对这种状态感的恼怒和绝望;其中家庭监护人隐瞒病情者占88.9%,配偶及子女的评分显著高于父母(P0.05)教育程度较高者隐瞒病情和社交回避评分显著高于教育程度较低者(P0.05).病耻感普遍存在于重型精神障碍家庭.病耻感不仅给病人的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给患者的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产生病耻感的危险因素是家庭监护人的身份和教育程度受到社会排斥的比例占27.8%老龄化观念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当说起老年人总是与大量消极特点,如衰弱.疾病.残障缺乏活力依赖性
13、强和庞大的卫生保健支出联系在一起,把社会上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看做是耗竭资源的负担(WHO2002).3-4岁的幼儿就已经习得对老年人的消极观念4,社会.家庭.媒体和图书资料是给儿童提供老年信息和观念的最主要来源.研究者分析了1967年到1997年30年间人们对老年人的态度,结果发现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尤其是对老年女性的歧视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增强(Anderson&Han,2009).对18-98岁的被试调查发现所有被试都承认至少有一种老年歧视行为,老年歧视行为广泛而经常地存在,而且并不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变老而改变((Cherry&Palmore,2008).大学生的老龄化知识非常缺乏对老年人大多
14、持消极态度(CherryAllen,Boudreaux,et al,2009),年龄越大的大学生老年歧视态度越少,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歧视老年人,而且,对老龄化知识了解越多的大学生自身老龄化焦虑越少,老年歧视态度也越少(Allan&Johnson2009).老年人口的增多使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工作机会大大增加,但是广泛存在的老年歧视态度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的质量.Weiss(2005)对五大洲10个国家的大学生调查发现,与为其他年龄群体提供服务相比各国大学生从事与老年人有关工作的动机最低,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与老年人有关的工作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不重视.经济报酬低.缺乏挑战性和个
15、人投资成就水平降低还有许多诸如身体虚弱残障等老年人自身因素.如果照料者对老年人持消极信念,这些信念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自我知觉,他们会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差产生更大的依赖性和求助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Coudin&Alexopoulos2010).而对老龄化的积极观点可以促使中年人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法,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老年人则会更有规律地散步并会逐渐增加活动量,更加健康地长寿.由此可见积极的老龄化观点能够影响人们健康行为改变的动机,疾病.身体健康与否并不影响人们的成功老龄化(Wurm,Tomasik,Tesch-Ro,2010)Depp and Jeste的研究也发现,绝大多
16、数老年人都认为自己是成功老龄化的,即使是身体残疾.长期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在自我报告是否成功老龄化时,“老年人更认同社会参与和积极地看待生活而不是身体健康状况”.即在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观点中更重要的是医学模式所强调的疾病和残障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心理韧性.睿智信念信仰等,即使老年人残疾也会努力维持独立和生命质量.因此,对老龄化过程的适应、应对和补偿.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保持自主性是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关键 为了提高年轻人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美国早在1961年第一次白宫老龄化会议(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Aging,简称WHCoA)上就提出在公立学校.高等教育机
17、构和图书馆开展老龄化教育.在此后的历次会议中(WHCoA,1971;WHCoA1981;WHCoA1995)都明确要求生命周期教育要在所有公立教育中强制进行,把老龄化纳入各级教育的课程中,开展训练教授老龄化课程教师的项目.目前在北得克萨斯大学创建的“老龄化教与学国家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Aging,简称NATLA)”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和代际合作,为年轻人提供生命周期教育,促进对老龄化问题的理解.”终身老龄化教育一般通过了解老龄化信息.讨论老龄化问题和与老年人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研究表明与老年人保持高水平接
18、触和了解老龄化知识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积极的老龄化观点,而且与老年人直接接触要比讨论老龄化问题和了解老龄化信息更能有效改变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老年精神卫生问题 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包括老年期精神疾病和老年期特有的心理问题.老年期特有的心理问题包括躯体老龄化及疾病造成的心理问题.心理老龄化.离退休后的心理适应,丧偶与再婚,“空巢现象”等.主要表现为自卑孤独无价值感、空虚、不安全感、情绪不稳定、病症袭来时的死亡临近感等.老年期精神疾病如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抑郁、老年性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疑病症、强迫症等)等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的主要表现 老年痴呆症以获得性智能丧失为主要特征,由于大脑皮质萎缩出现一
19、系列个性.情感.智能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出现记忆和计算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变得易怒,自私,冷淡,懒散,甚至丧失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不知饥饱,吃脏物,大小便失禁.老年性抑郁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悸或全身器官功能衰退,少数病人有自杀企图拒绝进食等 由于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老年性痴呆和抑郁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家庭负担 关于家庭负担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至今无统一的认识,认为家庭负担是指患者对其家庭和有关成员(照顾者)造成的问题.困难或不良影响.负担的存在打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原有的相互关系使一方承受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其社会活动也受到了限制并因此而伴有主观上的不满.Hoeing和H
20、amilton(1981)提出将家庭负担分为主观负担和客观负担他们认为客观负担是指患者的疾病在家庭生活中成为一个扰乱性因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事件,主观负担是指承受负担时的感受客观负担可进一步分为两种型。I型对家庭产生的某些特殊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家庭成员健康子女情况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II型基于患者特点的异常行为所造成的不幸事件比如对自身和他人的危害.老年人精神问题给家庭主要造成了生活上.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负担.生活负担:由于老年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尤其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老年人生活需要照料外出需要有人跟随,以防止走失.经济负担:据调查显示,7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两
21、种以上的躯体或身心疾病长期服药,给家庭带来长期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多数家属因长期照料.关爱老年患者而精疲力竭;由于缺乏相关疾病知识面临患者的症状束手无策而心余力;因无力支付医疗耗资而愁眉不展;加之缺乏社会同情与支持则自感无助等,这些心理压力则极易使家属成为亚健康人群林伟等人用SCL-90调查了心境障碍者的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除强迫因子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因子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其中尤以躯体化.人际关系和抑郁三个因子显著性最高(p.01)生活满意度 由于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给家庭带来诸多生活.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尤其是存在严重精神问题的老年人家庭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都比没有精神疾
22、病的老年人家庭低.特别是部分照料者的内心羞耻感,对其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使他们主观上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较低.干预措施 心理社会干预 心理社会干预(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PI)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精神疾病;促进人们的社会心理康复;减轻家庭负担.心理社会干预应包括社会生活技能训练.个别与集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以及调整环境支持的措施(如加强社区看护改善医院医室环境设立日间医院或寄养看护等).家庭治疗 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家庭会谈的方式向家属讲授有关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及管理知识;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共同学习交流技巧练习和解决难题练习等,以提高生活应对能力这方面的研究资料非常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