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项培优分类练六光 学 实 验角度角度1 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典题【典题1 1】(2019(2019苏州中考苏州中考)“)“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图中未画出 )的白色纸板的白色纸板ABCD,ABCD,能绕垂直于能绕垂直于CDCD的的ONON轴翻转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1)实验前实验前,应将纸板应将纸板_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
2、射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点O 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时针方向转动时针方向转动;(2)(2)移动激光笔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使入射角为4545,测得反射角也为测得反射角也为4545。由此就得出。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3)(3)如图乙所示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4)(4)在图甲中在图甲中,若
3、将纸板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连同激光笔)绕绕CDCD向后倾斜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此时反射光束_。A.A.仍在纸板上呈现仍在纸板上呈现 B.B.被纸板挡住被纸板挡住 C.C.在纸板前方在纸板前方垂直垂直顺顺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偶然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 C【典题拓展】【典题拓展】(5)(5)为了显示光路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粗糙些纸板的表面应粗糙些,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反射反射;(6)(6)当入射光线沿当入射光线沿NONO射入时射入时,反射角是反射角是_。(7)(7)如图丙所示如图丙
4、所示,如果光线沿着如果光线沿着FOF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反射光线沿着OEOE方向射出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光路是_。漫漫0 0 可逆的可逆的题组训练题组训练如图所示是小桦和小文如图所示是小桦和小文“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时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光屏由可以绕ONON折转的折转的E E、F F两块平板组成。两块平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 E板沿板沿AOAO方向射到方向射到O O点点,在右侧在右侧F F板上能看到反
5、射光线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OB。(1)(1)实验时他们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实验时他们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选填选填“镜面镜面”或或“漫漫”)反射反射;(2)(2)小文将小文将F 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则在F F板上板上_(_(选填选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看到看到反射光反射光,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3)(3)小桦让光沿小桦让光沿BOBO方向入射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发现反射光沿OAOA方向射出方向射
6、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漫漫不能不能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平面内光路是可逆光路是可逆的的(4)(4)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小文收集的数据如表小文收集的数据如表,他分析表中数据他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得出了结论了结论:光在发生反射时光在发生反射时,_;,_;小桦认为小文的实验结论不可小桦认为小文的实验结论不可靠靠,你认为不可靠的原因是你认为不可靠的原因是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角度角度2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典题【典题2 2】(2019(2019
7、荆州中考荆州中考)如图如图1 1是探究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 A放在玻璃板前面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 B竖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 A的像完全重合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烛A A和蜡烛和蜡烛B 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1)(1)实验过程中蜡烛实验过程中蜡烛B_(B_(选填选填“需要需要”或或“不需要不需要”)点燃。点燃。(2)
8、(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关系。(3)(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直接观察光屏,看看不到蜡烛不到蜡烛A A的像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选填选填“虚像虚像”或或“实像实像”)。(4)(4)如图如图2,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BC竖直放置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一定角度(90(90)后后,蜡烛蜡烛A A成的像移动到点成的像移动到点A1A1处处,已知图中
9、方格均为边长相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等的正方形,则则=_=_。不需要不需要大小大小虚像虚像4545 【典题拓展】【典题拓展】(5)(5)实验中实验中,使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使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这样做的目的是_。(6)(6)若将蜡烛若将蜡烛A A远离玻璃板远离玻璃板,观察到的像将观察到的像将_(_(选填选填“远离远离”或或“靠近靠近”)玻玻璃板璃板,且大小将且大小将_(_(选填选填“变大变大”“”“变小变小”或或“不变不变”)。(7)(7)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B,也无法与蜡烛也无法与蜡烛A A的像完全重合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
10、能是原因可能是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变不变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远离远离题组训练题组训练1.(20191.(2019呼和浩特中考呼和浩特中考)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 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 B竖立着在玻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 A的像完全重合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在白纸上记下
11、A A和和B 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分别测出重复多次实验。分别测出A A和和B B到玻璃板的距离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将现象、数据记并将现象、数据记录在表中。录在表中。进一步实验与分析进一步实验与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可以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于镜面_。(2)(2)小明照镜子时小明照镜子时,他从与镜子相距他从与镜子相距1 m1 m处移动至处移动至3 m3
12、 m处时处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了_m,_m,当他远离镜子移动时当他远离镜子移动时,他的像的大小他的像的大小_(_(选填选填“变大变大”“”“变变小小”或或“不变不变”)。对称对称4 4不变不变2.(20192.(2019鞍山中考鞍山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的实验装置,图中图中A A、B 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1)(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便于_。(2)(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
13、上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A,将蜡烛将蜡烛B B放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直到B B与与A A的像完全重合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这说明_。(3)(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将蜡烛B B移去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屏,光屏上光屏上_(_(选填选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承接到蜡烛承接到蜡烛A A的像的像,说明平面镜所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成的像是_(_(选填选填“实实”或或“虚虚”)像。像。确定确定像的位置像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不能
14、不能虚虚(4)(4)小明把蜡烛小明把蜡烛A 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会发现蜡烛A A的像的大小的像的大小_(_(选填选填“变大变大”“”“变小变小”或或“不变不变”)。(5)(5)实验结束后实验结束后,小明想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若把玻璃板沿MNMN截成两部分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A.A.都成完整的像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B.各成半个像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合起来
15、成一个完整的像不变不变A A角度角度3 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典题【典题3 3】(2019(2019淮安中考淮安中考)如图所示为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的实验装置图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10 cm。(1)(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实验环境应该_(_(选填选填“较亮较亮”或或“较暗较暗”)一一些。些。(2)(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上。上。(3)(3)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当蜡烛距离凸透
16、镜40 cm40 cm时时,移动光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倒立、_(_(选填选填“放大放大”“”“等大等大”或或“缩小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选填选填“照相机照相机”“”“投影仪投影仪”或或“放大镜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的。(4)(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 cm30 cm的凸透镜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选填选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找到某一位置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使像清
17、晰地呈现在光屏上地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理由是_。主光轴主光轴缩小缩小照相机照相机不能不能像距过大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给提供的长度超出了光具座给提供的长度较暗较暗【典题拓展】【典题拓展】(5)(5)若将一个不透明且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若将一个不透明且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_(_(选选填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得到完整的像。得到完整的像。(6)(6)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烛焰的像会往_(_(选填选填“上上”或或“下下”)移动。为了让移动。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
18、镜向应将凸透镜向_(_(选填选填“上上”或或“下下”)移动。移动。(7)(7)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将自己所戴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将自己所戴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图中未画出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选填选填“靠近靠近”或或“远离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8)(8)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若凸透镜位置不动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将得到倒立、光屏上将得到倒立、_(_(选选填填“放大放大”或或“缩小缩小”)的实像。的实像。能能上上下下远离远离放大放大题组训练题组
19、训练(2019(2019眉山中考眉山中考)在探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为10 cm10 cm。世纪金榜导学号世纪金榜导学号(1)(1)如图甲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的实像的实像,生活中生活中的的_(_(选填选填“照相机照相机”“”“投影仪投影仪”或或“放大镜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移动凸透镜至_刻度线处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呈现清晰的像。(2)(2)如图乙如图乙
20、,保持蜡烛位置不变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移动凸透镜至16 cm16 cm刻度线处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移动光屏,观察到观察到光屏上只能出光屏上只能出 现现_,_,而人眼在图中而人眼在图中A A处应向处应向_(_(选填选填“左左”或或“右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放大放大投影仪投影仪40 cm40 cm光圈光圈左左(3)(3)如图丙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则该眼镜的镜片是眼镜的镜片是_(_(选填选填“凸透镜凸透镜”或或“凹透镜凹透镜”),),可用于矫正可用于矫正_(选填选填“近视眼近视眼”或或“远视眼远视眼”)。凸透镜凸透镜远视眼远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