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第一节 土地分类一一、土地分类体系、土地分类体系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 主要是按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分类的。如:按土地的地貌特征进行的土分类;按土地的植被、土壤等进行的土地分类。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不同进行的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分类系统是确定基准地价的重要依据。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主要是按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类。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是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一种分
2、类。(一)分类原则 1.统一性;2.科学性;3.实用性。为适应土地管理的需要,1984年制订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将利用现状分为8大类,46(47)个二级类,1989年为城镇地籍管理的需要,将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根据新的土地管理法的要求,需进步一步明确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范围及土地分类的衔接,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有偿使用以及第三产业用地的发展,也要求对原有城市土地分类进行适当调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在原有两个土地分类和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汇总出全国城乡统一城乡统一的土地数据成果和其他调查成果,以利于全国
3、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扩大应用。三、新分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新分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现有两个分类为基础,以最小的修改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土地管理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又给今后的发展、修改留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研究制订适应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需要的土地分类体系。1 1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尽量满足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维护土地分类的科学性,尽可能要其他部门相关规定及国际惯例保护一致。2 2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 土地分类标准既要发展、修改又要同原有体系和调查成果相衔接,尽可能小改、不改,也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3 3多途径满足土地管理需要的
4、原则多途径满足土地管理需要的原则 通过修改土地分类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管理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通过其它渠道、方法来满足单靠修改土地分类尚难以满足的那部分需要,并在修改中为之创造条件。4 4精简、协调的原则精简、协调的原则 凡能精简、归并的地类尽量归并,并使修改后的土地分类与原有土地分类相协调,既为过渡到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创造条件,又尽可能减少过渡成本。四新土地分类体系四新土地分类体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 1一级类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分为3个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二级类共有15个 农用地部分是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加上新设的“其他农用地”共5个地类。3三级地类共有71个 是在
5、原有土地分类的二级地类基础上调整、归并增设而来。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概查和详查两种。概查是为满足国家编制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制定 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规划的急需而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详查是为国家计划部门、统计部门提供各类土地的详细准确的数据,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基础资料而进行的调查。1984年国务院部署土地利用详查是以县为单位进行。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2.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3.
6、为建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4.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1)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地类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全面调查的原则 3.一查多用的原则 4.运用科学的方法
7、5.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 6.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在所有权宗地内,按土地分类标准的三级类为依据划分出的一块地,称作分类地块,俗称图斑。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遵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按 照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将其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阶段;第二阶段为外业工作阶段;第三阶段为内业工作阶段;第四阶段为成果检查验收归档阶段。1.调查申请2.组织准备 包括建立领导机构、组织专业队伍、建立工作责任制等。3.资料准备 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图件资料、权属证明文件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4
8、.仪器和设备的准备 调查前要准备好调查必须的仪器、工具和设备。五、准备工作常见的基础图件(1)航片:应收集最新的航片及其相关信息。(2)地形图:需购置两套近期地形图,一套用于外业调查,另一套留室内用于编制工作底图。(3)影像平面图:影像平面图是以航片平面图为基础,在图面上配合以必要的符号、线划和注记的一种新型地图。它既具有航片信息丰富的优点,又可使图廓大小与图幅理论值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只需购买一套。直接利用它可进行外业调查、补测,可节省大量转绘工作。(4)其他图件:如彩红外片和大像幅多光谱航片,其特点是信息量丰富、分辨率高,大量室外判读可转到室内进行,从而可节省外业工作量,又能保证精度。土地
9、利用现状调查外业的主要工作是外业调绘,包括境界和土地权属界的调查、地类和线状地物调绘等。通过外业调绘和补测,将地类界线、权属界线、行政界线、地物界线以及线状地物等调绘到航片上。再经清绘、整饰,检查验收合格后,可进行内业工作。外业工作包括调绘前的准备工作、航片的室内预判、外业调绘、外业补测、航片的整饰与接边等内容。调绘、补测是外业工作的核心,是对权属界线及各种地物要素进行绘注和修补测等工作。航片的整饰和接边是对外业调绘和补测的航片进行清绘整饰工作,是内业工作的基础。六、外业工作六、外业工作 1.调绘前的准备工作和室内预判 调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同名地物点的选刺、调绘面积的划分和预求航片平均比例尺等
10、。2.地类调绘 注意零星地类处理 地类调绘按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在土地所有权宗地内,实地对照航 片逐一判读、调绘,并填写外业手簿。3.线状地物调绘 线状地物的宽度北方不小于2米,南方不小于1米时,都要进行调绘实并地丈量宽度,丈量精确到0.1米。七七、内业工作、内业工作 利用现状调查的内业工作,包括航片转绘、面积量算、成果整理等。航片转绘和面积量算是内业工作的中心内容。成果整理包括面积的汇总统计、土地利用现状图、权属界线图的编制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或说明书的编写等。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指在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初始调查之后,为适应日常土
11、地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土地所有权属、位置、数量的变更调查。通过变更调查,不仅可以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还可以 提高数据精度,修正以前的错误,逐步完善地籍内容。1.可使用的资料 (1)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图、各种文件资料等。(2)近期的航空摄影像片、正射像片等。(3)初始和日常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资料。(4)土地复垦资料、土地开发资料、土地征用资料和土地整理资料等。2.变更调查的技术流程(1)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2)已有资料的数据库建立。(3)图形叠加、分析,正射影像的输出。(4)外业地类调绘、权属调查。(5)内业修测、编辑。(6)图形回放、检查。(7)图形精
12、编、面积计算和汇总。(8)坡向图制作和坡度坡向数据库建立。(9)编写各项技术报告、说明书、成果资料等。(10)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输出。(11)成果资料建档。(12)检查、验收。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1)变更调查的技术模式1.土地利用现状图+航天遥感技术+外业调绘+GPS 适用:山区、高原、平原、草原、荒漠等地区;基本覆盖特征为分类地块的面积较大。比例尺:1:2.5万,1:5万,1:10万。2.土地利用现状图+航空遥感技术+外业调绘+GPS 适用:丘陵、平原地区;基本覆盖特征为分类地块的面积较小。比例尺:小于1:5000的所有尺度。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2)变更调查哪些问题
13、1、谁的地变化了(权属和利用)who2、怎样变的(变化方向)how3、为什么变化(变化原因)why 4、什么时候变的(变化时间)when5、那个地方变了(位置确定)where6、变了多少(量算面积)what(地籍、初始调查、变更调查的内容)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3)土地利用怎样变化基本规律 农用地 建设用地(征用、自用)未利用地 农用地(整理、复垦、开发)农用地 农用地(农业结构调整)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土地开发)建设用地 农用地(整理、复垦)建设用地 利用地(废弃)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旧城改造、开发)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4)判断变化的方法包括发现变化区域、变化方向1.资
14、料 背景资料:土地利用调查资料 收集资料:土地征用、土地登记 土地勘测(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结构调整资料 四荒地拍卖、用地合同资料 用地协议、新修农田水利资料 交通改造用地资料 其他资料 根据资料在工作底图上标示和勾绘 (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4)判断变化的方法2.影像判读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自动判读人工判读 正射航空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人工判读为主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5)精确定位 为提高土地利用变化地块的空间定位精度,通常要对内业判读的成果进行外业核查。外业核查内容包括:1)实地检查确认内业判读的变化图斑;2)实地调查影像上识别或定位不准
15、的小图斑边界线;3)实地量测影像上量测精度不足的线状地物宽度;4)对影像上有云影遮盖的范围作补充调查;5)实地收集监测区内与真正变化图斑相对应的土地变更调查资料,为变化信息分类后处理及精度评价提供依据。6)借助GPS等一些较高精度的测量手段,测定地块的边界。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6)地块编号系统1级编码(省级):XX;2级编码(地市级)XX;3级编码(县级,县级市区)XX;4级编码(乡镇、街道)XX;5级编码(街坊、行政村)XX;6级编码(宗地)XXX;7级编码 XXXXXX;(1、2、3位:图斑号,4、5、6位:产权序号);所有的编码位全部用数字表示,编号从0001-9999。00
16、、000、000代表相应级别划分空缺。全部编码19位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相关问题(7)变更调查的作业程序1.资料收集:土地、测绘、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开发办等2.控制测量:GPS技术3.多时相、多波段影像:纠正、配准、融合4.影像判读:发现变化区域及其方向5.正射影像制作:含判读结果6.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7.制作工作底图:正射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8.内业精确定位:以人工勾绘变化边界为主9.外业核查和精确定位10.面积量算与统计(可在数据库建成之后进行)11.资料整理 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管理土地权属,是地籍工作的重要任务。土地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
17、问题:如何准确快速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并获取变化的数据、进行动态监测与更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土地利用规划监测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不能主动监测变化;测量方法落后且人为干扰大;变更数据获取速度慢,存在多次清绘误差累积;一有旦发现变化,原来的图件即失去现实性;土地利用图斑多为不规则多边形,运用平板仪等测量工具只能测量拐点,不能连续测量整个边界,而且难于精确标绘到原祥查底图上。一、传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一、传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含义:含义:是以土地利用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变化信息以达到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
18、定期监测的技术的总称 目的:目的:核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年度用地计划的执行情况 重点检查每年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数据 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对违法或涉嫌违法用地进行快速的日常监测 为突发土地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 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含义和目的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含义和目的 遥感监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广等特点。1999年以来利用高分辨遥感资料,对全国66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情况进行了监测。美国LandsatTM、ETM+30m多光谱数据法国10mSPOT5卫星多光谱数据和2.5m全色数据重点地区使用了1:3.5万比例尺的航空像片 沈阳市勘测院中国科学院武
19、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三、特点与试验情况三、特点与试验情况四、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四、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 地形图多源数据的获取及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图新时相遥感影像影像纠正、配准、镶嵌融合影像纠正、配准、镶嵌融合变化发现土地利用图斑及其变化信息土地利用变化识别与分类信息提取影像判度样本库GIS支持的野外抽样检测与土地利用抽样调查资料比较精度评价动态检测成果归档旧时相遥感影像如何有效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发现影像相减法;植被指数相减法;变化矢量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光谱特征变异法;分类结果比较法。除了最后一种方法
20、外,其余的方法都只是检测出可能的变化,而并没有给出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信息(如面积)和变化中类型的转化信息(如地类属性)。由于遥感影像处理的复杂性,在处理不同影像时单一的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经常解决不了所有地类变化情况。所以往往几种方法结合使用以弥补使用单一方法存在的不足。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确定目视解译法:经验、专业知识、影像的差异或限制收集监测区域的土地基本信息、作物生长特性和地物的光谱特征等信息计算机自动解译分类:多元统计识别分类法。处理速度快,可重复性强。其中,最大似然法有着严密的理论基础,对于呈正态分布的数据,具有很好的统计特性,而且判别函数易于建立,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何确定何种土地
21、利用类型发生了变化?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确定提高确定变化类型的精度判读经验的积累和判读相关知识的辅助;利用多源数据来提高判读地精度;(人文地理情况、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地形图等资料。)通过数字地形图的辅助,降低判读的不确定度;通过数字土地利用图与影像的叠加比较分析,实现定性指导、定量解译,以进一步降低判读的不确定度;使用知识辅助手段进一步提高判读精度。如何确定何种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变化?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提高变化地块的空间定位精度借助GPS等一些较高精度的测量手段,以提高外业量测的准确性。实地记录当地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当建立了该地区影像特征库之后,就能减少后续动态监测的外业工作量,并能为将来变化监测提供一定的预测分析和判读指导。变化的地块如何进行精确的空间定位?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五、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优点保证精度经济实用效率更高直观实时缺点数据预处理达不到要求,影响监测精度变化监测算法的差异性,影响监测精度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