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中西方文化差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异的形成 CONTENTS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农业生产与农耕文明农业生产与农耕文明 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及影响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及影响123PART 1人类的起源和原始文明人类的起源和原始文明 一、人类的起源和原始文明(1)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从高级灵长目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是从高级灵长目动物进化而来的,即从泛称类人猿的人类始祖进化而来的。现代人身上仍保留着许多灵长目动物的特性和生活习性,如杂食性的食物构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等。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原始人类即猿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猿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能
2、否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就在于能否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生活在中国和西方的原始人类,并不存在体质、大脑及思维等方面的明显差别,而且都沿袭着灵长目动物的本性和生活习性。一、人类的起源和原始文明(2)在相同的生活和劳动中,世界各地的猿人并没有出现本质的世界各地的猿人并没有出现本质的区别区别,如各地猿人普遍采用的工具制作技术是打制技术;同样进行采集、狩猎劳动;都生活在自然形成的山体洞穴中,过着群居生活;等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劳动,人类的体质不断进化,脑容量逐渐增大,并且对自然环境有了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各地的猿人都逐渐认识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有意识地躲避自然灾害给自己
3、造成的危害,逐渐提高自己生存的能力。这样,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逐步扩大种群,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逐渐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种群落。一、人类的起源和原始文明(3)在原始社会早期,中西方的原始人类并没有出现差别。也就是说,中西方民族及文化传统的差异,不是从人类诞生之时就产生的。文化差异的产生,是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主要受各自的经济生产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与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在中西方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劳动、生活实践中,人类都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提高劳动效率的可能性。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引发了人们观念、意识的改变。当剩余产品出现后
4、,人们又设法保存这些采集到的果实和捕获的猎物,以备食物匮乏时再食用。进而演化出原始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在我国远古时期,粮食作物的种植在聚落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牲畜饲养业则居于次要和辅助地位。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历史背景(1)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便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农耕文明区域和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的游牧文明区域。因此在世界历史上才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生产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方式。在以后的历史中,随着国家的建立,农耕区域扩大,畜牧业生产的范围不断缩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历史上经常发生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农耕民族之间的征战。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经济生产
5、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意识,以及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文化传统,深深植根于其本民族的头脑和潜意识中,至今依然外化于他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历史背景(2)PART 2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在公元前8000年前后开始走上农业生产的道路。粮食作物由此便成为维系人们生存的主要食物,这也成为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即以稻谷为主食。由于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存直接关联,所以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视农业(主要指粮食种植)为本业、主业本业、主业。主业与副业,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而创造出的原始文明。在农业生产中
6、所形成的一些观念和认识,也必然会对农耕民族的整体素质、性格、心理特征、观念意识甚至传统文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主业与副业 农业生产的一些鲜明的特点农业生产的一些鲜明的特点:第一,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与季节的变化关系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严格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适时劳作。第二,农作物生长具有规律性强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作物生长规律,适时从事相应的劳动。第三,降水、光照、温度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乃至收成有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第四,农业生产还具有劳动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二、农业生产对中华民族的影响(1)这四个农业生产特点,决定了农耕民族所特有的
7、观念、意识和性格以及文化特征的形成。同时,农业生产这个经济基础,还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将本民族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因受农业生产的影响和作用而形成的农业民族所特有的素质、观念和意识、民族整体性格特征,以及农耕文明所具有的一系列文化特征,在中华民族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充分。二、农业生产对中华民族的影响(2)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和作物生长规律性强的特点,反映了自然规律决定农业生产活动这一基本准则。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或对自然已提供的条件进行改良或改善,或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自然规律带来的不利影响。任何仅凭主观
8、意志和意愿改变自然规律的做法,都注定是失败的。由于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不能凭借主观意志改变自然规律,所以中华民族养成了安分守己、恪守本分的心理素养,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能力。任何强求他人、使人感到勉为其难的行为,都被视为是缺乏修养和道德的。农业生产受制于自然规律,因此按照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的规律适时进行相应的生产劳动,是保证农业收成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生产要求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以保证各种生产劳动不误农时。祈盼平安、向往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矢志不渝的追求。由此也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共识,以及“求稳”的社会心态。二、农业生产对中华民族的影响(3)农耕民族共同遵循着同
9、一个自然规律,共同承受着大自然给予的种种恩赐和磨难,由于人们有相同的遭遇、磨难和挫折,也有相同的企盼、希望和利益,因此人与人之间极易沟通,且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在此基础上,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也极易达成共识。而一旦达成共识,人们便会自觉遵守和维护它,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由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人们更希望能预知气候变化,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和危害。这就促使人们不断地总结气候变化的规律,积极探索自然变化的前兆。这种探索绝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和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因为生存的需要,人们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中重新振作精神,继续探寻自然的奥秘。长此以往,
10、中华民族就养成了善于总结经验、不屈不挠、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二、农业生产对中华民族的影响(4)不断的总结和探索成就了中国诸多领先于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发明,中华民族也因此被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誉为勤劳智慧的民族。在古代,中国人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说明中华民族是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又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在大局、全局利益为先、为重的观念下,中华民族出于团结互助的需要,养成了宽容、谦逊的性格,视待人谦和为美德,反对盛气凌人、恃强凌弱、自私自利。中华民族受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观念和
11、意识,以及民族的整体素质、性格特征,制约和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稳定、宽容、谦和、含蓄等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表现为稳重、平和、和谐、写意性强等文化特征。二、农业生产对中华民族的影响(5)PART 3畜牧业生产的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及影响特点及影响 欧洲自最后一次冰河期过后,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畜牧业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发达的畜牧业对欧洲等西方民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诸如食肉多的饮食习俗、以羊毛为原料的传统毛纺织业等。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发达的畜牧业占据着社会经济的主流。所以,畜牧业生产对西方民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包括饮食和生活习俗、观念和意识、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一
12、、肉食和毛纺织业 畜牧业生产是以放牧牲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生产劳动。为使牲畜能吃到饲草,人们需要驱赶它们,去寻找适宜放牧的草场,所以畜牧业者的劳动地点不固定,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故被称为游牧民族。畜牧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相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方式、活动的范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是完全不同于农业生产的另一类生产劳动。畜牧业生产所具有的流动性强,受季节和气候、天气影响小,劳动方式灵活等特点,影响了历史上曾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西方民族的整体素质、性格特征,以及观念、意识和文化特征的形成,导致了西方民族与中华民族在观念意识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二、畜牧业生产对西方民族的影响(1)畜牧民族所
13、具有的冒险精神、自我中心意识和对自由权力的崇尚、对个性化的追求,还促成了西方民族“难耐沉寂”、不习惯平庸生活的性格特征。他们喜欢通过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寻求冒险、刺激等方式,打破沉寂、平庸,充分表现自我,显示自我的价值。所以西方的娱乐方式多冒险、刺激,多彰显个体的价值,这也是其社会心态的一种显现。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和西方社会发展的特性决定了西方各民族所特有的素质、观念、意识,以及整体民族性格,而这些又制约和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使西方的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性强、个性化鲜明、写实性突出的特点。二、畜牧业生产对西方民族的影响(2)畜牧业生产是以放牧牲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生产劳动。为使牲畜能吃到饲草,人们需
14、要驱赶它们,去寻找适宜放牧的草场,所以畜牧业者的劳动地点不固定,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故被称为游牧民族。畜牧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相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方式、活动的范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是完全不同于农业生产的另一类生产劳动。畜牧业生产所具有的流动性强,受季节和气候、天气影响小,劳动方式灵活等特点,影响了历史上曾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西方民族的整体素质、性格特征,以及观念、意识和文化特征的形成,导致了西方民族与中华民族在观念意识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二、畜牧业生产对西方民族的影响(3)小结论小结论正是因为在公元前正是因为在公元前80008000年,人类对生产工具制作技术的年,人类对生产
15、工具制作技术的改进,使中西方开始走上两种不同的经济生产道路,产改进,使中西方开始走上两种不同的经济生产道路,产生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文明和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文生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文明和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文明,中西方的民族才由此产生观念、意识和文化传统以明,中西方的民族才由此产生观念、意识和文化传统以及生活习俗的差异。及生活习俗的差异。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1.如何理解中西方观念、意识差异的根源?如何理解中西方观念、意识差异的根源?2.2.农业生产对农耕民族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农业生产对农耕民族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3.3.畜牧业生产对游牧民族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畜牧业生产对游牧民族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谢谢观看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