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 企业与社会主义企业 一、企业的一般原理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单元,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从事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社会经济性质要取决于企业所有制的基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2)企业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基础。(3)企业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单位。(4)企业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企业的一般属性(1)企业是以协作劳动为基础、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2)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3)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4)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二、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特征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 1.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以公有制为所有制基础的。2.社会主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生产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但企业的这一生产目的要受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制约。3.社会主义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有权自主经营、独立决策,其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受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但社会主义企业在自主经营的前提下,也必须服从国家的计划指导和管理。4社会主义企业由职工当家作主,参与民主管理,并参加个人收入分配。二、社会
3、主义企业及其特征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作用 1.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它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和劳务,客观上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任务。2.企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3.企业是加快社会经济流通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4.企业提供的剩余产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三、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我国国有企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始终将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三、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我国国有企业 第一阶段(1978年底19
4、84年月)是维持计划经济基本框架下“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第二阶段(1984年10月1992年9月)是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实行以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式阶段。第三阶段(1992年10月至今)是在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四、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保障 针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继续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归结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四、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是深化国有企业
5、改革的制度保障 1.重新界定国有资产职能。2.完成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为国有资产资本化创造条件。3.建立和完善出资人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产权与企业制度 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产权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
6、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1.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所谓“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二是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
7、底”。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管理科学”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从较宽的意义上说,它包括了企业组织合理化的含义;从较窄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二)现代企
8、业制度的主要内容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5.企业有
9、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三)现代企业制度与以往企业制度的区别 (1)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从而改变以往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则全面依赖于政府的状况;(2)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党组织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
10、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4)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以往作为政府行政体系附属物,大而全,小而全,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5)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有足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特点主要包括:(1)产权归属的清晰性。(2)产权的可分割性。(3)产权主体多元性。(4)产权的可流动性。(5)产权组合结构的多样性。四、建立科学而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要建立起科学而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1、,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明确所有者代表,使所有者能有效地行使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2)加强董事会的功能和独立性。(3)对经营者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4)正确处理“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5)充分发挥外部监事会的作用。第三节 企业的经营机制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及其构成(一)决策机制(二)动力机制(三)约束机制(四)发展机制二、面向市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要建立以下六大机制:(一)企业要优胜劣汰 (二)经营者能上能下 (三)企业职工能进能出 (四)收入分配能增能减 (六)国有资产能保值增值 (五)企业技术要不断创新第四节 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资本的循环
12、和周转 企业资本循环是不断进行的,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在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资本的构成,即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二、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管理 (二)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基础工作 (三)狠抓管理薄弱环节,重点搞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 (四)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二、企业的资本运营 (一)企业资本运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二)开展资本运营的主要途径(三)资本运营要具备相应的条件第五节 居民的经
13、济行为 一、居民的收入(一)居民收入的来源(1)劳动收入;(2)福利性收入;(3)利息收入;()投资收入;()租金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二)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国民收入的总量、增长幅度和分配比例。2.社会分配制度和体制。4.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其控制。3.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居民对生产经营投入的各种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二、居民的消费行为 (一)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2.价格因素的影响。3.商品因素的影响。4.社会因素的影响。5.预期因素的影响。二、居民的消费行为(二)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动 1.恩格尔系数下降,食品消费质量提高。2.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3.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4.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增加较多。5.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三、居民的投资行为 (一)居民投资渠道的选择 1.证券投资。2.经营资产投资。3.房地产投资。4.保值商品投资。(二)居民投资的社会效应 1.有利于缓解资金短缺的局面。2.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3.有利于引导消费,调节积累机制。4.有利于资金的有效配置。5.有利于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