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MRI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2.n设备与技术n临床应用3.4.成像技术n传统序列n高级序列n3.0T的优势5.n影响磁共振影像因素包括:(a)质子的密度;(b)弛豫时间长短;(c)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d)顺磁性物质(e)蛋白质。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是,磁共振信号愈强,则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号弱,则亮度也小,从白色、灰色到黑色。6.n各种组织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如下;脂肪组织,松质骨呈白色;脑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内脏、肌肉呈灰白色;液体,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质、气体、含气肺呈黑色。7.T2WI T1WI8.9.10.MRA11.DWI ADC图12.波谱分析13.上下行纤维束14.胼胝体横行
2、纤维15.脑脊液电影16.流速测定17.To get a similar SNR on a 1.5T Scanner as on a 3.0T Intera about 4 time higher number of averages is needed.a)3.0T,NSA=1 b)1.5T,NSA=1 c)1.5T,NSA=4 18.19.20.临床应用n外伤n肿瘤21.外伤n颅内血肿 n挫裂伤n弥漫性轴索损伤n头皮血肿 22.颅内血肿n硬膜外血肿n硬膜下血肿n脑内血肿23.硬膜外血肿n硬膜外血肿发生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
3、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n硬膜外血肿多为急性,有的甚至可在伤后324h内发生脑疝。急性硬膜外血肿是指发生在伤后3d内的血肿,其中伤后3小时内出现脑受压征者称之为特急型。n血肿开始为新鲜血液和血块,几天后血块液化并被逐渐吸收,周围有薄层肉芽组织形成,l个月左右形成肉芽包膜,内含血块液化之液体,混有柔软凝块,有的可机化成固体。24.25.nMRI表现:血肿发生的部位多位于直接接受暴力的位置,多有局部骨折,头皮血肿,一般血肿较局限,不超越颅缝的界限,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
4、面之间。血肿的信号强度改变,与血肿的期龄有关。急性期,在T1加权像,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在T2加权像血肿呈现为低信号;在亚急性和慢性期,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此外,由于血肿占位效应,患侧脑皮质受压扭曲,即脑回移位征。与颅骨内极距离增大,脑表面(皮质)血管内移等提示脑外占位病变征象,得出较明确诊断。26.27.28.硬膜下血肿n硬膜下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n硬膜下血肿与颅脑外伤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在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出现临床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在伤后两周以上出现症状。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部分病例可因剧烈咳嗽,血管本身缺陷,
5、凝血过程障碍引起。n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不易误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常不能及时诊断,贻误病情。29.nMR表现:形态多为新月形,可以跨颅缝。信号随血肿期相可以表现多样。30.31.32.脑内血肿n临床表现以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为主,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甚相似。其意识障碍过程受原发性脑损伤程度和血肿形成的速度影响,由凹陷骨折所致者,可能有中间清醒期。n有两种类型:(1)浅部血肿的出血均来自脑挫裂伤灶,血肿位于伤灶附近或伤灶裂口中,部位多数与脑挫裂伤的好发部位一致,少数与凹陷骨折的部位相应;(2)深部血肿多见于老年人,血肿位于白质深部,脑的表面可无明显挫伤。33.34.nMR表现:脑
6、外围或者深部不规则形态血肿,信号变化多样,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相应基础为氧和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周围常有明显水肿信号。35.36.37.脑挫裂伤n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因为从脑损伤的病理看,挫伤和裂伤常是同样并存的。通常脑表面的挫裂伤多在暴力打击的部位和对冲的部位,尤其是后者,总是较为严重并常以额、颞前端和底部为多,这是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的滑动及碰撞所引起的。脑实质内的挫裂伤,则常因脑组织的变形和剪性应力引起损伤,往往见于不同介质的结构之间,并以挫伤及点状出血为主。38.39.nMRI: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对脑干、胼胝体、颅神经的显示;对微小脑
7、挫伤灶、轴索损伤及早期脑梗死的显示;以及对血肿处于CT等密度阶段的显示和鉴别诊断方面,MRI有其独具的优势,是CT所不及的。多表现为混杂信号同时反映了水肿和出血的存在。40.41.42.弥漫性轴索损伤n指头部受到外伤作用后发生的,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特点为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神经轴索回缩球,小胶质细胞簇出现,常与其他颅脑损伤合并,死亡率高。n而DAI尤其是非出血性病灶和针尖样大小的出血点很难在CT上识别,尽管MRI较CT分辨率和敏感度增高,但普通序列对于微小病灶和轻型DAI,假阴性仍不在少数。所以,SWI序列非常敏感,能检出小的出血灶。
8、43.44.头皮血肿n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可分为五层:皮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皮下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 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富含血管神经。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 膜结构,坚韧有张力。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骨膜层: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45.46.n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所致,按血肿出现于头皮内的具体层次,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三种。47.48.49.50.颅内肿瘤n胶质瘤n脑膜瘤n淋巴瘤n血管母细胞瘤n听神经瘤n三叉神经瘤n
9、垂体瘤51.胶质瘤n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n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52.nMR表现:占位,信号表现多样,可有坏死,周围常有血管源性水肿,增强强化方式多样,不规则环样强化较多。n波普显示NAA峰和Cr峰降低,Cho峰明显升高。53.54.55.56.室管膜瘤nMR表现:常见于小儿,容易出血、坏死,表现为混杂信号。57.58.59.脑膜瘤n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
10、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n脑膜瘤有以下各型:1)内皮型 2)成纤维型 3)血管型 4)砂粒型 5)混合型或移行型 6)恶性脑膜瘤 7)脑膜肉瘤。60.nMR:等皮质信号,周围水肿不明显,临近骨质显示增生,增强后明显均一强化,有脑膜尾征。n波普显示脑外肿瘤谱线,ALA峰和Glx峰升高提示诊断。61.62.脑膜瘤患者显示NAA峰和Cr峰缺失和高耸的Cho峰。63.淋巴瘤n属颅内少见肿瘤,可分为免疫正常组和免疫缺陷组。nMR:多为等皮质信号,大瘤体小水肿和火焰征,中等均匀强化。n波普:轴外肿瘤谱线,Lip峰明显升高。64.65.淋巴瘤患者显示
11、NAA峰和Cr峰缺失和高耸的Cho峰。66.血管母细胞瘤n脑神经和脊髓神经所产生的一种高度血管分化的良性肿瘤。血管母细胞瘤包括固体状和囊泡状成分,固体状几乎全部由细胞所组成,而囊泡状则是小部份的细胞伴随著大部份的囊泡。nVonHippelLindau疾病的病患,随著时间的增加,会在脑部和脊髓中形成许多血管母细胞瘤。67.nMR:实性者等T1等T2信号,明显强化,经典型为大囊小结节,结节明显强化。nVonHippelLindau综合征患者常需检查腹部。68.69.70.71.听神经瘤n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为CPA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由于本病的早期初期耳鸣、耳聋和头晕,故多初诊于耳科。nMRI不仅可发现很小或未进入内耳道的肿瘤,且能显示肿瘤的外形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脑膜瘤,胆脂瘤等鉴别。典型者表现为瓶塞征,明显强化。72.三叉神经瘤n起源于三叉神经髓鞘的神经膜细胞,常见囊性变和出血坏死,有包膜,属脑外肿瘤。nMR表现为颅中窝或颅后窝卵圆形或哑铃形的长T1长T2信号影,囊变者密度更低,实质部分增强后明显强化。周围无明显水肿。73.74.75.垂体瘤n微腺瘤n大腺瘤76.77.78.7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