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混易错点易混易错点 232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错因归纳:错因归纳: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在背景、内容、特点和作用区别不清楚。 释疑解惑释疑解惑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 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 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 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 实践效果 战胜了
2、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 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真题突破真题突破 1 (2019天津高考8)1918 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 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 “布列斯特和约” 的寓意, 把新经济政策称为 “农民的布列斯特” 。 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
3、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 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体现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属于对现实的“妥协” ,这与苏俄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有相同的地方, 即二者都属于对现实的一种暂时“妥协” ,通过这种“妥协”维护了都革命的根本利益,故 选 C 项;通过题干中“历史学家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 ,说明苏维埃政 权没有把农民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排除 A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 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采取武装对抗方针,排除 B 项;通 过所学知识可知,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基于苏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
4、本国情出发, 所采取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正确路径,但它还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 D 项。 2 (2015广东文综22)发生在 1920 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是在 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 时间不符, 故 A 项错误;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在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时期,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题 干强调“发生在 1920 年苏俄” ,可知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禁 止商品贸易,即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5、,故 C 项正确;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在斯大林时期, 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3 (2015海南单科17)1924 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 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 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恢复经济任务的完成,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会再有因新经 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说明当时许多领导人对
6、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扼杀 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只能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故 B 项正确;据材料可 以看出他们反对新经济政策,因此不可能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 C 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D 项错误。 4 (2015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 进行贸易活动; 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 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 在于( )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
7、 中国和苏俄都实行开放的政策, 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故 A 项正确; 苏俄和中国并不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尤其是在苏俄时期,美国对苏俄是敌视的态度,故 B 项错误;苏俄和中国是引进外资和发展经济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 C 项错误;材料与哈 默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无关,故 D 项错误。 5 (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 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 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8、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 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们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 A 项 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 B 项错误; 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 故 C 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 故 D 项错误。 6 (2014安徽文综20)列宁指出: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 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
9、的失败。 ”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答案】B 【解析】由“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 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可 以判定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在 1921 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实行的是余粮收 集制,到新经济政策后才实行农业税,故 A 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 常手段,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由于当时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过渡到共产主义 的条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故 B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当 时历史发展的阶
10、段, 在农民手里拿走的太多, 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不能作为该政策失败的 主要原因, 故 C 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观因素即苏维埃决策脱离实际, 客观原因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7 (2014江苏单科15)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 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答案】B 【解析】余粮收集制的推行导致了 192
11、0 年至 1922 年高的平均税款,并不能说明 1922 年以 后平均税款低的原因,故 A 项错误;1921 年以后,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 替了原来的余粮收集制,从而导致了 1922 年至 1924 年低的平均税款,故 B 项正确;实物配 给制的废除是属于产品分配领域,不是造成农业税变化的主要因素,故 C 项错误;农业集体 化是在“斯大林模式”后出现的,在 1930 年开始推行,不在本题的时间阶段内,故 D 项错 误。 8 (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 做法, 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 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
12、那它和 正当 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答案】A 【解析】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 来。说明此领导人是赞成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行为的,故选 A 9(2012江苏单科17)列宁指出:“1921 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 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 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 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
13、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D 【解析】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 危机。 1921 年 2 月, 列宁决定调整政策。 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恢复商品贸易、 恢复商品经济, 即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 它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A 项错误;与社会主义改 造没有关系,排除 B 项,新经济政策仍然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4、C 项错误。 模拟突破模拟突破 1.“1917 年 10 月到 1918 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 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 ” 材料中 “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 是指( )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体制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 1917 年 10 月到 1918 年夏季可知处于苏俄政权建立初期。农民实现 了土地要求,但因 “回报” 问题与苏俄政权发生矛盾,结合所学可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余粮收集制的实行,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故 B 项正确。 2192
15、0 年末至 1921 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 中游地区、 顿河流域、 库班、 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 1921 年有 50 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 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农民暴动”“大规模农民起义”可知,苏维埃政权面临农民的起义,属于 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对分子的进攻,故 A 项错误;1920 年底苏俄内战基本结束,1920 年末至 19
16、21 年初农民起义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 B 项错误;1920 年底苏俄内战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而不是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故 C 项错误; 1920 年底苏俄内战基本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推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故 D 项正确。 3.蒋介石在访问苏联时的日记中写道:“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 工厂租给私人。 ”据此判断,当时苏联正在( ) A.组建红军保卫新生政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用国家资本主义调整经济 【答案】D 【解析】抓住材料
17、中信息“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判断这是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发展社会主 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将部分国 有企业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转让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4列宁提出:“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 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 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 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 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 免的,”为此,苏联( ) A加快了农业社会改造步伐 B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
18、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得出苏联无法加 快农业社会改造步伐, 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料“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 义, 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故 B 项正 确;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影响深远的社 会发展模式是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中“列宁提出”不符,故 D 项错误。 5一名老俄共(布)党员曾说,之前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 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 觉得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 坠
19、。这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 A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 B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C经济政策推行遇到阻力 D国家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 可以判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是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而不是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 故 A 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对苏俄生产关系进行的局 部调整, 不是根本变革, 故 B 项错误; 据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有些人不能理解,说明新经济政策推行时遇到阻力,故 C 项正确;俄国走上工业化道路是在 20 世纪 30 年
20、代,故 D 项错误。 61919 年 9 月,某位苏俄领导人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 国家共存的时期, 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 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 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这反映了该领导人(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建设的设想 B与资本主义妥协和革命意志消退 C为获得西方技术放弃社会主义理想 D主张俄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秩序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 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 给予承租权, 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可以得出该领导人有引 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建设的设想, 故 A 项
21、正确; 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俄国可以引进西方先进技 术进行建设的设想,与资本主义妥协和革命意志消退不符,故 B 项错误;为获得西方技术放 弃社会主义理想也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主张俄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秩序也不合题意, 故 D 项错误。 7.(2019 江西南昌模拟)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不得志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农 民,自 1920 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 B.俄国苏维埃体制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C.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十月革命成功后即颁布土地法令解决农村土地问
22、题,故 A 项错误;俄国苏维 埃体制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故 B 项错误;苏维埃俄国是工农联盟政权, 故 C 项错误;据材料“自 1920 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 会矛盾,故 D 项正确。 8.(2018 湖南六校联考)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 “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 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这一做法 造成( ) A.物价高涨,只能凭证供应物资 B.劳动力减少,工业化受到阻碍 C.政府加强干预,计划经济形成 D.产能低下,只好引进西方资金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
23、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可知,当时物资供应 必须有供给委员会的凭证,不允许私人买卖,导致市场上商品供应缺乏,物价上涨,故 A 项正确。 9.(2019 广东广州模拟)1921 年 4 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 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 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 ) A.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 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D.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
24、来, 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可知,列宁提出了农业集体化改造的设想,故 D 项正确。 10.(2019 四川绵阳调研)1920 年 11 月,苏俄颁布租让制法令 :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 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 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答案】 D 【解析】1918 年,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1920 年 11 月,苏俄颁布租让制法令 ,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
25、国家组织合 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这说明 苏俄开始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故 D 项正确。 11.(2019 河北衡水大联考)1923 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 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出路是 “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 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 ,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 则来同小资产
26、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结合时间“1923 年”可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对新经 济政策产生怀疑,故 C 项正确。 12.(2018 山西太原调研)1921 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 了很好的回答: “退一步, 进两步。 退是为了进, 为了进必须退, 不退就不能进。 ”当时“退 一步,进两步”是指( ) A.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B.全面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C.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行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并结合“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得出列宁主张用市场经济手段发展国民经济,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张 以新经济政策进行间接过渡,故 C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