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神经性耳鸣耳聋 特发性突发听力损失(idiopathic sudden hearing loss,ISHL),亦称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HL),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简称突发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在72小时内,听力降至最低点。本病截至目前仍具有病因不明、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自愈性倾向等特征。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 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
2、机与辨证分型 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第七章 针灸治疗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一、耳的解剖结构一、耳的解剖结构 耳,由耳,由外耳外耳、中耳中耳和和内耳内耳三部三部组成。外耳和中耳是收集和传组成。外耳和中耳是收集和传导声波的装置,是传音系统;导声波的装置,是传音系统;内耳是感音系统。内耳是感音系统。外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等。管和乳突小房等。内耳,内耳,又称迷路。包括耳蜗又称迷路。包括耳蜗和前庭器:耳蜗有接受声波的和前庭器:耳蜗有接受声波的感受器,为听觉器官;前庭器感受器,为听觉器官;前庭器接受位觉的刺
3、激,是位觉感受接受位觉的刺激,是位觉感受器。器。耳解剖图 二、听觉生理 听觉生理包括外耳、中耳、耳蜗、听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此处着重讨论耳蜗和听神经的生理功能。(一)传音系统的功能 传音系统主要是指外耳和中耳。近年来对外耳的功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它不但对中耳有保护作用,而且还具有收集并放大声音和帮助声源定位的作用。鼓膜、听小骨、听肌和咽鼓管为中耳的主要结构。其中鼓膜和听小骨构成了声波由外耳传向内耳的最有效的通路。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声音可通过三条途径传入内耳,引起听觉:(1)空气振动经鼓膜、听小骨,使卵圆窗振动,将声波传入内耳。(2)由鼓室空气的振动直接推动圆窗,使蜗管的内淋巴振动。但
4、在正常情况下,听小骨推动卵圆窗的压强比鼓室空气推动圆窗的压强要大1000倍左右,故圆窗振动常被抵消,对正常听觉无实际意义。只有在听骨链传音障碍时,对听觉有一定作用。(3)声波振动可直接经颅骨和耳蜗骨壁的振动而传入内耳。前两条传音途径称为气传导,后一条传音途径称为骨传导。骨传导的效能很差,对正常听觉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鉴别耳聋的性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例如因鼓膜和中耳疾患引起传音性耳聋时,气传导受阻,明显低于骨传导。由于耳蜗病变引起的感音性耳聋,气传导和骨传导将同时受损。(二)感音系统的功能 1、耳蜗的结构 2、基底膜的振动和听学说 3、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4、双耳听觉与声源方向的判定 声源方
5、向的判定需要双耳同时听,亦需要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第七章 针灸治疗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机制 关于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直有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内耳血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病毒及血管综合因素、迷路窗膜破裂、血管纹机能障碍、创伤、中毒、肿瘤等原因。凡进一步检查可明确病因的应按病因诊断,如内耳震荡,颞骨骨折等,只有查不出病因的才属于本病范畴(特发性),其可能的病因推论如下:1、病毒感染 临床上不少患者往往在发病前有上感前驱症状
6、,流行病学研究及对患者的血清病毒转化实验可检出病毒,如流感病毒B、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神经组织的直接损伤,也可引起脉管结构和红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循环障碍。2、内耳供血障碍 内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迷路动脉,该动脉是供应内耳血液的唯一动脉,受自主神经系统及局部调控机制的影响,也受血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血管痉挛、血流障碍、血液呈现粘凝状态,微血栓的形成等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升高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降低,ET-1具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和促进血管平滑肌增值作用,CGRP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最强的舒血管活性多肽。血管
7、因素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而ET-1和CGRP对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3、自身免疫功能:内耳膜迷路具有免疫应答、免疫防御和免疫调节能力,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内耳组织可成为自身抗原,激发内耳免疫反应。耳蜗的毛细血管是无孔毛细血管,内淋巴囊的毛细血管是有空毛细血管,可能有滤过功能。在体循环中,抗体可循此途径进入内耳,内耳是一个能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器官,内淋巴囊在内耳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内耳免疫应答是其保护性机制的一部分,但如果过于强烈可损伤内耳,引起膜迷路的破坏。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
8、证分型 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第七章 针灸治疗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一、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中年,男女差别不大。冬季及初春发病较多。多为单侧耳罹病。多数患者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少数在72小时内患耳听力迅速下降到最低水平。多呈中度至重度听力损失,少数可呈极重度听力损失或全聋。往往先感患侧耳鸣及耳闷,继之听力骤降。少数患者可无耳鸣。发病多在凌晨或起床后不久,往往无先兆,但可能有诱因,如过度劳累、感冒发热、情绪紧张或饮烈性酒等。部分患者诉双耳同时发病,不过数日内一耳听力恢复,另一耳仍有听力损失。如听力损失较重,伴发的耳鸣也多较重,在听力恢复的过程中耳鸣随之减轻以至消失。但如听力
9、未能恢复,耳鸣可持续数年不退,此时患者来诊往往以要求治耳鸣为主。有近半数患者在听力症状发生后48小时内发作眩晕,伴恶心甚至呕吐。眩晕的程度轻重不一,多数较重,可卧床数日不起。眩晕持续时间一般较梅尼埃尔病要长,但减退后不再发作。二、检查 纯音测听患耳呈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耳交替响度平衡(ABLB)试验、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试验及Metz试验可呈现响度重振现象,表示病变在耳蜗。耳声发射检查由于听力损失较多,初诊时多不能引出。耳蜗微音电位(CM)在重振频率的振幅可较对侧健耳增大。如患耳听力有恢复倾向,所引发出CM的阈值较低。听性脑干诱发反应,除患耳反应阈值较高外无其他特殊发现。如伴发眩晕,前
10、庭功能检查符合外周性病变。感耳闷的患者中有部分人还感外耳道及耳周围皮肤麻木感,检查可发现患侧耳颞部皮肤触觉减退,甚至患侧角膜反射迟钝,多可自行恢复,否则应排除蜗后占位病变。在随诊过程中如听力渐渐好转,耳鸣及耳闷逐渐减轻,当听阈曲线进入临界区后,会感患耳乃至头部豁然开朗,畏强声现象也明显好转。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第七章 针灸治疗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于1996年发表了该病的诊断依据: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
11、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度或重度;病因不明;可伴耳呜;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除第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受损症状。二、鉴别诊断由于不少局部和全身疾病可累及内耳引起听力突降,应与此病鉴别,以求能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治。下列诸病可能误诊为ISHL。1梅尼埃病:不少梅尼埃病初发时患耳听力可以迅速降到60 dB HL上下,无论是否发作眩晕,都可能误诊为ISHL伴或不伴眩晕。随诊可以发现听力大幅度波动,出现以低频听力损失为主的纯音听阈曲线,并反复发作眩晕。2桥小脑角肿瘤:此部位带蒂的肿瘤,如神经纤维瘤可因外力作用移动压迫内耳动脉,引起听力突降,也可伴发眩晕。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肿物。3大前庭水管综合
12、征:如不伴其他畸形,听力可从正常突然重度下降。此病多发于幼儿,多数为双耳同时发病,听力波动性下降,有较明确的发病诱因,如发热或头部碰撞。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4内耳动脉栓塞:应有较明确的栓子来源。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脱落,栓塞内耳动脉可突发性全聋伴眩晕。栓子多发生于心功能尚较好的代偿期,患者可能忽略更重要的全身性疾病。耳科医师对突发的全聋或极重度听力损失伴眩晕的患者应详细询问及检查,并及时转科会诊。5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出血性紫癜、胶原病、麻疹、腮腺炎及先天性梅毒等均可引起听力突然严重下降,应视为该病的并发症,不难与此病鉴别。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第二章 病因
13、与发病机制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第七章 针灸治疗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耳鸣,即耳中鸣响;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失听。一般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杂病源流犀烛云:“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鸣为聋之渐,聋为鸣之极。一、病因病机 1、风热之邪侵袭:风热外袭,或风寒化热,侵及耳窍,清空之窍遭受蒙蔽,失去“清能感应,空可纳音”的功能,终至或聋或鸣。2、肝火上扰清窍:肝为将军之官,性刚劲,主升发疏泄,喜条达,若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而上逆,阻塞清
14、窍;或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条达,郁而化火,肝胆之火上扰清窍,均能致鸣致聋。3、痰火壅结耳窍:过食醇酒厚味,脾胃受伤,聚湿成痰,痰郁化火,痰火上壅,阻塞气道,而致耳鸣耳聋。明医杂著卷三谓:“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壅闭矣。”古今医统耳证门也说:“耳聋证,乃气道不通,痰火郁结,壅塞而成聋也。”4、肾精亏损:肾藏精而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肾气充沛,髓海得濡则听力敏锐。如其素体不足,或病后精气失充,恣情纵欲等,均可导致肾精耗伤,髓海空虚,发生本病。如灵枢决气篇说:“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说:“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
15、惫,必至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皆是阴衰肾亏而然。经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半即衰之谓也。”又因肾水与心火相互制约,肾水不足,每致心火亢盛,而成耳鸣耳聋之症。5、脾胃虚弱:饮食劳倦或过食寒凉,损伤脾胃,使脾胃虚弱,脾气不健,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空虚,不能上奉于耳;或脾阳不振,清气不升,亦必导致耳鸣耳聋。保养不足 劳伤过度 外邪入侵自身平衡失调肾主蛰藏,开窍于耳;脾主升清,清阳出于上窍;肝主疏泄,和少阳而升发条达。听为耳之神,受养于肾精,得气于肝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空虚,则脑转耳鸣。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
16、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二、辨证分型 1风热侵袭 主症:开始多有感冒等先趋表现,起病较速。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局部检查,可见到耳膜轻度潮红及内陷。大多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脉多浮大,舌苔薄白或薄黄。证候分析:风热之邪,固然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但因七窍内通,相互影响,所以也可表现于耳窍。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有耳内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2肝火上扰 主症: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耳鸣耳聋突发,或加重,兼耳胀耳痛,或有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烦躁不宁,或有胁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
17、数有力。证候分析:怒则伤肝,肝胆之气随经上逆,犯于清窍,故突发耳内轰鸣,听觉失灵。火盛炎上,故头痛面赤。胆气上逆,胆汁随之上溢,故口苦咽干。火扰心神,神不守舍,故夜寐不安,烦躁易怒。胁为肝胆经脉之所过,肝气郁结故见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胆火盛之证。3痰火郁结 主症: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脘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候分析:痰火上壅,蒙蔽清窍,气道不通,故两耳蝉鸣,有时闭塞而聋;痰火上冒于头,故头重头昏;痰火郁结,气机不利,故胸脘满闷;痰火上涌,故呕吐痰涎;二便不畅乃痰湿阻滞脾胃,热伤胃津之证。口苦、舌红苔黄
18、腻,脉弦滑,均为痰火之证。火重于痰则口苦,痰重于火则口淡。4肾精亏损 主症: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痠软,男子遗精,女子白淫,食欲不振,舌质红而少苔,脉细弱或细数。证候分析:因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清窍,以致耳鸣、耳聋日渐加重。肾主骨而生髓,脑为髓海,肾亏则髓海空虚,故头晕目暗,耳鸣耳聋。腰为肾之府,肾亏则髓不充于骨,故腰膝痠软。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亏相火妄动,干扰精室,故多虚烦失眠,梦遗走泄、白淫。肾虚及脾,则运化失职,故食欲不振。舌质红而少苔,为虚火上炎,阴液衰少之象。精血不足,故脉来细弱无力,若见细而兼数,可知阴虚相
19、火亢盛。5脾胃虚弱 主症:耳鸣耳聋,劳而更甚,或在蹲下站起时较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唇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弱。证候分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清气不能上升,耳部经脉空虚,故耳鸣耳聋时作。蹲下站起之际气血趋下,头部气血不足,或因劳力脱气,故耳鸣耳聋更甚,并有突然虚鸣及发凉之感。脾运力弱,故纳少不化,腹胀,神疲倦怠乏力。脾不化湿,故大便时溏,血气不足,故面色萎黄,唇舌淡白。气为血之帅,气弱血少,故脉象虚弱。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
20、型 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第七章 针灸治疗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经典腧穴 一、甲乙经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 暴厥而聋,耳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留瘦著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黄帝问曰:刺节言发蒙者,刺府俞以去府病,何俞使然?岐伯对曰:刺此者,必于白日中,刺其耳听(一作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俞也。曰:何谓声闻于耳?曰:已刺,以手坚按其两鼻窍,令急偃,其声必应其中。(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耳鸣,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擿抵(一本作盯聍),耳无闻也。耳聋,取手少指(太素云少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21、,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手足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灵枢厥病第二十四)雒据雒据灵枢灵枢补注:本段首句前尚有补注:本段首句前尚有“耳聋无闻,耳聋无闻,取耳中取耳中”一句,一句,甲乙经甲乙经未选。又,未选。又,太素太素云少指次云少指次指,指,灵枢灵枢作作“小指次指小指次指”。聋而不痛,取足少阳;聋而痛,取手阳明。(灵枢杂病第二十六)耳鸣,百会及颔厌、颅息、天窗、大陵、偏历、前谷、后溪皆主之。耳痛聋鸣,上关主之,刺不可深。耳聋鸣,下关及阳溪、关冲、腋门、阳谷主之。耳聋鸣,头颔痛,耳门主之。头重,颔痛引耳中,憹憹嘈嘈,和窌主之。聋,耳中颠飕颠飕若风,听会主之。耳聋填填如无闻,憹
22、憹嘈嘈若蝉鸣,頞颊鸣,听宫主之。下颊取之,譬如破声,刺此(即九卷所谓发蒙者)。聋,翳风及会宗下空主之。耳聋无闻,天窗主之。耳聋,嘈嘈无所闻,天容主之。耳鸣无闻,肩贞及腕骨主之。(雒注:腕骨,原作完骨。(雒注:腕骨,原作完骨。黄龙祥氏认为与黄龙祥氏认为与甲乙经甲乙经腧穴排列次序不合,据他书改腧穴排列次序不合,据他书改)耳中生风,耳鸣耳聋时不闻,商阳主之。聋,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聋,两颞颥痛,中渚主之。耳焞焞(tui)浑浑,聋无所闻,外关主之。卒气聋,四渎主之。据上甲乙经原文,相关穴位有:听宫、耳前动脉、手少指(太素云少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手足中指爪甲上、足少阳、手阳明;(雒注:(雒注:以上
23、源自以上源自内经内经)百会、颔厌、颅息、天窗、大陵、偏历、前谷、后溪、上关、下关、阳溪、关冲、腋门、阳谷、耳门、和窌、听会、听宫、翳风、会宗下空、天窗、天容、肩贞、腕骨、商阳、合谷、中渚、外关、四渎。(雒注:以上源自(雒注:以上源自明堂明堂)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百会:耳鸣耳聋;络却:头旋耳鸣;风池:气发耳塞;颔厌:耳鸣;浮白:耳鸣嘈嘈无所闻;颅息:耳聋;瘛脉:头风耳鸣;翳风:耳聋;上关:耳聋,耳中状如蝉鸣;下关:聤耳有脓汁出;耳和髎:耳中嘈嘈;听会:耳聋,耳中状如蝉声,通耳(雒注:黄龙祥名著(雒注:黄龙祥名著集成本集成本“通耳通耳”上读未断,余意,民间谓耳窍流脓,上读未断,余意,民间谓耳窍流
24、脓,耳膜穿孔为耳膜穿孔为“通耳通耳”););耳门:耳有脓汁出,生疮,螲耳聤耳,耳鸣如蝉声,重听无所闻;听宫:耳聋如物填塞无所闻,耳中嘈嘈;肾俞:耳聋肾虚;(雒注:此穴排列在此的次序意义?)(雒注:此穴排列在此的次序意义?)天窗:耳鸣,聋无所闻;商阳:耳鸣耳聋;阳溪:耳鸣;偏历:耳鸣;前谷:耳鸣;后溪:耳聋;腕骨:寒热耳鸣;阳谷:寒热耳聋耳鸣;液门:暴得耳聋;中渚:耳聋;外关:耳聋无所闻;会宗:耳聋;三阳络:耳卒聋;四渎:暴气耳聋;足窍阴:卒聋不闻人语;侠溪:耳聋;束骨:耳聋。(雒注:(雒注:甲乙甲乙有大陵穴,有大陵穴,铜人铜人无)无)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章 临
25、床表现与检查 第四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第五章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第六章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第七章 针灸治疗第七章 针灸治疗 第一节 毫针疗法 第二节 电针治疗 第三节 头针疗法 第四节 耳针疗法 第五节 足反射疗法 第六节 灸法 第七节 穴位注射法 第八节 穴位埋线 第九节 眼针第一节 毫针治疗 一、腧穴处方:(1)主穴:分两组:第一组:取耳门、听会、瘛脉、中渚;第二组:取听宫、翳风、合谷。两组主穴交替使用,也可同时使用。交替使用时双侧取穴,同时取用时单侧取穴。(2)配穴:外感风热型配风池、外关、列缺;肝阳上亢型配行间、太冲、太溪;肾精亏损型配百会、肾俞、关元、太溪;脾胃虚
26、弱型配气海、中脘、足三里。二、操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均强调得气和深度,得气后针感应向耳内及耳周传导,务使气至病所方能显效。(1)主穴: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取听宫穴、耳门穴、听会穴时张口,微向后斜刺,瘛脉穴平刺,中渚穴向腕部斜刺,翳风穴、合谷穴直刺。(2)配穴:常规消毒后,外关穴直刺,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入,列缺穴向腕部或肘部方向斜刺,行间穴向后斜刺,太冲穴、太溪穴直刺,肾俞穴直刺或向脊椎方向斜刺,百会穴平刺,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穴直刺。对于肾精亏损型可在肾俞、关元、太溪加温针灸;脾胃虚弱型可在气海、中脘、足三里穴加温针灸。每天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2次为一疗程,留
27、针期间对于不进行温针灸的穴位可行针23次。主穴均用平补平泻捻转手法,行针约510秒钟。配穴外感风热型用捻转泻法;肝阳上亢型太溪穴用捻转补法,其他用捻转泻法;肾精亏损型及脾胃虚弱型配穴均用捻转补法,每次行针510秒钟。温通针法治疗特发性突发听力损失 取穴:百会,患侧风池、翳风、听宫、头窍阴、支沟。操作:风池和翳风取坐位,余穴取仰卧位。(1)风池穴用温通手法:患者端坐,自然体位,1寸毫针直刺,根据患者胖瘦进针1015mm,轻微捻转提插使得气,然后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施力将针体向前方捻按9次,使针下沉紧,用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小幅度的重插轻提9次,拇指再向前方捻按9次,针尖顶着有感应的部位推弩
28、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同时押手施以关闭法,促使针感传至耳部而产生热感,守气1分钟(深呼吸18次)后留针。(2)其余穴位:根据患者胖瘦选择适宜毫针。针刺听宫、翳风穴时,令患者张口直刺,深度2030 mm,以局部重胀得气为度,不提插捻转;百会、头窍阴,针柄与皮肤呈15角,向后进针,患者有沉紧感;支沟直刺,采用提插或捻转泻法。(3)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说明:翳风穴针刺易出现血肿,因张口受限而影响进食,嘱患者当日冷敷,次日热敷,可停针2日后再行操作,局部可外用扶他林乳胶剂,以加速局部瘀血的吸收。靶向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 靶向作用(drug targeting)是现代医学的概念,是指药物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能够特异性地和相应靶向组织器官、受体、细胞结合而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靶向针刺疗法”是何天有主任医师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自主创新的针刺疗法。这一疗法的命名借鉴了靶向作用的概念,结合针灸学基本原理,针对病变组织器官病理特点,从病变局部、远端循经、脏腑辨证等三个角度选穴进行针刺的一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