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教学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3274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847 大小:6.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教学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7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教学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7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教学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7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教学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7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教学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导 论,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2,学习提示,导论部分也可称为绪论,对这门课程的内涵、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学习这门课的意义进行界定和概括。 这一部分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包括:掌握世界经济的概念并明确其内涵;分清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搞清世界经济这门学科重点研究的问题、本门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3,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世界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区别与联系;学习本门课的意义。 本章难点是世界经济的内涵。,4,导 论,一、世界经济的内涵 二、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 三、世界经济这门学科重点研究的问题 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5,内涵,世界经济是

2、以各国国民经济为主体,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及国际劳务合作等各种纽带相联结,在世界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6,第一,世界经济不是世界上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或机械合成,而是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或结为一体。,第二,世界经济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这一概念时,应当明确以下两点:,7,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不能将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与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等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际经济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国际间的经济活动,是各国

3、生产力和经济活动在相互间扩展和流动,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劳务和各种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关系。国际经济只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8,世界经济作为全球性的经济实体,即使在国家消亡之后,仍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所改变的只是这一经济实体的性质、形态和结构,而国际经济是以民族国家国民经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国家关系就没有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9,世界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 这两者的研究对象,世界经济学(World Economics,本书称“世界经济概论”)与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这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 世界经济学是

4、一门研究世界经济的特殊矛盾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而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0,世界经济学研究的是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在内的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而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理论与政策 。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国际贸易纯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2)国际金融理论。主要包括外汇市场的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和对各种货币体系的分析等。 (3)有关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的理论,以及对跨国公司的分析,等等。,11,国际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 世界经济学原

5、则的区别,前者以西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问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服务; 而后者则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把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以国际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12,世界经济这门学科重点研究的问题,在世界经济这门学科中,应该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对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生产要素的世界分布、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的变化进行研究; (2)对作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机组成部分的各种经济制度、体制进行比较研究,揭示

6、其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13,(3)对将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渠道、形式和手段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进行研究; (4)对推动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进行研究。,14,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阐述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揭示世界经济领域的特殊矛盾和特有规律,为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对外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国外经验和教训;为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国际经济和世界经济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资料。,15,跨国公司在选择投资对象国的时候,主要根据如下6项标准来决定,即政局稳定、经济

7、增长、要素成本低廉、资本回报率优厚、软硬投资环境良好、市场容量大。,16,第一篇 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 与历程 第一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 与历史沿革,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17,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本章对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在本书中起到总括的作用。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对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及变化趋势特别是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8,本章的框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世界经济形成的过程,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动荡与发展,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本章为后面其他章节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学习本章需要了解地理大发

8、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史等背景知识。,19,学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以及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对世界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20,学习难点,难点是从世界经济萌芽、产生和发展的逻辑出发,真正理解世界经济的“整体性”,理解世界经济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理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性。,21,第一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 基础与历史沿革,第一节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 第二节 世界经济形成的过程 第三节 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动荡与发展 第四节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22,第一节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国际分工: 社会工发

9、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23,国际分工,决定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性质: 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 作用: 使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日益国际化 ,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专业化; 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 分类,24,25,26,27,世界市场,含义 基本特征 基本运行机制 内容 结构,28,含 义,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29

10、,基本特征,统一性: 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 商品和资本的自由转移; “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经常存在。 竞争性 扩展性,30,内 容,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 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其中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 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 ,主要是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31,结 构,国际商品市场 可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 外汇市场 它主要从事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买卖活动

11、。,32,基本运行机制,国际价格机制 关税率机制 资本收益率机制 汇率机制 资源配置机制 传导机制,33,第二节 世界经济形成的过程,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是跟工业社会与近代机器大工业联系在一起的,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结果。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萌芽期、初步形成期和最终形成期。,34,萌芽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8世纪中后期,由西欧封建社会的危机以及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东西方贸易的恶化引发的“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了地理上的条件。 新航路

12、的开辟和新大陆的相继被发现,引起了西欧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35,西欧殖民者运用暴力或超经济强制等手段在亚、非、拉美地区推行殖民主义政策,形成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为本国和国外市场生产的近代奴隶制度,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专业化生产。 这一时期出现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只是一种早期的原始形式。这种早期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经济的萌芽。,36,初步形成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

13、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内外开放的城乡经济取代封闭的农村经济,将彼此分割的地域经济和民族经济联为一体,形成有机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 (1)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的锐利武器 。 (2)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 (3)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内容不断丰富。,37,38,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由于机器的广泛采用,工业内部的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分离出许多独立工业部门。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基地。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原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料所能满足,它的产品也非本

14、国的市场所能容纳。于是,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纳入国际分工之中。,39,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国际领域扩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集中体现。 (1)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各种贸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2) 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40,(3)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周期出现,标志着世界各国的再生产周期已按着统一的世界市场机制同步运行; (4)19世纪交通工具的变革,为国际分工领域的扩大、

15、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手段; (5)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被纳入世界市场的国家日益增多。,41,最终形成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下,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随着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扩张、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完善,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42,交通运输和通信业的巨大发展,科技革命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交通运输和通信业发生了真正的革命,解除了世界经济形成的桎梏。 交通通信的革命把越来越多

16、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43,国际分工的深化,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生产规模空前扩大,导致了生产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 资本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经济现象。 资本输出直接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44,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 (1)国际商品贸易继续保持迅速增长的趋势; (2)国际贸易规范与惯例的发展; (3)国际货物保险规则实现了统一。,45,资本流通领域的发展: (1)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 (2)国际间接投资以英国为主,伦敦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心; (3)英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主要的债权国家。 货币流通领

17、域的发展: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确立及其稳定运行。,46,第三节 20世纪上半期 世界经济的动荡与发展,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国际金融动荡与金本位制的瓦解 三、1929-1933年大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7,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重创与世界贸易的缓慢发展。 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与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国际金融秩序的不稳定,48,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1)西欧各国的国际地位开始削弱 (2)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迅速上升; (3)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被打破。,49,国际金融动荡与金本位制度瓦解,金本位制度的恢复与瓦解。

18、 在美国和英国提供巨额贷款的援助下,到1928年底,战前实行金本位的国家基本上恢复了金本位制; 各国勉强恢复的金本位制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性; 这一时期的国际货币秩序表现出明显的两极结构; 在大危机的冲击下,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彻底瓦解。,50,金本位制度崩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为各国通货膨胀打开了方便之门; (2)导致各国汇率的剧烈波动; (3)促使若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团出现。 总之, 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无序状态,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阻碍和困扰。货币集团相互对抗愈演愈烈,货币战、汇率战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51,19291933年大危

19、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衰退; 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体制的终结; 国际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贸易战 (2)关税战 (3)货币战,5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 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两极”格局的形成;,53,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连接点。 (1)军事技术研发对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2)战时经济体制的连贯性; (3)“福利国家”政策的广泛实施; (4)混合经济体制时代的到来。,54,第四节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一、战后经济的恢

20、复与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及其影响 三、石油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四、发达国家的滞胀 五、拉美债务危机及其影响 六、冷战结束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七、“新经济”的产生及其影响 八、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频发,55,战后经济的恢复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恢复时期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能够得到较快恢复的原因: (1)它们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2)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3)美国的大力扶持。,56,高速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有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2)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3)各国经

21、济发展的不平衡;,57,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及其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其崩溃 崩溃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的经济实力与美元危机: (1)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2)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 (3)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根本原因在于其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即“特里芬两难”。,58,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影响: (1)汇率的浮动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2)对美元约束得以解除,美元责任和义务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 (3)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金融危机频频发生。,59,石油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发世界性大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了“停滞滞胀”阶段。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

22、生。 石油美元的兴起。 形成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60,发达国家的滞胀,“滞胀”的出现,标志着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已经成为过去,并暴露出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所隐藏着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危机及其所导致的油价上涨;二是工资提高过快,拉动了物价上涨和失业的增多。 根本原因:一是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二是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61,拉美债务危机及其影响,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 拉美债务危机是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发达国家经济“滞胀”所导致的投资机会减少、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及其发展战略失败等诸多因素相结合的后果。 全部发展中国

23、家里受债务困扰严重的主要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和印度等国。,62,债务危机的应对及其影响。 西方国家被迫精心设计了债务整理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债务重组,二是债务减免。 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对发达国家金融资本运作的影响巨大,推动了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和发展。 金融自由化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不断放松金融管制,而在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以金融深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等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63,冷战结束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两个平行市场”终于统一为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全球性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扩展。 “冷战

24、”的结束是经济全球化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标志。 “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64,“新经济”的产生及其影响,“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1)经济知识化; (2)经济网络化; (3)经济全球化。 “新经济”的影响 (1)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2)促进了制度创新; (3)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65,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频发,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实现了资本自由化,而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快金融开放和资本自由化步伐。 以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为开端,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接踵而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现阶段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带来的影

25、响更为深远。,66,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 世界经济的新发展,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67,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所有这一切体现在世界经济中,其突出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化,它制约着甚至决定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层的前途和命运。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有清晰的认识,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意义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全球经济失

26、衡的原因。,68,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 本章的学习难点是如何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但对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和不同利益集团带来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并形成一些负面作用;如何深刻认识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以及相关国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69,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 世界经济的新发展,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成因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70,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经

27、济全球化: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7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规则及其安排的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7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规则及其安排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国家的经济边界弱化,同时也意味着

28、国家经济主权不同程度地削弱、让渡和延伸。 国际经济竞争的本质已经从生产要素和商品的价格、品质等转移到市场经济规则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制度竞争成为决定一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73,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作为经济范畴,它是世界经济存在的一种状态,是由生产、贸易、投资、市场等一系列经济变量加速运动、各经济体紧密融合的实体;作为历史范畴,它是世界经济由初级向高级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 从现在的认识来看,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各国和各地区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和融合不断加深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74,现在,世界经济正从经济国际化阶

29、段过渡到经济全球化阶段,即从国际化的世界经济发展为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过程考察,国际化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工业社会规模经济国际扩张的结果,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则主要是信息社会网络经济兴起的产物。,75,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地球村”就是对全球化最形象的概括和写照。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地缘扩展空间接近完成,贸易和投资范围已扩大到全球,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经济运行的“地域空间 ”正在为“流动空间”所取代,经济活动的地域正在为全球网络所覆盖。,76,各种利益主体,包括公司、国家、区域板块的经济交往和竞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时空压缩的世界经济中交叉渗透,短兵相接

30、。由于各国经济关联度的提高和互动性的加强,世界经济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立体性、整体性和全球性。,77,多种不对称的结构,(1)地位不对称。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金融业都来自于发达国家。 (2)决策权不对称。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规则的制定者,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规则的被动接受者。 (3)后果不对称。,78,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邓宁(John H.dunning)所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79,科技革命的大发展,一方面使

31、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使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尖锐,从而扩展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地球成了时空大为缩小的“村庄”,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80,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推行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规制运行,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要求和趋势。 “两个平行市场”终于统一为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整体,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客观实体,各国经济已被经济全球化的密网编织在一起。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81,西方国家 贸易、投资、

32、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在贸易自由化方面,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导致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并使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管理、监督和实施这一体制的组织机构应运而生 ; 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取消外汇管制,开放资本账户; 在金融自由化方面,引发了一场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风暴。 新自由主义思潮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以及由此而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8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战后以来,跨国公司一直处于持续地扩张之中,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 据2001年9月18日发布的20

33、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0年全球的跨国公司已增到6.3万家,其海外子公司达80万家,遍及160个国家和地区。,83,跨国公司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增加利润为目的,利用和重组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织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直接联结起来,把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变成其公司的内部分工。这样,跨国公司便成为经济全球化微观层面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84,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一、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二、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三、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四、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

34、生产 体系的全球化 五、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85,一、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1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 2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 在全球贸易量增大的同时,当代贸易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充分表明了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表明了在各国再生产过程中外国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大,同时也有助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86,贸易自由化,战后,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世界各有关国家先后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内容越来越广泛的贸易自由化协议,并催生了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的建立,又使世界多边贸易体

35、制得以确立。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覆盖世界大多数国家、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高度统一的全球贸易大市场已经形成。 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扩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不仅规范了世界贸易的规则,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各国海关和市场准入的门槛。,87,全球网络化,在传统贸易方式的基础上,电子数据交换(EDI)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也逐渐开始推广。贸易合同的标准化也使国际贸易标准进一步趋同,大大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贸易信息的网络化,使经贸人员在几分钟内就能找到世界各地进出口商品的种类、规格、价格等各种资料,并在短时间

36、内利用经济模型分析出经贸的最新动态。,88,二、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 全球化,1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2. 货币流通的全球化 3投资活动的全球化,89,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了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降低了资金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本的效率,为资本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投资和筹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带动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使发展中国家筹集发展资金变得更为容易,也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90,货币流通的全球化,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外汇管制的放宽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 任何一个

37、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难以把握货币发行量和决定利率。正如1994年8月4日的泰晤士报发表的文章所说:“谁来决定利率?是美国财政大臣还是英格兰银行行长?都不是。利率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利率最终反映全球储蓄和投资供求之间的平衡状况。”,91,投资活动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大。 战后,发达国家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极快,规模巨大。 在90年代的10年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直接投资的主体也开始多元化。 投资活动的全球扩展,国际投资的规范安排也开始提上日程,保护投资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大幅度增加。 扩大直接投资已成为各国加强经济联

38、系、发展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使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扩展到全球。,92,三、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全球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 .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 .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93,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移民中的大部分是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 尽管在发达国家经常存在着大量失业工人,但其体力劳动的岗位,特别是粗活、重活和脏活等劳动岗位,日益主要由移民来承担。同时,由于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对外国劳工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发达国家来说,大量外籍劳工的流入,既解决了体力劳动者的不足,也降低了劳动力支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流出的劳工收入相对微薄,但减轻了人口

39、过剩的压力,增加了外汇收入。,94,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当世界进入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之后,人才日益成为第一资源和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战后以来,各类专业人才的跨国培养和流动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一股持续不断的潮流。其突出特点是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95,在当代人才跨国流动中,留学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接收留学生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渠道。 吸收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也是美国。 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滞留在外国的科技人才和毕业留学生,返回祖国创业和就业的人数与日俱增,人才只向发达国家流动的单向流动正在向双向流动转变。,96,人才“隐性跨

40、国流动”趋势增强,人才的“隐性跨国流动”,指人才没有离开本土但为外国企业所雇用,接受外国科技和管理方式。 人才“隐性跨国流动”,对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也对当地的人才培养、成长也很有利,也将日益成为人力资源流动全球化的主要渠道和形式。 跨国的人才流动和相互人才交流,开辟了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直接接触的渠道,有助于相互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97,四、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1.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 的产业链的形成 2.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98,全球工业化的展开,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

41、中国家的兴起,工业化才真正在全球范围扩散和普及 。 在全球工业化的浪潮中,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科技进步的累积,工业化结构已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日趋软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推行工业化发展战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工业结构紧随发达国家逐步升级;另一批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结构变化,又紧跟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后,形成了世界产业结构多层次的梯次发展格局。,99,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 从国际分工的内容上看: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逐渐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特征的国际分工; 从

42、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从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工向服务领域的分工发展; 在高技术产业中,出现了产品的研发与产品制造的国际分工。,100,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重组和转移已经开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的国家和产业,在重组和转移中正在整合为一个统一互动的全球生产体系。 各国产业结构也是在这个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而从中穿针引线的就是奔走于世界各地、足迹遍及全球、从全球角度策划其发展并实施全球整体战略的跨国公司。,

43、101,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类型。 (1)区域经济的协调组织 当单个主权国家无法独立解决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必然促使同一地区的国家间携手合作,以一定的国际分工为基础,通过各自让渡部分经济主权,在再生产的某些环节、某些领域组成超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 (2)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 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是指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行为规则和准则即国际规范,用以规划、协调和管理世界经济以使其有序运行,并建立相应的国际经济运行、协商和问题解决机制、履行必要的组织与监管等职责的组织或机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102,国际经济协调的渠道、形式和手段 (1)国际贸易协调 (2)国际金融协调 (3)区域

44、经济协调 (4)发达国家经济协调 (5)发展中国家经济协调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协调,10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 (1)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2)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3)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4)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104,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一、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三、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105,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转移的客观障碍日益削弱,使得取得政治独立的后进国家在

45、追求和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可以比较便捷、比较充分地获得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的支持,可以更好更快地开发和利用国内资源,可以更快地发展本国的产业和提升产业结构,从而可以加快经济增长,缩短追赶先进国家的时间。,106,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国家,但它作为一个整体,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却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说,南北的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差距在拉大。原因 : 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雄厚,国民经济的基数比较大 ;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 ; 最不发达国家的增多扩大了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经济差距。,107,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 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46、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108,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意味着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相互渗透、依存和融合,意味着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交叉,从而在客观上使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敌对关系”、“仆从关系”日益发展为“合作关系”和“伙伴关系”、变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109,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间经济主权的相互约束、交叉和让渡。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被承认的基本标志,维护国家主权是一国政权的基本职能之一,侵犯和剥夺别国主权一向是发生国际战争的重要原因

47、。 国际法规大于和高于国内法规,从而使国家经济主权相互约束、交叉和让渡,使各国的经济利益更加融合,从而使各国的利益冲突得到缓解,对巩固世界和平起着促进作用。,110,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世界将在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中,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形成日益增多的有广泛影响的经济贸易中心,也就是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的“多极”。 “极”的增多过程,就是“极”的消失过程,就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走向均衡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增强的过程。总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增强了人类和谐化。,111,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 和反全球化运动,1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 2对发

48、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 3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11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但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部分人群的利益也受到一些损害。 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将国内工人的失业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害,组织工人群众进行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社会阶级摩擦。,11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失业者增多所有这一切,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经济摩擦。

49、,114,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动。,115,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116,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世界经济失衡:在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由于世界供求关系不平衡以及该体系内部的某些长期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导致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过程及其状态。 衡量全球经济失衡的方法,净国际投资头寸与经常项目账户净值是较为常用的两个指标。,117,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全球贸易失衡。 (1)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规模和亚洲地区贸易盈余规模日益扩大。 美国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一方。同时,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家和中东石油国家对美国产生了大量贸易盈余。 全球贸易失衡的盈余方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世界经济概论(第三版)教学全套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