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斯李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李斯其人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3.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l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l 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l 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l 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l 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被杀。一、了解作者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u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作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u 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
2、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u 感叹到: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u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1.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2.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3.秦统一天下后,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4.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
3、等,以前者最为著名。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李斯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仓鼠秦泰山刻石秦泰山刻石 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1.引同窗好友韩非到秦国,又嫉妒其才能,将其设计害死。
4、2.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3.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李斯一只利欲熏心的硕鼠 公元前238年,地处秦国东邻的韩国,因忧患秦国吞并六国,故派水工郑国入秦,借为秦国筑渠兴修水利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阻止秦国东征。郑国阴谋败露,秦国宗室大臣纷纷要求秦王驱逐客卿。秦始皇在公元前237年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5、就在被逐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逐客书,劝阻秦王。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人将李斯追回,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官),并下令废除逐客令。二、背景简介解 题 谏: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书:上书,古代臣向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三、梳理字词(一)读准字音缪m 蹇jin 施 y 穰rng 鄢 yn 郢 yng 皋go 鼍tu 赍j 瓮wng 髀 b 駃騠ju t(二)积累字词(第一段)窃以为过矣 移风易俗 举地千里 拔三川之地 包九夷 制鄢、郢 遂散六国之从 功施到今 强公室 杜私门 蚕食诸侯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私下私下错误错误改变改变占领占领吞并吞并控制控制瓦解瓦解通通“纵纵”,合纵,合纵攻取攻
6、取延续延续贵族豪门贵族豪门使动,使使动,使强大强大名作状,像蚕一样名作状,像蚕一样假如假如通通“纳纳”,采纳,采纳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服太阿之剑 树灵鼍之鼓 而陛下说之,何也 西蜀丹青不为采 娱心意、说耳目者 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歌呼呜呜快耳者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得到佩戴陈设通“悦”,喜欢通“彩”,彩饰使动,使娱乐使动,使愉快取用附着第二段第二、三、四段 退弹筝而取韶虞 非秦者去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故能明其德 却宾客以业诸侯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不可得也摒弃,不要摒弃,不要使离开使离开方法方法形成,实现形成,实现使动,使德明使动,使德明拒绝拒
7、绝使动,使使动,使完成事业完成事业同同“借借”借给借给赠送,给予赠送,给予实现实现四、结构分析四、结构分析全文结构全文结构1.表明观点开门见山 (逐客是错误的逐客是错误的)2.史实论证秦国四公重用客的史实(客有功于秦)(客有功于秦)3.类比论证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逐客不利统一大业)(逐客不利统一大业)4.归纳论证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逐客将危害秦国)(逐客将危害秦国)5.得出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结构分析结构分析第一段第一段1.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矣。”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
8、2.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反问总结与反面假设反问总结与反面假设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第二段第二段类比论证:重物轻人类比论证:重物轻人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
9、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术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ju t)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
10、缟(东阿出产的白绢)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取物与取人原则不同取物与取人原则不同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虞舜时乐)、武象(周武王时乐)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第三段第三段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反面:秦国目前的做法反面:秦国目前的做法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理论概
11、括理论概括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是以太山不让(辞)(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推却)(推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辅助,壮大,使成霸业)(辅助,壮大,使成霸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
12、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谓“藉藉(借)(借)寇兵而赍寇兵而赍(送给)(送给)盗粮盗粮”者也。者也。第四段第四段 正面:士愿忠于秦国正面:士愿忠于秦国 反面:逐客国危反面:逐客国危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今逐客以资(资助)(资助)敌国,损敌国,损(减少)(减少)民以益民以益(增加)(增加)仇,内自虚仇,内自虚(空虚)(空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总结分析: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总结分析: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小结:小结:追溯历史:四君“以客之功”,霸西戎、成帝业
13、,客无负于秦,向使四君却客疏客,秦将无利无名。现实作法:取享乐之物: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取有用之人: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重声色珠玉,轻有才之士,“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分析“逐客”的后果:正面:五帝三王所以无敌 反面:却宾客以业诸侯开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全文总结全文总结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也没有涉及自己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完成
14、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不分地域,任人唯贤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一、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劝谏的难度(比干、屈原等);劝谏的难度(比干、屈原等);二、二、此文的成功之处此文的成功之处:李斯既亦在逐中,若李斯既亦在逐中,若开口便直斥逐客之非,宁开口便直斥逐客之非,宁不适以触人主之怒不适以触人主之怒,而滋之令转甚耶!妙在,而滋之令转甚耶!妙
15、在绝不为客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此便是游说秘诀。此便是游说秘诀。意最真挚,笔最曲折,语最委意最真挚,笔最曲折,语最委婉。而段落承接,词调字句,更无不各具其妙。(清婉。而段落承接,词调字句,更无不各具其妙。(清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五)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五)五、五、劝谏特点劝谏特点讨论题:本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时时处处都始终针对秦王意欲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心理,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全文各小段的小结,借以晨钟暮鼓般的语气,着重强调逐客之害,他会使秦“无强大之名”、“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藉
16、寇兵而赍盗粮”、“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句句都可使秦王怦然心动。再加上举例子与讲道理,还富于文采,。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有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文中写道:“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适观而已矣”,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才。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业诸侯”
17、“益仇”的愚蠢行为,既形象生动又具有说服力。这些比喻论证,形象生动,说理深刻,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谏逐客书中的比喻论证比较典型,试加以分析。六、艺术特色六、艺术特色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角度的变化。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如第1段连写四位君王“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穆公用客卿强调人才来自四面八方,重在广纳人才;孝公用客卿,从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论述,重在变法治国;惠王用客卿,以连
18、衡打破合纵,侧重于四面扩张;昭王用客卿,“废穰侯,逐华阳”,侧重于打击豪门。其实四位君王在重用客卿、提倡耕战、富国强兵、对外扩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里有意避同取异,显得各有千秋。角度的变化既突出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又避免了雷同。2.铺陈就是铺叙、陈述,即直书其事,反复叙说。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运用铺陈的特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用词的变化。如第1段写穆公八方求士,用“取”“得”“迎”“来”四个近义词,实际含义一样。由于变化就避免了重复。写惠王的四面扩
19、张,连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九个动词,灵活多变。第2 段写秦王获取珍宝,用“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分别与一定的名词搭配,贴切自然,这些都是用词的变化。句式的变化。如第2段中,在铺陈大量珍宝时,就采取了多变的句式,写了十几种东西。“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而陛下说之,何也?”在这一段话中,前面先用七个动宾结构,极力铺陈,而且是肯定性的铺陈;接着用一个反问句“何也?”又把前面的铺陈全面提领起来。下一句是“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为采”。在这里则是先用一个假设句总提,然后连用六个主谓句进行铺陈,而且是否定性铺陈。这两段话都是铺陈
20、珍宝,但一个是先铺陈后反问,一个是先假设后铺陈;一个是肯定性动宾结构铺陈,一个是否定性主谓结构铺陈。对美色的铺陈也有所变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由于铺陈中同中有变,变中有同,所以使大量铺陈错综复杂又一气贯通,既恣肆又严谨,读之但觉势如奔马,而又不觉得烦琐、累赘。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立场上,理论高远,切中根本;方法上,史实为据,利害对举;策略上,修辞得当,逐层推进;文采上,气势奔放,极富感染力。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
21、3333张张PPT)PPT)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七、现实意义七、现实意义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经济和科技关键靠人才。谏逐客书在人才观方面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1.确立人才资源意识。人才也是一种资源,并且是第一资源,要广纳贤才。2.要克服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是最重要的无形资本,把发现、培养、吸引、稳定人才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理念。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共共3333张张PPT)PPT)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统编下册谏逐客书(修改
22、)(共共3333张张PPT)PPT)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
23、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7.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8.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