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第1页/共18页第2页/共18页第3页/共18页第4页/共18页第5页/共18页第6页/共18页2 疼痛侧至少具有下列1项体征:4下一个丛集期一到重新服药。疼痛深在眶后或眶周,常放射至同侧额部或颞部、上颌、上牙龈,个别病人鼻孔有疼痛或烧灼感,或有硬腭部痛,或扩散至下颌及下牙龈。间歇期可有上述部位或其周边的持续性钝痛或隐痛。一项双盲对照研究表明,74%的治疗病人在15分钟内疼痛消失,应用数月后效果不减。DAlessandro(1986)回顾21792例人口病史记录,发现有丛集性头痛15人,发生率为7/1万人口。首次发病多在1039岁,可早至8岁甚至3岁,也可迟至5060岁。
2、发作性丛集性头痛,占80-90%。表面局麻药 如可卡因、利多卡因鼻腔应用有效。2 疼痛侧至少具有下列1项体征:第7页/共18页第8页/共18页第9页/共18页第10页/共18页喷雾剂目前只被 FDA批准用于治疗偏头痛。英明格(sumatriptan)为5-HT1B/1D受体激动剂。疼痛发生后立即用面罩低流量(7-10L/min)吸入氧气15分钟,70%-82%病人常在5分钟内奏效,但个别病人反而延长疼痛时间,并使疼痛再发。神经系症状:头面部痛觉过敏、眩晕和轻度共济失调等、颞动脉突起、触痛等。一项双盲对照研究表明,74%的治疗病人在15分钟内疼痛消失,应用数月后效果不减。高流量、高浓度、吸入时间
3、合理等都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发作期持续7天-1年,间歇期至少14天。流泪、结膜充血、Horner征、面色潮红、眼球周围浮肿;预防疗法的原则是:1在丛集期尽早开始;发作期持续7天-1年,间歇期至少14天。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另外,还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酒类、硝酸盐、有机溶剂等。丛集期限一般4-8周,但可有很大差异,无季节分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一般认为,对丛集性头痛预防有效的药物包括麦角胺、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皮质醇类、异搏定、碳酸锂、丙戊酸、消炎痛。一般认为,对丛集性头痛预防有效的药物包括麦角胺、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皮质醇类、异搏定、碳酸锂、丙戊酸、消炎痛。3 发作频率自隔日1次到每日8次第11页/共18页第12页/共18页第13页/共18页第14页/共18页第15页/共18页第16页/共18页第17页/共18页第18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