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椎管及椎间盘病变,1,2,2,一椎管正常值及椎管狭窄诊断标准 椎管狭窄是指椎管管腔矢状径小于正常值(颈1椎平面16mm、颈2椎平面15mm、下颈椎前后径下限12mm;腰椎前后径下限12mm)。 MRI主要根据骨性管腔的径线测量诊断; 以椎体与椎管矢状径之比应1:0.75; 以椎管矢状径乘以椎弓根径比椎体矢状径乘以椎体横径,正常为1:4,若比值超过1:4.5可诊断为椎管狭窄。,3,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和非骨性狭窄两种: 骨性椎管狭窄:多见于先天性发育性狭窄;也可见于后天性外伤、骨质增生肥大、手术后等。 非骨性椎管狭窄:指脊膜囊狭窄。常见于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肥厚,以及硬膜外除骨性以
2、外的其它病变引起脊膜囊受压狭窄的统称。,颈椎段椎管狭窄,椎间盘后突。,4,腰椎段椎管不狭窄;腰5-骶1椎间盘变性、后突。,6,6,二椎间盘病变 正常椎间盘:中部为随核,周围为纤维环,上下是软骨终板(平均厚度为1cm)。 纤维环分两层,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 髓核为脊索的残瘤留物。依据年龄的不同,髓核的水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正常时水的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7,7,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椎间盘进行性退变:髓核水分减少,坏死块形成(可发生椎间盘膨出改变;纤维环后侧退变与纤维断裂,则可形成椎间盘突出); 髓核从断裂的纤维环中突出脱出或挤出游离体; 经多年修复
3、,纤维环为椎间盘内纤维结缔组织所取代而形成纤维瘢痕结节。,8,8,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按其与椎管局部前后径比例分为三度: 轻度:髓核突出物不超过椎管前后径的1/3; 中度:髓核突出物占椎管前后径的1/2; 重度:髓核突出物超过椎管前后径的1/2。,椎间盘突出以L4-5、L5-S1最常见,C4-5、C5-6次之。 常见症状:颈肩痛或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由臀部沿坐骨神经方向向下蔓延。,9,X线表现,阳性率低 间接征象:椎间隙狭窄 骨赘形成 许莫氏结节,10,CT表现,可以直接显示椎间盘本身 1、椎间盘变性、膨出:表现为超出椎体边缘均匀光滑对称的软组织密度影,轮廓完整,硬脊膜囊和神经根未见受压移位。
4、2、椎间盘突出、脱出 分型:(1)中央型 (2)侧后型 (3)外侧型,11,CT直接征象: 1、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的软组织影。 2、可见钙化。 3、脱出的椎间盘可见髓核游离碎片 CT间接征象: 1、硬膜囊外脂肪间隙移位、变窄或消失 2、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3、脱出的髓核周围骨质硬化,12,腰椎间盘膨出,13,L4-5、L5-S1椎间盘突出,14,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 (L5S1) 脊髓造影表现,腰间盘脱出(脊髓造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24,24,MRI主要表现: 正常椎间盘 T2WI高信号(夹心饼干状), T
5、1WI灰信号,梯度回波高信号。 椎间盘退变:T2WI髓核信号降低 椎间盘膨出:T2WI髓核信号降低; 矢状位前后缘、冠状位左右缘弧型膨出。 椎间盘突出:突出物呈圆形或椭圆形; 椎间盘脱出:脱出物与髓核有狭颈相连的结节或呈菌伞状; 椎间盘游离体:沿椎体后缘呈流注样异常信号影。,25,椎间盘病变,26,27,28,29,30,31,脊柱退行性改变,一、分类及病因: (一)原发性:多见于中老年,系老年退变,常见于大关节和脊柱,一般多发、对称。 (二)继发性:一般发生于关节外伤或炎症等原因之后,见于任何关节,一般单发。 二、病理: 主要病理是关节软骨退变。最初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变脆、变薄。进而软骨消
6、失、碎裂、脱落;骨性关节面裸露,受刺激而增生硬化,甚至断裂,骨端松质形成假性囊肿(骨小梁坏死,滑液侵入);骨性关节面非负重部分受刺激而产生边缘性骨赘。,颈 椎 退 行 性 改 变,颈椎病,腰 椎 退 行 性 改 变,强直性脊柱炎,一、概述: (一)本病又称竹节状脊柱。 (二)病因不明。既往认为是类风湿,现在认为是独立病体,有七点和类风湿不同,本病:青壮年男性多见。主要累及脊柱及近侧大关节。疼痛轻。1/4患者发生虹膜炎。有时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数类风湿因子阴性。放疗有效。 二、病理: 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与类风湿相似,以非特异性滑膜炎及纤维素沉着为主。但本病以增殖重、渗出轻,出现软骨化生,软骨内
7、钙化,关节囊钙化和骨性强直。,三、临床: (一)发病:多见于30岁以下男性,主要累及脊柱、骶髂、髋及肩关节,最初病变发生在骶髂关节。 (二)症状:初期为全身有低热,血沉快,局部有下腰及臀部疼痛。晚期有脊柱及关节僵直,驼背,关节屈曲畸形等。 四、放射学表现: (一)往往病变始于骶髂关节,一般为两侧,然后向上侵犯脊柱,向下侵犯髋关节。 (二)骶髂关节:骨性关节面糜烂、破坏、伴周围骨质硬化,关节面下囊变,关节间隙狭窄。最终关节骨性强直。,(三)脊柱: 1、初期出现方椎体,进而椎体骨质疏松,终板硬化,但椎间隙正常。 2、病变发展出现椎间小关节破坏,间隙狭窄,骨性强直及周围韧带钙化,形成“车辙征”;椎体
8、周围韧带钙化形成“竹节椎”。 3、脊柱侧弯、变直或(和)后突畸形。4、颈椎受累可出现环齿关节脱位,宽度可达10mm。处可出现骨膜增生、囊性变和硬化。,(四)四肢大关节:常侵犯髋关节和肩关节,变化同骶髂关节,并常见锁骨肩峰端吸收。 (五)肌腱、韧带附着,强直性脊柱炎:早期 方椎体,骶 髂 关 节,强直性 脊柱炎: 进展期 车辙征,竹 节 征,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椎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以腰椎多见,胸椎次之,多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附件较少受累。 临床表现: 1 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疲乏无力及 食欲下降等。 2 局部有疼痛,下肢功能障碍,甚至局部 包块和椎体畸形。 3 肺结核等骨外结核
9、病史,脊椎结核,X线表现: 1、骨质破坏,松质骨破坏,椎体塌陷; 2、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两个相邻的病变椎体相互融合伴脊柱后突。 3、椎旁冷脓肿形成。,C3-6结核,胸 6 9 结 核,腰 椎 2 4 结 核,CT和MRI表现,CT:椎体破坏表现为局部低密度灶,椎体塌陷后突可致椎管狭窄。椎旁脓肿为液性低密度区,其内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脓肿周边呈环形强化。 MRI:椎体破坏在T1WI成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并混杂中低信号影。冠状或矢状位可见椎间盘和椎体终板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脓肿呈长T1和长T2信号。,脊椎 结核,脊 椎 结 核,脊 椎 结 核,61,四. 椎管内肿瘤 脊髓肿瘤可分为:
10、(一)髓内肿瘤 (二)髓外硬膜下肿瘤 (三)髓外硬膜外肿瘤,61,62,(一)髓内肿瘤(intra medullary tumor) 髓内肿瘤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多见,约占90(室管膜瘤占60、星形细胞瘤占30) M R 诊断要点: 1、脊髓增粗,病变范围大。 2、脊髓周围蛛网膜下腔变窄或闭塞。 3、继发脊髓空洞。 4、T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有强化。,62,63,63,64,64,65,65,66,66,67,67,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平扫),68,68,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增强),69,69,血管母细胞瘤 (平扫),70,70,血管母细胞瘤 (增强),71,(二) 髓外硬膜下肿瘤(i
11、ntradural tumor) 以神经纤维瘤最多见,脊膜瘤次之,神经鞘瘤再次之 M R 诊断要点: 1、脊髓受压,向健侧移位。 2、患侧病灶上下蛛网膜下腔增宽,健侧变窄。 3、病变范围局限,边界较清晰。 4、T1及T2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71,72,72,73,73,74,74,75,75,76,(三)髓外硬膜外肿瘤( extradural tumor) 恶性淋巴瘤、转移瘤多见。 M R 诊断要点: 1、肿瘤呈扁平形,范围较大,多发灶。 2、肿瘤与脊髓之间见低信号硬脊膜影。 3、脊髓向对侧挤压,同侧蛛网膜下腔增宽。 4、T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有强化。,76,77,77,神经
12、源性肿瘤,78,78,79,79,神经源性肿瘤,80,80,81,脊椎骨肿瘤 常见的有血管瘤、脂肪瘤、脊索瘤、淋巴瘤、转移性肿瘤、骨髓瘤等等。 MR主要表现: 1.椎体骨质信号异常:呈T2WI混杂高信号、T1WI稍低信号( T1WI高信号常见于血管瘤、脂肪瘤)、STIR上高或稍高信号; 2.跳跃状多椎体骨质破坏常见于转移性肿瘤、骨髓瘤;椎体形态可压缩或稍膨大改变;椎附件较早受累及; 3.椎旁软组织肿块; 4.椎间盘不受累及。,椎体血管瘤,82,83,84,骨转移性肿瘤(前列腺癌) 多为成骨转移,85,乳腺癌术后3年,86,骨转移性肿瘤(肾肿瘤),骶骨肿瘤(脊索瘤),87,课后作业,一、脊柱及脊髓的基本表现及病理表现 二、脊柱及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三、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