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 前 心 理 学1 PART 08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培养2 PART 08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培养3 掌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把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评价幼儿情感发展的能力及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策略。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的
2、主观体验,即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主体不同,每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就不一样,因此心情也就不同。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如果某一事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的需要,人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果某事物不能满足或违背人的需要,人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和体验。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情绪与情感是时刻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尽管如此,两者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从反映特点看差异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二、情感与认知过程【自我分析】1当人们听到日本
3、人侵略中国的罪行时会义愤填膺,而2岁的幼儿却不会有任何的情感体验,这是为什么?2如果是你们很喜欢的课程,在上课时积极性高,求知欲强,学习效率也高,往往考试成绩也会很理想,反之则不然。这说明了什么?在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的基础上,总结情感和认识的关系。(一)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有赖于人对该事物的认识、评价。人只有在认识过程中才能判断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产生情感体验。而且,人的情感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产生的情感也就越丰富、越深厚。(二)情感影响认识过程人的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一般来说,积极的情感是认识活动
4、的动力。它能够推动、促进人们以顽强的毅力去认识事物,提高活动效率。消极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阻力,会阻碍人们认识活动的积极性的发挥,降低认识活动的效率和水平。三、情绪、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3种情绪状态。1心境 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心情。情绪的分类1232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惊厥等。3应激 既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也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二)情感的分类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可以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5、美感道德感理智感三、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案例8-1中班画画教学活动片段:老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小朋友说:绿树、红花、蝴蝶、小朋友等。请小朋友把心目中的春天画在纸上,画好后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画贴在春天主题墙上,看哪个小朋友画得最好。小朋友拿到纸和笔后就开始画,只有小强没画,小强平时最爱画画。今天,他与同伴发生冲突受了委屈,只见小强坐着不动笔,老师走到他的身边启发他:“你可以画棵树。”小强说:“树还没长出来。”老师说:“你可以画个小朋友。”小强说:“小朋友不爱到这里玩。”老师安抚小强说:“小强,你来当小老师,看看班上的其他小朋友画了什么?”小强马上变得
6、高兴了,立即起身观察同伴的画,并边看边说:“你画了太阳,你画了小草”老师对小强说:“你也画张美丽的春天画贴在墙上好吗?”小强马上开始画画了。(一)情绪情感是儿童行为的激发者情绪情感直接支配左右儿童的行为,所以,我们常说“儿童是情感的俘虏”。孟昭兰曾以婴幼儿为被试,研究了不同情绪状态包括了快乐、痛苦、兴趣、惧怕、愤怒和大怒等对智力操作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的差别,具体表现为:(1)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5)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强度
7、的增加而下降。(4)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3)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操作效果的影响,不同。(2)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 操作不利。总之,不同性质和强度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推进或破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智力活动的效果。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要让幼儿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二)利用情绪情感可推动儿童的认知活动情绪情感在推动儿童认知活动方面有显著作用。案例8-2马老师组织小班语言活动,活动内容是听“小兔乖乖”的故事,为了激发儿童听故事的积极性,马老师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大
8、灰狼,大灰狼可凶啦!大灰狼最喜欢吃不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儿童,不吃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儿童,老师开始讲故事了”有几个胆小的儿童哭起来了,有的儿童在一起窃窃私语,没几个儿童听故事,老师问了故事中的几个问题,也没有儿童能回答出来。幼儿具有什么情绪,对幼儿认知活动有什么影响?四、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每一种情绪都有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尤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表情是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思考】幼儿在十分高兴、生气时具有什么姿态表情?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是以什么作为交际的工具?(表情)幼儿期主要以什么作为
9、交际的工具?(表情、语言)表情仍然是交流的工具,作用不低于语言。五、情绪情感影响个性的形成案例8-3宣宣是个爱生气的儿童,在班上,什么事都可以惹她生气,吃饭啦、说话啦,只要不顺她的意,她都会翘起小嘴巴坐在小椅子上一声不吭,游戏也不参加,教学活动也不好好听,就一个人生闷气。经了解,宣宣在家里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当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生气,只要宣宣一生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满足她的要求,宣宣经常反复体验不顺心就生气情绪,不顺心就生气的情绪逐渐稳固,形成了爱生气的性格。从案例8-3可以看出,性格的形成受情绪情感影响。性格是个性的组成部分,所以情绪情感影响个性的形成。婴幼
10、儿是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儿童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稳定的情绪特征,情绪特征正是个性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考】儿童长期受到成人的爱抚、关心、满足合理要求,儿童反复体验什么情绪?儿童会形成什么性格?(活泼、开朗、信任、自信)儿童长期受到成人的斥责、缺少关心,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会反复体验什么情绪?儿童会形成什么性格?(孤僻、抑郁、胆怯、怀疑、自卑)PART 08学前儿童的
11、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培养22 一、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一)原始的情绪反应1本能的情绪反应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儿童出生后就有情绪。初生的婴儿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可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倾向认为,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不学就会的、天生的,儿童先天就有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2原始情绪的种类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了:新生儿有3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怕怒爱(二)情绪的分化几种有代表性的有关早期情绪分化的理论。1.布里奇斯
12、的情绪分化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他认为: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6个月时,痛苦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3种情绪;12个月时,快乐情绪分化出高兴和喜爱;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2.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分化阶段(15岁)。这一阶段儿童情绪开始多样化泛化阶段(0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123.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伊
13、扎德是当代美国和国际著名的情绪发展研究专家。他关于婴儿情绪发展的研究及据此提出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情绪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伊扎德认为,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0.5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恐惧;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二、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有研究表明,儿童产生愤
14、怒的原因有:生理习惯问题,如不愿吃东西、睡眠、洗脸和上厕所等。与权威矛盾的问题,如被惩罚、受到不公正待遇、不许参加某种活动等。与人的关系问题,如不被注意、不被认可、不愿和人分享等。研究结果发现,2岁以下儿童属于第一种情况最多,34岁属于第二种情况占45,4岁以上儿童第三种情况最多。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情感表达的社会化(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化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1情绪内容的丰富性情绪内容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2)情感指向
15、的事物不断增加。2情绪体验深刻化情感体验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幼儿情绪的日益深刻,集中体现在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生。(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情绪调控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监控、评价和改变,即情绪的自我调节。1情绪的冲动性幼儿早期由于大脑皮层的兴奋容易扩散,加上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因此情绪冲动易变。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2情绪的不稳定性婴幼儿的情绪常不稳定、短暂。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情绪变化
16、具有情境性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和暗示情绪不稳定因素3情绪情感的外显性婴儿期和幼儿初期儿童对自己的情绪体验,通常不能加以控制和掩饰,而完全表露于外。到幼儿晚期,随着言语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特别是幼儿内部语言的发展,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由外露到内隐。学前儿童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的发展比调节情绪本身的能力发展得早。三、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往往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小班幼
17、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学前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幼儿随着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二)理智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对一般儿童来说,5岁左右时,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同时,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拼搭大型建筑物等,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有助于促进理智感的发展(三)美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儿童的美的体验,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
18、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感。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任何事物。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活动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促进了美感的发展。四、学前儿童情感的培养案例8-4方方离开自己的座位向门口跑,随即又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一副撅着嘴欲哭的表情。妈妈推门进来,抱起方方。“奶奶呢?”“奶奶在家呢。”“不要不要,我要奶奶接!”方方哭了。“奶奶的脚扭了,不能走路,妈妈带你回家。”“没有,没有,我要奶奶来带我!”边哭闹边推妈妈。妈妈耐心地讲着
19、。方方越哭越厉害。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妈妈一脸尴尬。终于,妈妈失去了耐心。“你不想跟妈妈回家就一个人待着,我走了。”妈妈生气地放下方方,装着要离开。方方哭得更厉害了。束手无策的妈妈满脸祈求地望着站在活动室门口的王老师。王老师的做法:老师走到方方身边,轻轻地拍着方方,拥抱到怀里,边给方方擦眼泪边说:“方方乖,方方不哭,让老师来帮助你,好不好?”“好”方方说。“方方现在很伤心吧,你告诉老师,是什么事情让方方这么伤心呢?”这话问到了伤心处,还没等老师说完,方方又大声地哭了起来:“我不要妈妈带我回家,我要奶奶带我回家。”“噢,老师知道了,方方每天跟着奶奶,最喜欢奶奶,幼儿园里待了一天,最想见到奶奶,是
20、不是?”这可说到了心坎儿了。“是。”“妈妈说,奶奶的脚扭了,不能来带方方了,我们先跟妈妈回家,快点见到奶奶,好吗?”“不要不要,奶奶脚没扭,早上是奶奶送我来的,我要奶奶来接。”“噢,是这样。那我们先给奶奶打个电话,老师也想知道奶奶的脚到底怎么样了,好吗?”方方在老师说出“打电话”开始,嘴巴里就不停地答着“好呀!好呀!”,同时,哭声停止了,情绪也慢慢地平静下来了。老师带着方方打电话。方方对着电话说着,脸上阴转多云。来到妈妈身边,脸上竟有了笑容,“快回家看奶奶!”妈妈如释重负。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1保持和谐的气氛在家庭中要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情绪气氛,
21、布置一个有利于情绪放松的环境,避免脏乱、嘈杂,成人之间要互敬互爱,家庭成员之间也要使用礼貌用语,并努力避免剧烈的冲突。2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幼情正确对待婴儿期的社会性依恋对儿童的情绪发展有重要意义。母亲在给儿童喂奶时,就要同时注意与儿童的感情联系。幼儿园师幼情主要在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需要得到教师较多的注意、具体接触和关爱,特别是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二)成人的情绪自控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儿童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成人愉快的情绪对儿童的情绪是良好的示范和感染。更重要的是,成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喜怒无常,会使儿童无所适从,情绪也不稳定。(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1耐心倾
22、听儿童说话2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3多给予儿童正面情绪的体验,在积极的情绪中游戏和学习,可以收到不一样的教育效果。儿童总是愿意向亲人诉说自己的见闻。儿童感受到和老师亲,对老师信任时,也总是愿意向老师诉说。婴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暗示。比如,有位家长在外人面前总是对自己的儿童加以肯定,说:“我们小妹摔倒了从来不哭。”她的孩子果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四)帮助儿童控制情绪儿童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人可以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控制情绪。转移法消退法冷却法(五)教会儿童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儿童表现情绪的方式更多是在生活中学会的。因此,在生活中,有必要教给儿童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及其表现方式的技术。想象法反思法自我说服法1反思法让儿童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比如,在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和同伴发生争执时,想一想是否错怪了对方?2自我说服法儿童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可以教他自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儿童起先是边说边抽泣,以后渐渐地不哭了。儿童和同伴打架,很生气时,可以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儿童会越讲越平静。3想象法让儿童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想想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在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下,儿童能学会恰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绪的表现方式。谢谢观看!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