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学时数:学时数:1 1学时学时余测香余测香v1 1掌握小儿掌握小儿常见传染病常见传染病(麻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临流行性腮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床表现及护理措施。v2 2熟悉小儿常见传染病的熟悉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治疗原则流行病学、治疗原则和和护理问题护理问题。v3 3熟悉传染病的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点、流行三环基本特征、临床特点、流行三环节、预防节、预防和和护理管理护理管理。v4 4了解了解小儿常见传染病小儿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健康教
2、育。的发病机制和健康教育。v5 5了解传染过程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了解传染过程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主要内容传染病总论 1麻疹患儿的护理2水痘患儿的护理3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护理4猩红热患儿的护理5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6一一传染病总论传染病总论v【传染过程传染过程】v1病原体被清除 v2隐性感染 v3显性感染 v4病原携带状态 v5潜伏性感染 v【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v1有病原体 v2有传染性 v3有流行病学特征 v4有免疫性 v【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v1传染源 v2传播途径 v3人群易感性 v【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v1自然因素
3、v气候、温度、湿度及地理环境等。v2社会因素 v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水平、公共卫生设施和劳动环境等。v【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临床特点】v1潜伏期 v2前驱期 v3症状明显期 v4恢复期 v【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v1控制传染源 v2切断传播途径 v3保护易感人群 应避免同患者接触。【传染病的护理管理传染病的护理管理】v1建立预诊制度 v2及时疫情报告 v3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v4日常护理v5观察病情 v6心理护理 v7健康教育 二、麻疹患儿的护理麻疹患儿的护理v【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v麻疹病毒经上呼吸道黏膜侵入后,在局部进行增殖并侵入血液,通过血液的单核细胞向其他器官传
4、播,引起广泛的损害;v同时因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喉炎或导致结核病复燃,并可使哮喘、肾病综合症的病情出现暂时缓解。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至出疹后10天。v患儿口、鼻、咽、气管及眼的分泌物中均含有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经污染的玩具、衣物及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少见。v人群对麻疹普遍易感,接触后90以上发病,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一)典型麻疹(一)典型麻疹v1潜伏期 v2前驱期(出疹前期)v3出疹期 v4恢复期 v(二)非典型麻疹(二)非典型麻疹v1轻型麻
5、疹v2重型麻疹v3异型麻疹v(三)并发症(三)并发症v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结核病恶化、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等。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v1血常规v2血清学检查 出疹12天内可从血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v3病原学检查 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检测或分离出麻疹病毒可做确诊。v【治疗原则治疗原则】v1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v高热时用小剂量退热药,烦躁可予镇静药,剧咳可雾化或镇咳。v2并发症防治并发症防治 v补充维生素A可减少并发症,有并发症时予相应治疗。v3中药治疗中药治疗 v 前驱期辛凉透表,出疹期清热解毒透疹,恢复期养阴生津为主。v【护理问题护理问题】v1体温过高 v2皮肤完
6、整性受损 v3潜在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结核病恶化等。v4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呼吸道排出病毒有关。v【护理措施护理措施】v1控制体温 v2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 v3观察病情 v4预防感染的传播 v【健康教育健康教育】v1向家长介绍麻疹的病程、隔离时间、预后,大多数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能在短期内痊愈,消除家长对麻疹的恐惧心理。v2指导家长正确地护理和消毒隔离方法,无并发症者可在家治疗护理,如出现并发症及时入院治疗。v3教育家长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及时被动免疫或主动免疫。三、水痘患儿的护理三、水痘患儿的护理v【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上呼
7、吸道侵入人体,在局部黏膜及淋巴组织增殖并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v若患者的免疫能力不能清除病毒,则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再次增殖后入血,引起多器官病变。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水痘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12天到皮疹全部结痂均有传染性。v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v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一)典型水痘(一)典型水痘v1潜伏期 v2前驱期 v3出疹期 v(二)非典型水痘(二)非典型水痘v1重型水痘 v2先天性水痘 v(三)并发症(三)并发症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v1血常规v2血清学检查 v3疱疹刮片检查 v4病毒分离 v【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8、】v1抗病毒治疗 v2对症治疗 v3并发症防治 v【护理问题护理问题】v1皮肤完整性受损 v2体温过高 v3潜在并发症 v4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v【护理措施护理措施】v1维持皮肤完整 v2控制体温 v3病情观察 v4预防感染的传播 v【健康教育健康教育】v1向家长讲解水痘的发病经过及隔离时间。v2指导家长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合理安排患儿饮食。v3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变化,无并发症者可在家治疗,若有并发证应及时去医院诊治。v4宣讲水痘的预防知识,及时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四、流 行 性 腮 腺 炎 患 儿 的 护 理四、流 行 性 腮 腺 炎 患 儿 的 护 理 v【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v病毒
9、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组织中增殖,导致局部炎症并入血,病毒对腺体组织和神经组织具有高度亲和性,播散至多腺体(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性腺等)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为非化脓性炎症。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自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均有传染性。v主要经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亦可经唾液污染的食具和玩具等传播。好发于515岁的小儿和青少年,患病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1潜伏期 v2前驱期 v3典型腮腺炎表现 v4其他 v(1)脑膜脑炎v(2)睾丸炎和卵巢炎v(3)急性胰腺炎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v1血常规v2血清、尿淀
10、粉酶测定 v3血清学检查 v4病毒分离 v【治疗原则治疗原则】v1对症治疗 v2抗病毒治疗v3中药治疗v【护理问题护理问题】v1疼痛v2体温过高v3潜在并发症v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v4有传播感染的危险v【护理措施护理措施】v1减轻疼痛v2控制体温 v3观察病情 v4.预防感染的传播 v【健康教育健康教育】v1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有关知识,指导家长进行消毒隔离,患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患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v2向家长指导和示范如何局部敷药以及用药方法。v3腮腺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v4对易感儿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五、猩
11、红热患儿的护理五、猩红热患儿的护理v【病病 因因】v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唯一对人致病的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产生红疹毒素等。该菌在痰、脓液和渗出物中生存数周,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弱。v【发病机制发病机制】v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后,主要产生3种病变:v化脓性病变 v中毒性病变 v变态反应性病变 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v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其他可经污染的玩具、食具等间接传播或经皮肤伤口入侵。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一)典型表现(一)典型表现v1发热 寒战、发热 v2咽峡炎咽痛、吞咽时加剧 v3皮疹
12、v(二)分型(二)分型v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v(三)并发症(三)并发症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v1血常规v2细菌培养v取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检测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v3免疫荧光检查 v检测咽拭涂片可快速诊断。v【治疗原则治疗原则】v1抗生素治疗 v2对症治疗 v3并发症防治 v【护理问题护理问题】v1体温过高 v2皮肤完整性受损 v3潜在并发症 肾炎、风湿热等v4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v【护理措施护理措施】v1控制体温 v2保持皮肤、黏膜完整 v3病情观察 v4预防感染的传播 v【健康教育健康教育】v1向家长讲解猩红热的发病经过、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v2指导家长进行消毒隔离、皮肤
13、和饮食护理。v3注意休息,流行期间应禁止去公共场所。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 v【病病 因因】v病原菌是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的志贺菌属,我国以福氏菌多见。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寒、耐湿;不耐热和阳光,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灭活。v【发病机制发病机制】v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并产生大量内毒素和少量外毒素,内毒素经肠壁吸收入血后,引起发热毒血症及急性微循环障碍。中毒型菌痢肠道病变轻而全身病变重。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v经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v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平素体健、营养状况好的小儿。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多见。v【
1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一)临床特点(一)临床特点v1潜伏期 v2发病特点 v(二)临床分型(二)临床分型v1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v2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v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v4混合型 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v1大便常规 v2大便培养 v3血常规v4特异性核酸检测 v【治疗原则治疗原则】v1抗生素治疗 v2对症治疗 v3并发症防治 v【护理问题护理问题】v1体温过高 v2组织灌流量改变 v3潜在并发症v4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v【护理措施护理措施】v1控制体温 v2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v3病情观察 v4预防疾病的传播 v【健康指导健康指导】v1向家长讲解中毒型菌痢的病因、传播方式和预防知识。v2指导患儿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加强个人卫生。v3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引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