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运而生应运而生蔚然大宗蔚然大宗春秋春秋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正统思想遭到打击遭到打击西汉武帝西汉武帝秦朝秦朝战国战国宋明宋明面临挑战面临挑战隋唐隋唐新发展新发展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新体系新体系理学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新思想体系1 1、创立:、创立:2 2、发展:、发展:3 3、重创:、重创:4 4、主导:、主导:5 5、冲击:、冲击:6 6、融合:、融合:7 7、理学:、理学:8 8、批判、批判 继承: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仁”“”“礼礼”的学说,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
2、仁政”学说学说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董仲舒提出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冲击。宋明时期,儒学逐渐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形宋明时期,儒学逐渐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以成了以“理理”和和“天理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给传统思想注入新活力。色的新思想体系,给传统思想注入新活力。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春秋春秋战
3、国战国西汉西汉宋明宋明明末明末清初清初董仲舒:董仲舒:产生产生并初步并初步发展发展新发展并形新发展并形成儒教成儒教批判与继承批判与继承孔子:孔子:仁、礼、中庸、为政以德、有教无类仁、礼、中庸、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荀子: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确立确立正统正统地地位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设太学,以儒设太学,以儒家经典教授学家经典教授学生生二程:二程:天地只有一个理天地只有一个理朱熹:朱熹:先理后气;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4、先理后气;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王阳明:王阳明: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李贽:李贽:儒学异端,革故鼎新,否定孔子权威儒学异端,革故鼎新,否定孔子权威黄宗羲: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顾炎武: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匹夫有责批判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匹夫有责王夫之: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循天下之公时代时代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地地 位位春秋春秋孔子孔子仁、礼、为政以德仁、礼、为政以德不被重视不被重视战国战国孟子、荀子孟子、荀子仁政、君轻民贵、君舟民水仁政、君轻民贵、君舟民水不被重视不被重视西汉西汉董仲舒董仲舒天人感应
5、、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独尊独尊宋明宋明程朱陆王程朱陆王“理理”“”“天理天理”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复兴、重新确复兴、重新确立正统立正统明清明清李贽、顾炎李贽、顾炎武武黄宗羲、王黄宗羲、王夫之夫之批判君主专注、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注、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受批判受批判二、深化二、深化材料一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孝悌、克己、礼让、
6、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修已以安人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修已以安百姓”。林存光林存光孔子新论孔子新论材料二材料二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原道中说:中说:“吾所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谓道
7、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新儒学儒学”的先河。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韩愈评传 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应具备怎样的品德?(4 4分)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
8、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6 6分)分)材料三材料三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系
9、。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6 6分)分)材料四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
10、顾亭林诗文集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四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材料四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2 2分)分)结合所学,指出他与孔孟儒学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所学,指出他与孔孟儒学主张有何共同点?(2 2分)分)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西汉西汉宋明宋明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思想较为具体,多关于思想较为具体,多关于修养修养和和政治治国政治治国原则,原则,带有带有理想化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外儒内法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强调,兼采各家之长,强调大一统大一统适应适应统治需要。儒学统治需要。儒学神学化神学化。更多吸收更多吸收佛道佛道思想,进一步思想,进一步哲学(思
11、辨)化哲学(思辨)化,以以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为核心。为核心。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反专制反专制、进步进步、活跃),、活跃),体系不完整,体系不完整,未跳出传统儒学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的范畴。1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商周“三代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以复古为政治目标三、练习三、练习 2 2、据说、据说,明太祖朱
12、元璋曾打算将明太祖朱元璋曾打算将孟子孟子斥出斥出“四书四书”之列,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之列,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曾子等都是配享孔庙的)。请中国古代,孟子、曾子等都是配享孔庙的)。请判断,孟子的哪一言论最有可能使朱元璋判断,孟子的哪一言论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龙颜大怒大怒”A.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
13、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解题时注意注意“孟子孟子”,而,而A、C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是孟子的思想主张,A主要强调了民主要强调了民贵君轻,与明朝强调的加强君主专制相违背,符合题意;贵君轻,与明朝强调的加强君主专制相违背,符合题意;C与与题意无关,排除;题意无关,排除;B、D分别是荀子和韩非子的主张,与题意分别是荀子和韩非子的主张,与题意不合。故选不合。故选A。3 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周(公)孔之道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宗法血
14、缘制度逐渐瓦解B.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解析1】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
15、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A项与此题无关,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之道;D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所以选择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所以选择C课外知识链接:宋代的理学家们认识到,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形而上的层
16、面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由于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孟子从“四 端”说出发,对儒家的性善论作了论证,荀子则从性伪说出发对性恶论作了论证,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讲究阴阳灾异的世界观上,对儒学作了谶纬神学式的论证。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学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例如被列于“六经之首”而最具形上学性质的周易的道器观,孔子的“仁”学,孟子与中庸对于“性”与“天”的问题的探讨。理学家们吸收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形上学本体论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熹的“天 理”、王安石和二苏的“道”、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心”,等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