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一些数据显示,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结构结构黄病毒科
2、丙型肝炎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直径直径4060nm 球状颗粒球状颗粒由包膜、核衣壳和病毒核心构成由包膜、核衣壳和病毒核心构成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约9600个核苷酸组成个核苷酸组成编码区编码区 结构区结构区 编码结构蛋白编码结构蛋白 非结构区非结构区 编码非结构蛋白(编码非结构蛋白(7种)种)或功或功能蛋白能蛋白一、病一、病 原原 学学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图图23239 9抵抗力抵抗力 较强,耐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尤其氯仿敏感较强,耐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尤其氯仿敏感 实验室检测指标: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指标:特异性HCV抗体和抗体和HCV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抗
3、体抗体 抗抗-HCV及及HCV RNA阳性说明阳性说明 HCV感染并有传染性感染并有传染性 宿主宿主 范围狭窄范围狭窄 仅感染人和黑猩猩仅感染人和黑猩猩 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 丙肝病人丙肝病人 HCV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与乙肝相同与乙肝相同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但不均衡世界性分布,但不均衡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图图23231010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感染集中在感染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岁以上年龄段 女性感染率女性感
4、染率男性男性 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散发为主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散发为主 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防制原则防制原则与乙肝基本相同与乙肝基本相同 但因病毒变异频繁但因病毒变异频繁,目前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尚无有效疫苗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1)经血液传播的预防:严格筛选献血员、推行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对静脉吸毒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应严
5、格消毒。(2)性传播的预防: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HCV感染者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对青少年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3)母婴传播的预防:对HCV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 丁肝呈全球性分布,由于丁肝是一种缺陷性的疾病,它和乙肝病毒共同生存。所以见于大部分乙型肝炎高发地区。1984年在北京乙肝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丁肝病毒抗体,不久后,武汉地区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组织检测出丁肝病毒抗原阳性者10例。血清丁肝抗原(或抗体)阳性与肝组织中丁肝抗原阳性在我国华北地区分别为11.01%和6
6、.86%,东北地区为0.57%和6.52%,华东地区为1.43%和11.63%,中南地区为13.12%和6.15%,西南地区为6.83%和10.30%,西北地区为9.50%和6.72%。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HDV须与须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病病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一一 、病、病 原原 学学 病毒属的唯一成员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完整的完整的HDV颗粒颗粒 内部为 HDV基因组和抗原(基因组和抗原(HDAg)所组成的核)
7、所组成的核壳体,包膜是壳体,包膜是HBsAg 单股负链、环状单股负链、环状RNA 1700 1700个核苷酸组成个核苷酸组成稳定,不易变异稳定,不易变异 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HBs抗原抗原RNAd d 抗原抗原图图232311 11 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d d)缺陷病毒缺陷病毒 复制需要复制需要HBV等嗜肝等嗜肝DNA病毒为其提供外壳,病毒为其提供外壳,并协助其组装、成熟分泌和释放并协助其组装、成熟分泌和释放 HDV 只有只有1 1个血清型个血清型抗抗-HDV IgM:用于早期诊断:用于早期诊断 抗抗-HDV IgG:诊断慢性:诊断慢性HD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感染的血清学标志
8、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丁肝病人丁肝病人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与乙肝类似与乙肝类似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抗抗HBs症状症状ALT升高HDV总抗体总抗体抗抗HDV IgMHDV RNAHBs抗原抗原典型的血清学变化典型的血清学变化图图232312 12 乙肝乙肝-丁肝联合感染丁肝联合感染滴度滴度暴露后时间暴露后时间黄疸黄疸症状症状ALTHDV总抗体总抗体抗抗HDV IgMHDV RNAHBsAg图图232313 13 乙肝乙肝-丁肝重叠感染丁肝重叠感染典型的血清学变化典型的血清学变化滴
9、度滴度暴露后时间暴露后时间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全球分布分布 HDV感染高度流行区感染高度流行区 地中海地区、中东、中亚、西非、南美亚马逊河盆地地中海地区、中东、中亚、西非、南美亚马逊河盆地 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屿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屿我国我国 城市城市 农村农村 无性别、年龄差异无性别、年龄差异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HDV患病率患病率高高中等中等低低极低极低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台湾台湾太平洋岛国太平洋岛国图图2314 丁肝感染的地理分布丁肝感染的地理分布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主要防制措施与主要防制措施与乙肝相同乙肝相同 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加强献血管理加强献血管理防止防止
10、HBV携带者和携带者和HDV携带者密切接触携带者密切接触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既往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3年Balayan等用免疫电镜技术(IEM)从一名经口感染的志愿者粪便中检测到直径2730nm的病毒颗粒,并用其感染绒猴成功,因而认为该病毒是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1989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毒的基因克隆,并正式将此型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Hepatitis E,简称戊肝)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世界上首次暴发戊肝是在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的印度新
11、德里。由于自来水系统被污染,共发病97000起。戊肝主要在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和中亚地区流行。在中东和非洲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有几次戊肝的暴发。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中国新疆南部暴发流行,共发病119280起,死亡707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的流行。1986年和1987年在墨西哥分别有两次小规模的暴发。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粪粪-口途径传播的口途径传播的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一、病原学一、病原学嵌杯样病毒科嵌杯样病毒科结构结构
12、无包膜、直径无包膜、直径2738nm、20面体面体 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的圆球状颗粒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的圆球状颗粒 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 单股正链单股正链RNA,7200个核苷酸个核苷酸,3个开放读码框架个开放读码框架抵抗力抵抗力 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和氯仿敏感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和氯仿敏感 反复冻融易降解反复冻融易降解 48、35d病毒滴度下降病毒滴度下降 长期保存长期保存 液氮液氮/-85超低温冰箱内超低温冰箱内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 潜伏末期和急性期病人潜伏末期和急性期病人(临床型临床型、亚临床型和隐性感染、亚临床型
13、和隐性感染)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经粪经粪-口途径传播口途径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人对人对HEV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抗体抗体 抗抗-HEV:中和病毒:中和病毒 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世界性分布 亚、非、中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亚、非、中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我国 北方北方南方、东部南方、东部西部、农村西部、农村城市城市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多青壮年,高发年龄在多青壮年,高发年龄在1535岁岁,一般男性患病一般男性患病女性女性 孕产妇罹患率孕产妇罹患率 病死率病
14、死率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与甲肝基本相同与甲肝基本相同 应采取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的综合预防措施 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 (1)加强水源管理、保护水源,严防水源及食品被粪便污染,改善供水条件,保证安全用水。通过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可以预防感染。(2)改善卫生设施,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注意食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使用丙种免疫球蛋白及人胎盘免疫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多数报告无效。戊肝病毒遗传因子的纯正株培养成功,目前正在积极加强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工作。被动免疫对于预防HEV感染没有明确
15、的作用。但对于要进入疫区的旅行者和孕妇有用。表表23-5 23-5 我国病毒性肝炎主要流行病学特点的比较我国病毒性肝炎主要流行病学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病原学病毒RNADNARNARNA,缺陷病毒RNA抵抗力较肠道病毒强强较强弱弱流行过程传染源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和带毒者同乙肝同乙肝同甲肝传播途径粪-口途径血、母婴、性接触传播同乙肝与乙肝同同甲肝人群易感性易感,免疫力持久易感,部分免疫力持久易感,无免疫力易感,无免疫力易感,免疫力时间短 我国流行特征地区性高高高低高城乡差异农村高农村高无差别城市高农村高季节性明显无无无有高发年龄婴幼儿儿童期 青壮年15岁人群,青壮年无差异1535岁孕产妇性别无男高女略高无无家庭聚集性存在明显存在无存在预防策略与措施原则切断传播途径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切断传播途径通过防制乙肝切断传播途径主动免疫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无乙肝疫苗无被动免疫人免疫球蛋白HBIG无无无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