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液一般检查 Urinalysis 检验系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张继瑜,肾单位,肾小体 肾小管,肾小体,肾小球 肾小囊,肾小球滤过膜,临床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 其他系统疾病 安全用药监护,主要内容 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重点内容 蛋白尿的分类及形成机制。 管型的概念、形成条件、种类及意义。,一、尿标本的收集,尿液常规检查:首次晨尿、随机尿 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 特殊项目检查:餐后尿、定时尿,尿标本的保存(及时送检),冷藏:28 68h 化学防腐: 甲苯:尿蛋白、尿糖 甲醛:细胞、管型 麝香草酚:尿电解质、结核杆菌 盐酸:类固醇、肾上腺素 冰醋酸:醛固酮、5羟色胺,
2、二、一般性状检查,尿量 外观 气味 酸碱度 比密,1、尿量(urine volume),参考值 1000 2000 ml /24h 多 尿 2500 ml /24h 少 尿 400 ml /24h 无 尿 100 ml /24h,临床意义:肾性与非肾性 多尿:暂时性、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 少尿(无尿):肾前性、肾性、肾后性,2、外观(Appearance) 正常尿液 血尿 血红蛋白尿 脓尿和菌尿 胆红素尿 乳糜尿,结石、肿瘤、外伤、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肾盂肾炎、膀胱炎,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梗阻等,氨臭味:慢性膀胱炎、
3、尿潴留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鼠臭味:苯丙酮尿症,3、气味,参考值:6.5(4.58.0) 测定方法:指示剂法、pH试纸、pH计、干化学 临床意义: pH降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 pH增高:碱中毒、尿潴留、肾小管酸中毒,4、酸碱度,5、尿比密,定义: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反映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测定方法:比密计法、干化学法、折射仪法 参考范围:1.015-1.025,临床意义 1.比密增高: 肾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 肾前性:脱水、蛋白尿、糖尿病、心功能不全。 2.比密降低:尿崩症、高血压、肾盂肾炎等。 3.测定无蛋白和糖的尿比密,如1.02
4、5,常表示肾的浓缩功能正常;1.003表示肾稀释功能正常。 4.等张尿:固定1.010,肾实质的严重损害。,三、化学检查,尿蛋白 尿糖 酮体 胆红素,2、尿蛋白检查(urine protein ),参考值:定量 0 80mg/24h尿 定性 阴性,成分:大分子蛋白:分子量9万 中分子蛋白:分子量4万-9万 小分子蛋白:分子量4万,尿蛋白检查方法,定性检查:磺基水杨酸法 加热醋酸法 尿蛋白试纸法(干化学法) 定量检查:用于24h尿蛋白定量 双缩脲法 染料结合法 蛋白分类:蛋白电泳,临床意义,蛋白尿 (proteinuria) 定量 80 mg/24h尿, 定性 阳性 (尿蛋白的定性和定量有一定的
5、相关性),生理性蛋白尿: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紧张,多见于青少年。 体位性蛋白尿:出现于直立、脊柱前突体位,卧位消失,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肾小球性蛋白尿: 选择性蛋白尿与非选择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量2 g/24h尿,白蛋白为主,晚期中大分子量蛋白均增加,量1 g/24h尿,小分子量为主,兼有上述两种蛋白尿的特点,前者以中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后者以中大分子量蛋白为主,血液中小分子量蛋白含量异常增高,其质和量随病情而异,量约0.51.0 g/24h尿,成分是肾组织细胞代谢或分解的蛋白质,3、尿糖检查(urine sugar
6、),方法:定性检查:班氏定性法 尿糖试纸法 定量检查:邻甲苯胺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参考值: 定量 0.565.0mmol/24h尿 定性 阴性,临床意义: 血糖增高性糖尿 血糖正常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Cushing综合征,又称肾性糖尿,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妊娠等,应激性糖尿、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等,四、尿沉渣显微镜检查(Urinary Sediments),方法:,制片:尿液离心、沉渣涂片 观察细胞:计数10个高倍视野 观察管型:计数20个低倍视野,检查内容,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 管型:透明管型 、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 、蜡样
7、管型 结晶:碳酸钙、草酸钙、胆红素,红细胞,尿液 外周血,参考值:0 3/HP,临床意义: 镜下血尿:红细胞 3个/HP,无颜色变化。 肉眼血尿:含血量超过 1ml /L,呈淡红色。 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有形态学改变,多形性红细胞80%,可用相差显微镜检查。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正常呈均一性。 皱缩红细胞:高渗尿液。 红细胞淡影:低渗尿液。,白细胞,参考值:0 5/HP,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等。,肾小管上皮细胞 (小圆上皮细胞),临床意义: 在尿中出现,常表示肾小管有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等,成堆出现表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大圆上皮细胞,临床
8、意义: 尿中增多反映膀胱有炎症或坏死性病变。,尾形上皮细胞,临床意义: 为中层移行上皮细胞,也称为肾盂上皮细胞,尾形上皮细胞增多常提示为肾盂肾炎。,扁平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临床意义: 大量出现提示尿道炎和阴道炎,管型(cast),白蛋白、T-H糖蛋白 肾小管浓缩、酸化 交替使用的肾单位,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或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体。,透明管型,参考值:0 1/LP,临床意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及心力衰竭时常见增多。,红细胞管型,临床意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也可见于狼疮肾炎、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及血型不合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肾
9、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等。,白细胞管型,临床意义: 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多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临床意义 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子痫、金属及其他化学物质中毒、慢性肾炎晚期、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时也常见到此种管型。,颗粒管型,临床意义 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腊样管型,临床意义 出现于尿中提示局部肾单位有长期阻塞性少尿或无尿现象,说明肾小管严重变性坏死。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肾功能衰竭及肾淀粉样变性,偶见于肾移植术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时。,脂肪管型,临床意义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
10、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等。,肾衰竭管型,临床意义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多尿的早期,此管型可大量出现。随着肾功能的改善,此管型可逐渐减少或消失。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出现此管型,提示预后不良。,尿液自动分析仪,1. 尿蛋白:20 130 mg/24h,阴性。 2尿糖:0.56 5.0 mmol/L,阴性。 3酮体:0.34 0.85 mmol/24h尿,阴性。 4胆红素:2mg/L,阴性。 5尿胆原:10mg/L,阴性或弱阳性。 6尿亚硝酸盐试验:阴性。 7尿隐血试验:阴性。 8尿白细胞:阴性。 9尿Ph:6.5(4.5 8.0) 10比重:1.015 1.025,参 考 文 献 1 丛玉隆,杨建良.
11、大剂量青霉素对尿蛋白定性结果影响的探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3):167. 2 马骏龙,丛玉隆.菌尿对尿红细胞测定结果影响的探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4):1. 3 马骏龙,丛玉隆,岳秀玲等.尿中维生素C对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7,1(2):41. 4 韩振中,催志军,丛玉隆. 19种抗生素对尿糖测定影响因素探讨J.北京医学,1990,12(3):186. 5 丛玉隆,邢先普,冯国基.尿液中白细胞试纸条检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临床检验杂志.1989,7(4):193. 6 丛玉隆,马骏龙.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5):135.,检查尿液中有形成分最适宜的标本是 A、空腹尿 B、餐后尿 C、随机尿 D、首次晨尿 E、3h尿 有关管型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透明管型可见于心力衰竭 B、红细胞管型可见于输尿管结石 C、白细胞管型可见于肾盂肾炎 D、脂肪管型可见于肾病综合征 E、蜡样管型可见于慢性肾衰竭,练习题,思考题,1.不同检测项目尿标本的留取方法? 2.各种蛋白尿的临床意义。 3.尿液镜检红、白细胞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管型的概念、形成条件、种类及意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