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43935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6 页) 2016 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 一、请在每小题列出的一、请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个选项个选项 1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中可采用蒸馏法 B中可通过电解法制金属镁 C中提溴涉及到复分解反应 D的产品可生产盐酸、漂白液等 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 HCl 气体推压注射器活塞将浓盐酸慢慢注入到浓硫酸中,可制 备少量干燥 HCl 气体,其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时放热使 HCl 溶解度减小

2、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了盐酸中水分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利于 HCl 气体逸出 D浓盐酸中 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利于 HCl 气体逸出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a、b 和 c 中所装试剂如下表所示,其中实验现象与结论 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一组是( ) 选项 a b c 现象 结论 A 饱和食盐 水 碳化钙 酸性 KMnO4溶 液 c 中溶液紫色褪去 乙炔具有还原性 B 浓盐酸 KMnO4固 体 NaBr 溶液 c 中溶液由无色变橙 色 Cl2的氧化性比 Br2强 C 稀盐酸 大理石 Na2SiO3溶液 c 中有白色胶状沉淀 生成 碳酸的酸性比硅 酸强 D 硫酸 Na2SO3固 体 品

3、红溶液 c 中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第 2 页(共 16 页) AA BB CC DD 4测定 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取 a g 混合物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后质量减少 b g B取 a g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后质量增加 b g C取 a g 混合物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 g 固体 D取 a g 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滴入 12 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 点,消耗盐酸 V mL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 实

4、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 NaCl 溶 液和 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 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淀粉溶液和稀 H2SO4混合加热后, 再加新制 的 Cu(OH)2悬浊液煮沸 无砖红色沉 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C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振荡 无白色沉淀 产生 苯酚与溴水不反应 D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 170后,将生成的 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 褪色 不能证明乙烯能使 KMnO4溶液褪色 AA BB CC DD 6如图,将一根较纯的铁棒垂直没入水中,由于深水处溶氧量较少,一段时间后发现 AB 段产生较多铁锈,BC 段腐蚀严重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

5、错误的是( ) A该腐蚀过程属于电化腐蚀 B铁棒 AB 段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铁棒 AB 段是负极,BC 段是正极 D产生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铁棒所处化学环境的不同 7向盛有 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浓盐酸,经检验生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 O2、Cl2、 HCl 和水蒸气将气体通入 X 溶液(如图) ,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 Cl2的 是( ) X 溶液 现象 A 稀 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滴有 KSCN 的 FeSO4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C 淀粉 KI 酸性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D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第 3 页(共

6、 16 页) AA BB CC DD 8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制 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 100% 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 6 个吸收峰 C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 D1 mol 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消耗 3 mol NaOH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0 分)分) 9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 Cr2O72和 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伤害 已知: i.2CrO42(黄色)+2H+Cr2O72

7、(橙色)+H2O iiCr(OH)3(s)+H2OCr(OH)4 (亮绿色)+H+ (1) 含铬工业废水的一种处理流程如下: CrOCr2O72Cr3+Cr (OH)3 i若在转化一步中调节溶液的 pH=2,则溶液显 色 ii能说明转化一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r2O72和 CrO42的浓度相同 b 正(Cr2O72 )=2 逆(CrO42 ) c溶液的颜色不变 d溶液的 pH 不变 步骤还原一步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还原 l mol Cr2O72离子,需要 FeSO47H2O 的 物质的量是 mol 沉淀一步中,向含 Cr3+(紫色)溶液中,逐渐滴加 NaOH 溶液当 pH=

8、4.6 时,开始出现 灰绿色沉淀,随着 pH 的升高,沉淀量增多当 pH13 时,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亮绿 色 i请解释溶液逐渐变为亮绿色的原因: ii若向 0.05molL1的 Cr2(SO4)3溶液 50mL 中,一次性加入等体积 0.6molL1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 KCr(OH)4和 K2Cr2O7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 H2SO4酸化,铬元素以 形式存在 (填离子符号) (2)用 Fe 做电极电解含 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可以直接除去铬随着电解进行,在阴 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产生 Cr(OH)3沉淀 结合上述工业流程分析用 Fe 做电极的

9、原因: 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可能还有 (填化学式) 10某研究小组进行 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实验如下: 第 4 页(共 16 页) (1)实验 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比较 2.0molL1盐酸 pH1和 2.0molL1 NH4Cl 溶液 pH2大小:pH1 pH2,原因 是 (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i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4)iii 是 i 和 ii 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 (5)推测 ii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推测一,NH4Cl 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 H+可以结合 OH,进而使沉淀溶解; 推测二, (6

10、)为探究 ii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取 溶液,向其中滴加 2 滴浓氨水,得到 pH 为 8 的混合溶液,再向同样 Mg(OH)2 沉淀中加入该混合溶液,沉淀溶解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5)中的推测 成立,理由是 11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 1 所示装置对 SO2与 BaCl2溶液和 Ba (NO3) 2溶液反应进行探究 (夹 持装置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1)B 装置的作用是 第 5 页(共 16 页) (2)实验过程中 C、D 均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后分别向 C、D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 色沉淀均不溶解C、D 试管中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3)小组同学进一步探

11、究 C 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 2、3 所示 请结合化学用语分别解释图 1、2 中 pH 下降的原因 图 2 中 pH 下降的原因: 图 3 中 pH 下降的原因: (4)依据以上实验获得的结论,小组同学进一步推断 D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或 ,可以证明其推断的实验方案是 (5) 小组同学又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通过相应的实验手段监测并获得 SO2通入 Ba (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过程中 NO3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曲线小组同学设计此 实验方案想进一步探究的实验问题可能是 第 6 页(共 16 页) 2016 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年北京市海

12、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请在每小题列出的一、请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个选项个选项 1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中可采用蒸馏法 B中可通过电解法制金属镁 C中提溴涉及到复分解反应 D的产品可生产盐酸、漂白液等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A海水淡化可利用太阳能光照,采取蒸馏原理获得; B 海水中得到镁, 需要首先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 然后再去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即得镁; C根据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解答,海水提溴是先

13、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再用还原剂还原 溴单质为溴离子,再用氧化剂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不涉及复分解反应; 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经过海水蒸发制得氯化钠,根据电解熔融氯化钠或电解氯化钠溶液 的原理分析 【解答】解:A利用蒸馏原理可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故 A 正确; B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镁后,镁为活泼金属,则可以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生成氯气和金属 镁,故 B 正确; C将苦卤浓缩通入过量氯气进行氧化,静置溴沉在底部,继而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 入吸收塔, 使溴蒸汽和吸收剂二氧化硫发生作用转化成氢溴酸以达到富集溴, 然后再用氯气 将其氧化得到溴,反应过程中不涉及复分解反应,故 C 错误; D从海水中得到氯化

14、钠后,电解氯化钠溶液,得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利用制得的氯气 可以生产盐酸和漂白液,故 D 正确; 故选 C 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 HCl 气体推压注射器活塞将浓盐酸慢慢注入到浓硫酸中,可制 备少量干燥 HCl 气体,其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第 7 页(共 16 页) A混合时放热使 HCl 溶解度减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了盐酸中水分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利于 HCl 气体逸出 D浓盐酸中 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利于 HCl 气体逸出 【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分析】A浓硫酸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使 HCl 溶解度减小,有利于 HCl 的逸出,可制 备少量干燥 HCl

15、气体; 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易挥出; D浓盐酸溶液中氯化氢不是分子;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使 HCl 溶解度减 小,有利于 HCl 的逸出,可制备少量干燥 HCl 气体,故 A 正确; 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蒸气且不与氯化氢发生反应,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故 B 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易分子形式挥出,形成氯化氢气体易挥出,故 C 正确; D浓盐酸溶液中氯化氢不是分子,氯化氢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故 D 错误; 故选 D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a、b 和 c 中所装试剂如下表所示

16、,其中实验现象与结论 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一组是( ) 选项 a b c 现象 结论 A 饱和食盐 水 碳化钙 酸性 KMnO4溶 液 c 中溶液紫色褪去 乙炔具有还原性 B 浓盐酸 KMnO4固 体 NaBr 溶液 c 中溶液由无色变橙 色 Cl2的氧化性比 Br2强 C 稀盐酸 大理石 Na2SiO3溶液 c 中有白色胶状沉淀 生成 碳酸的酸性比硅 酸强 D 硫酸 Na2SO3固 体 品红溶液 c 中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 【分析】A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B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 还

17、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可氧化 NaBr; C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稀盐酸易挥发,盐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D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解答】解:A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 c 中溶液 紫色褪去,现象与结论合理,故 A 正确; B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可氧化 NaBr,则 c 中溶液由无色 变橙色,现象与结论合理,故 B 正确; 第 8 页(共 16 页) C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稀盐酸易挥发,盐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则 不能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结论不合理,故 C 错误; D硫酸与亚

18、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 c 中溶液红色褪去,现象 与结论合理,故 D 正确; 故选 C 4测定 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取 a g 混合物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后质量减少 b g B取 a g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后质量增加 b g C取 a g 混合物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 g 固体 D取 a g 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滴入 12 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 点,消耗盐酸 V mL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Na2CO3较稳定,

19、受热不易分解,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B碱石灰也能吸收水蒸气; C根据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求解; D根据 VmL 盐酸可知道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二者的质量和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可计 算出 Na2CO3质量分数 【解答】解:A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 法即可计算出 Na2CO3质量分数,故 A 不选; B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 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全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含量,故 B 选; C Na2CO3和 NaHCO3都与 Ba (OH)2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为 CO

20、32+Ba2+=BaCO3、 HCO3 +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 Na2CO3 质量 分数,故 C 不选; DNa2CO3和 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根据 VmL 盐酸可 知道盐酸的物质的量, 根据二者的质量和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 可计算出 Na2CO3质量分数, 故 D 不选; 故选 B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 NaCl 溶 液和 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 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淀粉溶液和稀 H2

21、SO4混合加热后, 再加新制 的 Cu(OH)2悬浊液煮沸 无砖红色沉 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C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振荡 无白色沉淀 产生 苯酚与溴水不反应 D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 170后,将生成的 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 褪色 不能证明乙烯能使 KMnO4溶液褪色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加 NaCl 发生盐析,加 CuSO4 溶液发生变性; 第 9 页(共 16 页) B淀粉溶液和稀 H2SO4混合加热后,水解生成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 C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酚; D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

22、170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但乙醇易挥发,二者均可使高锰 酸钾褪色 【解答】解: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 NaCl 发生盐析,加 CuSO4 溶液发生变性,盐 析为可逆过程,变性为不可逆过程,故 A 错误; B淀粉溶液和稀 H2SO4混合加热后,水解生成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则没 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故 B 错误; C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酚,应选浓溴水,现象可观察到白色沉 淀,故 C 错误; D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 170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但乙醇易挥发,二者均可使高锰 酸钾褪色,则该实验不能证明乙烯能使 KMnO4溶液褪色,故 D 正确; 故选 D

23、6如图,将一根较纯的铁棒垂直没入水中,由于深水处溶氧量较少,一段时间后发现 AB 段产生较多铁锈,BC 段腐蚀严重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腐蚀过程属于电化腐蚀 B铁棒 AB 段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铁棒 AB 段是负极,BC 段是正极 D产生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铁棒所处化学环境的不同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铁板在水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属于原电池,BC 段作原电池负极、AB 段作原电 池正极,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铁板在水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BC 段作原电池负极、AB 段作原电池正极 A、铁板在水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

24、学腐蚀,故 A 正确; B、依据分析可知,AB 段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反应 O2+4e+2H2O=4OH,故 B 正确; C、由于 AB 段产生较多铁锈,BC 段腐蚀严重,故 BC 段作原电池负极、AB 段作原电池正 极,故 C 错误; D、此原电池的构成是由于铁棒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故 D 正确 故选 C 7向盛有 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浓盐酸,经检验生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 O2、Cl2、 HCl 和水蒸气将气体通入 X 溶液(如图) ,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 Cl2的 是( ) X 溶液 现象 A 稀 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滴有 KSCN 的

25、 FeSO4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C 淀粉 KI 酸性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第 10 页(共 16 页) D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 【分析】能判断气体中含有 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 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结 合漂白性可检验,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含 HCl 也可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是否含氯气,故 A 不选; B氧气可氧化亚铁离子,溶液变为红色,不能判断是否含氯气,故 B 不选; C氧气可氧化 KI,溶液变蓝,不能判断是否含氯气,故 C 不选; D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可知一定含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

26、成盐酸和 HClO,具有 酸性和漂白性,故 D 选; 故选 D 8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制 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 100% 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 6 个吸收峰 C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 D1 mol 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消耗 3 mol NaOH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该反应为有机物的加成反应,对羟基扁桃酸中,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氧 化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且含有醇羟基,分子间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

27、子化 合物,分子中有 6 种不同的 H 原子,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该反应为有机物的加成反应,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 100%,故 A 正确; B结构对称,分子中有 6 种不同的 H 原子,故 B 正确; C对羟基扁桃酸中,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醇羟基和 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 C 正确; D能与 NaOH 反应的为酚羟基和羧基,则 1mol 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消 耗 2molNaOH,故 D 错误 故选 D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0 分)分) 9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 Cr2O72和

28、 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伤害 已知: i.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iiCr(OH)3(s)+H2OCr(OH)4 (亮绿色)+H+ 第 11 页(共 16 页) (1) 含铬工业废水的一种处理流程如下: CrOCr2O72Cr3+Cr (OH)3 i若在转化一步中调节溶液的 pH=2,则溶液显 橙 色 ii能说明转化一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cd (填字母序号) aCr2O72和 CrO42的浓度相同 b 正(Cr2O72 )=2 逆(CrO42 ) c溶液的颜色不变 d溶液的 pH 不变 步骤还原一步的离子方程式是 Cr2O72+6Fe2+

29、14H+2Cr3+6Fe3+7H2O ;若还原 l mol Cr2O72离子,需要 FeSO47H2O 的物质的量是 6 mol 沉淀一步中,向含 Cr3+(紫色)溶液中,逐渐滴加 NaOH 溶液当 pH=4.6 时,开始出现 灰绿色沉淀,随着 pH 的升高,沉淀量增多当 pH13 时,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亮绿 色 i请解释溶液逐渐变为亮绿色的原因: 随着溶液 pH 增大,平衡 Cr(OH)3(s)+H2O Cr(OH)4(亮绿色)+H+正向移动,故溶液逐渐变为亮绿色 ii若向 0.05molL1的 Cr2(SO4)3溶液 50mL 中,一次性加入等体积 0.6molL1的 NaOH 溶液,

30、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紫色最终变为亮绿色 在 KCr (OH)4和 K2Cr2O7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 H2SO4酸化,铬元素以 Cr3 +和 Cr2O72 形式存在(填离子符号) (2)用 Fe 做电极电解含 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可以直接除去铬随着电解进行,在阴 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产生 Cr(OH)3沉淀 结合上述工业流程分析用 Fe 做电极的原因: 铁在阳极反应发生反应 Fe2eFe2+, 为还原 Cr2O72提供还原剂 Fe2+ 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 阴极发生反应 2H+2eH2, 导致 c(H+)下降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

31、可能还有 Fe(OH)3 (填化学式)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 (1)根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来确定平衡移动方向;根据判断平衡状态的方 法:V 正=V逆,或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则说明已达平衡; 在酸性条件下 Cr2O72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来计算;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氢氧根的浓度较大且过量; 氢离子的浓度对平衡 i、ii 的影响; (2)铁在阳极反应发生反应 Fe2eFe2+,为还原 Cr2O72提供还原剂 Fe2+,则应该用 Fe 作阳极; 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导致阴极附近氢离子

32、浓度降低; 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 Fe3+,Fe3+和 OH反应生成 Fe(OH)3沉淀 【解答】解: (1)c(H+)增大,平衡 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右移, 溶液呈橙色; aCr2O72和 CrO42的浓度相同,达到平衡时,是浓度保持不变,不是相同,故 a 错误; b要方向相反,且速率之比与计量数之比成比例,说明达到平衡,而 正(Cr2O72)=2逆 (CrO42)不满足与计量数成比例,故 b 错误; c溶液的颜色不变,说明有颜色的离子浓度不变,达到平衡,故 c 正确; d溶液的 pH 不变,说明氢离子浓度不变,达到平衡,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橙;cd

33、; 第 12 页(共 16 页) 在酸性条件下 Cr2O72与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Cr2O72)6=n(FeSO47H2O)1,n(FeSO47H2O)= =6mol, 故答案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6; 向含 Cr3+(紫色)溶液中,逐渐滴加 NaOH 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 pH 增大,平 衡 Cr(OH)3(s)+H2OCr(OH)4 (亮绿色)+H+正向移动,故溶液逐渐变为亮绿 色; 若向 0.05molL1的 Cr2(SO4) 3

34、溶液 50mL 中, 一次性加入等体积 0.6molL 1 的 NaOH 溶液,氢氧根的浓度较大且过量,平衡向右移彻底,溶液由紫色最终变为亮绿色; 故答案为:随着溶液 pH 增大,平衡 Cr(OH)3(s)+H2OCr(OH)4 (亮绿色)+H+ 正向移动,故溶液逐渐变为亮绿色;溶液由紫色最终变为亮绿色; 在 KCr(OH)4和 K2Cr2O7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 H2SO4酸化, i.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iiCr(OH)3(s)+H2OCr(OH)4 (亮绿色)+H+ 氢离子浓度足够大,i 向右移,ii 向左移,氢氧化铬溶解,得到 Cr3+,所以铬元素以

35、Cr3+和 Cr2O72存在, 故答案为:Cr3+和 Cr2O72; (2)铁在阳极反应发生反应 Fe2eFe2+,为还原 Cr2O72提供还原剂 Fe2+,则应该用 Fe 作阳极, 故答案为:铁在阳极反应发生反应 Fe2eFe2+,为还原 Cr2O72提供还原剂 Fe2+; 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导致阴极附近氢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 pH 升高, 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 故答案为:阴极发生反应 2H+2eH2,导致 c(H+)下降; 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 Fe3+,Fe3+和 OH反应生成 Fe(OH)3沉淀, 故答案为:Fe(OH)3 10某研究小组进行 Mg(OH)2沉

36、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实验如下: (1)实验 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Mg2+2OHMg(OH)2 (2)比较 2.0molL1盐酸 pH1和 2.0molL1 NH4Cl 溶液 pH2大小:pH1 pH2,原因 是 由于盐酸完全电离,NH4+部分水解:NH4+H2ONH3H2O+H+,导致同浓度两溶液中, 盐酸中 H+浓度大于 NH4Cl 溶液中 H+浓度 (3)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i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Mg (OH)2(s) Mg2+(aq) +2OH(aq) , 盐酸中的 H+与 OH中和使得 OH浓度减小, 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第 13 页(共 16 页) (4)iii 是

37、i 和 ii 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 实验 i、ii 中溶剂水使沉淀溶解的可能性 (5)推测 ii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推测一,NH4Cl 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 H+可以结合 OH,进而使沉淀溶解; 推测二, 溶液中 c(NH4+)较大,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 (6)为探究 ii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取 4mL2.0molL1NH4Cl 溶液,向其中滴加 2 滴浓氨水,得到 pH 为 8 的混合溶液, 再向同样 Mg(OH)2沉淀中加入该混合溶液,沉淀溶解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5) 中的推测 二 成立, 理由是 混合后溶液中 c (H+) =108molL 1 非常小

38、,c(NH4+)=2.0molL1较大,故能确定是 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 (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2)氯化氢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盐类水解是微弱的,据此分析解答; (3)依据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及影响因素解答; (4)依据实验 iii 条件为加入蒸馏水判断解答; (5)依据铵根离子能够水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铵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 水合氨的性质解答; (6)向 4mL 2molL1 NH4Cl 溶液中滴加 2 滴浓氨水,得到 pH 约为 8 的混合溶液,溶液呈 碱性,如氢氧化镁能溶解,可说

39、明 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 【解答】 解:(1)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离子方程式: Mg2+2OH Mg(OH)2; 故答案为:Mg2+2OHMg(OH)2; (2)由于盐酸中氯化氢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H4+部分水解:NH4+H2ONH3H2O+H+, 导致同浓度两溶液中, 盐酸中 H+浓度大于 NH4Cl 溶液中 H+浓度,所以 2.0molL1盐酸 pH1 和 2.0molL1 NH4Cl 溶液,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氯化铵中氢离子浓度,所以 pH1pH2; 故答案为:;由于盐酸完全电离,NH4+部分水解:NH4+H2ONH3H2O+H+,导致同浓度

40、两溶液中,盐酸中 H+浓度大于 NH4Cl 溶液中 H+浓度 (3)氢氧化镁溶液中存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 (aq) ,加 入盐酸后,盐酸中的 H+与 OH中和使得 OH浓度减小, 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故答案为:Mg(OH)2(s)Mg2+(aq)+2OH (aq) ,盐酸中的 H+与 OH中和使得 OH 浓度减小,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4)实验 iii 条件为只加蒸馏水,现象沉淀不溶解,可以排除实验 i、ii 中溶剂水使沉淀溶 解的可能性; 故答案为:实验 i、ii 中溶剂水使沉淀溶解的可能性; (5)铵根离子能够水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铵根离子能够

41、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 氨的性质,所以推测 ii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推测一,NH4Cl 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 H+可以结合 OH,进而使沉淀溶解;推测二,溶液 中 c(NH4+)较大,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 故答案为:溶液中 c(NH4+)较大,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 (6)向 4mL 2molL1 NH4Cl 溶液中滴加 2 滴浓氨水,得到 pH 约为 8 的混合溶液,溶液呈 碱性,如氢氧化镁能溶解,可说明 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配制理由:混合溶液显碱性, c(H+)非常小,c(NH4+)较大能确定是 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 故答案为: 4 mL 2.0

42、 molL1 NH4Cl; 第 14 页(共 16 页) 二 理由:混合后溶液中 c(H+)=108 molL1非常小,c(NH4+)=2.0 molL1较大, 故能确定是 NH4+结合 OH使沉淀溶解 11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 1 所示装置对 SO2与 BaCl2溶液和 Ba (NO3) 2溶液反应进行探究 (夹 持装置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1)B 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装置 A 中产生的 H2SO4酸雾 (2)实验过程中 C、D 均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后分别向 C、D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 色沉淀均不溶解C、D 试管中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BaSO4 (3)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

43、 C 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 2、3 所示 请结合化学用语分别解释图 1、2 中 pH 下降的原因 图 2 中 pH 下降的原因: SO2+H2OH2SO3H+HSO3 图 3 中 pH 下降的原因: 2SO2+2H2O+O22SO42+4H+ (4)依据以上实验获得的结论,小组同学进一步推断 D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酸 性条件下,SO2被 O2氧化 或 被 NO3氧化生成 SO42 ,可以证明其推断的实验方案是 在排除 O2干扰前提下,向盛有等体积 0.1 molL1Ba(NO3) 2溶液的洗气瓶 D 中通入 SO2 ,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酸性条件下 NO3氧化

44、了 SO2,反之则说明原 D 洗气瓶中沉淀的出 现是 O2氧化 SO2所致 (5) 小组同学又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通过相应的实验手段监测并获得 SO2通入 Ba (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过程中 NO3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曲线小组同学设计此 实验方案想进一步探究的实验问题可能是 若 NO3和 O2均参与反应,则相同条件下二者 氧化 SO2的能力或反应速率的差异等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装置 A:加热条件下,Cu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装置 B:为 除去反应中带出的雾状硫酸,可以将气体通过 NaHSO3溶液;装置 C:检验 C 中二氧化硫 第 15 页

45、(共 16 页) 在溶液中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气氧化成硫酸,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装置 D:检验酸性条 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NO3氧化了 SO2,生成硫酸钡沉淀,最后进行尾气处理 (1)为防止 A 中挥发出的硫酸对 CD 装置实验的干扰,需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除去硫酸蒸 气; (2)C、D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均不溶解,沉淀为硫酸钡; (3)图 2 中 pH 下降曲线比较平缓,可能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导 致 PH 下降;图 3 中 PH 下降曲线属于斜率较大的情况,可能为弱酸亚硫酸被氧化成强酸硫 酸所致; (4)D 中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可能为酸性条件下,SO2

46、被 O2氧化或被 NO3氧化生成 SO42;排除 SO2被 O2氧化需排除装置中的氧气,用硝酸钡和二氧化硫进行反应论证; (5)NO3、O2氧化二氧化硫的能力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1)装置 A:加热条件下,Cu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 硫酸的沸点为 338,加热时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为 400500”,说明浓硫酸在温度较高 时也能挥发出 H2SO4蒸气,C、 D 中有可能是挥发出的 H2SO4提供的 SO42与 Ba2+反应生成 BaSO4:SO42+Ba2+BaSO4,需排除,所以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吸收吸收装置 A 中 产生的 H2SO4酸雾, 故答案为:吸收

47、装置 A 中产生的 H2SO4酸雾; (2)由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装置 C:可能是溶液中溶解 的氧气与 SO2作用产生了硫酸,进而得到 BaSO4:2Ba2+2SO2+O2+2H2O2BaSO4+4H+, 装置 D:可能是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NO3氧化了 SO2,生成硫酸钡沉淀,3SO2+2NO3 +3Ba2+2H2O=3BaSO4+2NO+4H+, 故答案为:BaSO4; (3)图 2 中 pH 下降曲线比较平缓,可能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导 致 PH 下降,反应方程式为:SO2+H2OH2SO3H+HSO3;图 3 中 PH 下降曲线属于斜率 较大的情况,可能为弱酸亚硫酸被氧化成强酸硫酸所致,反应方程式为:2SO2+2H2O+O2 2SO42+4H+, 故答案为:SO2+H2OH2SO3H+HSO3;2SO2+2H2O+O22SO42+4H+; (4)酸性条件下,SO2被 O2氧化成+6 价的硫,在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形成沉淀, 也可能为 SO2被 NO3氧化生成 SO42,为排除氧气的干扰,可在排除 O2干扰前提下,向 盛有等体积 0.1 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化学查漏补缺试卷(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