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第二课时)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39383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6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庖丁解牛》(第二课时)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第二课时)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第二课时)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第二课时)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第二课时)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庖丁解牛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 1.齐声朗读课文两边。2.口头翻译一遍。3.文惠君见到庖丁娴熟的宰牛动作后给了他怎样的评价?“善哉!技盖至此乎?”4.在文惠君看来,庖丁能成功娴熟地宰牛,靠的是什么?“技”。也就是技术高超。5.庖丁认同文惠君的夸赞吗?为什么?不认同。“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也就是说,庖丁认为自己宰牛水平之所以如此之高,关键是自己崇尚“道”,追求“道”。二、思考“技”与“道”之间的关系 1.1.“技技”与与“道道”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区别呢?“技”就是技术、技巧、技艺、技能。工匠的特点 多次练习掌握“技”工匠做具体工作 “道”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

2、,说出了道与器的分别。而“技”,就是技术,属于“器”,属于形而下者。长期训练深刻领悟掌握规律道理领悟物我关系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物我合一2.能否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呢?画匠和画家的区别,就是“技”与“道”的区别。画匠重技巧追求形似作品器具过程辛劳谋生手段 画家 郑板桥,他擅长画竹,通过画竹子,表达自己所崇尚的“虚心有节”的精神,他本身一生也是按这种精神在行事,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徐悲鸿喜欢画马,追求的境界是“鸿雁悲鸣,骏马悲嘶”。做不了战士,就做战马,在追求战马精神的奋斗中度过一生。重技巧懂理论追求神韵表达主题过程充满愉悦情感融入作品作画与做人达到一致3.“技”与“道”,有什么联系呢?“道”中含

3、“技”,“技”中含“道”。“技”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练习,形成的稳定技能。其中包含着对事物规律的掌握,对事物特性的领悟。只是还没有达到无我合一的程度。物是物,我是我,二者没有融合。但在熟练掌握技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参悟工作对象,不断认识并掌握规律,并将规律用来美化生活,使生活充满乐趣。这就上升到“道”的境界。一般人恐惧传染病,但研究传染病的专家却把研究传染病的各种原理当成乐趣。他们寻找并发现传染病的规律,并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们感到其乐无穷,须臾不愿离开。达到物我合一。4.“道”是在“技”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庖丁经历了怎样的 过程才达到“道”的境界呢?庖丁是从技术层面逐渐进入道的层面,这个

4、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所见无非牛者”。也就是他见到的全都是一头完整的牛。这跟我们所有的人是一样的,看到的外在的现象的事物。第二阶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进入了“技”的极端,他看到的不是整头牛,看到的是牛的骨骼、肌肉、血管、经络等牛的内在结构。第三阶段:“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乃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用哲学逻辑来描述这一过程 解牛技术不是天生的,要有一个学习过程。庖丁解牛之初,眼中的牛都是真实完整的牛。他对牛的筋骨结构并不了解,看到的只是牛的形体。此时,牛与庖丁是物与物的客观对立关系。三年之后,庖丁技术已很娴熟。牛的的整体概念已消解,

5、而庖丁与牛的物物对立也逐渐消解。庖丁对牛的内部结构了然于胸,他看到的是牛骨骼、经络、肌肉等内在的联系。这就是“道技合一”的境界。第三个阶段,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容知止而神欲行”,庖丁与牛的对立彻底消解,逐渐融合为一,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五官的感觉己不再左右庖丁的行为,而单凭道的感知推动肢体的运动。小结:由此可见,庖丁通过对技法的千锤百炼,最终进入巅峰状态,达到了“道”和“技”高度统一的地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的澄明世界。而由技入道的根本显现,则是“依乎天理,批大邵,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輒乎!”也就是顺遂自然规律,根据自然规律,融入自然之中。而直接表现

6、则是“恢恢乎其于游刀必有余地”。7.有成就的人能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是怎么 做到的?许多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某项十分枯燥的研究,有的甚至还要做十分危险的实验,有的甚至要到非常危险的地方去考察,搜集资料。在一般人看来,那一定是十分痛苦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就许多科学家而言,他们所从事的艰苦的工作并不是谁强迫他们去做的,而自愿去做的,甚至不让他们去做,他们就非常痛苦。他们只有在做这些艰苦的工作是才感觉到幸福,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硬让他物我分开,反而很痛苦。就如庖丁,他解牛时,不仅不感到劳累,反而感觉到是一种享受,他的动作过程简直就是在表演“桑林之舞,经首之

7、会”。三、讲解“道”的境界 1.许多人学习工作时,总是感到疲劳痛苦,想赶紧结束这种苦役一般的生活。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达到“道”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道”的境界呢?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好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好 “好好”化谋生为求道化艰苦为乐趣精神愉悦内化内化 精神愉悦变工作为艺术过程、结果均艺术化外化外化 席勒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好好”使一切艰苦工作变得令人愉快,最后达到使一切艰苦工作变得令人愉快,最后达到“道道”的境界。的境界。小结:庄子在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比较全面的阐释了对道的理解。庄子之道是一

8、个由物化到神化的过程,在“道”的世界里,万物都是一体的。庖丁的技与道、人与牛也都为精神所主宰,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万物的统一。四、养生之说 1.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请问,文惠君是从庖丁的哪些话中得到了养生之道?“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文惠君从庖丁“养刀”的事例中得到了养生之道。2.文惠君得到了怎样的养生之道?庖丁十九年解数千头牛而刀刃依然如新。这是为什么呢?顺应了牛的身体结构,避开了可能带给刀子损伤的骨、筋等

9、坚韧的东西。人的身体不是刀,伤了就是永远的隐疾,无可更换。要避免身体与可能的伤害直接相撞。即便是刚性的物质也尽量不要总是以刚性的面目出现,能柔则柔,以柔可柔,或以柔克刚,岂不快哉。学习、锻炼、工作、生活、娱乐等,都应遵循规律,不要过度透支,不要以硬碰硬,珍爱自己的生命。3.从庖丁解牛中,是否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1)我党历史上的游击战争。(2)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都包含着这种智慧。(3)太极拳讲究“舍己从人”,你要强力发挥,我就顺着你,再帮你多加一把力。而这多出来的一把力,就破坏了你自身的平衡,你便承受不住了。所以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4)(反面)强者十有其九都是自取灭亡。项羽、拿破仑、希特勒、日本军阀等。五、课堂总结 学文言文尤其要学得古人的智慧,指导我们的实践。1.技与道的关系。2.“道”的境界。3.由“养生”而生发的哲学思想。六、作业六、作业 随堂练习分析思考和迁移训练(810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庖丁解牛》(第二课时)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