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第三讲 中外档案法规发展历程中外档案法规发展历程L o g oL o g o 外国古代档案法规的起源外国古代档案法规的起源外国近代专门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外国近代专门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外国现代档案法规的日益完善外国现代档案法规的日益完善 12 3 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 外国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外国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L o g oL o g o1、外国古代档案法规的起源、外国古代档案法规的起源1、苏美尔统治时期埃勃拉王宫档案库的泥板档案2、古巴比伦档案副本副本制度3、古希腊米诺斯王宫的档案库4、古罗马档案保管的规章制度L o g oL o g o2、外国近代专门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2、外国近代专门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穑月七日档案法令,世界档案法史上首部首部成文的专门档案大法专门档案大法。(1794年6月25日)1、规定了法国国家档案馆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中央级综合性档案馆,负责接收、保管中央政府机关以及其他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档案文件;2、各行政区档案馆(后来又改称为省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的分馆,在法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全国公共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3、重申了档案馆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原则,之所以必须开放,则是因为档案是公民共同拥有的财富,公民到档案馆自由地免费查阅档案文件是应有的权利,该规定后被西欧档案工作者称为“档案工作的人权宣言”。基本内容L o g oL o g o2、外国近代
3、专门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外国近代专门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穑月七日档案法令,世界档案法史上首部首部成文的专门档案大法专门档案大法。开创了世界各国近代档案法规建设的历史先河,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档案法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提供了基本模式。意义意义L o g oL o g o3、外国现代档案法规的日益完善、外国现代档案法规的日益完善 1918年6月1日列宁档案法令 1、确立了档案所有权,这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档案所有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确立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规定统一的国家档案全宗由档案管理总局负责掌管,对全国档案事务进行统一的领导控制。3、确立了档案移交制度。4、确立了档
4、案销毁审批制度,各政府机关未经档案管理总局书面批准,无权销毁任何案卷、来往文书或单个文件。L o g oL o g o3、外国现代档案法规的日益完善、外国现代档案法规的日益完善 1918年6月1日列宁档案法令 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工作建设的基本法,不仅成为近现代时期档案工作的分水岭,是现代各国档案立法开端的重要标志,也揭开了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档的序幕,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档案法规建设树立了榜样。意义意义L o g oL o g o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现代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国现代档案法规
5、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2 3 目目 录录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发展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兰台:中央档案典籍库所在地兰台:中央档案典籍库所在地 汉朝中央档案、典籍库,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也是当时名儒著述的地方。建于长安(今西安)宫内,系石室建筑,修造年代不可考。兰台隶属于御史府(台),由御史中丞一员兼领。置兰台令史,秩六百石(一说兰台令史六人,秩百石)。选能通苍颉、史籀篇者担任,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并负责典校秘书或从事撰述。西汉成帝以后,兰台令史约有18人之多。由于汉代重
6、视对档案典籍的收集,兰台典藏十分丰富。收录有皇帝诏令、臣僚章奏、国家重要率律令、地图和郡县计簿等。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任兰台令史,奉诏撰世祖本纪及诸传记。与班固同为兰台令史奉诏修史的还有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此后,刘复、杨终、傅毅、贾逵、孔僖、李尤等人都曾任兰台令史,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汉章帝、汉和帝以后,东观收藏渐盛于兰台,修史即移入东观。东汉末年董卓迁都之乱,兰台的档案典籍受到很大损失。迄至魏、晋,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之制依然存在。垄断性和封闭性垄断性和封闭性汉朝汉朝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
7、与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特点 兰台令史:班固文档人员的设置文档人员的设置 私修国史 受诏修史汉朝汉朝 令史:汉时文书档案工作者汉朝以前,档案管理员多半是兼职,如司马迁和班固本职是史官,又兼档案管理员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隋书隋书.刘炫传刘炫传 弘尝从容问炫曰:“案案周礼士多而府史少,今令史百倍于前今令史百倍于前,判官减则不济,其故何也?”炫对曰:“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案不重校,文不繁悉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复治,锻炼若其不今之文簿,恒虑复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
8、追证百年旧案。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故谚云:老吏抱案死。故谚云:老吏抱案死。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繁政弊,职此之由。”弘又问:“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宁舍,其事何由?”炫对曰:“齐氏立州不过数十,三府行台,递相统领,文书行下,不过十条文书行下,不过十条。今州三百,其繁一也。今州三百,其繁一也。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其繁二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其繁二也。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其可得乎?”弘甚善其言而不能用。隋朝L o g oL o g o
9、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隋朝牛弘牛弘刘炫刘炫解析解析今令史百倍于前隋唐之前:案不重校,文不繁悉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掌要目而已(由他官而(由他官而兼)兼)文书制作基本是手抄方式。具有检校制度,如唐朝的贴黄制度。隋唐之前不需要面面俱到隋以后,今之文簿,恒虑复治,锻今之文簿,恒虑复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管理不系统、不周严、不细致,“万里追征百年旧案”魏齐之时令史工作还十分“从从容容”,而今令史工作“不遑宁舍不遑宁舍”隋唐之前:“文书行下,不过十文书行下,不过十条条”,规模数量十分有限。分析客观原
10、因隋以后:“今州三百今州三百”、“纤介之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迹,皆属考功”,国家统一,国家机构的拓展,政务分工细化档案工作专职化档案工作专职化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唐会要卷八十一唐会要卷八十一 臣伏以铨选之司。国家重务,根本所系,在于簿书。国家重务,根本所系,在于簿书。承前诸色甲敕等。缘岁月滋深。文字凋缺,假冒逾滥,难于辨明,因循废阙,为弊恐甚。文字凋缺,假冒逾滥,难于辨明,因循废阙,为弊恐甚。若据见在卷数,一时修写,计其功直,烦费甚多,窃以大历以前,岁序稍远,选人甲历,磨勘渐稀。其贞元二十一年以后,敕旨尚新。未至讹谬。
11、纵须伦理,请待他时。臣今商量,从大历十年至贞元二十年,都三十年从大历十年至贞元二十年,都三十年,其间出身及仕宦之人,要检覆者,多在此限之内。且据数修写,冀得精详。今冬选曹,便今冬选曹,便获深益。获深益。其大历十年向前甲敕,请待此一件修毕,续条贯补缉。请待此一件修毕,续条贯补缉。臣内省:庸薄又忝选司,庶效涓埃。以裨朝典,谨具量补年月及应须差选官吏,并所给具量补年月及应须差选官吏,并所给用纸笔杂功费用。用纸笔杂功费用。唐朝唐元和八年(公元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任吏年),任吏部侍郎(主管官员考选及甲历档案部侍郎(主管官员考选及甲历档案管理)管理)杨于陵杨于陵曾向唐宪宗建议:曾向唐宪宗建议:L
12、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唐朝1、档案及甲历档案对国家管理的重要作用。国家重务,根本所系,在于簿书。国家重务,根本所系,在于簿书。2、档案管理及整理的必要性。文字凋缺,假冒逾滥,难于辨明,因循废阙,文字凋缺,假冒逾滥,难于辨明,因循废阙,为弊恐甚。为弊恐甚。3、这次整理的重点是“从大历十年至贞元二十年(从大历十年至贞元二十年(775-805),都三十年),都三十年”间(距上奏之年前八年三十八年前的材料)形成的甲历。4、“修写”一词的含义。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
13、初步发展隋唐时期档案工作1、前一则是宏观材料,回答的是档案工作体制、规模及实践内涵的历史变迁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后一则是微观材料,具体针对某一阶段的某一批档案材料整理、保护的工作对象、细节及实施途径。2、唐朝专门档案机构-唐三省甲库唐三省甲库。系统的档案律例制度、完善的档案信息征集制度。3、档案利用的目的及价值4、档案工作的专职化(1)政务利用)政务利用(2)修史之用)修史之用(1)隋唐之前,利用者和管理者重合利用者和管理者重合,即利用者自己往往是管理者,如班固、司马迁。(2)隋唐之前,利用者和管理者分离。利用者和管理者分离。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
14、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甲库:中国古代专门保管甲历的档案库,始建于唐。唐中央三省每年铨选官吏,凡参加铨选入仕官员的出身、籍贯、履历、考绩及三省的拟官、解官、委官等都要记录存档,这些记录文件称为甲、甲历、官甲或甲。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隋唐时期档案工作隋书隋书卷八志第三卷八志第三陈永定三年(559)七月,武帝驾崩。新任尚书左丞庾持主持皇帝丧礼。他当着满朝文武说,晋宋 以来,皇帝驾崩丧礼按惯例必须先到太庙告祖,然后进哀册(如今悼词)奉谥,从灵柩上车起对先帝即呼“谋谥皇帝”;但晋宋以前,情况有异,先帝在未入土
15、前任何时候只能称“大行皇帝”,孰是孰非,朝廷需加“详正”。于是朝廷上下各抒己见,各执一端。这时时任国子监博士沈文阿记起宫中曾有一批萧氏梁朝的 礼仪文书档案。他通过“检梁仪,”仔细查阅了梁朝有关皇帝丧礼的礼仪档案礼仪档案,得出如下结论:“自梓宫将登辒辌,版奏皆称某谥皇帝登辒辌。意为:自先帝灵柩登灵车起,哀册上即可用“某谥皇帝”语。现在既然谥号已定,哀册已宣,就不能称大行皇帝了。他的意见为众臣所接受。这就是历史上“依梁仪称谥以传无穷依梁仪称谥以传无穷”典故的出处。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特点 明清皇史宬L
16、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皇史宬 皇史宬(cheng)是我国明清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表章库,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13年(1534年)7月,建成于明嘉靖15年7月。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全为整石雕砌整石雕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南北墙厚分别为6米,东西墙后分别为3米。地面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0余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叫“金柜”。整个建筑与装具设计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华贵耐用,即能防火、防潮、防虫、防霉防火、防潮、防虫、防霉,且冬暖夏凉,
17、温度相对稳定,极宜保存档案文献。“宬宬”的是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的是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此后,隆庆年间和清朝的嘉庆年间屡加修缮。主殿坐北朝南,通体基本上可以称为为石屋。其台基、墙壁均由砖石砌成,门窗、梁坊和斗拱等传统上应该用木料的地方也用的是仿木石料。石屋有利于防火和防潮,可以确保珍藏典籍免受损坏。其中陈列着152个“金匮石室”,存放着皇家的圣训、实录与玉牒。皇史宬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皇史宬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明清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特点 皇史宬-明清
18、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皇史宬:满文老档满文老档是清太祖、太宗年间(1607年1636年)形成的以满文以满文记注政务活动的档册,内容记载了清入关前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民族、文化、习俗、天文、地理以及与周边邻国、部族交往等重大史事。其记载极少见于其它史籍,是清代官修史籍的基础资料。明清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皇史宬-明清:满文老档 明清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皇史宬:满文
19、老档 明清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皇史宬-明清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惟一“正途”。从隋炀帝大业年间设进士科开始,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止,1300余年的时间,科举考试制度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状元,是科举考试取得殿试第一名的塔尖式人物,其光环与荣耀更是常人难以企及。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明清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皇史宬-明清科举制度 清代的科举考试自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
20、904年),共开科112科,取中状元114名。在这些状元中,江苏有49人,位居前茅;浙江20人,安徽9人,山东6人,广西4人;广东、江西、直隶、湖北、福建各3人,贵州、湖南各2人,八旗蒙古、顺天府、河南、陕西、四川各1人。明清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皇史宬-明清科举制度。状元翁同龢书法 明清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档案常见类型皇家档案皇家档案文书文书档案档案甲历甲历档案档案户籍户籍档案档案诉讼诉讼档案档案以记录君主活动为中心内容,如清朝皇
21、帝的起居注官府运行类(上行与下达),如清朝的内务府呈稿在任官员与科举考试合格士人(准官员)历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获取的凭借和依托古代称为“常留”类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皇家档案皇家档案文书文书档案档案甲历甲历档案档案户籍户籍档案档案诉讼诉讼档案档案以记录君主活动为中心内容,如清朝皇帝的起居注官府运行类(上行与下达),如清朝的内务府呈稿在任官员与科举考试合格士人(准官员)历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获取的凭借和依托古代称为“常留”类L o g oL o g o1、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古代档案
22、法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档案法规的特点1、包容性与依附性。、包容性与依附性。2、垄断性与封闭性。、垄断性与封闭性。从皇史宸的建筑构造。3、等级性。、等级性。4、多样性与具体性。、多样性与具体性。从档案的类型看。5、绵续性与创新性。、绵续性与创新性。从档案法规的发展来看6、以刑问罪。、以刑问罪。班固的例子7、对文档人员的设置。、对文档人员的设置。L o g oL o g o2、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1、南京临时政府2、北洋政府3、国民党政府中国近代L o g oL o g o2、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1
23、912年1月26日发布颁发公文程式咨各部文上行文:呈呈下行文:令、谕、批令、谕、批平行文:咨咨,宣告文种有示、公布示、公布,照会照会为外交文种,状状为内部文种L o g oL o g o2、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26日发布颁发公文程式咨各部文1、取消行文抬头制度和避讳习惯,废除旧式公文中的主奴称呼,代之以体现平等精神的称谓2、办文原则:孙中山提出“公务以敏迅为归,事权以分任为主”3、机构:在总统府设秘书处,内设文牍文牍一科L o g oL o g o2、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北洋政府北洋政府1
24、、出现相当数量的档案管理机构。如:外交部总务厅之下的档案房,内务部的档案科,司法部的文件保管室。2、出现相当数量档案管理规章制度(1)沿袭了清代在编纂档册基础上对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简称“编档法”(2)档案管理直接作用于原件之上,接近近代的档案管理方法L o g oL o g o2、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国民政府国民政府1、修订公文呈式条例2、国民政府中央各部、院都设立了“北平档案保管处”,制定了保管处工作规则。1930年,国民政府发布指令,要求各省县市保存旧档案。L o g oL o g o2、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中国近代档案法规的演变发展 中国近
25、代档案法规的特点1、独立的档案行政法规的出现2、档案法规的异质性3、因袭与创新并存4、档案法规的中西杂陈5、档案法规的不统一性、局部性和片面性L o g oL o g o3、中国现代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国现代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档案法规的初创与建设(1949.10-1966.5)2、档案法制遭受挑战与践踏(1966.5-1976.10)3、档案立法活动全面恢复与发展(1976.10-20世纪80年代末)4、档案法规体系的确立与完善(1966.5-1976.10)四个阶段L o g oL o g o3、中国现代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国现代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档案立法活动
26、全面恢复与发展(1976.10-20世纪80年代末)档案法的制定和颁行 1987年年9月月5日日,第六届全国人们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档案法,并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1、明确了国家管理档案的范围,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档案所有权形式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档案所有权形式。2、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确立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任务4、具体规定了档案的利用和公布办法5、规定了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档案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内容L o g oL o g o3、中国现代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国现代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档案法规体系的确立与完善(1966.5-1976.10)法律两次修订档案法,分别是1996年7月,2007年启动启动第二轮修订档案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法规配套修订档案法实施办法地方法规以省级为主部门规章目前以城建档案方面的规章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