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中山三院传染病教研室,张英,全球形势,1779年和1780年世界上首次报道DF 流行地区主要是热带与亚热带,涉及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地区流行最严重 全世界每年DF病例多达1亿以上,DHF病例达几十万,受威胁人囗达25亿 登革热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情况,最早1873年厦门登革热流行。 1976年在援外人员中发现二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次发现的登革热病例。 1978年在广东佛山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我国情况,以后登革热几乎每年都在广东、广西、海南及福建发生不同程度的流行, 大部分病例集中于广东地区 所有4个血清型的登
2、革病毒均在我国发生过流行 近年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云南等地分别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我国情况,第一次大流行流行,1980年,主要在海南岛,45万多例,死亡74例。 第二次大流行,1985年,主要在海南岛,15万多例。,最近几年全国发病人数,广东、广州市登革热在全国的地位,1990-2003全国13960例,广东省占全国84.3% 1990-1999广东9346例,广州市5984例 2000-2003广东2424例,广州市1515例。其中2002年广州市1423例,占全省90.3% 广州市占全国53.7%,历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病毒型别,1978:D4 1980:D3 1985:D1 1986-1
3、988:D2 1990:D4 1991:D1,D4 1992:D4,1993:D2 1994-1995:D1 2001:D1 2002:D1 2003: D1 2006: D1,广州市历年登革热病人死亡情况,1980年发病3036例,死亡4例。D3型 1986年发病1226例,死亡4例。D2型 1987年发病497例,死亡1例。D2型 1991年发病258例,死亡3例。D4、D1型,为什么要学这个病,重要的虫媒传染病 可发生大流行 发病者:症状突出 再感染新血清型易出现加重,死亡率增,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 六、并发症 七、诊断 八、鉴别诊断
4、九、治疗 十、预防,登 革 热,一、概述,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突起发热、多部位疼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概 述,登革(dengue):来自西班牙语 意指装腔作势。描写本病急性期由于关节疼痛,走路时步履蹒跚、步态夸张的样子,颇似纨绔子弟走起路时的那种装腔作势的架势,故称之为“公子热”。,二、病原学,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 结构:单股正链RNA 糖蛋白包膜 培养: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病原学,4个血清型:,病原学,耐低温 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 -70可存活8年之久 不耐热 60 30min或100 2min皆能使之灭活 不耐酸、不
5、耐醚 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三、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其他:猴、蝙蝠、猪、羊、鸡、伊蚊,作用不肯定,流行病学,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 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致乏库蚊、三带缘库蚊? 埃及伊蚊喜欢孳生于室内、外积水容器 白纹伊蚊喜欢孳生于室外积水容器 主要在白天吸血,雌蚊吸血,流行病学,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以青壮年居多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多年 异型:短暂的部分交叉免疫力 其他B组虫媒病毒: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 如登革热流行后,
6、乙型脑炎发病率随之降低,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 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等,流行特征,季节 夏秋、雨季,海南为3-12月,广东为5-11月 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隐性感染者多 周期性 地方性流行区:3-5年, 近年来不规则,有利于DF流行的因素,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 输入地自然气候 输入地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 屋内处积水容器 居民养花、养莲 建筑工地积水 水缸积水,登革病毒,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二次病毒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潜伏期),肝大、淋巴结肿大,发热 骨髓抑制,血管通透性,皮疹、
7、出血,炎性物质,四、发病机制,病理解剖,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 心内膜、心包、胸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 皮疹内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广泛血管外溢血 脑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及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 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肿形成等,登革病毒感染疾病谱 隐形感染者 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无休克) 登革休克综合征,五、临床表现,典型登革热,潜伏期:3-15天,通常5-8天 1.发热: 急起(80%) 高热, 3941 热程57天 不规则热型,或双峰热(马鞍热
8、)退12天,再发热,登革热病例体温曲线,伴发毒血症状:,骨关节、头、肌肉痛(三痛) 程度重,又叫断骨热(breakbone fever) 发热后出现,可持续数周 四肢,关节及脊背 颜面、颈、胸背充血(三红) 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典型登革热,2.皮疹 多形性、阶段性 早期:皮肤充血 第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 分布于躯干、四肢, 持续34天,不脱屑 血小板过低:瘀点 3.出血 病程58天2550%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 4.肝肿大、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典型登革热,短期发热,疼痛轻,皮疹少,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轻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5天后突然加重,出
9、现:脑膜脑炎,严重出血 此型在临床上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 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衰竭,实验室检查,A.常规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动态红血球比容(HCT) 其它有用检查: 白蛋白、肝功能、尿常规,实验室检查,B.血清学 补体结合试验 1/32 凝集抑制试验 1/1280 双份血清:4倍增高 应用最广 IgM捕捉ELISA法 特异IgM抗体/IgG抗体 免疫荧光法 双份血清IgG,C.NS1抗原 早期诊断 D.分子生物学检测 RT-PCR 、荧光定量PCR E.病毒分离 早期血标本 较困难和危险 确定血清型 可用细胞(C6/36)或蚊子分离,实验室检查,六、并发症,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多见 其他
10、: 心肌炎、肝、肾损害、精神神经异常、眼部病变,七、诊断,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区,流行季节; 非流行区:有无流行区旅游史 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疾病监测 血清学:临床诊断 病毒分离:感染血清型,八、鉴别诊断,发热伴皮疹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流感、麻疹、猩红热、 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 基孔肯雅热 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疹,九、治 疗,1.一般治疗:隔离完全退热。休息 2. 监测:血压、尿量、血小板、血球容积等。至退热后24-48小时 3.抗病毒:利巴韦林,治 疗,4. 最重要的治疗:对症治疗 高热: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脱水:及时补液,但不
11、滥用静滴 严重毒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药,输新鲜血 脑型:脱水,激素,十、预 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 防蚊、灭蚊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一、概 述,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 临床特征:发热、出血、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 病死亡率高,二、病原学:型常见,三、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四、发病机制,危险因素 二次感染:两个不同型别的
12、感染 抗体增强作用 病毒株:2型 年龄有关,血中有高滴度抗体,不能中和新型病毒,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免疫促进作用,登革出血热,病毒产生,毒性病毒株,同型中和作用,激活补体、凝血系统,血管通透性,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登革出血热病理变化为全身微血管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及出血 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均有渗出和出血 内脏小血管及微血管周围水肿、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小故事,地点:古巴 时间:1981年 人群:1977 及1980年感染过1型病毒 事件:发生2型病毒的流行时, 100,000例发生(DHF/DSS) 其中168例死亡,五、临床表现,1、典型登革热表现,腹痛 2、严重患
13、者常突然出现休克 3、皮肤粘膜出血,束臂试验阳性,常2个器官以上出血 4、经及时抢救,恢复迅速而完全,临床表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 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 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增加20%以上 血清AST升高,血白蛋白降低 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凝血酶原时间和出、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临床表现,胸片:单/双侧胸水 B超:胆囊壁水肿,腹水,肝脾肿大 CT/MR:脑水肿,诊断标准,(1)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多器官较大量出血 (3)肝肿大 具备以上23项, 同时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 血细胞比容增加20%以上者。 同时伴有休克者,为登革
14、休克综合征,六、鉴别诊断,登革出血热: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 败血症 流行性出血热 恙虫病,七、治 疗,病死率:不治疗:50%,治疗:3%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尤其需补液治疗 抗休克:积极补液,扩容,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输血及血小板,几个注意问题,登革热+出血=登革出血热? 不 登革热只会死于出血? 不 登革热处理不当会变成登革出血热? 不,可加重,登革热诊断标准 (WS 216-2008),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 1.2 临床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1.1 流行病学史,1.1.1 发病前14d 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 1.1.2 居住场所或工作场所周围(如半径100m 范围)1 个月内
15、出现过登革热病例。,1.2 临床表现,1.2.1 急性起病,发热(24h36h 内达3940,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1.2.2 皮疹:于病程第57 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针尖样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d5d。 1.2.3 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第58 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1.2.4 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颅内出
16、血。 1.2.5 肝肿大,胸腹腔积液。 1.2.6 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20mmHg(2.7kPa)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1.3 实验室检查,1.3.1 白细胞计数减少。 1.3.2 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 1.3.3 血液浓缩,如血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症等。 1.3.4 单份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或IgM 抗体阳性。 1.3.5 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1.3.6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 倍及以上增长。 1.3.
17、7 应用RT-PCR 或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2 诊断原则,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诊断类型,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3 诊断,3.1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3.1.1 具备1.1.1,同时具备1.2.1。 (有接触史,有发热) 3.1.2 无1.1,但同时具备1.2.1、1.3.1 和1.3.2。 (无流行病学,有发热、WBC、PLT下降),3.2 临床诊断病例,3.2.1 登革热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3.2.1.1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1.1.2、1.3.1 和1.3.2。 3.2.1.2 3.1.
18、2 同时具备1.3.4。 3.2.2 登革出血热(DHF) 登革热(3.2.1),同时具备1.3.2、1.3.3 和1.2.31.2.5 之一 3.2.3 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出血热(3.2.2)同时具备1.2.6。,3.3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3.2)具备1.3.5、1.3.6、1.3.7 之任一项。,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 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
19、,(一)高危人群 1.二次感染患者 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老人或婴幼儿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二)临床指征 1.退热后病情恶化 2.腹部剧痛 3.持续呕吐 4.血浆渗漏表现 5.嗜睡,烦躁 6.明显出血倾向 7.肝肿大 2 cm 8.少尿,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三)实验室指征 1.血小板快速下降 2.HCT 升高,登革热的诊断,1.疑似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 2.临床诊断病例:符
20、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单份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严重出血包括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2.休克 3.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肝脏损伤(ALT和/或AST 1000 IU/L)、ARDS、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脑炎、脑膜脑炎)等,解除防蚊隔离标准,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出院标准,登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院,重点: 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登革出血热分型及各型表现; 登革热的诊断依据; 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熟悉 :登革热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的治疗。 了解: 病原体特点;预防措施的重点。 课后深入: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致谢,本课件图片部分由我科舒欣教授提供 部分来自张复春、杨智聪登革热 其余图片来自百度与google,谢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