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pdf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文档编号:444387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第第 1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随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常用词语,疏通文意。2.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随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常用词语,疏通文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说一个地方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悠然安逸时,常用“世外桃源”一词来形容。“世外桃源”这个词是这么来的呢?为何有了这样的含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起溯源这个美好的寓意。二、夯实基础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为陶潜。别号五

2、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少有壮志。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弱冠出仕。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壮年隐居。义熙元年(公元 405 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八十余天辞官,从此开始隐居生活。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 125 首,文 12 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代表作品有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归园田居五首、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2.诗文朗读:诗文朗读:

3、听情境课文,注意断句和读音。(1)检测一:正音俨(yn)然 阡陌(qin m)黄发垂髻(tio)便要(yo)还(hun)家遂与外人间(jin)隔 语(y)云 诣(y)(2)检测二:展示重点断句内容,请学生进行断句。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3)请同学跟随情境课文进行朗读,请其他同学从读音

4、、断句两方面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视野。进行常规字词教学及古诗文朗读教学,培养文言语感,扫清学习障碍。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问题探究问题你能为大家复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吗?2.探究过程探究过程(1)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小组内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3)小组内讨论每句话的意思,形成小组结论。(4)请一位同学代表本小组,根据小组结论,将本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1)主要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缘:沿着,顺着

5、。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相闻:可以互相听到。悉:全,都。黄发垂髻: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髻,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乃:于是,就。具:详细。要:同“邀”,邀请。咸:全,都。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

6、地方。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乃:竟然,居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叹惋:感叹惋惜延:邀请。语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不足:不值得,不必。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志:做记号。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诣:拜访。南阳:郡名,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刘子骥:名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规:打算,计划。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2)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都有个人以

7、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8、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

9、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那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疏通文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本文是一篇“记”。“记”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主要分为碑记、游记和杂记三种。碑记是一种刻在石头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1.探究任务探究任

10、务自由朗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全文线索。2.探究方法探究方法(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根据译文理解文章内容。(2)复述概括过程中,一定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合理呈现出来。(3)根据要素,进一步整理文章线索。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1)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东晋太元年间一个武陵郡的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离开后再寻桃花源却未果的故事。(2)线索: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反复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和渔人一起走过了这世外桃花源,见证了这一场梦幻之

11、旅。桃花源究竟美在何处,让“渔人”念念不忘?“渔人”为何又无法再寻到桃花源?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品读文本。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1.本文文言现象小结(2)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具答之(“具”同“俱”,详细。)(3)古今异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不变。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的是运输事业。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指已婚男子的配偶。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今义:指食物味道可口。(4)一词多

12、义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随机,不久。便舍船:动词,舍去。屋舍俨然:名词,房屋。鸡犬相闻:动词,听见。村中闻有此人:动词,听说。(5)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初极狭,才通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过。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尽,走到尽头。(6)文言句式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省略句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前省略主语“小口”。)b.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渔人”。)c.问所从来(“问”后省略宾语“之”。)d.林尽水源(“尽”后省略介词“于”。)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对本文中文言现象的整理总结,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当堂练习跟随情境课文诵读本文,两两一组,互相诵读并点评。要求:(1)读准字音和节奏。(2)读出渔人情感的变化。2.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基础作业:根据文意记忆背诵本文。(2)拓展作业:课下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家作品。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借助多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桃花源记 线索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数学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桃花源记》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pdf)为本站会员(云出其山)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