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什么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价值关系(需要和被需要)以及审美关系(欣赏和被欣赏)。、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环节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按目的和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客体;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n、实践是
2、认识的来源n、实践是认识的动力n、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n、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两条认识路线:第一,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人(主体)对客观世界(客体)的反映;第二,唯心主义先验论路线,即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它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
3、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实践基础;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揭示出认识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所以,认识的本质乃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中的选择认识中的建构 图中的圆盘真的在转动?认识中的建构 这是同心圆,还是漩涡?认识中的建构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 觉 即人通过感
4、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征的反映,是感性认识的起点。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一个圆圆的、硬硬的、光滑的,又香又甜又酸的红苹果。知 觉 即在大脑中把有关事物的各种感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整体感性形象。是对关于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综合。圆形、红色 光 滑 的清 香 的 甜甜的酸酸的硬 硬 的感 觉知 觉 表象是关于客体的感觉和知觉在头脑中的再现。表 象知觉表 象回忆再现回忆再现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反映事物。这样具体形象反映事物。感
5、性认识的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的感觉、知觉、表象反映都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反映都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2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理性认识及其形式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和一般特性的反映。水果概 念 判断是以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对事物联系的反映。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判 断 推理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凡人皆有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必死。v理性认识的特点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
6、对事物的间接反映。即它不是以具体形象反映事物的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它透过了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到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为深入和透彻。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区别: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所处阶段不同认识的初级阶段;只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的高级阶段;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基本形式不同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基本特点不同直接性、具体性、表面性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7、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含,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粹的理性认识。舍罕王赏麦舍罕王赏麦舍罕国王:当舍罕国王:当然可以然可以?!?!班班达依尔达依尔:陛下,我:陛下,我只要只要F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二)从认识到实践n1、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飞跃?、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飞跃?n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要改造世界n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
8、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n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n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n理论要回到实践,必须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n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n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n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于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每一次循环都有新内容、新发展。n2、为什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为什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反复性的过程反复性的过程 主观方面:人会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客观方面: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事物本质的暴露也需要一个过程。n3、坚持主观和客观
9、、认识和实践具、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n真理乃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指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一)真理的客观性(一)真理的客观性n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n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二)真理与谬误(二)真理与谬误n1、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n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n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n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关系:n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n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n真理的发
10、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n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n1、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 又称绝对真理,指的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具体表现为:n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n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一进步,每一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2、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 又称相对真理,指的是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具体表现为: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性、有限性的。真理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
11、一方面和某一层次的认识,是有限的。反映的程度是有条件性、有限性的。任何真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正确的、相对正确的,因而是有限的。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二、真理的检验标准n(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n(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二)实
12、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不确定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一)价值及其特性n1、哲学上的、哲学上的“价值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指的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n2、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n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n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n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n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n1、什么是价值评价?、什么是价值评价?n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
13、认识活动。n2、价值评价的特点:、价值评价的特点:n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n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n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n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n 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相一致的评价,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n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n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
14、值的;n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n4、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一切从实际出发n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n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n2、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n3、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n4、现实意义:n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
15、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n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n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n3、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n4、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n5、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n6、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
16、创新的统一。n7、现实意义:n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n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n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n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认识世界。n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n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n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n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
17、充满矛盾的过程。n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阅读文献n、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n、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三、九、十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n、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第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n、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n、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n6、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