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矿地质与开采安全煤矿地质与开采安全 主讲人:陈商强主讲人:陈商强河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河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矿井水文地质与矿井防治水矿井水文地质与矿井防治水 矿井开拓方式及矿井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及矿井生产系统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煤矿开采技术煤矿开采技术 采掘工作面顶板控制与事故防治采掘工作面顶板控制与事故防治 矿井热害及防治矿井热害及防治 第一节第一节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一、煤系地层与煤层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按生成原因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煤层是几千万年至几亿年前由古代植物残体大量堆 积,在一定条件下经
2、泥炭、成煤和变质作用形成的层 状固体可燃矿产。煤层是煤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层的厚度及其变化是评价煤层工业价值的主要指标,也是选择煤矿开采设计的主要依据。煤层属于沉积岩?煤层常见有以下分类方法:煤层常见有以下分类方法:1煤层按层状分类为:层状煤层 似层状煤层 非层状煤层2煤层按倾斜程度分类为:近水平煤层 缓倾斜煤层 倾斜煤层 急倾斜煤层l 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l 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 25的煤层;l 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 45的煤层;l 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在45以上的煤层。3煤层按厚度分类为:薄煤层 中厚煤层 厚煤层 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
3、m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3.5m的煤层;厚煤层是: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的煤层。单斜构造示意图单斜构造示意图 岩层的产状要素 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n褶皱构造岩层在水平方向挤压力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弯曲变形,这些构造形态叫褶皱构造。褶皱构造中的每一个弯曲叫褶曲,它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褶曲的基本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背斜向斜褶皱 断裂构造 根据煤(岩)层断裂面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大小,分节理和断层两大类型。节理又称为裂隙或者裂缝,是指断裂面两侧的煤(岩)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置移动的断裂构造。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的煤(岩)发生了显著的位置移动的断裂构造。断层的基本要素
4、有断层面、断盘和落差(断距)等。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平移断层:两盘岩块沿断裂面作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断层;(a a)正断层;()正断层;(b b)逆断层;()逆断层;(c c)平移断层)平移断层n 陷落柱 陷落柱是分布在石灰岩地层中,有流动的地下水对石灰岩地层进行溶蚀作用形成的。当煤层下部分布有可溶性的石灰岩、白云岩,并有发育的岩溶时,岩溶可能坍塌而引起上覆岩层的跨落,破坏煤层的完整性,这种坍塌呈圆形的柱状体或底大顶小的圆锥体,称之为陷落柱 陷落柱的形成过程示意图陷落柱的形成过程示意图(a)石灰中发
5、育的岩溶;石灰中发育的岩溶;(b)岩溶逐渐扩大;(岩溶逐渐扩大;(c)陷落柱形成)陷落柱形成三、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三、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u 煤层厚度的影响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陷落柱 u 地质构造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矿井水文地质与矿井防治水矿井水文地质与矿井防治水 一、一、矿井水害及其产生条件矿井水害及其产生条件 根据水源不同,矿井水害分为地表水害、老窑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及岩溶水水害。充水水源 充水途径 充水强度 l 矿井水害发生的条件:矿井充水水源及通道矿井充水水源通道天然人为水源通道岩溶陷落柱袭夺水源封孔质量不佳的钻孔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地震裂隙断裂带、裂隙隐伏露头、天窗老
6、窑水顶板冒裂带底板矿压破坏带岩溶地面塌陷水源通道 矿井充水程度及其指标 矿井的充水程度指标:含水系数 矿井涌水量 含水系数(富水系数):从生产矿井中排出的水量Q(m3)与同一时期内煤炭产量T(t)的比值,即:每开采一吨煤的同时,需要从矿井内排出的水量。据含水系数的大小,可将矿井的富水性划分为四个等级:tmTQKB/3,涌水小的矿井 KB10 m3/t 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常用q表示。根据矿井涌水量的不同,矿井的富水性也可分为四个等级。涌水小的矿井 q15 m3/min二、矿井突水及其预测二、矿井突水及其预测 矿井突水矿井突水:按采掘工作所处的阶段,可分为掘进突水
7、与回采突水;按采掘工作所处的阶段,可分为掘进突水与回采突水;按突水点与开采煤层所处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突水、底板突按突水点与开采煤层所处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突水、底板突水与煤柱突水;水与煤柱突水;按突水相对于采掘工程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突水与滞后突水等。按突水相对于采掘工程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突水与滞后突水等。依据突水点的水量大小,将突水点分为小突水点依据突水点的水量大小,将突水点分为小突水点(Q(Q60m60m3 3/h)/h)、中、中等突水点等突水点(Q(Q60m60m3 3/h/h600 m600 m3 3/h)/h)、大突水点、大突水点(Q(Q600 m600 m3 3/h/h 1
8、800 1800 m m3 3/h)/h)和特大突水点和特大突水点(Q(Q1800 m1800 m3 3/h)4/h)4个等级。个等级。根据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突水量首次达到突水量首次达到300300m m3 3/h/h以上或者造成死以上或者造成死亡亡3 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称重大突水事故。人以上的突水事故称重大突水事故。u矿井突水预兆 (1)挂红 (2)挂汗 (3)空气变冷 (4)出现雾气 (5)水叫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版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有害气体增加 (10)裂隙出现渗水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当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出现透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
9、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u突水水源分析与判别 直观分析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法 水化学试验法及示踪试验 水质判别模型法 地下水动态分析法 u突水的因素与预测 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含水层富水性及水压隔水层是底板突水的抑制因素 断裂构造 矿压是底板突水的触发与诱导因素突水预测 v易发生突水地段:断层交叉或汇合处断层尖灭或消失端一带褶曲轴部裂隙密集带或小断裂密集带 背斜倾伏端一带两条大断层相互对扭地带(即张扭性破碎带)与导水或富水大断裂成入字型连接的小断裂带 复合部位小断层与次级小褶曲轴在地层倾向急剧转折带上的复合部位,或小褶曲轴与地层倾向转折带的复合部位或平缓
10、小褶曲翼部压性断裂下盘、张性断裂上盘因富水性强,井巷通过或接近时往往发生突水新构造活动强烈的断裂带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富水性强,易于发生突水v采掘前的突水预测 水文地质分区图 矿区或采区底板突水预测图 突水系数法 v采掘过程中的突水预测 钻探方法 放射性测量方法 物探方法 突水征兆的监测三、矿井防治水技术路线三、矿井防治水技术路线l矿井防治水的基本方针 基本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综合防治措施:防、堵、疏、排、截”四、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四、煤矿水害防治技术w地面防治水 w井下防水 w井下探放水 w疏放降压 w注浆堵水 第三节 矿井开拓方式及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开拓
11、方式矿井开拓方式 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 煤矿井下巷道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矿井开拓方式分类:按井筒形式分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按开采水平数目分,有单水平开拓与多水平开拓 按阶段内的布置分连续式和分区式二、矿井生产系统二、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系统由井下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所组成。v1.井下生产系统 井下生产系统分为提升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以及压风系统。v2.地面生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分为选煤系统、排矸与运料系统和地面管线系统v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第四节 煤矿开采技术一、采煤方法的概念一、采煤方法的概念
12、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一般是超前于回采工作进行的。它们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采煤系统。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回采工作可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 回采工作的基本工序:落煤、装煤、运煤 回采工作的辅助工序:工作面支护、采空区处理、移置运输机及采煤设备等采煤方法分类采煤方法分类 壁式体系采煤法w薄及中厚煤层单一长壁采煤方法u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分层采煤法:倾斜分层 水平分层 斜切分层 倾斜分层水平分层斜切分层 回采顺序:
13、分层的回采有下行式和上行式两种顺序。各先采上部分层,然后依次回采下部分层的方式称为下行式;先回采最下分层,然后依次回采上部分层的方式称为上行式。采空区处理方法:当用下行式回采顺序时,可采用垮落或充填法来处理采空区;采用上行式回采顺序时,则一般采用充填法。w厚煤层整层开采的采煤方法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的单一长壁采煤法:5m以下的缓斜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法:5m以上缓倾斜厚煤层掩护支架采煤法:急斜厚煤层w壁式体系采煤法具有的主要特点:通常具有较长的采煤工作面长度,通常在80250m。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至少两个安全出口,也有利于通风和运输。随采煤工作面推进,顶板暴露面积增大,矿山压力
14、显现较为强烈。采煤工作面可分别用爆破、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破、装煤,用与采煤工作面相平行铺设的刮板输送机运煤,用支架支护工作空间,用放顶垮落法或充填法处理采空区。采煤工艺v炮采工艺 炮采v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普采v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综采v放顶煤采煤工艺一次采全厚放顶煤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倾斜分段放顶煤第五节 采掘工作面顶板控制与事故防治 一、矿山压力概念 原岩应力场 矿山压力(矿压)矿山压力显现 l 煤层顶板 伪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较薄岩层。它由泥岩、页岩等软弱岩层组成,厚度小于0.5m,常随采随落。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的一层或几层相同或不同的岩层。它由泥质页岩、页岩、砂质
15、页岩等不稳定岩层组成,具有随回柱放顶而垮落的特征。其厚度是指回柱放顶后能在采空区自行垮落的岩层厚度。老顶(基本顶):位于直接顶之上的岩层。由砂岩、石灰岩、砂砾岩等坚硬岩石所组成。其厚度大于2m,自燃分层厚度较大,整体性较强,采空后能悬露较大面积。l 煤层底板 直接底:位于开采层下面的岩层。当它为坚硬岩石时,可作为采煤工作面支柱的底座;如果是泥质页岩等松软岩层时,则常造成底鼓和支柱插入底板等现象;在开采急倾斜煤层时,直接底还可能出现沿倾斜滑动的现象。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一般由砂岩、石灰岩等坚固的岩层所组成。根据顶板的坚硬程度、稳定程度以及对工作面矿压影响程度,直接顶可分为四类:不稳定顶板、中等
16、稳定顶板、稳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和坚硬顶板定顶板和坚硬顶板。按老顶来压强烈程度不同,老顶可分为四级:级顶板级顶板,、级顶板级顶板、级顶板级顶板、级顶板级顶板。l 巷道围岩压力l 矿山压力的分布规律 1采煤工作面周围压力分布 a增压区(支承压力区);b减压区(卸压区);c c稳压区(原始应力区)2工作面初次来压 1)直接顶初次垮落 2)老顶初次垮落与工作面初次来压 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一般为2035 m 3工作面周期来压 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一般为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的1/21/44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情况 根据破坏的特征,上覆岩层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 二、巷
17、道掘进顶板控制技术二、巷道掘进顶板控制技术 顶板控制方法:巷道保护:指为了预防巷道失稳或有效的减轻矿压危害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巷道支护:指借助于各种支架去预防巷道围岩产生过度变形和防止巷道冒顶、片帮的技术措施;巷道维护(维修):指对已进行过支护的巷道,为了改善已恶化的维护状况和恢复其稳定性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巷道支护材料:木支护 料石及混凝土砌碹金属支架:矿工钢支护、U型钢支护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喷支护三、巷道顶板事故的防治 造成巷道冒顶事故的因素 自然地质因素 工程质量因素 采掘工程因素 管理因素 岩层层理影响 镶嵌型围岩结构的影响 岩层节理裂隙及破碎带影响 地下水的影响 支架架设质量差
18、 掘进打眼爆破参数掌握不好 1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冒顶的原因 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空顶距离,严禁空顶作业 加强安全检查,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在地质破坏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在工作面附近应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以抵抗突然来压。及时整理爆破崩倒或崩歪的支架。2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冒顶的原因 支架支护巷道的冒顶可分为压垮型、漏垮型和推垮型3类 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在松软的煤岩层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他措施在坚硬稳定的煤岩层中,
19、确定巷道不设支护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可缩性金属支架应用金属支拉杆,并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卡缆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巷道砌碹时,碹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充满填实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3锚杆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冒顶的原因 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预防锚杆支护巷道冒顶的措施,主要在于正确选择锚杆支护的参数,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4巷道交叉处及巷道贯通处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冒顶的原因 冒顶事故的防治
20、措施 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必须在开岔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抬棚。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开帮掘进的新巷与原巷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45)。贯通前要进行超前探测,并处理好被透点的积水、瓦斯等有害气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方法 1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一般原则 先外后里 先支后拆 先上后下 先近后远 先顶后帮2巷道冒顶处理方法(1)直接支架法(2)撞楔法(3)锚喷法(4)木垛法 v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基本要求 v采煤工作面支架架设的安全要求 v工作面放顶时安全要求 v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的规定v放顶煤时必须遵守的规定
21、 四、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四、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 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 五、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及预防措施五、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及预防措施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v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分类s按冒顶范围的不同分:局部冒顶 大面积冒顶s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理分:压垮型冒顶 漏垮型冒顶 推垮型冒顶 压垮型冒顶是由垂直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压坏采煤工作面支架而导致的冒顶;漏垮型冒顶是因已破碎顶板没有得到有效防护,受重力作用冒落而导致的冒顶;推垮型冒顶则是由平行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推倒采煤工作面支架而导致的冒顶。压垮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 漏垮
22、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 推垮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综合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 在一次冒顶事故中出现压、漏、推的综合,但必有一个为主,按为主的预防即可 六、冲击地压及其防治六、冲击地压及其防治 冲击地压的定义冲击地压的定义 煤矿冲击地压煤矿冲击地压(Rock burst(Rock burst,Pressure bump in collieries)Pressure bump in collieries)又称煤爆,是指在一定条件的高地应力作用下,井巷或回采工作面又称煤爆,是指在一定条件的高地应力作用下,井巷或回采工作面周围的煤岩体由于弹性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破坏的矿井动力现象,周围的煤岩体由于弹性能的瞬时释放而
23、产生破坏的矿井动力现象,常伴随有巨大的声响、煤岩体被抛向采掘空间和气浪等现象。它往常伴随有巨大的声响、煤岩体被抛向采掘空间和气浪等现象。它往往造成采掘空间中支护设备的破坏以及采掘空间的变形,严重时造往造成采掘空间中支护设备的破坏以及采掘空间的变形,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的毁坏,甚至引起地表塌陷而造成局部地震。成人员伤亡和井巷的毁坏,甚至引起地表塌陷而造成局部地震。冲击地压现状冲击地压现状l煤矿冲击地压是一个世界性的灾害现象。从1738年英国的南史塔福煤田发生世界上第一次冲击地压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了。其间在世界上发生冲击地压的国家除我国外,还有英国、波兰、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南非
24、、美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记录的冲击地压是1933年在抚顺胜利矿发生的。l我国煤矿进入80年代以来,矿井开采深度日益加大,如开滦矿务局开采深度已超过1200m,新汶矿务局开采深度也在1000m以上,大多数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均已超过500m。冲击地压的特点冲击地压的特点l(1)突发性:冲击前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l(2)瞬时震动性:发生时伴有强烈震动和声响,人员和设备被弹起,地面地震感;l(3)破坏性:常使几米、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巷道支架破坏,造成巷道堵塞、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丢失煤炭。v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自然的技术的组织管理的局部应力集中生产过度集中采矿地质因素限制
25、防治措施的限制煤层的超量开采无投资及投资没到位防治措施采取不当采矿作业不当煤层冲击倾向性地层中的厚煤层缺乏培训违反规程较大的原岩应力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理论l强度理论:井巷和采煤工作面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当应力达到煤岩体的强度极限时,煤岩体就会突然发生破坏,形成冲击地压。l刚度理论:矿山结构(矿体)的刚度大于矿山负荷系统(围岩)的刚度是产生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l能量理论:矿体-围岩系统在其力学平衡状态破坏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所消耗的能量时就发生冲击地压。l冲击倾向性理论:煤岩介质产生冲击破坏的固有能力或属性,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冲击地压的发生的条件(1)凡是发生冲击地压的煤层,都具有“三高一低
26、”的特点,即:弹性、脆性、硬度较高,含水量低(干燥),大多数冲击地压的煤层顶板都十分坚硬,完整大面积不昌落,伪顶或直接顶较薄甚至没有。(2)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次数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3)向斜轴部,断层附近,煤层或倾角发生变化的地点,是冲击地压密集区。(4)两面或三面已采的孤独煤柱,受到从几个面传来的顶板压力,最容易产生冲击地压。(5)在支承力带护达巷边,最容易引起冲击地。(6)在上层煤的回采边界影响带内,容易发生击地压。冲击地压的预测 o 钻粉率指标法 o 地音、微震法 o 煤层围岩压力-变形观测法 o 综合预测方法 冲击地压的防治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o对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应根
27、据预测预报等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划分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o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o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专门设计。o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通过其他集中应力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措施。o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时的撤人路线。o每次发生冲击地压后,必须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记录发生前的征兆、发生经过、有关数据及破坏情况,并制定恢复工作的措施。l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防治措施防范措施解危措施采用合理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开采保护层煤层预注水厚煤层坚硬顶板预处理 爆破
28、卸压 钻孔卸压 诱发爆破 强制放顶w七、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检查七、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检查w八、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检查八、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检查第六节第六节 矿井热害及防治矿井热害及防治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综合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矿井高温问题越来越严重,已造成灾害热害热害。热害严重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一、矿井热害形成的原因一、矿井热害形成的原因地壳最表层的温度受地面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恒温带 变温带 增温带 恒温带则是变温带与增温带的分界面 影响井下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矿井进风温度;井下风流的压缩和膨胀;机电设备散热;氧化放热;人体散热、散湿;地下热水散热;围岩与井下空气的热交换二、矿井热害的防治措施二、矿井热害的防治措施 v 安全条例规定:井下工人作业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超过时应采取降温和其他保护措施。v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超过2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空气温度超过时,要采取降温措施。v改善矿内气候条件的措施很多,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1.非人工制冷措施;2.人工制冷来冷却风流的措施,也称为矿井空气调节。v主要措施有:矿井通风降温 隔热疏导降温 人工制冷降温 个体保护 三、地热的利用三、地热的利用 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