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语导语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为东岳。春秋时期,有一个人来到泰山,作实地的考察,发出了的感叹,这个人就是孔子。自孔子之后,后人竞相效仿,接踵而至。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最大的散文流派,叫做桐城派。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叫姚鼐,他游泰山之后写了一篇登泰山记,被认为是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
2、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捕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3、。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内容概括内容概括 全文有六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第2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第6段:按照游记一般体例,交代作者。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本文有些写景的句子十分优美,请把这些文字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这些文字美在何处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绘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课下注释。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3.“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写出了“积雪之明”,极富动感,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气势雄浑的图景。图景。“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象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象飘带一样。1.比喻,将半山之雾比作衣带,“带”字表现了山雾的轻柔。此句用字极精炼,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先是一个“带”字表现了山雾的轻柔。但这个“带”字,又需“半”“居”来铺垫,“居”是驻留意,唯有半山腰凝驻的雾气
5、方有衣带之态。“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1.“稍”字,山形逐渐清晰,侧面表现了太阳将要升起的过程。“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动摇”,表现了日光的摇曳,也为引出东海的联想做了视觉的铺垫。“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色,而皆若偻。”“皆若偻”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课文解读用“极简近诗,寡淡惊人”八字评登泰山记,请你从语言风格的角度,举例分析本文的这种简淡之妙。简淡之妙本文的简淡之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写登山过程和山顶环境时,点到为止;2.写日出之景时,惜墨如金;3.第五段多用短句,干脆简洁。登山过程: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山顶景色,七句话七个画面山顶景色,七句话七个画面“三多”“三少”“三无”多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