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政治三轮总复习-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重点突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49448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政治三轮总复习-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重点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三轮总复习-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重点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三轮总复习-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重点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三轮总复习-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重点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三轮总复习-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重点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 要点速记 1.正确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区别含义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反映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交换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属性特征是商品与有用物品共有的属性,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区别质与量的特点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的不同,不能在量上比较大小不同商品的价值无质的差别,能在量上比较大小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不同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它是商品需要交换

2、的原因不同的商品都有价值,能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是商品能交换的原因归属最终归消费者所有最终归生产者、销售者所有联系统一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用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对立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必须分离,不可兼得。生产者、经营者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转让价值2.商品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1)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2)商品价值量又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区别。商品价值量通常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即一个商品或一件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量的总和,它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商品数量的乘积。(3)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4)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

4、的关系。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不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但可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增加。从而使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方面意味着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增加,另一方面使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上述两方面的变化正好相互抵消,因而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简称价值总量)却不变。(5)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

5、品价值量降低,从而可以使人们购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6)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盈亏。当个别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获利就多;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获利就少,甚至亏本。本部分试题中最难的是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类试题,特别是其中的计算题。解决这一类试题的方法有两种:(1)适合于初学者的“五步推导法”;(2)适合于熟练者的“关系判断法”。(1)五步推导法判断是哪一种生产率,如何变化;判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情况;判断单位商品价值量变化情况;判断同一时间产品

6、的产量变化情况;判断价值总量变化情况。(2)关系判断法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会影响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会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4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5.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本部分最难的部分是“货币职能的判断”类试题,熟记下表可做好有关问题: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6.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如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7、货币流通次数。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区别原因主要是由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危害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人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

8、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解决办法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根本对策是发展社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根本对策是扩大内需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9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10.价值规律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第二,价

9、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11.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2)供求关系。同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方竞争,推动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卖方竞争,促使价格下降。(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货币自身的价值(即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5)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季节变化,流通环

10、节的多少等因素也会引起价格变化。注意: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1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新课标增加内容)(1)影响人们的消费: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2)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如替代商品、互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转而消费另一种

11、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如果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1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新课标增加内容)(1)调节生产规模。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者压缩生产规模;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如图所示:(2)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生产者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才能给自

12、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的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商品生产者才能卖出商品,得到商品的价值(这里表现为货币)。如果质量不好,那么商品就不能顺利地卖出去,商品生产者就不能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这也是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的原因。14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5.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

13、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16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8.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

14、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其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第一,在现阶段,我国不是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外的异己力量,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后,还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二,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但不能笼统地说“平等”,因为公有制经济是主体。第三,社会主

15、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同非公有制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国家对其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2)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第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开放深化的结果。(必要性)第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发展生产力、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吸纳私人资金、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意义鼓励、支持)第三,是由非公

16、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决定的。(引导)2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1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22.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等

17、非按劳分配的形式。做好这一部分试题,关键是判断收入所属的分配方式,对此可分两步判断:一看所有制性质,二看是因为提供了什么而获得的收入。如果是在公有制企业(含公有控股企业、农林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则属按劳分配,如果是在私营外资企业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则属按劳动要素分配;如果是提供的其它要素,则不论何种性质的企业,提供什么要素就是按什么要素分配。区分不同的分配方式的标准一看所有制二看提供什么按劳分配公有制(含控股)劳动(工资、奖金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劳动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劳动按资本要素分配各类企业资本要素按管理要素分配各类企业经营管理按技术要素分

18、配各类企业科技、专利按土地要素分配各类企业土地、房屋等23.效率与公平(新课标增加内容)(1)效率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大大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2)公平含义: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19、。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新课标增加内容)(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两者又存在矛盾。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20、,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二者是对立的。(2)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2

21、5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所谓无形市场,是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广义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26.市场的固有弱点和缺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区别和联系比较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区别原因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下,各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

22、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时间差后果和表现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的发生,造成经济混乱资源浪费,经济波动,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不能及时反映供求状况,造成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联系都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都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和负面影响27.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因此,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增

23、加就业不仅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而且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大起大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在当前国际分工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2)调控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手段

24、)含义: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规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内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以及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产品购销、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作用: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制定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法律手段(主要手段)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作用: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所以,法律必然成为

25、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行政手段(辅助性手段)含义: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特点:直接、迅速。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但在运用过程中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解答本部分试题的难点有两个:一是要正确认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作用的关系(市场调节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调节的固有缺陷要求把市场调节与

26、宏观调控相结合),二是区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前者包括计划和政策,主要解决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后者特点为直接、迅速,主要解决市场秩序问题)。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特征有: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9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新课标增加内容)(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27、,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高考聚焦考向1商品的基本属性【例1】(2010福建)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

28、一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意在考查考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把生活语言转化为经济生活术语,动车“速度快,用时少”,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关注价格高低就是关注商品的价值,可见,人们选择商品时会关注商品的性能和价格,即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正确。答案D【探究1】(2010安徽)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

29、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流通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自己白白付出了劳动,所需要的商品也无法买回来,所以,商品生产者应该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选A。商品生产者卖不出商品,商品依然有使用价值,B错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错误。货币在物物交换中起媒介作用,而不是起决定作用,D错误。答案A考向2商品的价值量【例2】(2010全国)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

30、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5元,6元B10元,12元C20元,24元 D8元,16元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商品价格的关系。2009年甲产品的价格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价格为:10元/(1100%)5元。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其价格应为5元;当通货膨胀率为20%时,该产品的价格为5元(120%)6元,故选A。答案A【探究2】(2010湖南)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

31、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 B84,80C84,64 D84,100 解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前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05%)884(元);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后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25%)864(元),故C符合题意。答案C考向3通货膨胀【例3】(2010四川)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

32、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ABC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意思与此相反,不选。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纸币贬值,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降低,生活水平下降,符合题意,答案为B。纸币的发行量要遵循纸币发行规律,即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而非上一年的发行量,错误,不当选。答案B【探究3

33、】(2009广东文基)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入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 解析因存款利率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率,故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在下降,选A。B、C、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考向4价值规律【例4】(2010重庆)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

34、汽车贵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规律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体现了供求影响价格,B体现了等价交换,D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都符合价值规律。砖头充当文物与黄金进行交换,不符合等价交换原则,故选C。答案C【探究4】(2009浙江)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价格在本质上是由

35、供求决定的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A BC D解析齐国蚕丝需求量大引起价格上涨,体现了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邻国为谋利而调整种植内容,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产的调节作用,故选A项。错误,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变化的影响。错误,价格涨跌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错误。答案A【例5】(2010广东)图1、2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A BC D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题目有效信息和调动

36、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1、2分别反映了商品价格降低使人们增加了对甲乙商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不当选,当选;对比图中甲乙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我们可知商品甲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小,一般来说,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大,而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小,故当选,不当选,答案为D。答案D【探究5】(2010北京)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D

37、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xx00pp,解析本题考查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价格影响需求,汽油与柴油互为替代品,汽油价格上升,p呈正增长,则汽油的需求量下降,柴油的需求量上升,x呈正增长,则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A不选;煤炭与原油、煤炭与天然气都互为替代品,同理,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都符合,选D,不选C;如果汽油价格上涨,即p呈正增长,则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原油是生产汽油的原料,其需求也会减少,x呈负增长,则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

38、间的关系符合,B不选。答案D考向5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例6】(2010上海)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上缴国家的税收比重不断增加,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共约1.5亿。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A对国民经济起支配作用B是支撑国民经济的主体C为国民经济注入活力D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 解析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支配作用,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分布的领域广泛,并非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A、B、D三项不选。答案C【探究6】(2010江苏)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

39、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这是为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经济成分的了解。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并不意味着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错误,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快速确定答案。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这体现了政府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答案C考向6我国的分配方式【例7】(2010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

40、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 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11000元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有李某的工资、奖金,为36000800044000(元)。题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包括个人专利转让所得、房租收入,为5000600011000(元)。故答案为D。答案D【探究7】(2009宁夏、辽宁)某科技企业除对科

41、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A BC D 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故错误。“采取科技成果入股”是分配关系的调整;“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说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比起一般的体力劳动,科技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故正确。劳动者的收入是其产品新增价值的一部分,使用价值不影响商品的价值大小,故错误。答案B【例8】(2010广东)阅

4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颁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解析解答本题,要为四个“更注重于”寻找经济依据。注重地区差异的缩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之一,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注重加强财政

43、对民生的改善以及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旨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之所以注重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因为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四个“更注重于”是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答案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这符合: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

44、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探究8】(2009上海)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A BC D解析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物质条件,公平为效率的提高创造社会条件和提供发展动力。故均正确。答案D考向7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例9】(2010四川)观察下图重拳出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国家调控房价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自发要求房地产商盲目追逐高额利润会推动房价高涨房价过高会影响

45、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国家必须及时干预A BC D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调控房价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不是市场的自发行为,错误,A、B、D应排除。国家调控房价是克服市场缺陷的需要,正确;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房地产商追逐利润会带来房价的上涨,正确;房价过高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正确。答案C【探究9】(2010广东)图中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A BC D 解析本题以灵活的形式考查国家宏观调控

46、措施的具体运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针对题中居民消费不足、需求下降等问题,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应扩大内需,是扩大出口即外需的措施,与题意不符,不选;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刺激居民消费,当选;为稳定物价而增发货币容易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发通货膨胀,不当选;降息有利于降低生产者的借贷成本,刺激投资需求,但公债是国家为筹措资金发行的债权,与充实厂商资金无关,不当选。答案B备练题库 1.(2010浙江)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

47、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A BC 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供给和需求、市场秩序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能力。政府出台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有利于减少商品房的购买需求,应选;增加廉租房有利于抑制商品房的有效需求,但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其他措施,应排除;不符合题意;保障性住房的增加有利于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应选。答案:C2(2010山东)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

48、)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 BC D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价格影响需求,互为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则会增加;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依据题图,甲商品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的

49、变动为同方向,故二者互为替代品,乙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甲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当选,错误;互为替代品是指二者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当选,答案为B;作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因为供求影响价格,乙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错误。答案:B3(2010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

50、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解析:考生要从教材中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入手组织答案,要把教材知识点与材料有机结合,防止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等。答案:(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2)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届高三政治三轮总复习-专题一-经济基础理论重点突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