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湘科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1空气占据空间吗2空气有质量吗3空气怎样流动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1昆虫2鱼3鸟4哺乳动物5珍稀动物第三单元土壤1采集土壤2土壤的成分3土壤的种类4土壤的保护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2它们确定的体积吗3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第五单元热胀冷缩1知冷知热2液体的热胀冷缩3 气体的热胀冷缩4 固体的热胀冷缩第六单元 学蔡伦造纸1 蔡伦造纸的历史2 我们来造纸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2、,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温度与水的变化; 磁铁;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三、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
3、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学目标: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保
4、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六、教学措施: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2 、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
5、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3 、实验活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八、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暗示法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
6、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发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实验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
7、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教学过程】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
8、发生的现象。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2.学生实验3.报实验中观
9、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4.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四、课堂小结。师: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空气有什么的特点呀?板书: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2空气有质量吗【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空气很轻,但具有一定的质量。认识天平。渗透了解重量与质量有关。2科学探究类比推测空气是否也有质量,能模仿科学家的方法设计
10、实验方案,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学会使用天平。3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验技术给科学研究带来的便利。乐于运用多种材料、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很轻,但具有一定的质量。认识天平。难点:类比推测空气是否也有质量,能模仿科学家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学会使用天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苹果与盒装牛奶(质量相差不太大),电子秤,托盘天平,砝码,打气筒,皮球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示例聚焦(1)出示实物:一个苹果和一瓶牛
11、奶(质量相差不太大)(2)学生预测:都放在手上掂一掂,有什么感觉?(3)让学生亲自试一试,说说自己的感觉。(4)问题聚焦:如果要准确地分辨谁的质量更大,有什么办法?(5)方法举例:生活中,人们常用电子秤称量的方法来比较。(6)实验演示:用电子秤称量苹果和牛奶。(或者播放电子秤称量比较的影像资料)2小结与过渡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kg)和克(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我们常用天平来精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二)新课学习1认识天平(1)出示天平:出示天平实物,同时课件展示相应的天平照片。(2)认识天平: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对照实物和图,认识天平各部分名称。2学
12、会使用天平(1)观看“用天平测量物体”的微课。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橡皮垫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合适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当放入最小砝码而天平右端仍下沉时,就需要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托盘上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读数时,要看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整理: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橡皮垫圈安放到托盘支架下。(2)教师演示操作过程,提示: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和砝码。(3)学生复述操作过程(4)分组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并记录苹果和牛奶的质量。(三)整理,下课。【第二课
13、时】(一)教学导入1问题导入苹果和牛奶都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吗?2科技史示例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伽利略的猜想(二)新课学习1说一说我们的猜想2讨论并制定实验计划提供的材料:皮球、打气筒、托盘天平、砝码3实验计划示例(1)给皮球打足气。(2)皮球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右盘,并调节天平至平衡。(3)给皮球放气。(4)重新称放气后的皮球。4学生实验5实验汇报:皮球放气后,天平的平衡变化了吗?这说明了什么?6小结:空气具有质量。7思考: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吗?课件展示活动手册上P1的方法。学生动手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8拓展:通常情况下,1立方米体积的空气质量约为1.205千克。(三)整
14、理,下课。3空气怎样流动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热空气会上升2.技术与工程:能用自制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解释观察到的现象3科学态度、STSE:通过制作风车等实验器材,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习惯。利用“走马灯”科技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知道热空气会上升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热空气会上升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问题【1同学们好,我是通州区于家务乡中心小学,闫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对空气进行研究,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是空气怎样流动。我们玩过很多和空气有关的游戏。现在老师这有个一纸蛇,它的转动和空气有关系吗?(纸蛇转动视频)你们还有那些方法能够让纸蛇转动起来?】时间35
15、秒【老师学会了一种神奇的魔法,可以让纸蛇转动起来。这是我们刚才做好的纸蛇,把它轻轻放下来,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纸蛇转动起来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魔法,大家请看这是什么,点燃的蜡烛,我们再试一下,纸蛇在火焰的上方就转动起来了,我们可以用手在上边感受一下,好像有一股热气,冒上来。】实验视频魔法纸蛇第1段时间3分钟二、新授二、初步感受,模拟实验1、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热空气会上升呢?【(1)刚才我们感受了热的空气,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发现热空气会上升呢?我们可以再做一个小风车,放在蜡烛火焰上边,如果风车也转动了,就说明热的空气上升了。我们按照图中步骤一起制作一个小风车吧。在活动中,一定要在家长的监
16、护下进行。注意本节课的所有活动都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时间45秒【(2)来看看我们都准备了那些实验材料:一张卡纸,一个吃饭的碗,一个茶叶桶的盖子,一支笔,一把剪刀,一些子母扣,一根竹签,一块橡皮泥。先来画两个圆圈,用碗画一个大圆圈,再用茶叶桶盖子画一个小的,要对齐。用剪刀沿着大圈剪下来。然后对折,对折,再对折,展开。用剪刀沿着对折过的痕迹,慢慢剪下去,剪到里边的小圆就行,每个痕迹都剪一下。从里边到最外边的角,折成一个小三角形。都要折出来。用笔尖在中间点一个小洞,这是子母扣,它由两部分组成,把凸起的一面从风车的下边穿过小洞,把子母扣扣上。这样就做好啦。再来制作一个支撑架,利用竹签当做支撑,把竹
17、签插在一块橡皮泥上,把风车放在竹签上。现在我们可以点燃蜡烛了,慢慢的靠近风车,同学们注意观察,风车也转起来了。由于火焰有可能点燃风车,我们观察到现象之后,就把蜡烛熄灭。蜡烛把空气加热了,风车就转动起来了,也证明了热空气会上升。】实验视频第2段小风车转动时间3分48秒【2小风车为什么会转动起来呢?你能解释一下吗?蜡烛的火焰把空气加热了,热空气会上升,风车就转动起来了。3、在古时候,古人也发现了热空气会上升,他们便利用这个特点,做成了孔明灯。把燃料点燃之后,孔明灯就会飞上天空,那孔明灯怎样飞上天空的呢?】时间38秒【4、我们来模拟一下孔明灯放飞时候的情形。用这个塑料袋当做孔明灯,用这个蜡烛当做燃料
18、块来进行加热。拿出准备好的塑料袋,用手将它撑起来,小心的放在蜡烛火焰上方,注意不要被蜡烛的火焰烧到。稍等一会,松开手。看,塑料袋飞起来了。它是怎么飞上去的呢?蜡烛的火焰把空气都加热了,热空气会上升带着塑料袋就飞起来了。】实验视频第3段孔明灯放飞时间1分44秒三、拓展延伸,巩固认知【1、老师的孔明灯,怎么到半空中就掉下来,没有继续飞呢?你来想一想。其实,模拟的孔明灯飞起来之后离开了加热的火焰,里边的空气不热了,也就掉下来。2、不光是孔明灯,还有早在800多年前发明的走马灯也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时间35秒制作走马灯【来看看我们准备了那些材料,两个纸杯子、笔、蜡烛、打火机
19、、针线、筷子、美工刀、直尺。我们先来制作走马灯的底座,在杯子的下边用美工刀划开一个长方形的开口,注意在使用美工刀的时候手一定要稳,动作要轻。两侧都要开一个口,有点小,用剪刀再扩大一下,把蜡烛放进去试一试,没问题。再来做一个走马灯的上半部分,把杯子倒过来,用尺子找到杯底最宽的地方,画一道线,转一下,在画一道,这样就找到了杯子的中间点,用笔点个点。在杯身上,画一个长方形,利用尺子和笔,大概五厘米长,一厘米宽,用美工刀划开,把三条边都划开之后,我们用手把长方形打开,看像不像一扇窗户。我们在杯子的身上再做三扇窗户,拿出提前做好的一个,这是做完的。拿出针线,在杯子底部的中间扎进去,把线拽出,系个扣子,在
20、线的另外一端,系在筷子上,当做灯的把手。把两个杯子扣在一起,用胶条粘住。现在把蜡烛点燃,放在在杯底。提起走马灯,看走马灯转起来了。】实验视频第4段走马灯时间3分53秒【3、今天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请你也利用这个原理,来做一个走马灯。4、下节课请你准备这些材料。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时间20秒总时间:15分18秒。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1昆虫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头部长有一对触角。会用昆虫的共同特征判断某种动物是否属于昆虫。科学探究目标:2、逐步形成归纳概括的推理能力,初步感知研究某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方法途径。科学态度
21、目标:3、在归纳活动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研究昆虫产生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4、体验科学家探究动物的过程。教学重点: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头部长有一对触角。教学难点:抽象概括昆虫的三特征。教学过程:一、 引导学生用分类的方法研究虫子。PPT1: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科学课堂,我是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的李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三年级上册昆虫这一课。PPT2: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一二年级我们学习过形形色色的动物和动物的反应,这个单元我们将继续探究动物是如何分类的?让我们开始学习吧。PPT3:我们在刚才的视频里看到一些虫子
22、,平时你们去户外游玩时一定也见过大自然里的很多虫子吧。你仔细研究过它们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虫子。PPT4:它们是蚂蚁、蜗牛、蝎子、蜘蛛、蜜蜂、蝗虫、蚯蚓。科学家们在研究虫子时,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二、 学习昆虫的身体结构。今天老师也把这些虫子分了分类。请看。PPT5:蜗牛分为一类。其它虫子分为第二类。你们能看出来老师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的吗?没错,我是根据有无硬壳这一身体特征制定分类标准的。PPT6:你能不能也根据身体特征制定一个分类标准,再给虫子们分分类?我们听听这些同学是怎么分的。PPT7:一位同学说:我发现这些虫子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所以我制定的分类标准是有无翅膀。PPT
23、8:蚯蚓、蝎子、蜘蛛、蜗牛、蚂蚁没有翅膀,分为第一类。蜜蜂、蝗虫有翅膀,分为第二类。PPT9:另一位同学说:我观察到它们的腿的数量不一样,我制定的分类标准就是腿的数量PPT10:蜗牛、蚯蚓没有腿分为第一类。蜜蜂、蚂蚁、蝗虫有六条腿,分为第二类。蜘蛛、蝎子有八条腿,分为三类。PPT11:看来他关注到了虫子们腿的数量。其实这些六条腿的虫子,就是昆虫。分好类之后,科学家们会一类一类的进行研究。PPT12:今天我们就观察观察昆虫还有什么共同的身体特征吧。我们看看以下这几位同学都观察到了什么。PPT13:第一位同学说:我发现他们的身体都有3节。蚂蚁的身体有3节。PPT14:蝗虫的身体有3节。PPT15:
24、蜜蜂的身体有3节。她观察的多仔细。PPT16:科学家把这三节称作昆虫的头、胸、腹。以蚂蚁为例,这是蚂蚁的头,这是蚂蚁的胸,这是蚂蚁的腹。你能像老师这样找出蝗虫、蜜蜂的头胸腹在哪里吗?请仔细观察图片。PPT17-26:蝗虫、蜜蜂图PPT27:这是蝗虫和蜜蜂的头胸腹。你找对了吗?我们听听其他同学还观察到了什么。PPT28:她说:它们的头上都有眼睛和嘴。PPT29:又有一位同学说:我发现蚂蚁的头上有两个触角。PPT30:蝗虫的头上也有两个触角。PPT31:蜜蜂的头上依然有两个触角。所以它们的头上都有两个触角。PPT32:他观察的真细致。科学家把这两个触角叫做一对触角。PPT33:细心的同学可能还发现
25、了昆虫的6条腿都长在胸部。科学家们把这6条腿称作三对足。PPT34:下面我们来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在记录单上,就像这样。这些全部都是我们观察到的昆虫的身体特征。接下来我们再和没有腿以及八条腿的虫子对比一下,看看哪些特征是昆虫独有的?PPT35:第一个特征:分体身为头胸腹三部分。蚯蚓、蜗牛身体没有明显分节。PPT36:蜘蛛和蝎子的身体分为两部分。所以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是昆虫独有的特征。PPT37:第二个特征:头上有一对触角。蚯蚓没有触角,蜗牛有4个触角。PPT38:这两处不是蝎子和蜘蛛的触角。所以只有昆虫头上有一对触角。PPT39: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只有第1、2、4条特征是昆虫独
26、有的特征。我们把这三个特征梳理一下。PPT40: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个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我们可以用一个图来概括昆虫的样子。PPT4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个触角,胸部有三对足。PPT42:接下来你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些虫子是不是昆虫?PPT43:怎样判断?这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们应该观察它们的身体结构,同时具备昆虫的三个身体结构特征的才能是昆虫。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判断吧。PPT44:蝉是昆虫吗?PPT45:蜘蛛是昆虫吗?PPT46:竹节虫是昆虫吗?PPT47: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些体型比较小的昆虫。其实,昆虫之中也有大个子。你想知道是谁吗?
27、看,它们来了。PPT48:视频三、 建立模型,抽象概括昆虫结构特征。PPT49:看看,昆虫世界多奇妙!今天我们学习了昆虫的身体结构特征,快拿出你的彩泥,和老师一起做一个能代表昆虫的模型吧。PPT50:视频PPT51:这样的小制作多有趣,赶快动手试试吧。PPT52:下节课将学习鱼,请你提前观察鱼的样子和生活习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2鱼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并了解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验过
28、程中,学生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爱科学的精神。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鱼的外形,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总结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2实施个性化探究实验方案。三、教学方法设计教师适时引导,创建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和总结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四、教学媒体设计探究性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1指导编组,准备教具。2-3人一组,每小组活鱼(锦鲤鱼或金鱼、鲫鱼)两条、透明鱼缸或水槽2个、托盘、各种固定鱼鳍的材料(如各种形
29、状的塑料板、橡皮圈、曲别针、夹板针、布片、纱布等)、长滴管、滴瓶(内装稀释红墨水)。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摆在我们面前的鱼叫什么名字?它的外形和颜色都很漂亮,是一种观赏鱼,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知道鱼为什么必须生活在水中吗?它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在水中生活?当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时,鱼鳍又是如何摆动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观察鱼的外形,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一)观察鱼的外部形态1鱼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鱼的体形是怎样的?3体色有什么变化?4摸一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样的感觉?5仔细观察鱼的体侧,你会看到什么结构?它叫什么?有何作用?6鱼共有几种鳍?在鱼游
30、泳时,各种鳍是如何协调摆动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大屏幕的6个问题,边观察,边填写实验报告。观察完毕,利用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说明这些特点都是和鱼在水中生活是相适应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显示6个问题。体现观察有序,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二)探究实验当鱼在水中游泳时,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各种鱼鳍的摆动情况吗?共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那么,围绕今天的实验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描述一种或几种鳍的摆动情况。学生分别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1鱼失去鳍后,还能游泳吗?2鱼鳍和鱼保持平衡有关系吗?3。失去尾鳍,会不会影响鱼的游泳速度?4鱼的腹鳍和臀鳍有作用吗?训练
31、学生初学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假设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请各小组围绕其中一个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常识、生活经验和观察,通过小组讨论,作出假设。(三)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用录象显示实验关键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动作轻缓水中进行,两人合作两条鱼交替实验单种鳍固定固定鱼鳍后静置12分钟后记录现象小组分工协作各抒己见,将各自的实验方案表达出来,比如采用何种材料,运用什么办法进行探究的。围绕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四)实施实验方
32、案1引导学生先观察正常的鱼在水中是什么姿态?2请各小组根据选用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实验结论向全班同学做汇报,大家共同交流。(五)表达与交流1背上、腹下直立在水中。2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为了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探究,可以引导各小组相对分工实施实验方案;可不追求大而全的方案。3组织各小组交流和及时引导。4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小组实施实验方案情况;全体倾听发言小组情况并与之交流,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鼓励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会倾听和交流。小结5用多媒体课件对鱼的五种鳍的作用进行总结。6认同自己实验探究的事实。(六)小结1强调鱼能够在水中
33、游泳,是靠鱼鳍、肌肉、骨骼和鳔的共同协调作用。2放映鱼在失去各种鳍的情况下的电影片段3观看电影片段,了解爱护动物,珍爱生命意义。对学生进行生物学辩证统一观点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观点。(七)讨论1实验时,为什么要留下一条正常的鱼?为什么要对鱼鳍分别固定?2在固定鱼鳍后,为什么要静置12分钟才正式记录现象?3剪掉鱼鳍的方法又快又简单,为什么在实验中不提倡这样做?注意调动各小组成员中没有机会或发言表达机会少的学生积极性。充分关注学生在探究性学生中的个性差异。1对学生及时进行科学方法指导。2加深学生对珍爱生命情感的理解。3鸟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
34、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六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在认识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设计意图:对于鸟,学生并不陌生,但在生活中,学生真正近距离接触各种各样的鸟,观察鸟的机会是很难得的。因此教学一开始,借助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各种美丽的鸟的图片,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鸟产生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观察鸟,研究鸟学习兴趣,学生自然生发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2.提出问题。动物医院要给动物们检查身体,鸟科的啄木鸟医生那里一下子进来5种动物,
35、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鸡,企鹅,鸵鸟,蝙蝠,孔雀)它们都是鸟么?啄木鸟医生也被弄糊涂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啄木鸟医生吗?同桌讨论将结果填在记录表中。生讨论交流那什么样的才是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鸟”有哪些特征,好吗?(板书:特征)说说你心目中的鸟和其他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特征?(鸟有翅膀,会飞,有爪子)(二)新授1初步了解鸟类,提出探究问题老师这里为大家带来了2位朋友,有猫头鹰,啄木鸟的标本我们可以从鸟的哪些方面进行观察?教师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他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将观察记录表填写好。2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师展示准备的材料,问:你们打算怎样实验?生:摸摸猫头鹰等其他回答。
36、师出示实验提示和记录单,并解释表格填写方法。实验提示:选择你们喜欢的鸟儿用看一看、摸一摸、查一查、辨一辨的方式进行研究。注意分工合作,组长要及时将研究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小组研究结束后,将图片、资料、标本整理好。要验证鸟的特征会飞卵生翅膀其他鸟的名字啄木鸟共同特征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实验提示表格设计的有针对性,避免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偏离观察目的。】(三)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鸟类的共同特征。1、一个小组展示记录单,得出共同特征:都会飞,都是卵生,都有翅膀。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找一组上前展示,否定了都会飞这一特征)2、再找一个小组上前,一个成员展示记录单,另一个成员演示图
37、片、标本等,得出结论:都是卵生,都有翅膀。3、师生共同总结鸟类的特征。4、衔接住“卵生”这一特征,师播放鸽卵孵化成长过程的课件。5、师:最明显、最常见的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我们要判断是不是鸟类,就看这两条。【设计意图:每个小组都有上前展示的机会,并且小组之间互相质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维持秩序、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学生完全成为了学习、探究、质疑、解决疑问的主人,较好的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对话。】6现在你们能帮啄木鸟医生了吗?师出示蝙蝠、企鹅、鸡等动物的照片,找学生用鸟类的共同特征来判断并阐述理由,当学生无法判断企鹅、蝙蝠时候,教师出示二者的图文资料,学生自己浏览信息后,从
38、中判断是否属于鸟类。(三)拓展师:鸟儿为大自然带来了快乐和谐,可是有些不法分子却在干一些破坏鸟类资源的勾当?你发现过这些现象吗?生纷纷回答。师出示保护鸟类的文字,生齐读。播放各种鸟类的课件。(四)自由活动(创作爱鸟宣传标语)课堂总结七板书:他们都是鸟4哺乳动物【教学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辩证的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引入放映小猪争相吃奶的图片
39、,引导学生思考:前面我们学习的爬行动物和鸟等动物是通过卵生繁殖后代,还有一类动物通过胎生来繁殖后代,并用哺乳哺育后代,这是哪种动物?与其它哺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优越性?那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呢?说出理由。三、新授课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请学生观看书上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的图片(猕猴、野马、非洲象、鲸),再问学生蝙蝠属不属于哺乳动物。(属于)对于以上这些哺乳动物,它们的外部形态各异,生活方式和环境也不一样,为什么它们都被划为哺乳动物一类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哺乳动物有哪些共同的主要特征。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看书,找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提示学生从形态、生殖发育、结构三个方面
40、进行总结。形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体表被毛有什么作用?体温恒定有什么好处?生殖发育:胎生哺乳补充胎生的概念。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胎生。胎生哺乳为什么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结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补充各种分化的牙齿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说出动物出牙齿的分化与动物的食性是什么关系。(相适应)让学生共同总结出胎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学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思考:哺乳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哺乳动物用胎生哺乳的方式繁殖哺育后代,提高了后代的成
41、活率。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3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自学书上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下面的内容。总结出哺乳动物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食物来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人类的得力助手;对有害动物做到合理防控。四、归纳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哺乳动物的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等主要特征,哺乳动物可以给我们人类提供食物、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人类得力的助手,同时有些哺乳动物对我们有害,我们应该合理的防控。【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也让学生明白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2、哺乳动物不仅对人类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辩证的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珍稀动物【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动物,举例说明我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2技能性目标: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搜集。3情感性目标:关注我国珍稀动物资源状况,增强保护珍惜、濒危动物的自觉性。【教学重难点】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动物,举例说明我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了解已经灭绝的动物图片,了解濒危野生动物的图片。野生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看了这些可爱的动物将离我们远去你有何感想?我们应
43、该怎样去保护它们?二、探究竟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通过查阅有关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的资料,并记录在下表中:动物名称保护级别地理分布生态特征濒危原因2认识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到图书馆认识大熊猫、东北虎、臧羚起源进化、金丝猴起源进化、扬子鳄起源进化、褐马鸡、朱鹮、白鳍豚的起源进化、分类、发现过程、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环境、食性、生长繁殖、濒危现状、保护价值、保护措施、保护区。学生阅读课本的介绍。分析他们数目稀少的原因,想一想,应该怎样保护他们。三、知识链:教师:阅读知识链的资料,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回答问题)1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使某些野生动物不能适
44、应环境。2物种的退化危及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生存。3城市的扩建,农村耕地的扩大、道路的铺设和森林、草原的大面积破坏,使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越来越小。4环境污染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5掠夺性狩猎更加剧了某些物种的灭绝。四、实际应用教师:针对这些原因,大家讨论一下该如何保护它们?学生:(讨论回答)1建立自然保护区。2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重要性的认识,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3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饲养和繁殖珍惜动物。4减少环境污染,还珍惜动物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珍稀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略)教师:珍稀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野生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野生动物,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保护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动物宝贵资源,成为我们新一代义不容辞的重任。五、作业办一期我国的珍惜动物手抄报。第三单元土壤1采集土壤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会制作土壤标签;在采集土壤标本的时候能够认真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采集土壤标本活动,初步发现土壤中的成分,提出可探究的问题。3科学态度、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