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1495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第七章-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七章-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七章-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七章-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本章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道德上的要求。本章学习重点: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共四节内容: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七八十岁的老人,手上还有打完点滴后粘的胶布,面对只有三个人的课堂,写下满满的板书。他弯着背,费劲的想让坐在后排随时准备离开的同学听清楚每一个字。对这么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战斗。下课时,他说:“谢谢你们三个来捧我的场 你心中的好老师和坏老师?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 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 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 在

2、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 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 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而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 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小过错。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上课时充满激情 保持亲和力 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善待学生的错误 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 有慧心、恒心和耐心 教师除了要注意教师行为道德方面的修为,更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因为这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知识的获取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以主导为中心不对,但以主体为中心,也不完全科学。最好的做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合作。新课程的理念,应该以合作为基础,既要突出人文性,还要突出生活性。第一

3、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 一、教学活动是师生主体之间交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 交流、对话、模仿、感染是教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 知识传授、智力培养和个性塑造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师的思想情感和心境、人格特征和自尊心都能通过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巨大的教育力量。如此上课?二、教学活动是求真、向善、趋美的活动 教学过程的求真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符合科学性、真理性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揭示事物的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发展规律 二、教学活动是求真、向善、趋美的活动 教学过程的向善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通过教师的

4、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揭示教学内容本身丰富的情操教育、理想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内容,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二、教学活动是求真、向善、趋美的活动 教学过程的趋美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基本教学内容要各种感性形式的参与,如清晰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形象的教具、新颖的方式教学活动的教学活动的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学以致用 请以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为例,分析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求真、向善、趋美”的要求。三、教学活动是心灵交往和情感互动的活动 教学以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为前提,以彼此间的爱连接起双方心灵的桥梁 学生纯朴的思想情感、独特的个性,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思想发

5、展和行为选择 教学过程是师生分享感情和经验的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不同的言语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一位穿大衣的人在路上行走,北风和南风要比武,看谁能把那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先施威严,猛刮猛吹,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将大衣越裹越紧。这时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越走越热,继而便脱掉了大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用温和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往往比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其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南风效应启示我们老师,必须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教师如果采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脱去紧护心灵的外衣,敞开心扉,与教

6、师“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人人都喜欢接受友善温和的劝说,而反感那种急风暴雨式的训斥,教师面对学生时也是如此。北风固然凶猛,结果事与愿违;南风徐徐,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愿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多应用一些“南风效应”。三、教学活动是心灵交往和情感互动的活动 教学过程的心灵交流集中体现为一种教育爱 对学生怀有诚挚的友善之情,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学最有力的手段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 教学的伦理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活动是师生主体之间交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心灵交往和情

7、感互动的活动教学活动是求真、向善、趋美的活动 教材P136案例,当前教育实践中是否仍存在这种现象,它有什么问题吗?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一、教学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智力、伦理和审美的综合教育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3.通过教学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学以致用 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例,说明教师道德人格对学生的师表作用。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二、对待教学的态度能充分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待教学的态度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历史证明,“好

8、教师”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当前,教学工作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教师的业务素质跟不上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 积极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高度的自律精神支撑 浮躁之风已成为学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三、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展现 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学术性的 一本是职业性的 一本是证明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 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从教的必备知识和能力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三、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

9、的展现 教学能力反映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等等。(注意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里,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只是一个只是问题,同时,还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阅读思考 就教材P140案例,你会和这两位教师有不同的做法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第三节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一、提升教师的伦理精神,确立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师表人格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活动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教师对自身责任认识的深化教师良心是教师对社会伦理要求和道德责任的自觉要求。教师要以

10、高起点塑造自身完美的师表人格。二、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追求新视野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学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教学要求的全面性主要内容第三节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发展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激发学生爱好、特长,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教学的理想境界 教师知识的理想结构应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知识与技能 专业知识与技能 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第三节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三、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教学的理想境界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教育工作成功

11、的保证,是创造理想的教学境界的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 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知识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不断优化要保持对知识的兴趣要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对信息的敏感对信息的敏感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第三节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教学专业能力教学专业能力基础基础四、提高教学专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成效教学专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成效主体主体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特殊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第三节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的一般要求使用普通话使用普通话

12、合乎学生的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理解水平表达连贯表达连贯词汇丰富词汇丰富语言正确语言正确1.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语言表达的要求的要求科学性科学性准确性准确性形象性形象性启发性启发性1.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达能力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多阅读多阅读练习练习进行模仿进行模仿多听多听1.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2.2.教师把握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教材的能力养成认真钻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研教材的习惯习惯要利用相关研要利用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究的最新成果和各种教学资和各种教学资料料把握教材要把握教材要步步升华步步升华从整体性

13、、准确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性方面性和教育性方面去把握教材去把握教材2.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3.3.教师的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对教材的组对教材的组织加工能力织加工能力组织学生集体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的能力3.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 四、提高教学专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成效 教师职业的特殊能力主要有:语言能力;教材处理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我的评价:教师的职业特殊能力远不止这些,如:工具书使用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能力;等等。大家学习时,应有一定的拓展性,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上讲的那几点,尽管要以它为主

14、。五、增强教学改革中的道德意识,适应当前教学发展和进步的道德选择 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要求:(1)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2)建立整体性的教学目标模式;(3)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阅读思考 教材P147-148案例,如何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与师德之间的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一、课程与课程价值 课程:经历或体验学科或教育内容。完整的课程既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内容、范围等文本的总和,又包括主体获取、占有这些文本的经历和体验。课程价值:就是课程对个体(教师与学生)和社会发展

15、的意义,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二、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解读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一直是以社会为指向和核心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强调课程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是合情合理的,但问题在于片面和过分,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课程个体价值的迷失。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二、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解读 就学生而言,传统课程确实使我国的中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沉

16、重的课业负担架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体验的课程充斥着单调、枯燥和乏味,使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二、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解读 就教师而言,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开发之外,其权力仅仅局限在“怎样教”这样的技术性环节上。无条件地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致使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依赖和顺从,其独立性批判和创造精神逐渐萎缩,自我发展的意识十分淡薄。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旨在构建一个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创造才能、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健全的心理品质、感情丰富、充满人性的“现代化

17、的未来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人的回归”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追求上最显著的变革。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响亮口号。在个体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中,以个体为核心,谋求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才是课程改革价值追求的完整表述。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1.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生命整体性的确认 课程目标是丰富全面、生气勃勃的,培育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拥有广博的精神世界、美好高尚的修养和情操 贫乏狭隘的课程目标,

18、只能使学生的未来发展带上畸形、片面的色彩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实践反思 传统课程价值目标存在什么样的缺陷?这种缺陷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何种影响?提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长期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是否掌握了知识、掌握了多少知识,以及怎样使他们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记住知识,等等。忽视人的生命体,忽视人的价值,把学生当做认知体。1.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生命整体性的确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知

19、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的三层次 旨在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善的人格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认知和理性的发展认知和理性的发展 2.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而提出来的,即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人 在课程结构上应当使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2.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

20、综合性,是对传统课程结构分科绝对化、极端化的否定。将分科极端化、固定化会造成人们解决问题的阻碍和障碍,无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收益和发展也是综合的。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2.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必然要求,它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来的。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来规范全国各地,很难适应普遍存在的地方差异,也很难适应不同类型学校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课程结构课程结

21、构的选择性的选择性适应地方社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实需要适应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个性发展适合学校的办适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学宗旨和方向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3.课程结构的生活化向学生现实世界靠拢 任何课程内容都源自于生活,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周围。给学生提供接触生活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必要空间。要从根本上扭转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靠拢。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4.课程结构的人性化关注师生共同

22、的生命历程 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的价值。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4.课程结构的人性化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建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个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更多的是以指导者和协调者的身份出现。第四

23、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4.课程结构的人性化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由教师“独唱”到师生“合唱”。课堂应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舞台。师生之间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视频 http:/ 高中新课改:从“填鸭式”到“思考式”4.课程结构的人性化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3)学习方式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索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具有自我发现课题、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行动的资质与能力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第四节第四节

2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新课程倡导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学习方式自主式自主式合作式合作式探究式探究式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4.课程结构的人性化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4)教学内容 从“教案剧”到“创造剧”教师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和开发者,鼓励教师凭借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教材。教师必须“支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与知识牵手。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4.课程结构的人性化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5)教学组织形式 由“整齐划一”到

25、“像生活一样自然”传统课堂采用的是“插秧式”,追求整齐划一。新课程中教师不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和学生的绝对服从。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完整的课程评价课程编制课程编制的评价的评价课程决策与管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理成效的评价学生学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成绩的评价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5.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和过程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和过程性“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评价观的评价观 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即建立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的全面性是指评价要关注教

26、师的演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还要关注教师的情感、人格和自我意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行、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兴趣特长、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5.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和过程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和过程性“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评价观的评价观 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是指评价不见要关注最终的结果,还要关注师生在与课程接触过程中所体验和经历的一切。新课程提倡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其目的就是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27、价值追求5.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和过程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和过程性“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评价观的评价观双重关注双重关注阅读思考*1.读教材P159案例,谈你的体会。2.新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新”在哪?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1.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使其焕发学习的热情3.教师要有民主意识1.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主体论有两个出发点:教学的出发点是人 教学的主体是人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精神 2.教学目标的发展性1.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2.要激活学生经验,实现知识向智力转化3.要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能力作为一名有造诣作为一名有造诣的教师的教师要掌握本专业各主要领域的知识要把握本专业的历史、现状,探求其未来的发展广博的科学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教师触及的知识领域是广泛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作用1.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培养理论思维能力,能够对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行为作出价值判断2.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3.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七章-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