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章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基础 环境安全环境安全 环 境 与 发 展 课 程 讲授人:授课时间:2第三章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 水安全粮食安全一二三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 国土安全四 健康安全五3三1.粮食供求的变化与前景 2.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4 粮食安全是指人类对粮食需求的满足。它包括粮食结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和粮食有效供给的安全。我国粮食安全最基本的内容是数量安全。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什么是粮食安全?5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是处于:低水平、偏紧张的供求阶段。1984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kg,接
2、近世界平均水平420kg。近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在剧烈的波动中有所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徘徊不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并没有长足的进步。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量2000年为5204亿kg,与当年产量相比,缺口率为 2.8%-4.7%。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6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7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1)人口快速增长,粮食需求巨大 在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年均需求粮食460 kg时,共需粮食七亿三千多万吨。与现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差额为两亿五千多万吨。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8(2)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问题 农业缺水,年少产粮食2600万吨左右;耕地减少(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耕地锐减),质量下降
3、(优减劣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灾害频繁(洪涝、干旱、蝗灾等)。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9(4)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生产条件、经营方式、粮食转化程度、区域矛盾、贮存和流通安全等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3)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种粮效益低,产粮区经济条件差,粮农缺乏积极性。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0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1(1)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合理开发水资源。(2)加大投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粮食转化率。(3)建立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4)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5)加强节粮建设,倡导适度消费。2.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第三章 生
4、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2四1.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2.人类资源利用的处女地海洋 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未来资源的竞争焦点空间 13(1)土地及土地资源广义:土地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狭义:土地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不包括水域。1.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4(2)土地资源的特性土地资源是自然力形成和存在的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不变的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5(3)土地资源的功能土地具备营养力,生产人类必须的生活资料。土地是人类社会立足的载体。土地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
5、农、林、牧、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等)。土地具有观赏性(自然与人文景观)。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6(4)土地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土地资源退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我国土地资源退化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土壤肥力退化土壤污染城乡建设用地逐年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7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其他林地草场耕地o 农田扩张 农业文明约有1万年的历史,但耕地增长速度缓慢。耕地的扩张主 要发生在1850以来的140年间,其中最近90年来全球耕地面积增加 了一倍;o 林地减少 过去140年间,拉丁美洲林地面积减少了28%;南亚和东南亚减少 了34-38%o 城市扩张 总面积
6、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左右,但发展迅速。自1700年至1980年,自然生态系统占地从95%减少到65%自1700年至1980年,人工生态系统占地从5%增加到35%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8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资源质量,防止土地退化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192.人类资源利用的处女地海洋 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0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洋化学资源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元素有80多种。其中多种。其中食盐、镁、
7、溴、淡水食盐、镁、溴、淡水开发已达到工业规模。开发已达到工业规模。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1晒晒 盐盐盐池盐池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2海洋生物资源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3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4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5海底矿产资源拖网获取锰结核矿大洋锰结核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6海洋能源资源潮汐电站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7风能开发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8海洋油、气开发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29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总是沿着江河湖海定居繁衍。如今,依赖于海洋获得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却在逐渐破坏这些摇篮。要使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保护我们的海
8、洋环境。我们的海洋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0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海洋环境问题?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1海洋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洋污染的后果: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的健康。进而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污染物的种类: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和石油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案例:水俣病,石油入海32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3石油进入海洋的途径有:1、陆岸排油:是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2、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3、海上油田的开发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4 海洋污染
9、和人类的某些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赤潮的产生过度捕捞红树林的破坏海平面的上升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5 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浮游植物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6赤潮产生的物质条件一、人们对农作物施以超量的化肥、农药等积累在土壤中,随江河排泄于海中;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海域富营养化富营养化二、工业生 产、生活垃圾和污水被大量注入海中;三、沿海地区的过度海水养殖
10、,残饵腐败污染海水。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7红树林: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8海南保护红树林 各类水禽自由飞翔红树林的作用:1、红树林的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2、红树林还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39 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的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我国从一个本来红树林就不多的国家沦为红树林濒临灭绝的
11、国家。红树林资源锐减换来的是: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滩涂海洋经济动物产量下降6090、近海鱼苗资源明显下降、珍珠养殖出现危机、赤潮灾害日趋严重、海洋国土侵蚀、港口淤积率提高、台风暴潮经济损失急增、滨海置荒土地增多及海洋景观日趋单调。破坏红树林的后果六年前,茂密的红树林如今的黄土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403.未来资源的竞争焦点空间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太空的资源太空的资源 41五1.人类健康的生态学基础 2.人类健康人与环境关系的辨证统一 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421.人类健康的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 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
12、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1)生态系统43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44(2)食物链和食物网 由于受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食物链的长度不可能太长,一般有4-5个环节构成。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形成的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45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食物链 46食物网食物网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47(3)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转移 污染物经生物的取食与被食关系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传到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过程。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48q 生物浓缩 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
13、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浓缩系数 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49q 生物积累 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50q 生物放大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51(4 4)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不利于生态系统中生
14、物体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称为生态效应。不利于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称为生态效应。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52行为反应(回避行为、捕行为反应(回避行为、捕食食-猎物相互关系、繁殖行猎物相互关系、繁殖行为)为)生理反应(呼吸、排泄、取生理反应(呼吸、排泄、取食或消化、离子和渗透压平食或消化、离子和渗透压平衡)衡)形态反应(肿瘤、畸形、细形态反应(肿瘤、畸形、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化)胞和组织结构变化)生物个体(生长发育抑制、繁殖受阻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抑制、繁殖受阻等)种群水平效应(丰度降低、年龄结构改变、基因库种群水平效应(丰度降低、年龄结构改变、基因库改变、分布变化)改变、分布变化)群落和
15、生态系统结构和动态(种群灭绝、物种组成改变、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动态(种群灭绝、物种组成改变、多样性改变、演替模式变化)多样性改变、演替模式变化)生态系统功能(有机质分解降低、营养循环改变、初级生产生态系统功能(有机质分解降低、营养循环改变、初级生产力降低、食物链改变)力降低、食物链改变)污染物污染物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RNA、DNA合成抑制损伤)合成抑制损伤)生化反应(酶活性改变、代谢途径激活生化反应(酶活性改变、代谢途径激活或抑制、或抑制、DNA变异)变异)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532.人类健康人与环境关系的辩证统一 人类的生存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进行着多种
16、形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环境社会系统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54 人类机体中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与地壳的元素丰度之间有明显的关系,人体与各环境参数之间逐渐建立并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正常、稳定的环境中各个环境因素与人群、生物种群之间,基本上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生态平衡关系。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55 当某些环境因素的改变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仅靠自净能力已无法使环境系统再恢复或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在人群或生物种群中产生了相应的生态效应,出现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56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基本农田保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基本农田保护的必要性。护的必要性。思考题第三章 生命的基础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