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研究方法评价方法出勤:10作业平时学习和讨论:20期末考核:70参考教材1.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 袁振国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教育研究方法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问题: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未来十年山东省需要需要多少幼儿园/小学教师?绘本教学如何开展更有实效?思考一:思考一:w一一 位中学物理教师新设计了一套教位中学物理教师新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到学方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录像、教科书、讲义和实验用书。的录像、教科书、讲义和实
2、验用书。w【研究问题研究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教材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教材【做法做法】用教科书上第一单元用教科书上第一单元“力力”,用教学片讲第二单元,用教学片讲第二单元“运动运动”,看哪一种方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看哪一种方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分析分析】如果第一单元比第二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如果第一单元比第二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因为每个单元学习的成果只可出现一次,没有重因为每个单元学习的成果只可出现一次,没有重现的可能,因此,所得到的只能是随机偶尔产生的不现的可能,因此,所得到的只能是随机偶尔产生的不稳定成果,
3、也就不能甄别出哪种教学方式更为适宜。稳定成果,也就不能甄别出哪种教学方式更为适宜。可能性一:第一单元容易可能性一:第一单元容易可能性二:第一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可能性二:第一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可能性四:教学片乏味可能性四:教学片乏味。【修改建议】1将不同的教具用于同样的教材,避免教材内容难易度影响2用教科书教一组学生学两个单元,用影片教另一组学生学同样的两个单元,有助于抵消教学片特别适合某一单元内容的现象3做实验的两组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水平4单元课后测验内容能代表所学的教材内容5两组采用同样的测验内容思考二:思考二:w【研究问题研究
4、问题】某研究生想研究教师某研究生想研究教师与学生在某问题与学生在某问题(例如未成年人上网例如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的问题)价值观上的异同价值观上的异同w【做法做法】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老师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老师和学生中各选和学生中各选150150名,面谈,自由提名,面谈,自由提问,观察得出结论。问,观察得出结论。【分析】1.这两组人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广大师生,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广性。2.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心目中答案的倾向。因为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读数,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l【修改方法修改方法】1
5、 1重选样本重选样本 2 2设计测量工具设计测量工具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育研究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研究结果的真实、准确,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向大家掌握该如何进行研究的设计,如何控制研究的实施,如何进行数据的分析,如何撰写清晰明了的研究报告。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一、教育研究的概念(一)研究的含义1、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人们探求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于发现新的事物、获得新信息的活动。(二)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二、教育研
6、究的类型(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依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对象分)(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分)(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分)(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1.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2.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提示教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法则或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也称“纯研究”或“理论研究”“万有引力”例如:学习的研究教育者很早就注意到学习的问题,像如何有趣地呈现学习材料、如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等。但是学习研究中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学习者如何理解
7、某些新的事物”。假设有个人,他是彻头彻尾的无知者,那么他是如何能认识、学习那些全然不可理解的事物呢?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的美诺一章里曾讨论过这个问题:美诺,知道你的意思,一个人既不能试着去发现他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发现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会去寻找他知道的东西,因为他既然知道,就没有必要再去探索;他也不会寻找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不知自己该寻找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回忆说、白板说、顿悟说、条件反射说、建构说。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即将基础研究所揭示的法则或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以直接指导或改
8、进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如:探究教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1.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2.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三、教育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
9、6世纪)(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这一时期的特点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
10、的要求和统治阶段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即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教育理论观点的表达方法以描述性的记述为主,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先哲们关于文与道、言与行、知与行、学与思、师与生等辩证关系的分析论述中。对教育现象的研究偏重整体而忽视部分,偏重综合而忽视分析。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
11、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培根: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科学理论的发现是从经验事实出发逐步归纳上升到普遍性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出了经验论的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寻求现象间因果关系的归纳方法,由不同的事物中归纳出共性的法则,并进而归纳出更具普遍性的共同法则,然后在新的情况下加以运用和检验。夸美纽斯据此,提出了“感觉记忆理解判断”的教学过程,并且十分强调直观教学。笛卡尔:提出理性的演绎法。他认
12、为,一切真知都是由简单自明的观念演绎出来的,感觉经验常常导致错误,理性才是知识的唯一可靠的来源。但是理性必须借助正确的方法论规则,这就是(1)只把那些引起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于我们心智之前的东西放进我们的判断之中;(2)把所考察的难题,尽可能分成细小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3)按照次序引导思想,从最简单、最容易的认识对象开始,逐步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4)把一切情况尽量列举出来,普遍地加以审视,确信毫无遗漏。笛卡尔认为,数学是理性能够清楚明白理解的,所以要以定量实验和数学演绎为主,强调科学方法的演绎性质,强调科学知识体系应该建立在理性的直觉与演绎方法基础上。1.从经验
13、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和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一。尽管这时的心理学思想还局限于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等主要形式,在方法上片面地以力学规律来解释心理现象,但它毕竟将教育研究方法论朝科学化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裴斯泰洛齐创办的“新庄孤儿院”,进行初等教育新
14、方法的实验研究;梅依曼、拉伊创立“实验教育学”,首先把心理实验的方法直接应用于教育研究中。(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20世纪初,不仅在一些国家的大学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课,而
15、且相继出现了一批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1、1909年,芝加哥大学开设“教育入门”与“教学法”,以实际问题为材料,以研究方法为内容。2、1917年,古特(Juld)出版教育之科学的研究一书。3、古德(Good)的教育研究法、科斯(Koos)的教育问卷法、麦克尔(Mecall)的教育实验法、怀特(Whituty)的教育研究的方法。(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特点1.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
16、,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3.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4.教育研究方法出现了融合。以培根和笛卡尔理论为基础,形成了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路径:1.赫尔巴特:以概念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2.梅伊曼和拉伊: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二、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特征: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问题:重思辨、轻实践、少实验在进
17、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在纠正某一种片面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的情况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对国外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反思不足,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因循守旧,一概排斥,或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搬。教育研究方法中有不少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所以缺乏自身的规范和标准,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有些研究人员把实证方法推崇到极端三、教育研究的趋势自然化、生态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多文化现代化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一、教育研究的基本阶段教育研究的进行主要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18、总评阶段。1准备阶段:解决“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的问题,要完成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即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制订研究计划。2实施阶段:解决“具体研究”的问题。实施阶段要完成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即探明科学事实、形成科学结论、表述科研成果。3总评阶段 是研究的最后阶段,要对教育研究进行总结、评价,并对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因此,总评阶段要完成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即总结研究工作、评价研究工作、推广研究成果。二、教育研究的步骤选题阶段查阅文献阶段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撰写研究报告阶段总结与评价阶段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历史法作品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校本研究法理论
19、研究法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及特点(一)方法在中国古代:量度方形的方法称之为方法,量度圆形的方法称之为圆法,后来合称方法。在西方,希腊的“方法”是从“沿着”、“道路”演化而来的,其意思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运动,后来逐步演化称为“研究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可见,“方法”在其一开始,就是一种规范,是用来规范人的活动的。方法是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二)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三)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很长;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研究参与主体广泛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感谢下感谢下载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