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简略版)一、日本侵华及其暴行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六、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日本侵华及其暴行 (一)日本侵略中国情况概述 (二)对日本侵华的几点认识(一)日本侵略中国情况概述 甲午战争后,日本用勒索中国的战争赔款,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一次大战后,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了本国政权。1927年,田中奏折(对华政策纲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3年进攻热河、察哈尔;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2、,发动全面侵华战争。(P125-126)日本侵华史大事记 海外中文图书:13581945/牛翰杰著 香港:天马图书公司,2000日本侵华史研究,王向远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19(文学研究)(二)对日本侵华的几点认识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偶然的。2、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罄竹难书的严重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3、在日本侵华问题上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偶然的,而是其民族特性和长期对外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日本民族有其显著特点,可谓“国家不大而野心不小,民族不众而桀骜不驯”。他们并不是强大起来以后才有野心的,而是在弱小的时候就野心勃勃。663年,中国的唐高宗(武则天的丈
3、夫)时期,日本军队为控制朝鲜半岛,公然向强大的唐朝军队开战,这一仗史称“白江口之战”,结果日军失败。到了明朝,日本侵略朝鲜,并企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被中朝联军击败。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在尚未统一日本的情况下,竟誓言“灭亡中国,迁都于北京,天皇住北京”。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侵略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祸害中国人民数十年。1874年,日本发兵攻打台湾。1895年甲午战争。2、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罄竹难书的严重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扶持汉奸伪政权(伪满政权、华北傀儡政权、南京汪伪国民政府),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1931年到1945年侵华
4、战争,日本给中国造成的人员伤亡是3500万人,直接财产损失是1000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是5000亿美元。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造成如此严重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对中国造成如此严重的浩劫。(P127-128)日本对华教育侵略:对日本侵华教育的研究与批判/齐红深主编 昆仑出版社,2019 未被审判: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纪实/赵冬苓,李九红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 尊严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纪实/旻子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 血债:对日索赔纪实/高平等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9 国民党政府放弃对日索赔内幕,徐俊元,石玉新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惨绝人寰的
5、大屠杀;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英国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田伯烈英国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所著的外人)所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目睹中之日军暴行(1938年年3月)月)3、在日本侵华问题上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第一、反对历史健忘症,反对不顾历史本来面目和民族情感的所谓“新思维”。必须牢记历史,教育子孙后代永不忘记。第二、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历史复仇,而是为了避免历史的重演,避免再次挨打。第三、正确对待历史悲情。要有大国国民的正常心态。要化悲情为复兴民族的真正动力。日本一方面野心勃
6、勃,有对外扩张的冲动,但另一方面又有与强者为伍的秉性。所以,处理好中日关系,根本在我们自己的发展。B 第四、作为大学生,要冷静对待当今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和支持党中央处理中日关系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等关系问题。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的旗帜 (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度尽劫波兄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台前幕后/王延兴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一)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的旗帜1、发表抗日宣言,对日宣战(128-129)2、直接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
7、斗争(P129)3、领导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P129)4、积极支持国民党爱国官兵的局部抗战,与他们开展合作(129-130)1、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对日宣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发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言。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争。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抗日的部分决议和宣言央政府关于抗日的部分决议和宣言。2、直接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抗日游击队先后在东北各地崛起。1934年6月,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P129)3、领导
8、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P130)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4、积极支持国民党爱国官兵的局部抗战,与他们开展合作支持十九路军上海抗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福建事变,反日反蒋初步协定(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1、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过程 2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过程(P130)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口号是“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但不包括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势力(如马占山、蔡廷锴)。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但
9、主要是作为策略口号提出。1934年4月20日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不再坚持推翻国民党政府,放弃了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有几十万人签字。但很快就长征,没有来得及实施。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提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力出力,有专门技能出专门技能”的口号,呼吁全国各党派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初步形成。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确立2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P131)对东北
10、军、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国民党蒋介石对日态度及内外政策的变化1936年5月中共中央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这是中共根据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引起国内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变化。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三)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2、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1、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P131-132l七七事变和中共抗日通电七七事变和中共抗日通电l7.17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蒋介石发表
11、庐山谈话l八一三事变和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八一三事变和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l改编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八路军、新四军l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P132工农学商各界纷纷抗日爱国人士投入抗日洪流少数民族积极参加抗日港、澳同胞支援内地抗战海外华侨支持祖国的抗战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作用?P)(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1938年10月)(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8年10月1944年)正面战场大会战:国民党军队抗战纪实/孙继业,孙志华著 团结出版社,2019 本书按时间顺序,真实再现了
12、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发动的22次大会战及重大战役实况,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战争内幕。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郭汝瑰,黄玉章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和平津作战;华北作战;华东战局;武汉会战及广州失陷等。(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937年7月1938年10月)(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地位作用?)第一、日军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若干重大战役,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第二、国民党军队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一些高级将领为国捐躯。“八百壮士”第三、国民
13、政府实行了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改组军事委员会,成立国民参政会。调整经济行政机构。第四、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外,都以退却、失败而结束。失利的主要原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战役投入兵力歼敌效果淞沪会战70万4万多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之忻口战役 8万多伤亡2万余国共精诚合作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40万1万多抗战以来的最大胜仗武汉保卫战100万伤亡10余万进入相持阶段(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1938.10 1944年)(如何评价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一,总体上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对国民党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内外政策发生
14、重大变化。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及主要内容。总体上消极。具体表现: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保存实力;制造反共的“摩擦”事件。第二、组织了几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作为抗战基地。桂南会战(昆仑关大捷)。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第三、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盟军。中国战区的成立。第三次长沙战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戴安澜殉国)。第四、在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有利条件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日益下降。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三)坚持抗战、团结
15、、进步的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洛川会议形成了全面抗战路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抗战路线内容和特点:依靠人民:全国总动员;实行民主、改善民生;抗战到底: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一切失地。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最终结果目前形势国际援助 战争 性质领土基本特点国家日本日本中国中国强国强国弱国弱国小小大大非正义非正义侵略性侵略性正义的正义的反侵略反侵略 失道失道寡助寡助得道得道多助多助 不可能不可能灭亡中国灭亡中国不可能不可能迅速打败迅速打败日本日本最终胜最终胜利一定利一定属
16、于中属于中国人民国人民内容:内容: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 之间在之间在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预测战争的发展进程。预测战争的发展进程。论点:论点:抗战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中国一定胜利。抗战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中国一定胜利。目的:目的: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背景:背景:抗战初期抗战初期“亡国论亡国论”“速胜论速胜论”亲英美派亲英美派亲亲 日日 派派论持久战论持久战(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1、敌后战场
17、和根据地的开辟发展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2、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挺进敌后,在华北、华中、华南广泛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并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极大地牵制和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逐渐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敌后战场的开辟发展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重要战役:115师平型关大捷;120师雁门关伏击战;129师夜袭阳明堡机场;黄土岭伏击战;百
18、团大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和根据地的开辟:1938年10月,20万人;1940年底,50万人;1940年根据地16块,加上陕甘宁边区,拥有1亿人口。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在华北,抗战开始后不久(1937年11月太原失守),敌后战场和游击战争就上升到主要地位。2、游击战争(敌后战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与正规战相比,游击战在许多军事家眼中是旁门左道,其战略地位从何谈起。但毛泽东却把游击战演绎得出神入化,赋予了其决定中国革命战争胜负的战略意义。如何理解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怎样评价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主要有以
19、下两方面:一方面,毛泽东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是有特定含义、特定条件的:第一、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是与中国革命长期处于敌强我弱这一特殊环境、特殊状况紧密关联的。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下,革命力量要生存发展,从战争形式上讲,不可能是与强大敌人进行以力量集中、激烈正面对抗为特点的正规战。只有采取以分散游击为特点的战争形式,即游击战争,才有可能使弱小的革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游击战争是弱者战胜强者有效途径。B第二、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是以人民战争思想为前提和指导的。人民群众是游击战的根本依托。否则,游击战就很可能成为流寇作战,根本谈不上战略地位。只有与人民群众有机结合,有效地组织起来,分散的游
20、击队伍才能生存下来,进而发挥战略作用。这正是毛泽东游击战争理论的精髓所在。对于游击战争的作用,国民党也曾有一定的认识。国民党在敌后留下了百万部队,即所谓游击军。但最后大多“曲线救国”,在敌人的剿杀下投降当了伪军。卫立煌将军慨叹道:“八路的打法好是好,咱们学不了。咱们的部队一撒出去,就收不拢来罗!”“别说让总司令和大家同甘共苦,就是让一个连长和士兵一样,恐怕他也不会干!”。关键是不能很好组织起来,也没有群众支持。第三,毛泽东的游击战,是包含了战略进攻战役迂回包围战术突击的游击战。之所以说游击战具有战略进攻性质,就在于游击战的战场往往是在敌后,是在敌人统治区。同时,游击战又具有战役迂回包围和战术突
21、击的作用,这已经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所证明。就游击战的实际功能来看,具有打击敌人、牵制敌人、折磨敌人、袭扰敌人的多重作用。战争史上所有的游击战争,无论从承担的重负、起到的作用和规模的巨大等皆无法与毛泽东所说的游击战同日而语。B正是基于上述战略思考,毛泽东1938年论及抗日游击战争时指出:“在抗日战争的全体上说来,正规战争是主要的,游击战争是辅助的。”同时又指出:“但游击战争是在全战争中占着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的。没有游击战争,忽视游击队和游击军的建设,忽视游击战的研究和指导,也将不能战胜日本。”另一方面,结合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而言,游击战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毛泽东在1938年谈到游击战的任务
22、和作用:“防御阶段,配合正面作战,拖住敌人;相持阶段,坚持敌后根据地,利于正面整军;反攻阶段,配合正面,恢复失地。”从而赋予了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游击战争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战略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战略防御阶段,对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作用;战略相持阶段,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抗击了全部侵华日军的64。其二、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了物质条件。1945年8月反攻阶段到来前夕,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了120万人、民兵220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了19块,拥有1亿人口。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其三、在八年抗战中,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对
23、敌作战12.5万多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抗日战争的实践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战略地位的论述;同时也正是在毛泽东游击战军事思想指导下取得了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壮大,称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有人曾说,毛泽东的军队在敌后是“游而不击”,以致“坐大”。殊不知,在强大的敌人后方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必然会和敌人发生根本冲突,招致敌人的围剿和扫荡。倘毛泽东真是“游而不击”,焉能“坐大”?中共领导的武装与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军统计比较年年 度度侵华日军侵华日军(华华北、华东、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中,华南)()(人人)人民武装抗人民武装抗击日军兵力击日军兵力(人)
24、(人)国民党军抗国民党军抗击日军兵力击日军兵力(人)(人)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人民人民武装武装国民国民党军党军1937500000 193868000040000028000058.8%41.2%193986000054000032000062%38%194080000047000033000058%42%194161000046000015000075%25%194255000033200021800063%37%194360000035000025000058%42%194473000046800026200064%36%1945108850075870032980069%
25、31%(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实质:争取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重要性: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内涵:围绕“既统一,又独立”的要求,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保持当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限制,发展抗日武装;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依据: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的三大口号国民党制造反共高潮1939年
26、冬至年冬至1940年春,第一次反共高潮年春,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初,制造第二次反共高潮年初,制造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皖南事变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u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u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u顽固势力: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对顽固派斗争的原则:有理(自卫原则)、有利(胜利原则)、有节(休战原则)。争取中间势力的条件:共产党有充足的力量;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同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3、
27、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u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u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构成原则:实行“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领导人选举产生。基本政策: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抗日。意义:第一、对国统区民主政治建设和抗日民主运动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第二、“三三制”政权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雏形。政权性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实行减租减厉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题词毛泽东题词“自己动手,丰衣
28、足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在抗战中,中共中央重视抗日的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创办了一批各类学校。著名的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鲁迅艺术文学院 延安自然科学院 根据地政治民主、政府廉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同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1、开展抗日民主运动2、开展抗战文化工作1、开展抗日民主运动与抗日的关系:是全面抗战的必然要求,是抗战胜利的政治保障。民主宪政运动(结束训政、实行宪政):领导者中共中央南方局;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发起宪政座谈会;1944年中共参政员林伯渠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9、的主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等党派的成立和争取民主权力的斗争。2、开展抗战文化工作 周恩来、郭沫若与国民政府三厅 第三厅在周恩来、郭沫若的参与和领导下,团聚了阳翰笙、傅抱石、田汉、胡愈之、沈钧儒等一大批文化界爱国人士,成为扩大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并迅速影响到全国。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坚持进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西南联大合唱团在昆明人民广播电台成立时到电台播唱黄河大合唱等爱国歌曲 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出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著名的专家学者。上图为吴大猷(中)和学生。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
30、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一、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 第二、忠实地代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第三、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第四、采取正确的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第五、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了
31、政治民主、政府廉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典范,成为了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坚强阵地。与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形成鲜明对比。第六、组织和推动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坚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和支援抗战前线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七、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对全国抗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坚决的代表者和捍卫者。中国人民由于在实践中逐步看清了这一点,而进一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战时期得到大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为党在抗战胜
32、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五、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自身建设,中流砥柱的根本保证;党的自身建设,一项伟大工程)(一个命题、一套理论、一个运动、一次大会)(一)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二)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三)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一)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这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伟大工程的理论前提。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历史契机:1938年批判王明右倾投降主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1943年与国民党的理论交锋(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二)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代表作:发刊
33、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主要内容: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步骤、前途;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阶级、动力;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法宝。重要意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使中国共产党人极大地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三)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1、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党整风运动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党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发起:1935年遵义会议以来,先后在军事上、政治上解
34、决了左倾错误路线,但没有从思想上进行清理。整风运动就是要从思想上对左倾错误进行清理,掀起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以延安为中心的整风运动在全党开展起来。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整风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届七中全会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的概括和阐述。六、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
35、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场名称战场名称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终止时间终止时间小计小计欧洲战场欧洲战场19391939年年9 9月月1 1日日19451945年年5 5月月8 8日日4 4年年8 8月月8 8天天苏德战场苏德战场19411941年年6 6月月2222日日19451945年年5 5月月8 8日日3 3年年1010月月1717天天19411941年年1212月月8 8日日1945194
36、5年年9 9月月2 2日日3 3年年8 8月月2626天天中国战场中国战场19311931年年9 9月月1818日日19451945年年9 9月月2 2日日1313年年1111月月1616天天太平洋战场太平洋战场(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项目项目数量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据不完全统计)东北抗日军民歼灭日军东北抗日军民歼灭日军1717万人万人敌后战场歼灭日军敌后战场歼灭日军52.752.7万人万人正面战场歼灭日军正面战场歼灭日军8585万人万人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128.3128.3万人万人总计歼灭日军总计歼灭日军154154万人万人在抗日战争
37、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74以上,最高年份达以上,最高年份达 90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287万人中,有万人中,有150150多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多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第二、中国战场牵制、消耗和受降的日军最多。中国人民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统计表中国人民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统计表 项项 目目总总 数数中中 国国6161国参战总人口国参战总人口1717亿人亿人中国中国4.54.5亿人亿人战区总面积战区总面积200200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中国中国6060多万平方千米多万平方千米1941194
38、1年秋,日、年秋,日、德、意三国法西斯德、意三国法西斯军队军队11101110万人万人中国抗击日军中国抗击日军240240万人万人美国伤亡美国伤亡100100余万人余万人英国伤亡英国伤亡120120余万人余万人苏联牺牲苏联牺牲27002700余万人余万人中国伤亡中国伤亡35003500多万人多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持续作战时间中持续作战时间美国美国3 3年又年又9 9个月个月苏联苏联4 4年又年又2 2个月个月英国英国6 6年年中国中国1414年年90009000余万人余万人军民总共伤亡军民总共伤亡 第三、中国的抗战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配合了苏美
39、。特别是对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战略配合作用更加明显。苏德战争爆发,对日本可谓天赐良机,但最终并没有出兵,主要并不是因为苏日之间有互不侵犯条约。办理签订条约的日本外相在得知苏德战争的消息后,极力主张日本出兵,夹击苏联;相反,日本军方,特别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明确反对抽调兵力对苏开战。主要是因为八路军百团大战以后,日军头目深感在华兵力不足,无法再对苏作战。这种情况下,苏联才从19411944把23个师50万兵力和5千门火炮、3300辆坦克从远东抽调到西线,集中打击德国。(英美苏首脑对中国抗战的评价)英美苏对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的评价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
40、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第四、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农、矿产品,并于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前夕,向苏军统帅部提供了准确无误的重要战略情报;向美国提供了7.4
41、785亿美元的桐油、锡矿和钨矿等;向英国提供了1148亿余英镑的农、矿产品。(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由于这个战争的胜利,中国终于废除了列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的锁链,由于这个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这个胜利,中国成了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常任理事国,由于这一胜利,中国赢得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尊重,开始登上了大国活动的国际舞台,摆脱了弱国的阴影。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所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是中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具体说
42、,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的民族团结意识;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的民族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还体现为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自觉意识
43、。)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弱胜强的典范;国际地位提高,对国际事务的影响。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指导者、组织者、鼓舞者、先锋队。(前已有述)民族觉醒和团结: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真正的全国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包括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全国军队和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一致抗日;英勇的民族抗争。体现出坚韧和顽强。正像义勇军进行曲唱的
44、那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国际支持主要有:实行军事合作,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真实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业绩;开展医疗活动,救助抗日军民;以多种物质方式援助中国;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3、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杨圣清著: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广西师大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