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3608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534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4页
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4页
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4页
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4页
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类 1.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1.1.1 生产与运作活动生产与运作活动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其中投入包括:人力、设备、物料、信息、技术、能源、土地等劳动资源要素。产出包括两大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中间的变换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即运作过程。生产与运作活动过程如图11所示:1.1.2 生产与运作的类型生产与运作的类型表

2、表11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别制造性运作制造性运作服务性运作服务性运作产品是有形的、耐久的生产与消费分离产出可储存顾客与生产系统接触少质量相对易于度量辐射范围小绩效难测量产品是无形的、不耐久的生产与消费同步产出不可储存顾客与生产系统接触频繁质量难于度量辐射范围广绩效易测量 1.1.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就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是和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是指对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的过程。人们最初对生产变换过程的研究主要限于有形

3、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研究。1.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任务、职能范围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任务、职能范围和内容内容 1.2.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构造一个高效率、适应能力强的生产运营系统,为企业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在顾客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生产与运作活动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组织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要想实现价值增值,要想向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其必要条件是生产运作过程提供的产品,无论有形还是无形,必须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产品使用价值的

4、支配条件主要是产品质量和产品提供的适时性。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两大任务是生产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和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改造与升级。其示意图如图12。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任务:一是如何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这涉及到产品的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服务质量,取决于产品实际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的工作质量情况,即质量管理问题;二是如何降低产品成本,使产品的价格既为消费者接受,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这涉及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涉及到生产运作系统的效率,也涉及到企业资金的运用和管理等问题。三是如何保证交货期。这涉及到企业如何将各种生产要素在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如何对产品生产进度进行有效控

5、制等问题。1.2.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是从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两方面着手,从人员(people)、工厂(plants)、物料(parts)、生产流程(processes)、生产计划与控制(planning and control)五个方面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生产系统的增值最大化。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与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与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组织和控制。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管理,主要是在现行的生产与运作系统中,组织如何适

6、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总的来说,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范围内,其决策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决定产出什么,如何组合各种不同的产出品种,为此需要投入什么,如何优化配置所需要投入的资源要素,如何设计生产组织方式,如何确立竞争优势等等。二是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决策。生产与运作战略决定以后,为了实施战略,首先需要有一个得力的实施手段或工具,即生产与运作系统,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即是系统设计问题。它包括生产与运作技术的选择,生产能力规划,系统设施规划和设施布置,工艺设计和工作设计等问题。三是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决策。即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日常运行决策问题

7、,包括不同层次的生产与运作计划,作业调度,质量控制,后勤管理等。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1 1.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1.3.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表表12 生产与运作方法应用简史生产与运作方法应用简史时时 间间应应 用用 方方 法法创始(提倡)人创始(提倡)人1776年1790年1832年1911年1911年1913年1914年1915年1930年1935年1940年1947年上世纪50年代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至今劳动分工零件互换性(标准化)分工与分配制度科学管理原则动作研究流水装配线活动进度图库存优化模型工作动机研究(霍桑试

8、验)统计质量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运筹学的进一步发展项目管理、MRP同步制造战略企业再造因特网、万维网供应链管理亚当 斯密埃尔 惠特尼巴贝奇泰勒吉尔布雷思夫妇等福特甘特F W 哈尼斯梅奥道奇、休哈特等运作研究小组但泽美、西欧怀特(MRP)格劳亚特(以)哈默、钱庇微软、网景、美国美国、德国 1.3.2 生产与运作发展新模式介绍生产与运作发展新模式介绍 1)准时生产()准时生产(JIT)的管理方式)的管理方式准时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可用现在已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JIT

9、)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准时生产方式在最初引起人们的注意时曾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后来随着这种生产方式被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引起西方国家的广泛注意以后,人们开始把它称为JIT生产方式。JIT生产方式将“获取最大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将“降低成本”作为基本目标。在福特时代,降低成本主要是依靠单一品种的规模生产来实现的。但是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一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JIT生产方式力图通过“彻底消除浪费”来达

10、到这一目标。2)敏捷制造)敏捷制造AM敏捷制造强调信息的快速收集与处理,强调运作的方案性与速度以获得竞争优势。其指导思想是“灵活性”。其优势在于通过提高灵活性,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将柔性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三要素)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时机做出快速响应”。从这一目标中可以看出,敏捷制造实际上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生产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企业实现敏捷制造可以增强其应变能力和竞争力。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

11、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主要分支技术之一。它的概念是由美国的J.Harrington于l973年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人们的认可。一个制造型企业采用CIMS,概括地讲是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率。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工程设计自动化方面,可提高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能力,便于开发技术含量高和结构复杂的产品,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周期,从而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占领市场。在制造自动化或柔性制造方面,加强了产品制造的质量和柔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缩短了产品制造周期

12、,增强了生产能力,加强了产品供货能力。在经营管理方面,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生产管理趋于科学化,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准确地报价,赢得时间,在实际生产中,解决“瓶颈”问题,减少在制品,同时降低库存资金的占用。案例分析12 1.4 生产类型及生产过程组织生产类型及生产过程组织 1.4.1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 1)按生产方法分类)按生产方法分类按生产方法划分有四种生产类型,分别是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和提取型,每一类型都有自已的基本生产过程形式。合成型的基本生产过程特点是把不同的成分(零件)合成或装配成一种产品,是一种具有加工装配性质的生产,如机电产品制造厂。分解型的基本生产过程特点正好相反,它

13、把单一的生产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分解成多种产品如石油化工厂、煤化工厂。调制型的特点是通过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或性能而制成产品,如钢铁厂、橡胶制品厂。提取型的特点是从自然界中直接提取产品,如煤矿、油田企业。基本生产过程不同,生产运作管理的具体方法差别很大,其中最复杂的是合成型生产企业,结构复杂的产品可以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生产这样的产品,需要大量的加工设备和具有各种技能的生产人员,需要一个庞大的后勤保障系统,生产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得非常复杂。2)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分类)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分类 按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重复性程度进行划分,通常把各类生产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三种基本

14、生产类型。所谓大量生产类型,是指生产的品种很少,每一种产品的产量很大(或单位产品劳动量和年产量的乘积很大),生产能稳定地不断重复进行。一般,这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有相对稳定的社会需求,而且需求量很大,如各种标准件、各类标准元器件、家电产品、小轿车等。因为生产稳定数量大,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高,可以采用高效专用设备,按对象专业化原则,采用流水生产线的生产组织方式。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特点是产品对象基本上为一次性需求的专用产品,一般不重复生产。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典型代表,有重型机器产品、远洋船舶、试制阶段的新产品等。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的特点正好与大量生产相反,产品多为一次性需求的专用产品,很少重复生产,生

15、产的品种繁多。由于生产对象经常在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低,所以必须选用通用设备,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机群式布置的生产组织方式。成批生产类型的特点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它的生产对象是通用产品,生产具有重复性,产品品种较多,每种产品的产量不大,形成多品种周期性地轮番生产的特点。知识链接11 知识链接12 1.4.2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其中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劳动过程是指人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按照预定的方法和步骤,改变几何形状和性质,使其成为产品的过程。自然过程是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改变其物理和化学状况的过程。影响生产过程

16、的构成因素:企业产品的特点;企业的规模;企业生产采用的设备和工艺方法;企业对外协作关系等。生产过程的构成按各部分分担的任务不同划分为四部分: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基本生产过程指对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的过程。如为基本生产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工作等。生产服务过程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工作。如供应工作、运输工作、技术检验工作等。知识链接13 1.4.3 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

17、阶段、环节和工序的合理组织与安排。包括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其目的是在空间上、时间上衔接平衡、紧密配合,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产品生产系统,保证产品在制造时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并按计划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生产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生产过程组织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生产过程组织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连续性。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工序应相互衔接,连续进行,不间断或少间断。(2)比例性,又叫协调性。表现为企业的各种生产过程之间、各生产阶段之间和各工作地之间,在设备生产能力、劳动力配备和物料、动力、工具等供应上,应保持

18、合理的比例关系,使之平衡协调地按比例生产。(3)均衡性,又叫节奏性。企业从材料投入生产到最后成品完工的过程中,应避免时紧时松、前松后紧等现象,保证企业生产负荷均衡、有节奏地进行。(4)平行性。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生产阶段和各个工序实行平行作业,使产品的各个零部件的生产能在不同的空间同时进行。(5)适应性。企业生产过程能根据市场多变、品种变换的需要,灵活地改变生产组织形式,增强适应能力,能及时满足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即朝着多品种、小批量、能够灵活转向、应急应变性强的方向发展。2)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就是指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的组成、相互联系及其在空间

19、上的分布情况。目的是使生产活动能高效的顺利进行。这里主要从生产单位(如车间)布置角度加以说明。(1)工艺专业化形式。工艺专业化形式又称工艺原则,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同种工艺方法的加工或同种功能。即加工对象是多样的,但工艺方法是同类的。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 部分工艺阶段和部分工序的加工任务,产品的制造完成需要数个生产单位的协同努力。如机械制造业中的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及车间中的车工段、铣工段等,都是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工艺专业化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设备;适应产

20、品品种的要求,适应分工的要求;便于工艺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利于加强专业管理和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个别设备出现故障或进行维修,对整个产品的生产制造影响小。它的缺点是:加工路线长;经过许多车间,增加交接等待时间;车间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复杂,使计划管理和在制品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工艺专业化形式适用于企业生产品种多、变化大、产品制造工艺不确定的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一般表现为按订货要求组织生产,特别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试制。(2)对象专业化形式。对象专业化形式又称对象原则,是指各基本车间独立完成产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在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如汽车制造厂中的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

21、机床厂中的齿轮车间等)里,集中了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不同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能完成一种或几种产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部分的工艺过程,而不用跨越其他的生产单位。对象专业化形式有两类主要形式:以成品或部件为对象的专业化形式和以同类零件为对象的专业化形式。其优点是加工路线短;为采用先进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流水线、自动化)创造条件;大大减少车间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制品管理。它的缺点是:对产品变动的应变能力差;设备利用率低;工人之间的技术交流比较困难,因此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限制。对象专业化形式适用于企业的专业方向已定,产品品种稳定、工艺稳定的大量大批生产如家电、汽车、石油

22、化工产品生产等。知识链接14 3)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不仅要求生产单位在空间上密切配合,而且要求劳动对象和机器设备在时间上紧密衔接,以实现有节奏的连续生产,达到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指研究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生产单位之间和各工序之间在时间上衔接和结合的方式。企业生产过程时间组织包括的内容很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它同生产进度的安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调度等都有密切联系。生产过程在时间上的衔接程度,主要表现在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劳动对象的移动方式,与一次投入生产的劳动对象数量有关。以加工零件

23、为例,当一次生产的零件只有一个时,零件只能顺序地经过各道工序。如果当一次投产的零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工序间就有不同的三种移动方式,就是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不同移动方式下的零件加工周期也不同。(1)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一批产品(或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能整批的转入下道工序加工,其特点是:一道工序在加工,其他工序在等待。若将各工序间的运输、等待加工等停歇时间忽略不计,则该批零件的加工周期的计算如图14。图图14 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2)平行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是指每件产品(或零件)或每个运输批量在一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入下道工序进行加工,

24、形成该各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进行加工,如图15所示 图图15 平行移动方式示意图平行移动方式示意图(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保持一批产品(或零件)一道工序上连续加工,在相邻工序间加工时间尽量做到平行。此方式是介于顺序移动方式与平行移动方式之间,如图16所示 图图16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 2.1 选址决策选址决策设施选址(facility location)就是确定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它不仅关系到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建设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服务设施选址,直接关系到营业

25、额的多少。2.1.1 选址决策的原则与类型选址决策的原则与类型1)选址决策的原则)选址决策的原则选址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解决这样一对矛盾的过程:一方面,人们对选址有着主观的要求;另一方面,各备选场地客观具备着不同的现实条件。选址就是要解决这对矛盾,即选择那些使人们对场址的主观要求和该场址具备的现实条件相互协调的决策,同时根据选址决策的长期性效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这是选址决策最基本的原则。2)选址决策的类型)选址决策的类型从企业为何要进行选址的内在动因考虑,可把选址决策分为三种类型:(1)企业创建选址决策。这是企业初创选址决策,它在企业选址决策中难度最大。因为决策必

26、须以拥有足够的信息资料为基础,而企业创建时,创建者面临着多种变化的未知因素,信息资料常常不足,于是与其他类型企业选址决策相比,其决策的难度就自然增大了,这同时也说明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尤为突出。企业创建场地选择的这种特点,在小企业创建时尤为明显。由于它们常常资金有限,人手不足,根本就无法对创建选址进行广泛、深入调研,信息资料掌握较少。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小企业创建者很少进行真正的关于企业选择的规范性决策,常常以一般便利,甚至就把自己居住地作为新建企业的位置。而现代企业的创建则要求克服小企业创建选址的随意性。(2)企业战略性迁移选址决策。企业发生战略性迁移选址的原因,包括:现有场址不利于

27、企业扩展;销售或供应的市场状况发生变化;企业发展状大后,政府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对新迁另址有重大吸引力等等。与初创企业时的选址决策相比,企业迁移选址决策虽然在资金、信息方面准备要充足得多,但是,由于是进入新的经济地理环境,而且常常会打破原有的一些业务关系,从而在选址上的风险仍是很大的。(3)企业分设选址决策。由于以下原因,企业场址可能要增布新点:目前场址存在一些不利之处,如面积不足,劳力短缺。企业设一些分址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直接投资好处,如离目标市场更近,减少运输成本,或离重要原材料供应地更近,减少生产成本等。这时,就可能提出企业到另一地区去建立分支机构的决策问题。企业选址决策,不仅初创选择十分重

28、要,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条件下,随着企业的扩张,企业迁移和分设在企业选址决策中也愈来愈重要。但不管是哪一种选址决策,都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约束条件下提出可供选址的备选方案,二是从中选出满足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小思考21】2.1.2 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1)选址的重要性)选址的重要性(1)投资。建设新工厂或新的服务设施需要一大笔投资。在不同的地点建厂对投资多少有很大的影响。在偏僻的山区建厂,而且要求“靠山、分散、隐蔽”,甚至要“进洞”,从备战的角度讲,有一定道理,但从经济上分析,则是巨大的浪费。显然,在山区建厂比在平原建厂的投资要大得多,建设速度也要

29、慢得多。在不同的地点建立服务设施的投资也大不一样。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建服务设施,地价很高,以至“寸土寸金”;在城郊建服务设施,投资较少。(2)成本。不同的选址会影响到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价格和竞争力。生产服务设施若建在远离原料供应地或远离市场的地方,原料或产品的运输成本会很高;建在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容易找到协作厂家,但职工工资较高,这些都影响到成本。(3)职工。不同的选址还会影响到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气候条件、生活标准、教育水平、精神风貌不相同,对职工生活、子女上学都会有影响。这些问题,会使一些内迁职工长期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积极性。(4)改变困难,作用

30、深远。选址建厂是一件巨大的永久性投资,一旦工厂已经建成,如发现厂址选择错误,则为时已晚,难以补救。因为新建的厂房既然不利于经营,那么出售亦必无人问津;将厂房移动是不可能的,将设备搬迁易地重建,则耗资巨大;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投资大、成本高、职工队伍不稳,企业将永远处于不利地位,一旦发生市场冲击,很可能就要倒闭。因此可以说,选址不当,将“铸成大错”,也就决定了企业失败的命运。2)选址的难度)选址的难度 选址固然重要,但选址又十分困难。其原因有:(1)选址因素互相矛盾。选址关系到很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常常是互相矛盾的。有利于营业的地方能接受较多订货,但常常地价贵、租金高。(2)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难

31、确定和度量。(3)不同的决策部门利益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不同。(4)判别的标准会随时间变化,现在认为是好的选址,过几年可能就不一定是好的了。在作选址决策时,必须针对企业的经营特点,如原材料、产品、销售渠道、运输工具等的总体了解,然后就其所处的环境,提出数个备选方案,逐个分析,权衡利弊,再决定取舍。【案例分析21】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1)运输条件与费用。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交通运输。原材料、工具和燃料进厂,产品和废物出厂,零件协作加工,都有大量的物料需要运输;职工上下班,也需要交通方便。交通便利能使物料和人员准时到达需要的地点,使生产活动能正常进行,还可以使原材料产地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企

32、业输入和输出过程中,有大量的物流进出。有的企业输入运输量大,有的企业输出运输量大。在选址时,要考虑是接近原材料供应地,还是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原料或材料产地。原材料成本往往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很大。下述情况的企业应该接近原料或材料产地: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如砖瓦厂、水泥厂、玻璃厂、钢铁冶炼厂和木材厂等;原料易变质的企业,如水果、蔬菜罐头厂;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如金属选矿和制糖;原料运输不便,如屠宰厂。(2)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费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必须考虑劳动力的成本。工厂设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低廉的地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纷纷

33、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设厂,一个重要原因是降低人工成本。对于大量需要具有专门技术员工的企业,人工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例很大,而且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又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劳动力资源的可获性和成本就成为选址的重要条件。(3)资源可获性与费用。没有燃料(煤、油、天然气)和动力(电),企业就不能运转。对于耗能大的企业,如钢铁、炼铝、火力发点厂,其厂址应该靠近燃料、动力供应地。(4)厂址条件和费用。建厂地方的地势、利用情况和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到建设投资。显然,在平地上建厂比在丘陵或山区建厂要容易施工得多,造价也低很多。在地震区建厂,则所有建筑物和设施都要达到抗震要求。同样,在有滑坡、流沙或下沉

34、的地面上建厂,也都要有防范措施,这些措施都将导致投资增加。此外,选择在荒地上还是良田上建厂,也会影响到投资多少。地价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城市地价高,城郊地价较低,农村地价更低。厂址条件还应考虑协作是否方便。由于专业化分工,企业必然与周围其他企业发生密切的协作关系。大城市是企业群居的地方,但地价高。因此,这些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小思考22】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赋是否公平等。建厂,尤其是在国外建厂,必须要考虑政治因素。政治局面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在一个动荡不安,甚至打内战的国家投资建厂,是要冒极大风险的。有些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很适合设厂,但

35、其法律变更无常,资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也不宜建厂。要了解当地有关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不能将污染环境的工厂建在法规不允许的地方。若税赋不合理或太重,使企业财务负担过重,也不宜建厂。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投资建厂要考虑的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企业的产品一定要适合当地的需要。本国流行的产品或流行的款式,拿到外国就不一定流行了。在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设厂,不仅有利于招收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的员工,而且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的氛围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建厂,要注意当地居

36、民的开化程度和宗教信仰。清朝末年,创办铁路曾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甚至受到愚民和顽吏的破坏。如果生产企业的性质与当地宗教信仰相矛盾,则不仅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有问题,招收职工有困难,而且会遭到无端的干涉和破坏。4)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根据美国制造业协会的资料,气温150C200C之间,人们的工作效率最高。气温的高低关系着厂房和办公室的建筑设计。通过空调来保持适宜的温度,不仅作用范围有限,而且耗费能源,增加成本。有的产业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较高,如对气候条件敏感的产业纺织厂和乐器厂。英国的曼彻斯顿是世界著名的纺织业区,温度及湿度合适是一个主要原因。电影制片厂之所以集中在

37、好来坞,是因为该地终年温和而干燥,适于室外拍片活动。有些企业耗水量巨大,应该靠近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造纸厂、发电厂、钢铁厂、化纤厂等。耗水量大的企业给水质造成的污染也大。有些企业,如啤酒厂,对水质要求高,则不仅要靠近水源,而且要考虑水质。2.1.4 选址的一般步骤选址的一般步骤1)选择某一个地区)选择某一个地区 按照企业发展战略,选择若干地区新建厂或扩建厂。选择地区时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最后确定某一个地区。可以选择在城市建厂、农村建厂和城郊建厂。(1)城市建厂。城市人口稠密,人才集中,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各种企业聚集,协作方便,动力供应便利,资金容易筹集,基础

38、设施齐备。但是,城市高楼林立,地价昂贵,生活水平高,对环境保护要求高。综合比较,以下情况较适于在城市设厂:工厂规模不大,需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员工;服务业,因大部分服务业需要与顾客直接接触;厂地占用空间少,最好能设置于多层建筑内;对环境污染小。(2)农村建厂。在农村设厂与城市设厂的优缺点相反,以下情况较适于在农村设厂:工厂规模大,需占用大量土地;生产对环境污染较大,如噪音、有害气体或液体;需大量非技术性粗工;有高度制造机密,需与周围隔离。(3)城郊建厂。城郊具有城市和农村的优点,且由于现代交通和通讯发达,将有越来越多的工厂设在城郊。2.2.1 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

39、的因素 1)企业的产品)企业的产品企业的目标最终是要通过它所提供的产品来实现的,因此,企业的产品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经济活动单元的构成。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首先,企业的产品品种将决定企业所要配置的主要生产单元,如汽车制造厂需有冲压车间,而仪器制造公司则不需要;其次,由于产品的结构工艺特点决定着产品粗加工和原材料的种类,决定着产品的劳动量构成,因此,也就影响着生产单元的构成;再次,产品的生产规模也会影响到生产单元的构成,如某产品的产量较大且加工劳动量也较大,具有一定规模时,就要考虑设置该种产品的专门生产车间或分厂。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企业经济活动单元的构成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企业所需

40、经济活动单元的数目、大小是由企业规模决定的。企业规模越大,所需要的单元数目也越多。3)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单元构成:一是采用不同专业化形式(指产品对象专业化或工艺对象专业化)的企业,对工艺阶段是否配备完整的要求不同,从而带来了经济活动单元构成上的不同;二是企业的协作化水平越高,即通过协作取得的零部件、工具和能源等越多,则企业的主要生产单元就越少。例如,很多标准件都可容易地通过外协加工而得到,没必要全部自己建立这样的生产单元。在今天,企业正在向两个不同的趋势发展,一是生产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即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向大型专业化企

41、业集中;二是生产的分散化,即生产要素向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小型企业扩散。这两种发展趋势给企业的设施布置带来了一些新要求。4)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技术水平其中主要是装备的技术水平,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活动单元的构成。数控设备、加工中心等高技术设备拥有率较高的企业,其生产单位的组成则较简单;反之,则较复杂。2.2.2 制造业设施布置的影响因素制造业设施布置的影响因素1)所需投资)所需投资设施布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所要占用的空间、所需设备以及库存水平,从而决定投资规模。如果产品的产量不大,设施布置人员可能愿意采用工艺专业化布置,这样可节省空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可能会带来较高的库存水平,因此,这里

42、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如果是对现有的设施布置进行改造,更要考虑所需投资与可能获得的效益相比是否合算。2)物料搬运)物料搬运在考虑各个经济活动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物流的合理性是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即应该使搬运量较大的物流的距离尽可能短,使相互之间搬运量较大的单元尽量靠近,以便使搬运费用尽可能小,搬运时间尽可能短。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企业中,从原材料投入直至产品产出的整个生产周期中,物料只有15%左右的时间是处在加工工位上,其余都处于搬运过程中或库存中,搬运成本可达总生产成本的25%50%。由此可见,物料搬运是生产运作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而一个好的设施布置,可使搬运成本大为减少。3)柔性)柔性 设

43、施布置的柔性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即使变化发生后也仍然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指能够容易地改变设施布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因此,在一开始设计布置方案时,就需要对未来进行充分预测;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到以后的可改造性。4)其他)其他其他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有:劳动生产效率,为此在进行设施布置时要注意不同单元操作的难易程度悬殊不宜过大;设备维修,注意不要使空间太狭小,这样会导致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好;工作环境,如温度、噪音水平和安全性等,均受设施布置的影响;人的情绪,要考虑到是否可使工作人员之间能有所交流,是否给予不同单元的人员相应的责任与机会,使他们感到公平等。2

44、.2.3 制造业设施布置的形式制造业设施布置的形式 1)物料流程形式)物料流程形式 布置问题的目标是使物流成本最小,流程形式可以分为水平的和垂直的。如果所有的设备、设施都在同一个车间里时,就按水平方式考虑,当生产作业是在多个楼层周转时,就按垂直方式考虑。常见的水平流程形式如图21所示 2)设施布置形式)设施布置形式(1)工艺导向布局。工艺导向布局,也称车间或功能布置,是指一种将相似的设备或功能放在一起的生产布局方式。例如将所有车床放在一处,将冲压机床放在另一处。被加工的零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流程顺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每项操作都由适宜的机器来完成。工艺导向布置的计划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

45、合理安排部门或工作中心的位置,以减少材料的处理成本。也就是说,零件和人员流动较多的部门应该相邻。工艺导向布局适合于处理小批量、顾客化程度高的生产与服务,其优点是设备和人员安排具有灵活性;缺点是设备使用的通用性要求劳动力具备较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创新能力,在制品较多。(2)产品导向布局。产品导向布局,也称装配线布局,是指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来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布局方式。鞋、化工设备和汽车清洗剂的生产都是按产品导向原则设计的。产品导向布局是对生产大批量、相似程度高和少变化的产品进行组织规划。一个典型的实例是:飞机制造公司巨大的产品的最后组装线采用的就是产品导向布局。产品导向布局的两种类型是生产线

46、和装配线。生产线是在一系列机器上制造零件,诸如汽车轮胎或冰箱的金属部件。装配线是在一系列工作台上将制造出的零件组合在一起。两种类型都是重复过程,而且两者都必须“平衡”。即在生产线上的一台机器所作的工作必须与另一台机器所作的工作相平衡,就象装配线上的一个雇员在一个工作站上所做的工作必须和另一雇员在另一工作站上做的工作相配合一样。生产线趋向于机械化,并要求通过机器和工程上的改变来达到平衡。装配线则相反,生产的步调由分配给个人或工作站的任务来确定。所以,装配线上可以将一个人的工作转移给另一个人来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或工作站要求的时间是一样的。产品导向布局适合于大批量的、高标准化的产品生产,

47、其优点是: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低,物料处理成本低,存货少,对劳动力标准要求低;缺点是:投资巨大,不具产品弹性,一处停产影响整条生产线。3)混合类型布局。混合类型布局是指将两种布局方式结合起来的布局方式。混合布置是一种常用的设施布置方法。比如,一些工厂总体上是按产品导向布局(包括加工、部装和总装三个阶段),在加工阶段采用工艺导向布局,在部装和总装阶段采用产品导向布局。这种布置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在产品产量不足以大到使用生产线的情况下,也尽量根据产品的一定批量、工艺相似性来使产品生产有一定顺序,物流流向有一定秩序,以达到减少中间在制品库存、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混合布置的方法又包括一人多机、成组技术等具

48、体应用方法。一人多机(one worker multiple machine,简称OWM)是一种常用的混合布置方式。基本原理是:如果生产量不足以一个人看管一台机器就足够忙的话,可以设置一人可看管的小生产线,既可使操作人员保持满工作量,又可在这种小生产线内使物流流向有一定秩序。这个所谓的小生线,即指由一个人同时看管几台机器,如图22所示(图中M1、M2等分别表示不同的机器设备):M4M2M3M1M5图图22 一人多机布置示意图一人多机布置示意图在一人多机系统中,因为有机器自动加工时间,员工只在需要看管的时候(装、卸、换刀和控制等)看管,因此就可能在M1自动加工时,去看管M2,依次类推。通过使用不

49、同的装夹具或不同的加工方法,具有相似性的不同产品可以在同一“OWM”中生产。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在制品库存以及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其原因是工件不需要在每一机器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搬运至下一机器。通过一些小的技术革新,例如在机器上装一些自动换刀、自动装卸、自动启动和自动停止的小装置,可以增加“OWM”中的机器数量,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成组技术布局则是将不同的机器分成单元来生产具有相似形状和工艺要求的产品。成组技术布局现在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计算机芯片制造和装配作业。其优点是: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参与意识;减少在制品和物料搬运及生产过程的存货;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减少机器设备投资与缩短生产准备时间等。(4

50、)固定位置布局。固定位置布局是指产品由于体积或重量庞大需停留在一个地方,从而需要生产设备移到要加工的产品处,而不是将产品移到设备处的布局方式。造船厂、建筑工地和电影外景制片场往往采用这种布局方式。在一个固定位置的布局中,生产项目保持在一个地方,工作人员和设备都到这个地点工作。但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材料,所以随着项目的进行,不同材料的安排变得关键;材料所需的空间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随着工程进展,建造一艘船的外壳使用的钢板量是不断改变的。2.2.4 制造业设施布置方法制造业设施布置方法 一旦企业厂区确定之后,企业的平面布置是企业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任何生产过程,其运输(车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