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3932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与能力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2结合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孙悟空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权威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1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2认识西游记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认识西游记的现实意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有的同学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

2、去欣赏。秋词(其一)秋词(其一)刘禹锡刘禹锡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有陋室铭金陵五题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有刘宾客集存世。背景资料背景资料永贞元年(805),唐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与其中。但此次革新遭到宦官、藩领、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这首诗就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寂寥

3、:冷清萧条。春朝:春天。排:推开。碧霄:蓝天。检查预习检查预习课文朗读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诗歌大意:诗歌大意: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都会悲叹冷清萧索,我却认为秋天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体会体会“鹤鹤”这个意象在诗中的作用,说说诗人所描绘的这个意象在诗中的作用,说说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秋情是怎样的?秋景秋情是怎样的?品味赏析品味赏析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描绘了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鹤”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更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

4、、景、理于一炉,唱出了一曲非同凡响的秋歌,隐含着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却又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鉴赏评价鉴赏评价 试从写作角度赏析这首诗。试从写作角度赏析这首诗。这首诗明朗刚健,一反“悲秋”的文人常态,通过歌颂秋天的明丽,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前两句议论,先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全新看法,气势不凡;后两句直接推出“证据”,写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以明丽的秋景将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李商隐李商隐作者介绍作者介绍李商隐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5、,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以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传世。背景资料背景资料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不由得想念家中的妻子,忆起与妻子共同剪烛芯的情形。于是写下这首诗,抒发了孤寂落寞之情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何当:何时将要。却话:回头说,追述。检查预习检查预习课文朗读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诗歌大意:诗歌大意: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却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不断,雨水已涨满池塘。何时你我能重

6、新相聚,在西窗下一起秉烛夜谈,再说起我身居巴山客栈中独听夜雨的情景。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根据诗意,品味诗歌写作的形式。根据诗意,品味诗歌写作的形式。首句以问答的形式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描绘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能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三、四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时空交错,虚实相生,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诗人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品味赏析品味赏析2.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7、,表达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愁情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鉴赏评价鉴赏评价再次朗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试着进行赏析,再次朗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试着进行赏析,说说你的体会。说说你的体会。一封普通的“家书”,几行浅显的诗句,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问归期”而“未有期”,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诗人在巴蜀羁旅中,在“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更感到孤独凄凉。接下来笔锋一转,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即兴写来,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

8、风雨大作 陆陆 游游作者介绍作者介绍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现存诗作约九千三百首,数量之多居中国古代诗人之冠。他的诗篇多反映当时的政治得失、社会风气、民间疾苦。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严谨。代表作有游山西村书愤示儿等。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传世。背景资料背景资料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

9、,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原题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戍轮台:指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文中代指边关。夜阑:夜深,夜将尽。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检查预习检查预习课文朗读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诗歌大意:诗歌大意:(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躺在床上静听那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根据诗意,品味诗歌写作的形式。根据诗意,品味诗歌

10、写作的形式。前两句集中在“思”字上,表现了诗人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后两句集中在“梦”字上,幻化出魂牵梦萦的情境,表达了诗人无路请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心中的悲愤愈是强烈。当一位爱国者的理想只能在梦境中实现时,它反映出一个国家令人痛心的社会现实。品味赏析品味赏析 2.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这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也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鉴赏评

11、价鉴赏评价再次朗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试着进行赏析,再次朗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试着进行赏析,说说你的体会。说说你的体会。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但这不是诗人所要强调的意向,“不自哀”才是他要坚持的信念。不以衰老自弃的诗人,内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他静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并把这些音响编入梦境,成为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这是何等悲壮!诗人曾自称平生写“夜雨”的诗篇最多,这首诗的特别之处是借写风雨梦境,抒发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潼关潼关 谭嗣同谭嗣同作者介绍作者介绍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政治家、

12、思想家,维新派人士。谭嗣同30岁前,因随父赴任而到处迁徙,也因此而游历天下,任侠交友,砺磨出卓尔不群的嶙嶙奇气。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害,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背景资料背景资料潼关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14岁。当时他随父亲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19世纪末

13、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了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终古:久远。簇:簇拥。束:拘束。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检查预习检查预习课文朗读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诗歌大意:诗歌大意: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黄河奔腾而来,气势壮阔,好像还嫌被河床拘束着,进入潼关的秦岭山脉巍峨险峻,仿佛不知何谓平坦。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现,异峰突起,令人神往。第二句写马蹄声被秋风吹散,

14、又显出古城的寂寥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不说黄河奔腾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峭拔,而说其桀骜不驯。少年诗人写活了眼前的山水,读来极具冲击力。品味赏析品味赏析 根据诗意,品味诗歌写作的形式。根据诗意,品味诗歌写作的形式。鉴赏评价鉴赏评价再次朗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试着进行赏析,再次朗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试着进行赏析,说说你的体会。说说你的体会。这首七绝从高城、秋风、黄河、群山四个方面展示了潼关独特的景象。诗歌形象鲜明,意境开阔,言辞激越,笔力遒劲,是歌咏潼关的名篇之一。诗中写山水,却是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诗人把山水写活了,读来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这首诗堪称诗人的个性象征,形象地再现了一位慷慨任侠、不囿于世俗观念的放达之士和一个决心与传统势力较量到底的改革者的形象。平时要多积累古诗词,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去体会诗词的美,培养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总总 结结西游记这部作品人美、景美、情节美,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杰作之一。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它最生动的几个情节,最主要的四个人物,最美的几处景致,它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其它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