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6534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 第六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第七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第八节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第一节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感觉知觉知觉感觉的结果感觉的结果视觉:红色、圆视觉:红色、圆触觉:光滑的、冷触觉:光滑的、冷味觉:脆甜的、水分味觉:脆甜的、水分

2、 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二、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 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感感觉觉剥剥夺夺实实验验第二节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儿童最初的感觉与生俱来,健康的新生儿同成人一样具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一、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知觉,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已经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从新生儿期开始,很少有纯碎的感觉。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所依靠的是知觉恒常性。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知觉的概括逐渐向思维的概括过渡。三、掌握知觉

3、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与此同时,幼儿的知觉活动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即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知觉。第三节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1、出生6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如果出现发育异常,会引起视力丧失。(一)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点 2、新生儿最佳视距在20厘米左右(视觉集中)。3、生后4个星期的婴儿,其视力为20/100,即在20英尺处才能看见正常视力的成人在100英尺处看见的东西。4、生

4、后8个星期的婴儿,视力已达20/60。5、生后5-6个月,视力可达20/20,即成人的正常视力。注:1英尺=30.48cm。(二)视觉敏度的测定(三)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1、儿童的视力受遗传和环境的因素影响 近视超过600度就会遗传给孩子?研究表明,遗传与近视有密切的关系。先天性近视肯定会遗传,但是后天性近视,遗传存在一定的几率,高度近视遗传率稍高。2、弱视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儿童的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距离自己的远近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患病率:2%-4%。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3-5岁,1

5、2-13岁以后弱视已经巩固,难以治疗。弱视的医学定义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明度:颜色的亮度,即深浅、明暗的变化。色调:能确切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饱和度:颜色的纯净程度,即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研究表明:3个月的婴儿已经初步具备辨色力,不但能够根据名都辨别颜色,而且能够根据色调辨别颜色。到了幼儿期,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与此同时,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了。3岁儿童能认清基本颜色,但不

6、能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色盲,颜色视觉异常。全色盲:对颜色完全不能辨别,只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和明暗。七色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全色弱:亦称红绿蓝黄色弱,颜色深而鲜明时,对任何颜色都能全部辨清;若颜色浅而不饱和,则分不清。红绿色盲:不能区别红绿色,能区别蓝和黄色。红绿色弱:颜色深而鲜明时,能区别红绿色;视角小或颜色不饱和时,不能区分。第四节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听觉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通过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得到美育熏陶 儿童与承认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觉 胎儿的听觉系统建立在怀孕约6个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

7、胎儿对外界的声音刺激会有反应。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儿童出生后,听觉系统已经起作用。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等有不同的反应。另外,新生儿的听觉活动往往不是孤立的,听觉和视觉协调很早就发展起来。表现在听见某种声音,眼睛会朝着声音方向转去。以人声和物体的声响比较,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6个月的婴儿能够明暗地识别母亲的声音。7个月以后,婴儿听觉的发展主要与语言发展联系起来。二、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听觉阈(y)限值逐渐降低。新生儿 60分贝 4-6个月 40-50分贝 7-12个月 25-40分贝 1、避免噪音污染 2、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3、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三、

8、听力的保护与培养第五节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不但在学前儿童认识物体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儿童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母乳喂养,不仅是营养问题,也通过和母亲接触满足情感需要。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二)口腔的触觉 当婴儿的手的触觉探索活动发展起来以后,口腔的触觉探索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口腔探索口腔探索 眼耳手协

9、调探索眼耳手协调探索手的探索手的探索 1-2岁的婴儿,看见东西后经常会抓起来往嘴里送,大人嫌脏,予以禁止,但婴儿还是这样做。问题:1、解释这种现象 2、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如何对待?出生后5个月左右,手眼协调动作出现。(三)手的触觉 手眼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这种动作的产生,表明婴儿知觉的发展达到了:第一,能够知觉到物体的位置主要是视觉 第二,能够知觉到手的位置主要是动觉 第三,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况的感觉,也就是肌肉、腱和关节的感觉,即本体感觉。它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10、二、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三、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提高。疼痛包括两种成分,即痛的感觉和痛的情绪。如何对待摔倒后的孩子?许多妈妈看见孩子跌倒时,情不自禁地叫喊起来,有些妈妈还赶紧去抚慰孩子。其实,婴幼儿对跌跤碰撞所产生的痛觉往往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强烈,因为幼小的孩子的痛觉感受性还不高。消极情绪暗示会使孩子感到疼痛更加强烈。孩子摔倒了,本来没有感到很痛,可是成人表现出的紧张情绪,倒使孩子受到不良的情绪暗示,也紧张起来,孩子会哭起来,而且越哭越感到痛

11、。在孩子摔倒时,老人常用做法是:走过去打打桌子或踢踢门槛,并且说“都是桌子(门槛)不好,把宝宝碰到了”。这种方法往往一时奏效,但这样会让孩子认为不是自己走不好才摔倒的,而是桌子、门槛不好。长此以往,会培养孩子养成一切怪罪别人的观念,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不利。第六节第六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 物体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都有一定的形状。物体形状特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形状知觉。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3岁儿童基本上能根据范样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5-7岁儿童的正确率比3-4岁儿童高。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

12、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 半圆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八边形 五边形 梯形 菱形。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映。视觉起主导作用。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6周婴儿对积木大小的知觉已显示了知觉的恒常性 2岁半至3岁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的能力,急剧发展 4岁以后,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 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婴儿出生后已有表现。三、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 幼儿辨别方位空间大致从是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体为中心过渡。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镜面示范。上下上下(3 3岁)岁)前后前后(4 4岁)岁)左右左右(5

13、5岁)岁)都能辨别,都能辨别,但左右相对性困难但左右相对性困难(6 6岁)岁)以他人为中心的左右以他人为中心的左右辨别辨别(7 7岁)岁)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儿童能分辨熟悉的物体和场所的远近,但对广阔的空间距离,不能正确认识。不懂透视的原理,在绘画时,不能把实物的距离、位置、大小正确表现出来。四、学前儿童距离知觉的发展 2周婴儿已具有以视觉为主的距离知觉,对物体向自己趋近已有防御反应。6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深度知觉(视觉悬崖)。3岁左右的幼儿,距离知觉发展还不完善,分不清画中重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的远近。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五、学前

14、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开始具有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但会错用今天、明天、昨天。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前天、后天。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但对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教学中注意:通过图片和故事能帮助儿童掌握时间概念。四季:自然界的变化,穿衣的变化。第七节第七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影响而逐渐发展,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级:低级、中级和高级 一、观察的目的性加强二、观察的持续性延长三、观察的细致性增加四、观察的概括性提

15、高五、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方法第八节第八节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适应现象是指感觉器官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整个过程中刺激物的性质、强度没有变化但由于连续或重复刺激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发生暂时的变化。一、适应现象 对比现象是指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该刺激的性质,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也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产生影响。二、对比现象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称为同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称为先后对比。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样清楚地感知所接触的所有事物,符合知觉目的的刺激

16、物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教学时在黑板上写字,字应该是知觉的对象,而黑板。墙面应该是知觉的背景。怎样运用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规律,让这种理应该成为现实呢?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别出来。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2、对象的活动性 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合成知觉的对象。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有些直观材料,光让幼儿自己观察还不一定看得清楚,如果加上教师的讲解,幼儿就能很好地理解。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