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2-1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2-2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2-3 新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2-1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2、代表著作:国富论3、主要内容:(1)强调分工的利益。(2)认为分工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工种,也完全适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3)各国按照绝对利益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所谓绝对利益,亦称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成本绝对低廉。(4)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国家才能充分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利益。绝
2、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各国应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都生产更有利。4、举例国家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单位)(人/年)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单位)(人/年)英国葡萄牙分工前 1 120 1 80 1 70 1 110 合计 2 200 2 180 英国葡萄牙分工后 2.375 190 2.7 190 合计 2.375 190 2.7 190 英国葡萄牙 国际 交换 1 1.375 1.7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 5、评价: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但有
3、一定的局限性。思考:贸易利益的源泉是什么?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二、比较优势论二、比较优势论 1、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 2、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主要内容: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即按照“两利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同样不仅会增加社会财富,而且交易双方也都能获得利益。4、举例国家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单位)(人/年)毛
4、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单位)(人/年)英国葡萄牙分工前 1 120 1 80 1 100 1 90 合计 2 200 2 190 英国葡萄牙分工后 2.125 170 2.2 220 合计 2.125 170 2.2 220 英国葡萄牙 国际 交换 1 1.125 1.2 1英葡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酒/毛呢毛呢/酒英国0.831.2葡萄牙1.1250.89英葡两国的比较成本酒/毛呢毛呢/酒英国1.20.83葡萄牙0.891.125AABAAB产品 的单位成本产品 的比较成本产品 的单位成本产品 的人均产量产品 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 的人均产量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 5、假设条件:世界只有两个国
5、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只使用一种资源劳动;不考虑两国间的运输费用;各国商品自由流通,要素流动受限;不考虑技术进步,不存在规模经济。6、评价:揭示了互利贸易的广泛性,进一步解释了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其“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比较分析方法尤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三、贸易所得的分析三、贸易所得的分析(1)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其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在供给某一产品时所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图例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baO 40 60
6、 数量(万)价格P1P2Da 图 消费者剩余dcP1P2价格O 40 80 数量(万)Sb 图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面积,是需求线D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部分。当价格为P1时,消费者剩余的面积为a,当价格下降至P2时,消费者剩余的面积为a+b。生产者剩余的面积,是供应线S以上,价格线以下的面积。当价格为P2时,生产者剩余的面积为c,当价格上升至P1时,生产者剩余的面积为c+d。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2)出口贸易获利分析)出口贸易获利分析 O 40 60 80 数量(万台)20002500每一台照相机价格(元)abcSD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A国生产国生产照相机,国内市场价格为照
7、相机,国内市场价格为2 000元元时,供应量和需求量均为时,供应量和需求量均为60万台,万台,供需正好达到均衡。供需正好达到均衡。国际市场照相机价格为国际市场照相机价格为2500元,元,A国出口,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和国出口,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和供应量增加供应量增加80万台,而需求减少万台,而需求减少40万台,出口量为万台,出口量为40万台。万台。A国出口照相机的结果是,消费者国出口照相机的结果是,消费者剩余减少了剩余减少了a+b部分面积,生产者部分面积,生产者剩余增加剩余增加(a+b+c)部分面积,净福部分面积,净福利增加了利增加了c部分面积。可见,出口部分面积。可见,出口贸易可以为社会带
8、来福利。贸易可以为社会带来福利。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3)进口贸易获利分析)进口贸易获利分析 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B B国国内国国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为市场上大米的价格为2 2美元美元/公斤公斤时,供应量和需求量均为时,供应量和需求量均为8080万公万公斤,供需正好达到均衡。斤,供需正好达到均衡。国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为国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为1 1美元美元/公斤,公斤,B B国进口大米,价格下降国进口大米,价格下降导致国内生产和供应量减少导致国内生产和供应量减少4040万万公斤,国内的需求量上升至公斤,国内的需求量上升至120120万公斤,进口量为万公斤,进口量为8080万公
9、斤。万公斤。进口大米的结果是,消费者剩余进口大米的结果是,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增加了(a+b+c)(a+b+c)部分,生产者剩部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余减少了c c部分,社会的净福利部分,社会的净福利增加了增加了(a+b)(a+b)部分面积。可见,部分面积。可见,进口贸易也会增加社会福利。进口贸易也会增加社会福利。O 40 80 120 大米数量(万公斤)12DSacb每公斤大米价格(美元)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小结:小结: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贸易的基础;交换得益:发生贸易后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造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
10、下降);配置得益:相对价格的变化促进各国实行专业分工,专门从事本国具有比较优势之产品的生产,不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新的生产贸易下,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所得来自于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的有效配置。通过贸易,一国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比较优势的来源为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引起的相对成本的差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1四、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第一,竞争压力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 第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推动技术进步 第四,开拓新的市场 第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2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理论提出者:赫克歇尔、俄林 代表著作:域际和国际贸易二、假设条件
11、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两国间是自由贸易且几乎不存在运输成本;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各国生产要素是同质的;不存在规模经济;不考虑技术进步等等因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2三、主要内容:1、要素禀赋的定义: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实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经济资源的总供给。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矿产;而且也包括社会积累的资源,如技术、资本。2、各国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H-O模式的推导 两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两国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23、结论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的基础是各国生产要素价格
12、比率的差别,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商品贸易一般倾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图示: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4、政策主张: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2四、评价积极:用生产要素的丰缺度解释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和流向,使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走向一个新阶段。不足:H-O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H-O理论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产业内贸易大
13、发展现实不相符。H-O理论的假设条件把动态的经济视为静态经济,排除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2五、五、H-O模型的实证研究模型的实证研究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1)背景出口进口劳动力(人数/年)182 313170 004资本(资本/年)2 550 7803 091 339资本/劳动力13.99118.181947年美国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的要素投入结构年美国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的要素投入结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2(2)结论)结论 作为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
14、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3)对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对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技术差距说 人力资本说 新要素论2-3 新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理论1、提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产业间贸易的理论。随着产业内贸易现象出现,人们纷纷解释而提出。2、定义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互相出口和进口的贸易活动。贸国际易贸国际易2-33、产业内贸易出现的原因产品差别运输成本和地理位置战后跨国公司的广泛发展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3二、规模经济理论二、规模经济理论1、规模经济的概念内部规模经济
15、一个企业通过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使边际报酬递增。外部规模经济同行业内的企业个数增加,引起产业规模扩大,使单个厂商从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扩大中获得成本下降和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32、内容 在非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首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在国际贸易条件下,国家之间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每一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某些产品,不需要生产所需要的全部产品,从而为生产规模扩大提供了条件。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3三、偏好相似理论三、偏好相似理论1、背景 如何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及其新的贸易格局?3
16、/4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间(水平分工格局与部门内贸易)。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在他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32、内容 一国国内的需求结构决定着一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两国的需求偏好一致,两国之间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假如两国之间需求结构一致,两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就会要求同质量的消费品,就会要求同样精密的资本货物。决定一国需求水平的是人们的人均收入水平,同等收入带来偏好相似。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也能展开贸易是因为存在市场交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3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 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
17、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是新发明。除了发明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项新技术知之不多。而且生产者对于新产品生产技术和市场反映还在不断摸索和改进。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与此同时,国外的需求也已增加。到了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和秘密了,甚至已经开始老化,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了。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至此,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国际贸易国际贸易2-32、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特点是指要素比例的配置量随着产品不同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和比较利益的转移。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生命周期产品要素密集度比较优势PriceCost引入成长成熟衰退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净出口XM净进口XM贸易开始其他发达国家成为净出口国创新国成为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t1t3t2t4t5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