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7548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血血 液液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生理机能。理解生理性止血机理和血型含义。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概述概述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体液的分布 一、体液与内环境(复习)体液(占体重60-70%)细胞外液 20-25%细胞内液 40-45%组织间液10-15%血浆 5%、淋巴液、脑脊液 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外界、大气环境)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稳态(homeostasis)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的含义:?指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因素在一定水

2、平上是恒定的 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 稳态的实现: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 一、血液的组成 明确全血、血浆、血清、比容、压积等概念。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比容:比容:每100 毫升血液被离心压紧的血细胞所占的容积,称为红细胞比容或红细胞压积(PCV)?血量血量 概念:动物体内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6%-8%循环血量:在心血管中不断循环流动的血液。储存血量:滞留在肝、肺、脾、皮下静脉丛

3、和皮肤等处的血液流动缓慢的血液量。血浆和血清的区别 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注: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 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液的颜色、气味、比重(1.050-1.060)。2.血液的黏滞性 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数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数 血液呈红色,这是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氧有关。体循环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含氧多,呈鲜红色;静脉血中血红蛋白含氧量少,呈暗红色。液体流动时,由于液体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粘着的特性。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3.血浆渗透压 概念:溶液中的溶质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一侧溶液扩散到另一侧溶液的力量。上

4、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的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容积和形态。胶体渗透压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平衡,维持血容量。晶体渗透压:如电解质K+、Na+等 胶体渗透压:白蛋白、球蛋白等 分类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 等渗溶液 能使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溶液是 等张溶液 “张力”实际上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如NaCl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0.85%-0.9%的NaCl即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而尿素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故.9尿素溶液虽然与血浆等渗,但将红细胞置入其中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比而与溶质的种

5、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 水总是从渗透压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移动。4.酸碱度(哺乳动物7.27.5)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人类血液正常pH值为:7.357.45?pH7.45=碱中毒;pH7.8,将危及生命。血液正常pH值的维持(血液中的酸碱缓冲对)RBC缓冲对:KHb/HHb,KHbO2/HHbO2等 血浆缓冲对 NaHC03/H2CO3,Na2HPO4NaH2PO4,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NaHC03/H2CO3,当它们 的比值为20/1时,血液的酸碱度也就恒定了。血液中NaHCO3的含量称为碱贮,鱼类血液的碱 贮较高等脊椎动物的低,故其血液的 pH不如哺 乳类的稳定。三

6、、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三、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1.营养功能:血浆中的蛋白质起着营养储备的作用。2.运输功能: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是许多激素、离子、脂质、维 生素和代谢产物的载体。3.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体内水平衡、维持 体温的恒定等。4.参与体液调节:运输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改变其活动 5.防御和保护功能:白细胞具有吞噬、分解作用;淋巴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免疫物质(免疫球蛋白、补体和溶血素等),都能对抗或消灭毒素或细菌;血浆内的各种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系统物质参与凝血-纤溶、生理性止血等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一

7、)红细胞的形态、数量 形态:哺乳动物为无核、双 凹圆盘形。禽类为有核、椭 圆形。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动物种类 数目 动物种类 数目 马 6.0-9.0 猫 5.0-10.0 狗 9.7 绵羊 6.0-9.0 牛 6.0 猪 6.0-8.0 兔 6.9 骆驼 10.0 不同动物体内红细胞的数量(1012/L)1.可塑性:红细胞在通过口径小于它的血管时将发生变形,通过后又恢复原状,称为可塑性.可塑性受3方面的影响(1)表面积与体积比(比值愈大,可塑性大)(2)红细胞内和细胞膜粘滞性(粘性愈大,可塑性愈小)(3)红细胞膜的弹性(弹性愈大,可塑性也愈大)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二)红细胞的生理

8、特性(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2.2.渗透脆性渗透脆性 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 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 临床意义: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 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 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 溶血:如果血浆的渗透压低于红细 胞内的渗透压,水分进入红细胞内 而引起红细胞破裂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均匀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 特性。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RBC在静置血沉管中单位时间(1h)内的沉降距离 意义: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 大 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 小 测定

9、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 特征: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酸碱物质(三)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1、红细胞的生成 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出生后主要在骨髓 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 铁:Hb合成必须原料 蛋白质:DNA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VB12的参与 (四)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四)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a)爆式促进因子(BPA):能促进早期红系祖细胞合成DNA,使其增殖加强。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进入增殖期,向幼稚红

10、细胞分化,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使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增加。缺氧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直接因子。缺氧可刺激肾脏分泌红细胞生成酶,使血浆中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也可由肾皮质管细胞分泌EPO,EPO促进造血器官红系祖细胞的增殖,进而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增加,缓解了缺氧,这是一个负反馈机制。c)雄激素、甲状腺素、生长素 可增强红细胞生成,雌激素抑制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二、白细胞生理(一)白细胞的数量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总数:(109/L)动物种类 数目 动物种类 数目 马 8.77 牛 7.62 猪 14.66 狗 11.50 绵羊 8.25 猫 12.50(二)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上一页

11、 结束放映 下一页 Neutrophils Eosinophils Basophils Lymphocytes Monocytes 单核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二)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名称 百分比 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 5070%吞噬与消化 嗜酸性粒细胞 24%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0.51%参与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 2040%T 细胞?细胞免疫 B细胞?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 48%吞噬、免疫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12、?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 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 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能力。T 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 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三)白细胞生成的调节(三)白细胞生成

13、的调节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三、血小板生理三、血小板生理(二)生理特性(二)生理特性 (1)粘附 当血管内皮损伤而暴露胶原组织时,立即引起血小板的粘着,这一过程称为血小板粘附(thrombocyte adhesion)。(一)血小板的形态、数量 (2)(2)聚集聚集 血小板彼此之间互相粘附、聚合成团的过程,称为血小板聚集(thrombocyte aggregation)。(3)释放 指血小板受刺激后,可将颗粒中的 ADP、5-羟色胺(5-HT)、儿茶酚胺、Ca2+、血小板因3(PF3)等活性物质向外释放的过程。(4)收缩 指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发生的收缩过程。它可导致血凝块回缩、血栓硬化,

14、有利于止血过程。(5)吸附 血小板能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于表面。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凝血和止血作用 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 粘附: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 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松软血栓 聚集: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 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 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 纤溶作用 血小板解体释放出的纤溶酶以及纤溶酶激活物,可以激活纤溶系统,有利于血凝块的液化,保持血管中血的畅通。(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主要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 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

15、生理性止血一、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正常动物仅在 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过程:?小血管受伤后立即收缩?血栓形成,实现初步止血?纤维蛋白凝血块形成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二、血液凝固二、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的现象(一)血液凝固的现象 概念:血液离开血管,由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 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叫血液凝固(或血凝)。它包含着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的酶解反应,其最后阶 段表现为血浆中的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后者呈 丝状态交错重叠,将血细胞网罗其中,成为胶冻样血凝块。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红细胞在纤维蛋白网中红细胞在纤维蛋白网中 返

16、 回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凝 血因子。根据其发现的先后顺序,由国际凝血因 子命名委员会以罗马数字编号命名,共有 13种,即凝血因子。除钙离子与磷脂以外,其余已知的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绝大多数是蛋白酶,它们在血液中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 式存在,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水解作用才具有酶的活性,习 惯上在该因子代号的右下角标上“a”,如Inactive (F)被激活为Active a(Fa)。(二)凝血因子(二)凝血因子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血浆和血小板中的酶,加强纤维蛋白间的结合 和维持血凝块稳定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

17、or,FSF)蛋白水解酶,参与内源性凝血机制,激活纤维 蛋白溶解酶 接触因子(contact factor)肝合成血浆蛋白,缺乏将引起血友病C。参与 内源性凝血机制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PTA)肝合成蛋白,参与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机 制 Stuart-Prower因子 肝合成血浆蛋白,缺乏时将引起血友病B。参 与内源性凝血机制 血浆凝血激酶(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PTC)肝合成球蛋白,缺乏时将引起血友病A。参与 内源性凝血机制 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A

18、HF)肝合成血浆蛋白,参与外源性凝血机制 前转变素(proconvertin)肝合成或血小板释放的血浆蛋白,参与外源性 凝血和内源性凝血机制 前加速素(proaccelerin)从饮食和骨释放获得,参与血凝全过程 Ca2+损伤组织释放的磷脂蛋白复合体,激活外源性 凝血机制 组织凝血激酶(tissue thromboplastin)肝合成的血浆蛋白,可被激活为凝血酶 凝血酶原(prothrombin)肝合成的血浆蛋白,可被激活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特性和功能 名称 因子 血液凝血因子血液凝血因子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凝血因子特点:凝血因子特点:除因子外,都是血浆中的

19、正常成分 除因子和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 除因子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 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瀑布学说)在维生素参与下,因子、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因子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第一步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三)血液凝固的过程(三)血液凝固的过程 凝血酶原激活物 Ca2+第二步 凝血酶原 凝血酶 凝血酶 第三步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四)血液凝固的机理 1.内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

20、都来自血液的凝血途径。Blood Vessel Injury IX IXa XI XIa X Xa XII XIIa a Fibrinogen Fibrin monomer XIII 内源性凝血途径 Fibrin polymer PK K Ca2+VIII PF3 Ca2+V PF3 Ca2+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纤维聚合物 2.外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凝血的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激酶,因子)是来自血管外组织,而不是来自血液的凝血途径,故又称为凝血组织因子途径。Xa a Fibrinogen Fibrin monomer XIII Tissue Injury Tissue Factor Throm

21、boplastin VIIa VII X 外源性凝血途径 Fibrin polymer V PF3 Ca2+Ca2+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凝血活酶 Blood Vessel Injury IX IXa XI XIa X Xa XII XIIa a Fibrinogen Fibrin monomer XIII Tissue Injury Tissue Factor Thromboplastin VIIa VII X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Fibrin polymer PK K Ca2+VIII PF3 Ca2+V PF3 Ca2+Ca2+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V PF3 Ca2

22、+(五)抗凝和促凝措施(五)抗凝和促凝措施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草酸、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 (EDTA),移去血液中的钙离子可 延缓凝血。某些生物素:肝素、抗凝血酶、水蛭素、蛇毒等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延缓凝血.a)抗凝血酶:可封闭凝血酶的活性中心,延缓凝固。b)肝素:可使抗凝血酶的活性大大增加;抑制凝血酶活性和释放纤溶酶,增强纤维蛋白溶解;减弱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防止由血脂引起的血栓形成。血浆蛋白C和维生素K:光滑的表面: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解体,减弱对凝血过程的触发,因而 延缓了凝血酶的形成。降低温度:温度降低至10以下许多参与凝血过程的酶的活性下降可 延缓血液凝固。肝素的抗凝血作

23、用机制 Heparin Antithrombin III Thrombin 返 回 肝素 抗凝血酶III 凝血酶 手术中应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术部,能加快凝血与止血,这是因为除了温度因素外,纱布表面粗糙也是促凝的因素。三、纤维蛋白的溶解(一)纤溶的概念 纤溶是指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分解产物的过程。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二)纤溶的基本过程(二)纤溶的基本过程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血管激活酶 组织激活酶 激肽释放酶 1.使生理止血过程中所产生的血凝块能随时 溶解,从而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畅通;2.参与组织修复、血管

24、再生等多种功能。(三)纤溶的生理意义(三)纤溶的生理意义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第四节第四节 血型和血型系统血型和血型系统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一、血型和红细胞凝集 如果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个体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会聚集成团,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是一种免疫现象。红细胞膜上存在着特异的抗原,为凝集原(agglutinogen);血浆中的-球蛋白是凝集素,能与凝集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血型的发现:最初试用输血疗法时,有些人输血后效果良好,但有些人则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造成严重的后果。提示:不同人的血液有某些类型差别。后经深入研究,1901年

25、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RBC除ABO血型外,还有R、Kell、MNSS、P等15个血型系统,还发现一些亚型。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AL)。?二、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遗传特征、鉴定)?Rh血型系统?家畜的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 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AB型 A型 B型 O型 2、血型的鉴定 3、输血的基本原则、输血的基本原则 (1)检查ABO血

26、型 坚持输同型血。(2)紧急情况下的输血 当无法得到同型血时,也可以输入O型血,但是O型血的人血浆中的抗A和抗B凝集素能使不同血型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也会发生意外。(3)在每次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是:在37下,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检查有无红细胞凝集反应(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同时还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检查有无红细胞凝集反应(交叉配血试验的次侧),如果交叉配血的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进行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无论次侧反应如何,称为 配配血不合血不合.家畜血型的应用 1)利用血型去判断异性双胞胎中母犊的生育能力 2)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初生仔畜溶血病 3)利用受体和供体淋巴细胞的相容性去判断机体对异体器官或组织排斥反应的程度 4)家畜的交叉配血试验 返 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