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太丘与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一般来说,家里来了客人,大家都是热情好客。可有一位少年却把客人拒之门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认识一下这位少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评判一下谁是谁非。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客问元方: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在不?”答曰: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人期行,相委而去。”元元方曰:方曰:“君与
2、家君期日中。日中不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入门不顾。读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谈一谈你的感受。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解释划线的字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去后乃至 (约定)(丢下、舍弃)(拉)(回头看)(才)整体感知整体感知2.通假字尊君在不 3.古今异义待君久不至,乃去 (“不”通“否”)古义:(离开)、今义(到、往)研读课文研读课文1.元方为何“入门不顾”?2.从中看出友人是怎样一个人?3.元方是怎样一个人?4
3、.如果你是元方,如何对待客人的此种行为?研读课文研读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期:期:中:中:戏:戏:时:时:信:信:引:引:去:去:顾:顾:委:委:约定约定中午中午当时当时玩耍玩耍丢下、舍弃丢下、舍弃离开离开讲信用讲信用拉拉回头看回头看重点词语重点词语文白对译文白对译研读课文研读课文期:动词约定;今义:名词日期。中:时间名词中午;今义:方位名词中
4、间。戏:动词玩耍;今义:名词戏曲。时:当时;今义:时间。信:动词讲信用;今义:名词书信。引:拉;今义:引导。古今异义词语分析:古今异义词语分析:文中代词分析:文中代词分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君:尊君:家君:研读课文研读课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译文:译文:课文小结课文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