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主观简答题主观简答题对付“上课走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的神尽情地走,看它能走到哪,等它走的累了或无路可走的时候,你就可以好好地听讲了”。对付“厌烦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讨厌它之前,开始学习”。2022新高考I I卷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2022新高考卷14.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2021新高考I I卷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2021新高考卷14.
2、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2020新高考I I卷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2020新高考卷14.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一.考点解析 该考点是2020年山东新高考的命题新题型,符合高考文言文考纲(分析综合 C: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 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对考生的理解等各项能力要求有所加大,难度也大大增加。命题侧重点越来越倾向于
3、现代文阅读的知识点考查。1.注重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侧重考查考生对人物、事件、原因、目的、条件、方法等逻辑分析能力。3.考查考生概括、筛选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4.分值(3分)不高,但通常情况下考生想得到满分比较困难。要点一般在25点之间,大部分都属于一个要点1分,考生答出三个即可。(2020(2020山东山东卷卷1 14 4题题)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文言文阅读设置简答题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从阅读考查的角度来看,这类题“因文设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区分度较好,意在要求学生不是通过取
4、巧,而是通过自身的文言素养读懂文言文。同时,对于扭转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言轻文”倾向,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题干组成:范围(显、隐)。指向明确、要求清晰。分值(3-6分)答题要求:紧密联系文本,自己的话表述 二应对策略 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等能力是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所以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要牢牢把握,并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巧妙迁移。目前高考命题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让许多考生摸不着头脑,实际上重在审题,弄清楚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考查的知识点,逐一解剖题干,确定答题思路。例如:原因试题,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别,根据题干,具
5、体审清哪些方面,方能准确作答,游刃有余。再如:2021新高考卷第14题: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很明显,这道题考查考生对具体原因的探究,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是两国的事情,既有后赵王石勒的原因又有祖逖的原因,二者缺一不可。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信息、事情逻辑分析筛选概括能力的题型。题干中会有明确的关键词,一般在文言文中可以直接找到,根据关键词和题干具体要求,准确锁定答题区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例如:2022新高考全国卷,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刚毅是指吴汉坚强有毅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外战争方面;木讷意思为人质朴而不善辞令,主要体现在性格、与人的
6、交往、应答等方面。再如:2021新高考卷中题干明确指出所分析的话语位置在文末,此处暗示考生要从上文中梳理、筛选、归纳答案;2021新高考卷中“边境之间,稍得休息”需要考生在通读原文时关注关键词“边境”,其位于“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与“四年秋七月”之间,这就暗示考生要从“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的上文去寻找答案。2021新高考卷中,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根据
7、“君明臣直”可以知道强调君主贤明的重要性,君主贤明,大臣才能正直。文章紧接着列举了裴矩的事情,指出裴矩在隋朝虽是佞臣但却忠于唐朝,并不是他的本性有变化,是因为君主。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此事例直接佐证了古人的观点“君明臣直”。考生在作答时如果仅仅复述原文的语句是难以获得满分的,必须根据找到的原文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恰当转换。2021新高考卷中“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问的是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如果直接翻译为“君主是表率,臣下是影子”,则是答非所问。答出此句的道理则需要考生将对本句和前文“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8、的理解相结合,此句司马迁是想表达君主起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据此,可以将答案组织为:君主是表率,臣下就像是君主的影子,臣子会根据君主的好恶而行动。因此新高考卷的参考答案如下:1.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2.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以整体把握文本为基础,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审准题干明确题干重点,找准文本区间第二步:定向精读辨清文句意义,筛选所需信息第三步:规范表述编排有序,控制字数。加上序号/第一问,第二问 分行作答 不繁不简核心目标在读懂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筛选、分析、概括、归纳进而作答。2021年新高考I I卷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
9、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第一步:审准题干明确题干重点,找准文本区间君恶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表也,臣者景景也,表动则景随矣。第二步:定向精读辨清文句意义,筛选所需信息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臣就会变为忠臣。这说明国君就像是个标竿,臣子就是它的影子,标竿怎么动那么影子就会怎样跟随。第三步:规范表述编排有序,控制字数答:第一问:臣下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2分)。第二问: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1分)。2021年新高考卷14.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10、,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第一步:审准题干明确题干重点,找准文本区间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土渐蹙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第二步:定向精读辨清文句意义,筛选所需信息大兴三年,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拦击后赵军队,后赵镇守的将士归附祖逖的很多,后赵疆土日益缩小于是(后赵王勒)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通使及互相贸易。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禁止各位将领们不使他们侵犯后赵的百姓。两国边境之间,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第三步:规范表述编排有序,控制字
11、数答:后赵王勒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1分)。祖逖听允两国互市(1分)。祖逖禁止手下将领侵犯后赵百姓(1分)。文言文简答题,其设问方式与文本体裁、题材密切相关。如果是人物传记,其设问角度一般是人物、事件;如果是游记散文,其设问角度一般是景物、人事、情感;如果是议论说理散文,其设问角度可能会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题目一般是简要的概括、说明,也可能有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从突破五大命题角度入手,来洞晓命题规则。概括情感态度和探究写作目的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这
12、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解题方略1寻找表达情感态度的标志词语。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或批判或赞赏或质疑,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用心揣摩。2抓住首尾段落,探求写作目的。文章的写作目的首先要从作品的位置上来分析推断。一般在文首或文末。既要结合时代背景还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更要注意知人论世,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怀密切相关。命题角度一真题示例真题示例【2021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
13、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上曰:“然。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
14、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
15、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
16、,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
17、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贞观君臣论治)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案】第一问: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
18、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概括人物事迹和性格品质主要是围绕传主人生经历和成就,要求概括其业绩成就、思想性格品质、心理特点等。解题方略1注意传主的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如传主是军事将领,应根据其个性化的军旅事迹,分析其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的品质;如传主是政府官员,应从其政绩(为政)和人品(为人)方面概括。2了解通常情况下古代人物的品质追求。如求学成才、求财治家、求吏治民、求智研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多了解古代士大夫的功名心、利禄心,以及雅致意趣等。3筛选原文信息并自己加工整合信息。人物品质特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提取,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命题角度二(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9、。题自书杜拾遗诗后题自书杜拾遗诗后徐渭徐渭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
20、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真题示例真题示例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答案】自己的命运与杜甫类似;自己的才华与杜甫相当。【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难点在于考生还要对作家作品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本题所谓的“相及”也就是作者认为自己和杜甫“异世同轨”,文中“李杜者不得举进士”“拾遗者一见而辄阻”“悲歌慷慨苦不胜述”,徐渭才名早扬但命途多舛,晚年潦倒,结合徐渭和杜甫两人身世可得出答案。提炼事物或事件的特点性质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传主),主要包括该人物治学、为人、为官方面的情况。为了考查
21、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有关其某一方面特点的题目,考查貌似非文章主要方面的内容,如文化常识方面的题目。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问题为“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命题角度三解题方略1仔细阅读,准确筛选,做好勾画标记。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细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2精准审题,判断角度,明确答题方向。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如概括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其可能的答题角度有考试内容、举办时间和录取标准
22、等。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自然能提高得分值。因此,对这类题,答前预判可能的分析概括角度极其重要。【2020浙江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不足,君孰与足?”(论语论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23、,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例题例题(1)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答案】以民为本,实行仁政。【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
24、话组织成答案。论语节选部分,有若劝鲁哀公减轻百姓赋税,提出“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与孟子提出的百姓无饥、无寒,有教育,就可以施行王道了。二者虽说法不同,做法也不同,但是主张却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以民为本,实行仁政。(2)上述主张的实现的途径,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答案】论语中主张通过减轻赋税,让百姓增加收入,解决民困问题,缓解百姓和国君的矛盾,从而有利于国家稳定。孟子选读主张推行王道,发展生产,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建设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论语中有若劝谏鲁哀公,要通过减轻赋税,让百姓增加收入,解决民
25、困问题,缓解百姓和国君的矛盾,从而有利于国家稳定。孟子选读中,孟子给梁惠王提出了许多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可概括为养民和教民两方面(或发展生产和教化百姓方面)。分析概括事理和事件的原因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发另一事件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命题角度四解题方略1精准审题,明确答题角度。既是问原因,结果肯定在题干中出现。既有
26、结果,那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有主要原因又有次要原因,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答题的关键点自然在于自身原因,兼及客观原因、外部原因。另外,如果涉及文章自身,自然要关涉文章的思路、结构及手法等方面的理由。2厘清层次,搜寻关键信息。在文中寻找理由文字时,对于要点较集中的说理文字(尤其是长句子),特别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转换为答案。3分清因果,理顺逻辑关系。在形成初步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可以检查理由与结果之间是否合理;二是看看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真题示例真题示例【2020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海瑞,字汝贤,
27、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
28、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宦官黄锦在侧曰: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
29、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
30、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节选自明史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节选自明史海瑞海瑞传)传)14
31、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自知触怒皇帝将死;抱定必死的决心。【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由“自知触忤当死”可知他自知触怒皇帝将死,所以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由“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可知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并不打算逃走,而是遣散童仆,等待皇上降罪。概括情节和结构思路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命题考查概括传主主要活动轨迹和事迹。厘清结构,要求考生对文言文的某一段落或整篇的层次进行梳理,多见于一些议论性文言文,或传记中的议论性语句,这类题型在北京卷和上海卷中比重较大。命题
32、角度五解题方略1标注文本表时间、地点的标志词,明确传主所做事情。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相关情节。2明确人物关系和官职变动情况,梳理全文行文脉络。用不同符号勾画标注不同人物姓名和官职变动等词语,明确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官职和地点的变化,交代了人物的活动轨迹和主要事迹,便于厘清全文脉络。3分析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明确逻辑关系。明确事件的前后逻辑关系,便于推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和发展趋势,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情节和结构特点。1.概括人物特点。例2022新高考卷14.后汉书吴汉传
33、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2.提炼事物特点。例2021山东淄博一模14.马隆采取何种措施麻痹成奚,使之懈怠?3.筛选概括原因。例2021新高考卷14.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020年新高考I I卷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2020新高考卷14.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4.概括作者观点态度。例2021新高考I I卷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5.比较分析
34、概括。例2022新高考I I卷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或行为特点,并不是现代文阅读尤其是小说的专利,在文言文阅读中,它也司空见惯,概括分析的方法同现代文的基本一致:1概括人人物形象(行为)特点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概括;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组织答案时可使用人物形象特点词,如诚实、勇敢、思维敏捷等;要概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述方式。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方向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第三步:提炼信息组答案例1:(2019全国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谊的形象特点。(3分)尝试解答尝试解
35、答第一步:审明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简要概括”“贾谊”“形象特点”。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明确答案要点文本内容文本内容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才学优异锐意改革
36、因谗言被疏远,但仍心忧朝廷,主张削减诸侯封地。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方向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第三步:提炼信息组答案例1:(2019全国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谊的形象特点。(3分)答:年少时才学优异;出仕后锐意改革;虽因谗言被疏远,被贬后仍心忧朝廷,主张消减诸侯封地。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应引起重视。对这种据果索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
37、,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方向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第三步:提炼信息组答案例2:(2019全国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3分)尝试解答尝试解答第一步:审明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干中的关
38、键词是“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明确答案要点文本内容文本内容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文帝不听。才高遭妒,触犯权贵利益天子听信谗言天子改革弊政意志并不坚定,没想重用贾谊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方向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第三步:提炼信息组答案例2:(2019全国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
39、(3分)答:内部:才高遭妒,触犯权贵利益;外部:天子听信谗言,天子改革弊政意志并不坚定,没想重用贾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在议论文中,也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方向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第三步:提炼信息组答案例3:(
40、2019全国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司马迁对贾谊的情感态度。(3分)尝试解答尝试解答第一步:审明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司马迁”“贾谊”“情感态度”。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明确答案要点文本内容文本内容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不用其议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数上疏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贾谊才能的赞
41、叹。“害”“短”二字鲜明地表明了司马迁对贾谊与权贵的褒贬态度。表达出司马迁对贾谊怀才不遇和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方向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对应第三步:提炼信息组答案例3:(2019全国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司马迁对贾谊的情感态度。(3分)答:字里行间透露司马迁对贾谊才能的赞叹;对贾谊改革行为的赞同;对贾谊怀才不遇和英年早逝的惋惜。1、看清题干的要求,问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还是异同。2、回原文一个角度一个角度找,把题干中的任何一方的态度都找出来。3、对比筛选出来的信息,最后组织答案。分点作答。学完本课,你觉得做文言文简答题应具备哪些意识?1要有精析题干意识。文言文简答题题干中的
42、关键词明示了作答的角度和方向,而有的关键词需根据文本信息斟酌方明其义。具备精析题干关键词意识,可确保作答方向正确。2要有转化文本词句意识。转化文本词句是对文言文的浅显化处理,其包含两方面:(1)大致理解文言词句本意,相当于精准翻译;(2)变成自己的语言概述词句意思。注注:语言简洁,尽量用自己的话转述,不完全摘抄原文,避免重复,切记遗漏(3)编排有序,加上序号,分行作答六、几个注意点1、概括表述要合于规范,使用序号,先问先答2、概括要完整全面,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3、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4、答案用自己的语言精准表达,不要直接摘抄,也不要用翻译代替答案;关键词语要译介精准。七
43、、练习1.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言: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言:“吕大防由吕大防由公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之唱;而公著之恶,则希哲导成之,岂宜公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之唱;而公著之恶,则希哲导成之,岂宜污华职。污华职。”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绍圣时期吕希哲为何“但守本秩”,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2.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
44、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众莫不叹服。莫不叹服。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3分)3.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天祥曰
45、:“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3 分)4.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
46、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衮乃云“贵主贵主”。太祖怒曰:。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后司马德宗荆州遂赐死。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太祖初闻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
47、: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太祖深悔之。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太祖深悔之。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崔逞为何被太祖赐死?请简要说明。(3分)5.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
48、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
49、最。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何灌不但军事才能突出,而且善于处理政务。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体现了他善于处理政务的能力?6.皇估初,拜御史中丞,乃奏:皇估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无所劝。”不报,举正固留班延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日:不报,举正固留班延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日:“先朝用人,虽守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
50、易思泽所以未宣民族所以未瘳者职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族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此敌也。”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遗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遗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皇帝为什么赏赐王举正白银三百,并升任其官职?请简要分析。(3分)7.黯既辞行,过大行中李息,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