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心理学第八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9517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八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八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八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八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八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第一节 个性和社会性概述 第二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小学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五节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本篇内容:本篇内容:3二二不管我的肤色和社会地位如何,我都会坚守自己独特的个性。沃尔特惠特曼45二二 一、个性和社会性一、个性和社会性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6二二(一)个性的概念 西方又称人格(西方又称人格(personality),是构),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7二二个性

2、的特征1.独特性独特性2.稳定性稳定性3.统合性统合性4.功能性功能性8二二(二)个性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气质和性格 9二二(三)社会性的概念 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

3、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称为社会性。的心理特性称为社会性。10二二(四)社会性的结构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2.社会行为社会行为11二二 二、影响儿童个性二、影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和社会性发展的因素12二二(一)生物遗传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二)家庭因素(二)家庭因素(三)社会文化因素(三)社会文化因素(四)学校教育因素(四)学校教育因素1314二二 一、弗洛伊德的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心理性欲理论15本我(本我(id):先天生物本能先天生物本能快乐原

4、则快乐原则自我自我(ego):意识结构部分:意识结构部分现实原则现实原则超我超我(superego):良心和自我理想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成分道德原则道德原则三者和谐统一三者和谐统一健康人格发展健康人格发展(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16(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年 龄描 述口唇期0 01 1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婴儿从吸吮、咀嚼、吞咽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肛门期1 13 3自发排便中获得性满足。大小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与儿童之间冲突。性器期3 36 6性器官的刺激获得满足。产生恋父或恋母情结。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化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潜伏期6 61111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压抑,性

5、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发展生殖期12岁后青春期唤醒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方式表达冲动。个体此时尽量摆脱父母,幻想独立,从一个自私、追求快乐的孩子转变为寻找同龄伙伴,考虑选择配偶,成为具有现实和社会化的成人。17二二 小学时期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潜伏期。他小学时期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潜伏期。他认为,随着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开始认为,随着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开始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阴霾在潜意识中。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阴霾在潜意识中。这个时期,儿童没有被压抑的情感,是一个相这个时期,儿童没

6、有被压抑的情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儿童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在社会当平静的时期,儿童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在社会可接受的追求中,如学习、游戏和运动等,他可接受的追求中,如学习、游戏和运动等,他们开始专注于社会情感的发展。们开始专注于社会情感的发展。18(三)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1.强调早期经验作用,促进后期研究强调早期经验作用,促进后期研究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开创心理动力学开创心理动力学3.性本能决定论者性本能决定论者-过分强调性的作用过分强调性的作用4.研究来自个人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研究来自个人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实验支持、难以重复验证。缺乏

7、实验支持、难以重复验证。19二二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社会发展阶段理论20(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人一生面临八个主要艾里克森认为人一生面临八个主要危机或冲突。每种冲突在一个独特的时危机或冲突。每种冲突在一个独特的时期产生,这个时期是由发展的个体在生期产生,这个时期是由发展的个体在生命的特定时期经历的生物成熟和社会需命的特定时期经历的生物成熟和社会需求决定的。每种危机必须顺利解决才能求决定的。每种危机必须顺利解决才能成功过渡到下一个危机。成功过渡到下一个危机。21年龄心理社会危机艾里克森的观点:有意义的事件和社会影响相应的弗洛伊德的人格阶段0 01 1

8、信 任 对 不信 任 对 不信任信任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信任感,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出生后的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出生后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形成对成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形成对成人的信任感。否则会对人和世人的信任感。否则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界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这种信任和不信任感会延续到这种信任和不信任感会延续到以后阶段。以后阶段。口唇期口唇期1 13 3自 主 羞自 主 羞怯、疑虑怯、疑虑基本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当儿童学会说话和走路,能够比较独立地探索周围世界时,他们感到自己的力量,自己有影响环境的能力,获得自主感和自尊感。如果父母对儿童的行为限制、批评、惩罚

9、过多,就会使儿童产生羞怯感和怀疑感。肛门期肛门期2236主动内疚儿童试图像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如果父母能积极支持儿童从事的游戏和智力活动,儿童会发展更多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有时候儿童在主动工作时,往往会与别人主动性发生冲突,这时也会产生内疚感。性器期612勤奋自卑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如果儿童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成人奖励,就会获得成就感,变得更勤奋。否则容易形成自卑感。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潜伏期 1 2 20同一性角色混乱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

10、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一个青年能把过去各个时期里与各种人物同一而形成的种种自我形象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新的自我同一,否则他们就会对自己成年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社会动因是同伴。早 期 生殖 期(青 少 年)232 0 40亲 密 孤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系(或共有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会使个体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生殖期 4 0 65繁 殖 停滞在这一阶段成人面对的主要任务是繁殖。他们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繁殖”的标准是由文化来界定的。不能或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会变得停滞或自我中心。

11、主要的社会动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规范。生殖期 老 年期完 善 绝望老年人回顾生活,认为它或者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或者失望的、没有履行承诺和实现目标。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的结果。生殖期24二二小学儿童处于埃里克森所划分的第四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小学儿童处于埃里克森所划分的第四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是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是关于自我生长的决定性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在学习活关于自我生长的决定性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各种人类知识和经验,学

12、习与同伴共同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各种人类知识和经验,学习与同伴共同游戏和活动,逐渐掌握主要的认知和社会技能。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动,逐渐掌握主要的认知和社会技能。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如果儿童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成人如果儿童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成人的奖励或肯定,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勤奋;而如果这一的奖励或肯定,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勤奋;而如果这一时期儿童在学业上屡遭失败,在日常活动中也常遭到成人的批评时期儿童在学业上屡遭失败,在日常活动中也常遭到成人的批评或惩罚,就会形成自卑感。在这一阶段,影响儿童的主要是学校或惩罚,就会形成

13、自卑感。在这一阶段,影响儿童的主要是学校教师以及儿童在学校的经历。小学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评价学生,教师以及儿童在学校的经历。小学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经常从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多肯定、欣赏学生,找到经常从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多肯定、欣赏学生,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很多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很多成人对工作和学习的良好态度与习惯都来自于这个阶段形成的勤成人对工作和学习的良好态度与习惯都来自于这个阶段形成的勤奋感。奋感。25(二)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埃里克森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埃里克森从情绪的、

14、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发展,这种整体性研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发展,这种整体性研究观点值得借鉴。究观点值得借鉴。2.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由本我移向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由本我移向自我,并十分重视自我与外部环境的作用。自我,并十分重视自我与外部环境的作用。3.他不仅重视生物因素的作用,更重视社会文他不仅重视生物因素的作用,更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化因素的作用。4.埃里克森在他的八个阶段中抓住了生命的主埃里克森在他的八个阶段中抓住了生命的主要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被应用。要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被应用。5.但埃里克森也因为对心理发展动因问题阐述但埃里克森也因为对心理

15、发展动因问题阐述不清而受到批评。不清而受到批评。2627二二 一、小学儿童学习一、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兴趣的发展28(一)学习兴趣的概念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产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生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科学知识,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倾向。29(二)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从对学习活动的形式感兴趣过渡到从对学习活动的形式感兴趣过渡到对具体学习内容感兴趣对具体学习内容感兴趣 从对个别事物感兴趣逐渐过渡到对从对个别事物感兴趣逐渐过渡到对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感兴趣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感

16、兴趣 从直接的学习兴趣发展为间接的学从直接的学习兴趣发展为间接的学习兴趣习兴趣30 (三)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31二二 二、小学儿童气质二、小学儿童气质的发展的发展32(一)气质的概念及特性1.气质的概念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的脾气、秉性。2.气质的特性气质的特性 (1)天赋性天赋性 (2)稳定性稳定性 (3)可塑性可塑性33(二)气质类型及表现 1.胆汁质胆汁质 2.多血质多血质 3.粘液质粘液质 4.抑郁质

17、抑郁质34(三)小学儿童的气质差异与教育1.依据学生不同气质类型特征采取不依据学生不同气质类型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同的教育策略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气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气质差异35二二 三、小学儿童性格三、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的发展36(一)性格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37(二)性格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38(三)性格类型1

18、.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2.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型和外倾型39 (四)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教育4041二二 一、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述的概述42(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自我意识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自我意识也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也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具体而言,它包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具体而言,它包括人在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自然、括人在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自然、自己对他人、自己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自己对他人、自己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

19、活动。活动。43(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 (1)自尊(自尊心)自尊(自尊心)(2)自信心自信心 (3)成功感与失败感成功感与失败感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44二二 二、小学儿童自我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意识的发展特点45(一)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二)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三)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46二二 三、小学儿童自我三、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47(一)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1.创设情境,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创设情境,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师应对小学儿童做出积极评价教师应对小学儿童做出积极评价48(二)小学儿童自尊的培养1.在家庭

20、教育中培养儿童的自尊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的自尊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自尊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自尊3.在交往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自尊在交往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自尊49二二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高峰体验高峰体验 活动目的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讲自己成功的经:通过让学生讲自己成功的经验,帮助学生来欣赏自己,建立积极的验,帮助学生来欣赏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活动对象活动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活动时间活动时间:4590分钟分钟活动步骤:见教材活动步骤:见教材50(三)小学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建立良好的父母控制模式建立良好的父母控制模式2.有效的言语指导有效的言语指导3

21、.在体育活动中指导儿童进行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中指导儿童进行自我控制4.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5152二二 一、小学儿童人际一、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关系的发展特点53(一)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麦克斯白提出亲子关系三阶段模式:麦克斯白提出亲子关系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父母控制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决定由父母做出。第二阶段,共同控制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岁),父母主要有,父母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

22、的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和教儿童知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和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第三阶段,儿童控制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儿童自己作出更多的重要决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54(二)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2.教师期望与学业成就教师期望与学业成就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3.教师评定与小学儿童的伙伴地位教师评定与小学儿童的伙伴地位55(三)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1.小学儿童的同

23、伴接纳性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性2.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56塞尔曼友谊发展阶段理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37岁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第二阶段第二阶段(49岁岁),单向帮助阶段。,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岁),双向帮助阶段。,双向帮助阶段。第四阶段第四阶段(915岁岁),亲密的共享阶段。,亲密的共享阶段。第五阶段第五阶段(12岁以后岁以后),自主的共存阶段,是友,自主的共存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谊发展的最高阶段。57二二 二、小学儿童人际二、小学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交往能力的培养58(一)小学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1.攻击型攻击型 2.学

24、业不良型学业不良型 3.吵闹型吵闹型 4.孤僻型孤僻型59(二)小学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1.缺乏社交技能缺乏社交技能2.个性心理因素个性心理因素 60(三)小学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1.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2.为儿童(尤其是不受欢迎儿童)提供社为儿童(尤其是不受欢迎儿童)提供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会交往技能训练3.为学习成绩不良儿童提供学习技能训练为学习成绩不良儿童提供学习技能训练4.家庭、学校、社会多为儿童提供交往空家庭、学校、社会多为儿童提供交往空间和机会间和机会61二二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盲行盲行 活动目的:活动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提高小学通过助人与受助

25、的体验,提高小学儿童信任别人和获得别人信任的能力。儿童信任别人和获得别人信任的能力。活动对象:活动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活动时间:活动时间:45分钟分钟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眼罩眼罩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教师事先要选择好盲行路线,活动教师事先要选择好盲行路线,活动空间应该在地形上有些变化(如上楼、下坡、空间应该在地形上有些变化(如上楼、下坡、拐弯),但是不能有危险的区域,以免学生受拐弯),但是不能有危险的区域,以免学生受伤。伤。活动步骤:见教材活动步骤:见教材62思考与练习1简述个性的概念、特征和结构。简述个性的概念、特征和结构。2简述影响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因素。简述影响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因素。3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简述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简述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5简述小学儿童学习兴趣发展特点及培养。简述小学儿童学习兴趣发展特点及培养。6简述小学儿童气质差异与教育措施。简述小学儿童气质差异与教育措施。7简述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教育措施。简述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教育措施。8简述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简述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培养。9简述小学儿童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简述小学儿童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小学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系的发展特点及小学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儿童心理学第八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