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際關係理論人際關係理論講席講席 井敏珠井敏珠第一節第一節 人際需求論與社會交換論人際需求論與社會交換論v一、人際需求理論一、人際需求理論 Schutz(1958,1966)主張人際關係是否要開始、建立或是維持,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人際需求包括情感(affection)需求、歸屬(inclusive)需求、控制(control)需求。(一)情感需求(一)情感需求 v個人有付出情感與獲得情感的期望,並且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達情感,和他人建立關係並維持情感需求。v1.缺乏人際關係(缺乏人際關係(underpersonal):):避免親密關係,態度冷漠。表面上很友好,卻與人保持
2、一定的情緒距離。(一)情感需求(一)情感需求v2.過度人際關係(過度人際關係(overpersonal):):希望與他人有密切的情緒聯繫並試圖建立這種關係,態度積極熱情地想與每個人建 立親密關係。但情感也不易專注,較不易 獲得交心的情感。3.適度人際關係(適度人際關係(personal):):關係密切與否都能恰當地看待自己。依據情況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也可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二)歸屬需求(二)歸屬需求v個人能被他人認同接納,在群體情境中產生歸屬的需求,想要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係的需要。v 1.缺乏社交(缺乏社交(undersocial)的人生活較為封閉,通常選擇獨處,內傾、退縮
3、、避免與他人建立關係。與其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二)歸屬需求(二)歸屬需求v2.過度社交(過度社交(oversocial)的人生活中常需要同伴,無法忍受孤獨,經常向外與他人進行接觸、吸引他人注意。v3.適度社交(適度社交(social)的需求,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決定自己是否參與群體,可以一人獨處,也可以參與活動以滿足歸屬的需求。(三)控制需求(三)控制需求v個人希望能成功地影響周遭人事的慾望,在權力問題上與他人建立並維持滿意關係的需要。v1.逃避型(逃避型(waiver):傾向於謙遜、服從,在與他人交往時拒絕權力和責任。v2.獨裁型(獨裁型(autocrat):):好支配、控制他人,喜歡最高的權力
4、地位。v3.民主型(民主型(democrat):):根據情況適當地確定自己的地位和權力範圍,能順從上級,亦能自己掌權。二、社會交換論二、社會交換論v社會學家Homans(1950,1974)認為人際互動過程中,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個人所付出的行為為了獲得報酬報酬和逃避懲罰逃避懲罰,降低付出的代價代價和提高回收利益回收利益的方式去行動。vThibuat及Kelly(1959,1978)提出代價與報酬(cost-reward)關係理論,交換的觀點交換的觀點在於分析雙方付出代價與獲得報酬的情形,期待低低代價高報酬的互動代價高報酬的互動,人們會被最能夠提供報酬的人所吸引。(一)報酬和代價(一)報酬
5、和代價v1.報酬是指在人際關係中所獲得任何正面有價值的結果,包括物質與非物質。個人對報酬的認知具差異性。Foa(1971,1974)提出六種基本報酬的類型,包括愛(love)、服務(sevice)、物品(goals)、金錢(money)、資訊(information)、地位(status)。v報酬報酬可分為特殊性與具體性兩個向度。(1)特殊性向度特殊性向度 指人際關係中所獲得的報酬 價值依提供者而決定,例如溫柔對待等,會因提供者的不同而具差異性。(2)具體性向度具體性向度 指人際關係中所獲得的報酬 是具體實在的物品,例如金錢、職位等。非具體象徵性的報酬非具體象徵性的報酬 如忠告、肯定和鼓勵等。
6、v2.代價代價是指個人在人際關係中所得到任何負面結果,包括時間、精力、衝突、焦慮和自我貶抑等。vSedikides在1994年以大學生為對象,研究在浪漫關係中所經驗的報酬和代價為何?代價代價包括壓力、憂慮、時間、精力、爭吵、對方的依賴感、缺乏與其他社交和交往的自由。研究發現在性別上具差異性:男性較關注的是金錢、時間和精力。女性則是對伴侶的依賴和自我認同的喪失。(二)評估結果(二)評估結果v1.獲得報酬與付出代價相互抵消後,整體的結果是對個人有益(報酬高於代價)或是有損失(代價高於報酬)。v2.獲得報酬與付出代價,所獲得實質結果將人際關係做比較判斷比較判斷:ThibuatKelly(1959)分
7、為比較水準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和其他選擇其他選擇比較水準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v(1)比較水準比較水準 是指個人認為自己應該獲得的報酬結果,是根據社會規範以及個人期望所產生的標準。A.與個人過去的人際關係做比較。B.與其他類似經驗的人做比較,高自尊的人對人際關係會有相對較高的比較水準。v(2)其他選擇比較水準其他選擇比較水準 是個人認為從其他選擇的人際關係中,代價與報酬與目前進行的人際關係做比較,衡量可用其他選擇時,個人所能接受的最低滿意度。A.滿意滿意人際關係中,結果的水準超過比較水準。B.不滿意不滿意結果的水
8、準時,仍然繼續維持,結果水準與其他選擇比較水準相當或超過。反之結果水準低於其他選擇比較水準,則會不滿意目前的關係。(三)協調結果(三)協調結果v社會交換理論社會交換理論中的共識共識是如何協調結果以使雙方的報酬達到最高。vThibuatKelly(1959)提出三種三種基本獲得 報酬與付出代價的關係:(1)對稱的獲利)對稱的獲利(2)對稱的吃虧)對稱的吃虧(3)雙方代價與報酬不對稱)雙方代價與報酬不對稱(四)公平原則(四)公平原則vHomans(1950,1974)認為個人希望自己獲得的報酬與其付出的代價成正比。v人際關係公平原則人際關係公平原則前提下,可採取資源分配資源分配方法有三種:方法有三
9、種:(1)公平分配)公平分配:每個人得到相同結果(2)各取所需)各取所需:考量每個人的相對需求(3)正義分配)正義分配:所或利益與貢獻成正比公平論公平論(equity theory)v四個前提:(1)人際關係中雙方雙方讓彼此的利益結果達到利益結果達到最大最大。(2)發展出每一個人公平分配報酬的規則,促使集體的報酬達到最大集體的報酬達到最大。(3)個人察覺人際關係不公平察覺人際關係不公平,會感到煩惱。(4)覺察不公平覺察不公平存在時,會採取行動回復公回復公平,其方式有真正公平與運用認知改變不平平,其方式有真正公平與運用認知改變不平衡的覺察衡的覺察。社會交換論社會交換論v社會交換論主張投資報酬決定
10、人際關係投資報酬決定人際關係,過於將人類的人際行為視為一種理性的模式人際行為視為一種理性的模式,無法完全地解釋複雜的人際互動行為。(Verderber Verderber,1992)第二節第二節 符號互動論與戲劇論符號互動論與戲劇論一、符號論一、符號論 Mead和Blumer認為個人對於他人的行為並非產生直覺反應,而是透過思考和詮釋,然後針對他人行為的意義,產生文字等抽象符號的媒介。其三種基本假設基本假設:1.人對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個人的意人對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個人的意義為基礎。義為基礎。2.這些事物的意義源自於個人與其同伴的互動事物的意義源自於個人與其同伴的互動,
11、而不存在於這些事物本身。3.當個體在應付其所遇到的事物時,會透過自己的解透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一)符號(一)符號v包括語言、符號、文字、手勢、表情、動作和其他抽象符號等。v語言和文字是一種符號,其意涵是個人和社會所賦與的,是個人在互動中用來代表感覺、觀念、思想、價值和情緒方面的溝通。v人際互動過程中,人們的思想、觀察、傾聽、行動等,都須經由符號來表達以達到溝通的目的。vCharon(1979)指出符號有三個基本特質:(1)符號的發展具社會性,經由互動過程以符號表達意念、價值和思想。(2)符號的意義與運用並非完全一致的,它是由使用者隨意而定。(3)手勢與語
12、言都含有某種特定的意義,當人們將幾個手勢與語言連接一起,它們就能用來表達意思、溝通和互動。(二)詮釋(二)詮釋vBlumer的詮釋在闡明 Mead行為主義和傳統制約不同看法。傳統制約是一種刺激與反應的連結,經過學習可以產生自動化的反應;而符號互動論則強調在人際互動上接受刺激後,需經過個人的詮釋再做出反應,即是刺激-詮釋-反應。如此,人際互動是一種有意義的互動。vBlumer認為詮釋意義具有三個基本原則:(1)人對事物的反應基礎建立在事物對己的意義。(2)事物的意義在人際互動中顯現出來。(3)事物的意義是經由個人詮釋而確定。(三)扮演他人角色(三)扮演他人角色v詮釋、分析和反應詮釋、分析和反應是
13、人們互動的過程。v透過詮釋他人的語言、姿勢和符號,來進行溝通和互動,預期對方的反應為何,以便適應彼此。易言之,運用想像力扮演他人的角色,才能瞭解他人的立場,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並在互動中協調適應,促進人際互動的效果。(四)心靈、自我和社會(四)心靈、自我和社會v(1)心靈)心靈幫助個人瞭解自己與他人,協助個人決定行為反應。v(2)自我)自我是具有反省的意義,是思考過程的一部份,個人可以跳脫自己的立場,以旁觀者量自己,產生自我對話。自我是兒童時期學習他人角色,經過預備、嬉戲階段、團體遊戲階段以及想像他人對於自己的評價逐漸發展出來。v(3)人際互動的符號)人際互動的符號是抽象的抽象的,具有社會文化
14、的社會文化的內涵內涵,對符號的詮釋需要在社會文化脈絡下進行。人類的社會發展就是一連串符號互動的歷程。社會現象是個人整合自己和他人的觀點後,進而詮釋進行人際互動的一個歷程。v人透過語言認識自我、他人與社會。個人透過人際互動學習有意義的符號,然後運用這種符號來進行自我互動並發展出自我。v個體在符號互動中逐漸學會在社會允許的限度內行動,個人的行為會受到自己對情境所下定義的影響,進而促進人際關係中的互動成效。(二)戲劇論(二)戲劇論vGoffman研究個人製造印象,以及他人根據其印象所做出反應的過程。v(一)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 個人用適當語言或非語言行為控制他人對於自己的印象形成過程,又稱印象整飾
15、、自我表演印象整飾、自我表演,是一種社交技巧。人際互動中,藉由修正自我的呈現,以獲得個人想要的回應。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會影響對方對自己的反應。個人印象管理方法個人印象管理方法v1.依社會標準或是對方的好惡修飾自己v2.隱藏自我。為了讓人產生良好印象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常常將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v3.依社會角色整飾自己,表現出符合社會角色規範的行動。v4.投對方所好。(二)互動場地(二)互動場地vGoffman將人際互動分前台frontstage和 後台backtstage (1)前台)前台 公開領域,正式扮演社會角色。(2)後台)後台 私密領域,輕鬆扮演自我角色。(三)面子功夫(三)面子功夫v
16、Goffman認為表面功夫是指個人採取行動,藉著注視、手勢、姿態,及言語的敘述,使他人對自己產生好印象。(1)面子功夫是指個人在人際中盡量求表現以保留面子(save face)。避免丟臉,表現出個人的自重。其運作是個人對角色的自覺。(2)人際禮儀的四種類型:表達式禮儀、迴避式禮儀、維繫式禮儀、認可式禮儀。(3)人際禮儀的功能有a.指示性功能b.自我保護及肯定功能c.維持對等性功能第三節第三節 其他人際相關理論其他人際相關理論v一、社會角色模式一、社會角色模式 人際關係中,角色角色是指社會期望的行為型態(張春興,民84)(1)角色期望)角色期望是指個人取得某種社會角色以後,會按規範希望或他人要求
17、來扮演該角色的心理傾向。(2)角色衝突)角色衝突是指個人在生活中角色扮演時所遭遇的心理困境,與特殊人際角色有關的義務。v二二.遊戲模式遊戲模式 Berne(1964)主張人際關係是相當受到一些遊戲的控制或影響。遊戲是指用來影響對方的一些人際策略,一個人人格包含P、A、C三種自我狀態。(1)父母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是一個人從父母或是其他具影響力的人學習而來的。(2)兒童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是一個人以自己過去,特別是幼兒時期方式來思考、感覺和表現。(3)成人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是利用既有資源來思考、記憶和應用,通常以不帶感覺來表現。v三、平衡論三、平衡論 美國社心和完形理論家Heider(1
18、958)提出人際關係中,個人與他人的態度和認知信念不一致時,會促成個人態度的改變。強調認知結構中評價因素與情感因素的一致性,在維持認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P-O-X模式,P代表個人、O代表另一個人、X代表共同關心的對象,三者之間用正負號表示,當三者乘積為正,表示和諧人際關係,反之則是不和諧。個人為維持人際平衡所採取的策略:a.改變自己的態度b.改變他人的態度或意見c忽略彼此的差異.v四、場地論四、場地論 Lewin於一九三一九三提出場地論場地論,其瞭解人類行為的公式為Bf(P,E),B為行為,P表示個體,而E是環境。f是函數關係,即行為是個體與其心理情境二者的函數。人際關係的互動情形不僅個人的
19、行為表現,還包括環境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場地論場地論中有三個主要觀點三個主要觀點(1)此時此刻)此時此刻(2)知覺()知覺(3)意圖)意圖v五、俗民方法學五、俗民方法學 社會學家Garfinkel(1967)以微觀社會學角度探討個人理解社會現實的過程,在日常生活態度與意義經驗分析上,並強調個人對世界常識的理解,以及其互動方式。(一)計算(一)計算 人際互動過程中,雙方所表達得意涵是什麼?雙方對話的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常以省略方式進行,彼此已共同瞭解,雙方瞭解不需口頭解釋的部分稱指標性表達。(二)指標變義性(二)指標變義性 人際互動過程中所有行動要依其特定情境與特殊互動脈絡去分析、研究與解釋。
20、同一種人際互動在不同脈絡中會有不同意義。(三)對等原則(三)對等原則 人際互動並非一成不變,個人可依實際情境去應變而行動,並透過經驗的累積學習。(四)自然語言(四)自然語言 人際之間互動所形成的基本對話結構。言行所隱含的意義存在對話中。語言溝通的單位是語言行為運作過程中的產物。六、人際相關理論的觀點六、人際相關理論的觀點 (一)(一)Adler的社會興趣的社會興趣 人類行為受到社會驅動力的影響,具有社會性和創造性。人天生有一種主動關心周遭人事物的潛在傾向,稱為社會興趣。(二)(二)Fromm的逃避自由的逃避自由 人類基本的兩難是自由與安全,個人因為自由所產生的社會紊亂而恐懼自由、逃避自由,個人
21、希望能接受他人的管制,而獲得安全需求的滿足。(三)(三)Horney的基本焦慮的基本焦慮 Horney(1937)提出基本焦慮論基本焦慮論,人的焦慮主要由於幼年時期的恐懼、不安全感、愛的需求以及罪惡感等複雜情緒,累積形成怨恨受到壓抑(repression)而產生的。基本焦慮基本焦慮是一種自覺渺小、無助、受威脅的感覺。兒童處於高度競爭情境中會感到焦慮不安,進而發展出三種對抗基本焦慮的策略:(1)朝向人們)朝向人們:藉著情感投注等來保護自己。(2)對抗人們)對抗人們:藉著攻擊和敵意來保護自己。(3)離開人們)離開人們:藉著孤立和退縮來保護自己。Horney將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分為順適型、進取型、分離型順適型、進取型、分離型(四)(四)Sullivan的人際觀點的人際觀點 Sullivan發展出以人際互動觀點人際互動觀點為主的人格發展理論。不同階段,人格發展即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進行,注重早期發展人際關係中的焦慮喚醒(anxiety-arousing)。嬰兒依賴重要他人來滿足其生理與心理的需求,缺乏愛及關懷導致缺乏安全感及焦慮。成長過程中經歷社會化過程,不斷的評價造成壓力,使兒童自自我標籤好的我和壞的我我標籤好的我和壞的我。壞的我帶來壞的我帶來個人的焦慮,漸漸發展出自我系統,透過覺察控制,個人的焦慮,漸漸發展出自我系統,透過覺察控制,以保護自己免於焦慮。以保護自己免於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