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弃疾( ),南宋词人。字 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 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 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 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 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 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 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 生。一生坚决主张抗 金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年,金国大举 南犯,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 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掌书记 职务。在起义职务。在起义 军的几个
2、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干了两件轰 动一时的事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 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骑 兵,直逼驻有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 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
3、留在南京。 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 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 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 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 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
4、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 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 反映了这种悲愤。反映了这种悲愤。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六岁了,辛弃疾从岁了,辛弃疾从 42 岁到岁到 60 岁一直过着岁一直过着“隐居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 用。 这期间,用。 这期间, 1203 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侂胄起用,胄起用, 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 年韩年韩侂侂胄胄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草草北伐。 而镇江
5、濒临抗战前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 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 作,但是韩作,但是韩侂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 备。韩备。韩侂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 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 满怀悲愤而写下的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 以古讽今。 风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6、去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金戈铁马铁马 元嘉元嘉草草草草 赢得赢得仓皇北顾仓皇北顾 可堪可堪回首回首 寻常寻常巷陌巷陌 英雄无英雄无觅觅 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金戈铁马铁马 元嘉元嘉草草草草 赢得赢得仓皇北顾仓皇北顾 可堪可堪回首回首 寻常寻常巷陌巷陌 英雄无英雄无觅觅 (英雄业绩)(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精锐部队) (草率)(草率) (落得)(落得) (不堪,哪堪)(不堪,哪堪) 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普通)(普通) (寻找)(寻找) 用 典 所谓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 今人以抒发情怀, 是
7、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今人以抒发情怀, 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 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 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 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 以一当十以一当十。 孙权孙权 廉颇廉颇 佛狸祠佛狸祠 刘义隆刘义隆 刘裕刘裕 词词 中中 用用 典典 孙权其人: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 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 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 抗衡曹
8、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 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 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 孙权其人:孙权其人: 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 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 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了家园家园。 孙权其人:孙权其人: 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 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
9、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 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了家园家园。 辛弃疾以辛弃疾以 “英雄英雄 ” 一词赞颂他, 表示自己对他的一词赞颂他, 表示自己对他的 敬仰和向往,敬仰和向往, “无觅孙仲谋处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 人物,再无处可寻了。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榭歌台,风流舞榭歌台,风流” ,是英雄事,是英雄事 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 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10、。 刘裕其人:刘裕其人: 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 平定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 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 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 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 片故土。 刘裕其人:刘裕其人: 作者态度及目的:作者态度及目的: 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 平定平定叛乱。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 光复洛阳、长安、煊光复洛阳、长安、煊赫赫一时一时。 刘裕其人:刘裕其人: 作
11、者态度及目的:作者态度及目的: 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 平定平定叛乱。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 光复洛阳、长安、煊光复洛阳、长安、煊赫赫一时一时。 “想当年想当年”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 骋中原,气吞胡虏。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骋中原,气吞胡虏。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 年)年) 呈给宋孝宗的 美芹十论 里, 指出北伐应取道山东呈给宋孝宗的 美芹十论 里, 指出北伐应取道山东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因为山东之民劲勇,
12、敌守备简略。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得山东,则河北 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韩韩侂侂胄急于北伐,胄急于北伐, 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 还有如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 还有如 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 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 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 的意思的意思。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赏析:赏析: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赏析:赏析: 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 “舞榭歌
13、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赏析:赏析: 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 歌台舞榭歌台舞榭: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 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 国出现承平气象。国出现承平气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赏析:赏析: 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 歌台舞榭歌台舞榭: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
14、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 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 国出现承平气象。国出现承平气象。 风流风流: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赏析:赏析: 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 歌台舞榭歌台舞榭: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 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
15、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 国出现承平气象。国出现承平气象。 风流风流: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 雨打风吹雨打风吹:历史风云。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火,辛弃疾:历史风云。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火,辛弃疾 时已将近千年, 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 言外有江山时已将近千年, 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 言外有江山 寂寞,时事消沉之意。寂寞,时事消沉之意。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赏析:赏析: 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
16、。 歌台舞榭歌台舞榭: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操, 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是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吴 国出现承平气象。国出现承平气象。 风流风流: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 雨打风吹雨打风吹:历史风云。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火,辛弃疾:历史风云。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火,辛弃疾 时已将近千年, 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 言外有江山时已将近千年, 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 言外有江山 寂寞
17、,时事消沉之意。寂寞,时事消沉之意。 这几句,突出萧索、凄凉之象,笔调转这几句,突出萧索、凄凉之象,笔调转 为哀怨、舒缓,词人感慨眼前之景象,表达为哀怨、舒缓,词人感慨眼前之景象,表达 了对孙权的崇拜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了对孙权的崇拜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 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 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宋文帝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 好大喜功,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 好大喜功, 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 打没有准备的仗, 结果听
18、信王玄漠北伐之策, 打没有准备的仗, 结果一败涂地,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 狼居狼居胥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 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 宋文帝战败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 宋文帝战败 时有时有 “北顾涕交流北顾涕交流”的诗句。的诗
19、句。 宋文帝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 好大喜功,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 好大喜功, 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 打没有准备的仗, 结果一败涂地,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 打没有准备的仗, 结果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 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 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
20、皇北顾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 宋文帝战败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 宋文帝战败 时有时有 “北顾涕交流北顾涕交流”的诗句。的诗句。 作者用典用意作者用典用意 宋文帝宋文帝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 好大喜功,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 好大喜功, 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 打没有准备的仗, 结果一败涂地,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 打没有准备的仗, 结果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
21、震恐。封 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 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 宋文帝战败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 宋文帝战败 时有时有 “北顾涕交流北顾涕交流”的诗句。的诗句。 作者用典用意作者用典用意 “佛狸祠”景象:佛狸祠”景象: 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 长
22、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 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佛狸祠”景象:佛狸祠”景象: 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 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 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作者用事目的:作者用事目的: “佛狸祠”景象:佛狸祠”景象: 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 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
23、年在佛狸词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 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作者用典目的:作者用典目的: 作者的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情是沉重的,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 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 民族就安于异族统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 民族就安于异族统 治, 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治, 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 中原的不满中原的不满。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4、!”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 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 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 地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地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 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 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
25、家前途的深沉的悲 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廉颇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 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 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一 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但结果赵 使还报赵王说:使还报
26、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 三遗矢矣。三遗矢矣。”(见史记(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 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廉颇廉颇 作者用意作者用意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 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 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破强秦,使赵国
27、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一 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但结果赵 使还报赵王说:使还报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 三遗矢矣。三遗矢矣。”(见史记(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 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廉颇廉颇 作者用意作者用意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 赵
28、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 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一 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但结果赵 使还报赵王说:使还报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 三遗矢矣。三遗矢矣。”(见史记(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 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老
29、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 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多用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多用 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 表表。 用典意图:用典意图:借廉颇抒发自己的“烈士暮年,壮借廉颇抒发自己的“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的豪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心不已”的豪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出辛词“豪放悲壮”的风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出辛词“豪放悲壮”的风 格特色。格特色。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
30、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作者登上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 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 想到韩想到韩侂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 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时代英雄,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时代英雄, 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 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 词中用典之处颇多,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有无堆砌之 感感,为什么为什么? 用事
31、是用典的一种方式, 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 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 者的思想感情。者的思想感情。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 内容大多与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内容大多与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 下片一开始就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 下片一开始就 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 使人回溯历史, 意在汲取教训,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 使人回溯历史, 意在汲取教训, 不打无准备的仗。 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不打无准备的仗。 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 的基本方针,也是极自然的
32、,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的基本方针,也是极自然的,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 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 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 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 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使人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使人 的思想感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的思想感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
33、象来 表现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表现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 通过通过 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和和 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京口北固亭怀 古古 的学习的学习, ,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 不同点: 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多情应笑我,早生华早生华 发发.人生如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风格显得开阔 明朗明朗,旷达乐观旷达乐观. 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风格显得 含蓄含蓄,蕴藉蕴藉,激愤激愤,沉郁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