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李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2章 上 皮 组 织目录一、被覆上皮 的内容和意义二、腺上皮和腺三、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四、上皮组织的再生与化生教学要求熟悉了解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与功能意义;上皮组织特殊结构的光镜、电镜结构特点、分布、功能意义。腺的形成与分类;外分泌腺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上皮组织的更新与再生。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概 述1.上皮组织的组成 大量形态规则、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2.上皮组织的特点(1)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2)细胞有极性,游离面、侧面与基底面的结构、功能不同(3)无血管,结缔组织内血管提供营养(4)
2、感觉神经末梢丰富3.分类(1)被覆上皮(2)腺上皮(3)感觉上皮(4)肌上皮上皮组织的位置与结构模式图被覆上皮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单层扁平(鳞状)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复层扁平(鳞状)上皮复层柱状上皮:结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泌尿管道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阴道角化:皮肤表皮被覆上皮根据构成细胞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状分类1.单层扁平上皮 细胞表面光滑,呈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核椭圆,位于细胞中央。切面观察,细胞扁薄
3、,胞质少,只有含核的部分略厚。上图:中动脉腔面内皮下图:胃外膜表面间皮 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间皮)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2.单层立方上皮 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从上皮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居中。分布于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单层立方上皮A.单层立方上皮模式图;B.肾小管单层立方上皮光镜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3.单层柱状上皮 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为柱状,核为椭圆形,其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小肠黏膜中单层柱状上皮1.柱状细胞细胞质;2.杯状细胞;3.纹状缘;4.柱状细胞核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
4、版)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细胞紧密排列而成,以纤毛柱状细胞最多,杂以杯状、梭形、锥状细胞。细胞高低不同,核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但所有细胞的基底面都座落在基膜上,故显微镜下很像复层,实则单层。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气管中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1.纤毛;2.杯状细胞;3.柱状细胞;4.锥状细胞;5.基膜12345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由多层细胞组成,又称复层鳞状上皮。切面上,细胞形状不一。紧靠基膜的一层基底细胞为矮柱状,为干细胞,其产生的部分子细胞向浅层移动。基底层以上是数层多边形细胞,最表层的扁平细胞已退化,逐渐脱落。上皮与深部结缔组织的连接凹凸不平。5.复层扁平上皮食管黏膜中的复层扁平上皮1.基
5、底层细胞;2.多边形细胞;3.扁平细胞;4.结缔组织1234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细胞可分为表层细胞、中间层细胞和基底细胞。由于一个表层细胞可覆盖几个中间层细胞,故称为盖细胞。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器官的空虚与扩张状态而变化。6.变移上皮膀胱壁变移上皮1.结缔组织;2.基底层细胞;3.中间层细胞;4.盖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腺上皮和腺二 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或结构。外分泌腺: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等。内分泌腺:没有导管,腺分泌物(为激素)一般释放入血液,如甲状腺、肾上腺等。腺的形成及分类腺上皮发生示意图组织学与胚
6、胎学(第9版)外分泌腺组成:一般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外分泌腺的形态:单管状腺、单泡状腺、复管状腺、复泡状腺和复管泡状腺等。外分泌腺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浆液性腺泡:浆液性腺细胞组成 黏液性腺泡:黏液性腺细胞组成 混合性腺泡:两种腺细胞组成 浆半月:浆液性腺细胞位于混合性腺泡底部形成 肌上皮细胞:在腺细胞的外方,扁平、多突起,内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排出分泌物 分泌部:单层腺细胞组成,中央有腔,泡状和管泡状分泌部常称腺泡 导管:直接与分泌部通连,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将分泌物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外分泌腺的结构混合性腺模式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外分泌腺两种腺细胞 浆液细胞:核圆形,位于
7、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较多嗜酸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电镜下可见密集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数量不等的分泌颗粒。黏液细胞:核扁圆形,居基底部;核周少量胞质呈嗜碱性染色,大部分胞质几乎不着色,呈泡沫或空泡状。电镜下可见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极丰富的粗大黏原颗粒。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下颌下腺光镜图S浆液性腺泡;M黏液性腺泡;SD浆半月;D导管 浆液细胞(A)和黏液细胞(B)超微结构模式图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三游离面微绒毛纤 毛侧面 紧密连接黏着小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 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上皮细胞特化结构的位置与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8、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化结构微绒毛 是细胞游离端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些绒毛状突起,直径约100nm。电镜观:微绒毛的表面包绕一层细胞膜,内有胞质,胞质内有若干纵行微丝,微丝的远端游离于微绒毛顶部,近端连于终末网。功能:扩大细胞的表面面积。纹状缘:位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由密集的微绒毛整齐排列而成。左图:微绒毛(Mv)电镜图右图:示小肠上皮表面的纹状缘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纤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长510 m,直径300500nm。电镜观: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包绕,内有细胞质,胞质内有9+2规则排列的微管,根部连于基体,基体的结构与中心粒相似。功能:纤毛可单向摆动,从而将粘
9、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放出去。A.纤毛光镜像;B.纤毛切面透射电镜像;C.纤毛横切面模式图;D.纤毛横切面透射电镜像V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化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紧密连接:相邻细胞膜形成24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黏着小带:相邻细胞间隙为1520nm,内有由钙黏蛋白的胞外部分构成的低电子密度丝状物连接相邻细胞的膜。桥粒:相邻细胞间隙为2030nm,中央有一条致密的中间线,附着于细胞膜胞质面各一个桥粒斑上,并折成袢状返回胞质,形成很牢固的结构,像铆钉般连接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间隙仅3nm,有许多间隔大致相等的连接点。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细胞侧面相邻
10、处形成的细胞连接电镜图与模式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桥粒结构模式图缝隙连接模式图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化结构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HE染色厚基膜可呈粉红色。电镜下,基膜分为两层,即靠近上皮的部分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基板;以及与结缔组织相接,由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的网板。具有支持、连接、固着和半透膜的作用。气管黏膜HE染色镜下图 基膜基膜和半桥粒超微结构模式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质膜内褶: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下陷而形成的一些微小皱褶,皱褶之间的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光镜下为基底纵纹。可扩大细胞基底面面积,利于
11、物质交换。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化结构半桥粒: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的基膜间的形成的半个桥粒样结构,将上皮细胞牢固地连接在基膜上 细胞基底面结构模式图与电镜图BM 基膜;M 线粒体;质膜内褶基膜和半桥粒超微结构模式图 上皮组织由大量形态规则、排列密集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被覆上皮根据其构成细胞的层数和细胞(或表层细胞)的形状,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两大类。单层上皮主要有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种。在单层扁平上皮中,分布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者称为内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者称为间皮。分布在小肠腔面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其游离面有由密集排
12、列的微绒毛构成的纹状缘;柱状细胞之间散在分布的杯状细胞。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在垂直切面观察似复层上皮,实为单层上皮。复层上皮主要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3种。变移上皮的细胞形状和层数随所在器官的功能状况改变而变化。收缩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增多;扩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变少,细胞呈扁梭形。腺上皮由以分泌功能为主的腺细胞组成,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称为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的腺称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释放入血的腺称内分泌腺。外分泌腺一般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泡状或管泡状的分泌部又称腺泡。导管是与分泌部直接连通的上皮性管道。上皮细胞为适应其功能,在其游离面、侧面和基底面形成多种特化结构。游离面有微绒毛和纤毛。侧面有紧密连接、黏着小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有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