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PPT第二-四章.ppt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611208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4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PPT第二-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PPT第二-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PPT第二-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PPT第二-四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PPT第二-四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篇第二篇 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第二章 个性与行为 第一节 个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第三节 价值观与态度 第四节 工作满意度学习目的 1.掌握个性的概念与影响因素。2.了解个性的相关理论。3.了解个性如何与职业相匹配。4.掌握个体的价值观与态度对行为的影响。第一节 个性的基本概念 人与人之间在生理上、个性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别。组织行为学中所讲的个体差异,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别。具体地讲,这些差别包括气质差异、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等。只有当个性与工作相匹配时,个体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满意的工作绩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个员工的个性特点,

2、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并根据岗位职责要求,下达合理的工作任务,才可能直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基本概念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性不完全相同,有其特定的含义。组织行为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人格,是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也叫做心理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完成任务的潜力、气质、性格、情绪、自我知觉、角色行为、态度等等 二、个性的影响因素(一)先天遗传因素先天遗传因素是指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因素,它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的个性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以从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子结构得到解释。近年来,由于基因工

3、程的发展,许多研究证实了遗传和个性之间确实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如智力、敏感性、语言、数学、音乐等才能都与遗传有关。还有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征可能影响到某些个性的形成,加速或延迟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发现,母亲的某些心理病理症状与儿童的胆小、退缩的性格特征有关。例如,母亲患有恐惧失调和旷野恐惧症或焦虑和抑郁症,她们的孩子胆小、退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由此可见,遗传因素对人个性的形成是有明显影响的。(二)后天环境因素后天环境因素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朋友和社会群体的互动,是决定个性的主要因素。例

4、如,美国父母认为开朗大方、好交往的行为比害羞、胆怯行为更合乎社会需要,而中国的妈妈则认为儿童应该顺从、听话。这也许就是美国儿童中个性胆大、进取的比例高于中国儿童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研究表明,不同饮食环境对人的个性也会产生影响。三、个性的理论(一)个性类型理论1.多血质2.胆汁质3.黏液质4.抑郁质 因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表现出的个性特点截然不同,所以在企业组织中,与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的沟通也需讲究技巧。(二)个性特质理论个性特质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受其类型的制约,而是由一种稳定的特质支配,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美国心理学教授雷蒙德卡特尔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提出了人格的16种根

5、源特质。根据这16种根源特质,他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第二节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个性对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人的绝大部分心理活动都是由个性决定和支配的。一个人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这也是由个性决定的。个性影响个体活动的动力、种类、过程、方式和结果,因此,个性与职业的匹配问题成为早期组织行为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气质与职业的匹配 众多专家和学者将各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各种职业的要求相对照,建立了气质类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关系 在判断某一个体的气质和行为模式时,需要综合以上各种特征,

6、放到一定环境中进行具体的分析。气质类型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成分。二、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社会中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个体,即使是同一性格特征的人,不同的人表现也会不一样。例如,同是勇敢、鲁莽的性格,张飞粗中有细,李逵横冲直撞、不顾后果。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经常表露出来。性格是个体的本质属性,在个体心理特征中起核心作用。性格对气质和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它能使三者结合成个体心理特征这一有机整体。(一)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气质和性格所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不同侧面:气质多反映个性的自然属性,而性格反映了人对社会环

7、境的影响,可塑性比前者大。气质和性格相互影响,密切相关。首先,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同一性格内容有不同的表现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和速度。(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约翰霍兰德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个性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个性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

8、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之前,关于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分析的研究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主要对以下6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及特性 1.社会型(S)2.企业型(E)3.常规型(C)4.实际型(R)5.调研型(I)6.艺术型(A)三、能力与职业的匹配 能力指的是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英国的心理学家查尔斯爱德华斯皮尔曼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结构理论,他认为人在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要具备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我们常说的智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而特殊能力是指处理某些专业领域问题的特殊能力,例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等。某种一

9、般能力在某种活动领域得到特殊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的组成部分,而特殊能力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一般能力的发展。(一)一般能力及其测量有关智力的具体构成,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基本心智能力构成的七个维度,即算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视知觉以及记忆力。研究也表明,无论什么水平的工作,在言语、算术、空间视知觉方面的测试分数,都是工作熟练性的有效预测指标。因此,如果能有效测量出具体维度的分值,对预测工作绩效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二)特殊能力及其测量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形成了不同实践领域所需要的专门能力。然而,智力测验只提供了对人们一般能力的

10、了解,远远不能满足不同领域对于人员选拔和使用的迫切需要。特殊能力测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职业选择、人员配置都有重要意义,但这种测验发展较晚,不少测验尚未成形,测验的标准化问题也尚未得到满意解决。特殊能力的测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每种测验只针对一个特定的职业或特定的能力倾向,我们以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测验为例,如表26所示,在各维度上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管理胜任力的人际激励能力和用人能力维度上,管理人员的得分较高;在时限控制和紧迫感维度上得分则较低。在创新能力、人际激励能力、时间计划能力、表达能力和决策能力等维度上,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其得分也增高。中层管理人员体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

11、三)能力与职业的匹配我们已经知道,人们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并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同时,不同的工作又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员工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当能力与工作彼此匹配时,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就会提高。当两者匹配不良时,出现的结果很显然,无论员工的态度多么诚恳或工作积极性多高,最终还是无法胜任工作。不过,当员工的能力远远超过工作要求而造成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时,也会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尤其当员工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他们会因工作的局限性而灰心丧气,甚至降低工作质量。管理学家布兰查德曾引用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节 价值观与态度 价值观和态度在个体行为中极其重要

12、,因为它们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与决策。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价值观和态度直接决定了他是否愿意以及多大程度愿意为企业及客户提供服务,也决定了他是否愿意融入组织文化,和组织一同发展。组织的领导者应运用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使员工树立新的、共同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态度,尽可能统一员工的行为,实现组织的最高目标。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一种观念,是人们衡量自己行为与目标的参照点与选择标准,可以视为个人行为选择的终极原因。当人们接触某一事物时,会赋予这一事物一定的价值,并将外在事物转化为自己内部的价值观念。人总是不断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对周围事物进行评价,如对幸福、平等、自由、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社会风

13、气、功名利禄、自尊、诚实等因素进行评价,以判断事物的是非、善恶、重要性等。这些因素在人的心目中又会有主次轻重之分,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庞大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职业选择。(二)价值观的类型1.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1)艺术型。(2)经济型。(3)权力型。(4)社会型。(5)宗教型。(6)理论型。2.罗克奇价值观调查(1)终极性价值观,指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2)工具性价值观,指的是道德或能力,是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二、态度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

14、和行为倾向。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在工作交往中,总是对人或事件产生不同的反应,做出各种各样的评价,如赞成或反对、亲近或疏远、喜欢或厌恶、接纳或排斥等等。这种对客观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一旦变得比较持久稳定,就会成为态度。一般来说,态度是个体对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某种评价性反应,它反映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例如,“我喜欢这份工作”、“我讨厌这个人”等。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具有一定的内在心理结构,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这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二)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3.态度影响忍耐力4.态度影响

15、相容性(三)态度改变的理论1.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你的公开立场通常会与你的个人观点或信念大体一致。2.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平衡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普遍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和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谐的方向转化。(四)工作中的态度类型1.工作满意度2.工作参与度3.组织承诺(五)员工态度的测量1.调查法(1)观察法。(2)有关资料统计法。(3)面谈法。(4)调查表法。2.专业测量法(1)态度量表法。(2)自由反应法。(3)生理反应法。第四节 工作满意度

16、 一、工作满意度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随着人际关系学派的兴起,组织行为学家提出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并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其工作各个方面的积极或消极的感情。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工作态度,它强调了态度的感情成分,即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前者如“总的来说,我对工作比较满意”,后者如“我对待遇比较满意,对其他方面不太满意”。从本质上来说,工作满意与否取决于员工的期望(心理契约)与实际结果的比较。如果期望很高,而与实际所得到的不一致,就会产生不满。所谓心理契约是指员工与组织之间不成文的协议,协议内容涉及彼此之间关于付出与获得的期望。例如,组织期望员工

17、付出忠诚、创造力以及额外的努力等,员工期望获得工作安全、公平对待、事业发展等。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员工更喜欢选择这样的工作:这些工作能够为他们提供机会使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任务,有一定的自由度,并能对他们工作的好坏提供反馈,这些特点使得工作更富有挑战性。挑战性低的工作使人感到厌烦,但是挑战性太强的工作会使人产生挫折和失败的感觉。在中度挑战性的条件下,大多数的员工将会感到愉快和满意。(二)公平的报酬员工希望分配制度和晋升政策能让他们觉得公正、明确,并与他们的期望一致。当报酬公正地建立在工作要求、个人技能水平、工资标准的基础之上时,员工就会感到满意

18、。许多人宁愿接受较少的报酬,而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点工作,或者选择要求较少的工作,或者选择有更多自主性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工作。报酬与满意之间的联系关键不是一个人的绝对所得,而是相对公平的感觉。(三)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员工对工作环境的关心既是为了个人的舒适,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研究证明,员工希望工作的物理环境是安全的、舒适的,温度、灯光、噪音和其他环境因素不应太强或太弱。另外,大多数员工希望工作场所离家比较近、干净,设备比较现代化,有充足的工具和机械装备。(四)融洽的同事关系人们从事工作不仅仅为了挣钱和获得看得见的成就,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还满足了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所以,友好的和支持性的同事

19、会提高工作满意度。上司的行为也是一个决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当员工的直接主管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对好的绩效提出表扬,倾听员工的意见,对员工表现出个人兴趣时,员工的满意度会提高。(五)人格与工作的匹配霍兰德在人格与工作匹配理论中提出,员工的人格与职业的高度匹配将给个体带来更高的满意度。当人们的人格特征与所选择的职业相一致时,他们会发现自己有合适的才能和能力来适应工作的要求,并且在这些工作中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同时,由于这些成功,他们更有可能从工作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三、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的关系(一)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快乐的工人是工作绩效高的工人”,这其实是不对的。几十年

20、来严格的实验研究并未证明高满意度导致高生产率,近年来,大部分学者开始相信高生产率导致高满意度。例如,如果组织奖励高生产率的话,那么较高的生产率会增加员工被口头表扬的次数,提高其收入水平,增加其晋升的可能性,而这些收获会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二)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有一项研究说明了二者的关系:一家公司在纽约与芝加哥分别设立了两个总部,公司有一项规定不允许员工因可以避免的原因而缺勤,否则要受到惩罚。某一天,芝加哥出现了一场反常的暴风雪,而纽约的天气却相当好。在这项研究中,一个有趣的维度是暴风雪为芝加哥员工创造了不去工作的借口,大雪使城市的交通处于瘫痪状态,每

21、个人都知道他们今天可以不上班,而且不受到任何惩罚。这个自然实验,可以比较两个地区满意和不满意员工的出勤记录:一个地方的员工必须去上班(处于正常的上班压力下),而另一个地方的员工可以自由选择而不会受到惩罚。如果满意度能导致出勤,则当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时,在芝加哥有较高满意度的员工应该来上班,而不满意的员工则可能待在家里。研究发现,纽约的员工中,满意群体和不满意群体缺勤率一样高。但是在芝加哥,高满意度的员工出勤率比那些低满意度的员工出勤率高很多。(三)工作满意度与流动率工作满意度与流动率之间呈负相关,而且这种相关比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之间的相关程度更高。有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流动率关系的一个重要中

22、介变量是员工的绩效水平。尤其特别的是,预测高绩效者的流动情况时,工作满意度并不重要。因为,一般来讲,组织都会做出相当的努力来挽留这些高绩效的员工。他们给员工提高工资,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认同,增加晋升机会等等。而对那些低绩效的员工则采用相反的方式,组织很少会挽留这样的人,甚至可能制造一些微妙的压力鼓励他们辞职。所以,人们可以认为,工作满意度对低绩效者的影响大于对高绩效者的影响。不管工作满意度水平如何,高绩效者更可能待在组织里,因为他们得到的认可、表扬和其他报酬为他们的驻留提供了更多的理由。(四)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是决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感到满意的员工更可能以积极的心态

23、来谈论组织、帮助他人,在工作中也做得比正式期望更多。另外,感到满意的员工可能更倾向于主动承担正式要求之外的更多责任,因为他们希望回报自己的积极体验。与这种想法相一致,早期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讨论也假定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满意度有密切联系。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工作满意度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公平感产生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总体上仅达到中等程度的相关。四、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有两种使用最广泛的手段,其一是单一整体评估法,其二是由大量工作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评价法。单一整体评估法只要求个体回答一个问题,如“如果你把所有因素考虑在内,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要求从数字15

24、所代表的分数等级中圈出一个符合自己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的不同程度。另一种方法工作要素综合评价法,则是一种更复杂的方法,它首先需要确定工作中的关键要素,然后询问员工对于每一项要素的感受。典型的因素包括:工作性质、监督与控制、当前的收入、晋升机会和同事关系。工作要素综合评价法通过标准化的量表来评估这些要素,数据累加起来就得到了工作满意度总分。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个性?2.气质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典型特点是什么?3.结合实例说明个性差异在工作安排中的应用。4.什么是态度?态度对人的行为有什么影响?5.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管理者有何帮助?6.什么是认

25、知失调理论?个体减少不协调的愿望该如何解决?请举例说明。7.联系实际谈谈价值观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选择有什么影响?返回目录书页返回目录书页第三章 知觉与行为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社会知觉偏差 第三节 归因理论学习目的 1.了解知觉的四个特征。2.解释为什么两个人看到同样的东西却产生不同的理解。3.了解社会知觉偏差的表现以及在管理活动中的规避方法。4.列出凯利归因理论中的三个维度。5.比较海德、凯利和韦纳三种归因理论的异同。6.了解归因中的主要偏差。7.了解印象管理在组织中的基本运用。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指的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

26、例如,有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酸甜的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这就是知觉。但是,一个人所感知的东西可能与客观现实差距很大。同时,身处同一环境的不同个体对同一环境持一致看法的情况也非常少见。所以,知觉对于组织行为的研究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是以其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二、知觉的特征(一)相对性知觉的相对性是指人们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来对事物进行反映。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就是知觉相对性的典型表现。知觉对象是清晰地反映在意识中的物体,背景是

27、模糊地反映在意识中的物体。知觉对象和背景会产生动摇,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知觉对象和背景有时会互换。(二)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把现实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感知。知觉对象是一个复合刺激物,它由许多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人们在感知它的时候,并不将它分割为孤立的部分,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形状的图形时,一开始就把它看成三角形,并不认为它是三条直线。又如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所感知的并不是个别的音符,而是旋律,不管这种旋律是由交响乐队、弦乐队还是一架钢琴演奏出来的。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的意识中,音乐形象的完整性要比声音更鲜明。(三)理解性知觉作为对事物的

28、整体反映,是以对事物的理解为条件的,没有过去的经验,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觉。因此,经验越丰富,知觉就越深刻。这也就是说,人的知觉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感性认识了,它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完成的。(四)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人的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表现出一种相对的稳定性。例如,长方形桌面和圆脸盆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经常是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但我们仍把它们感知为长方形和圆形。三、影响知觉的因素(一)知觉主体因素1.态度因素2.需要与动机因素3.兴趣和爱好的因素4.知识和经验的因素5.个性因素(二)知觉对象因素(1)大小法则。大小法则是指尺

29、寸、空间越大,则越容易引起注意、重视。例如,一个高大醒目的广告比普通小广告更引人注意。(2)强度法则。强度法则是指强度越高,则越容易被感知。(3)对比法则。对比法则是指与背景相反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物最容易被感知。(4)运动法则。运动法则是指活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易于被感知。(5)重复法则。重复法则是指经常重复的事物比只出现一次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6)新颖法则。新颖法则是指新颖的事物容易被感知。(三)知觉情景因素知觉情景因素是指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的效果。所谓感受性,就是人的感觉灵敏度,人对外界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人的感受性在不同的情景作用下会发生变化,例如,同一件商品放在高级商场

30、里和摆在地摊上,消费者对其质量知觉是不同的。又如,当一名员工平时违反纪律时,可能并没有引起主管人员太多的注意。但是,同样的错误,如果出现在上级领导检查工作的时候,则很可能会使主管人员大为恼火,增加他对错误严重性的认识。知觉情景因素主要包括时间、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四、社会知觉 因为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是关注人,所以组织行为学中对于知觉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社会知觉上。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主要是指对人、人际关系的知觉,或者说,社会知觉是在社会环境中对于有关个人或群体特征的知觉。社会知觉不仅是对人的表情、语言、姿态等外部特征的印象,还包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在的动机、意图、观点、信念、个性特点

31、等内心本质的推测和判断。(一)对他人的知觉(1)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如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和各种外部表现;(2)知觉对象的性格特征;(3)知觉主体的认知结构,如认知者个人的观点、态度、需要、动机、经验、思维方式、认知判断能力。(二)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指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三)自我知觉(1)对物质自我的知觉,如对自己的颜容、体态、健康、装饰打扮的关注和追求;(2)对精神自我的知觉,如对自己的智力、个性、道德、思想政治水平的认识;(3)对社会自我的知觉,如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自我的社会价值和相应的名誉的认知。(四)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

32、知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第二节 社会知觉偏差 在社会知觉的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知觉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从而产生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应。一、社会知觉偏差的具体体现 主要的社会知觉偏差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和投射效应。(一)首因效应 首因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

33、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大。例如,某人初次面试就给面试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会在后面的几轮面试中左右面试官对他的评价。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他人的认知表现出这样的倾向,即当人们只获取了有关他人的少量信息时,就试图对此人没有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推理、判断,以期形成有关他人的统一或一致的印象。或者说,当形成对某人的第一印象时,在后来的认知过程中,就用最初获得的印象来解释这个人所有的行为举止。(二)近因效应 近因是时间上离现在最接近的印象。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

34、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近因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比如,年底绩效考核快到了,某员工因为过于疲劳将操作工具损坏,尽管他这一年来的表现还不错,但是,部门主管给他的总体评价却很不理想,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知觉主体对一个人的特点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之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就像月轮或者晕轮是月光的扩大或泛化一样,知觉对象的某个特点会被知觉主体放大,故被称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的实质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这种认识的偏差往往是在掌握知觉对象信息很少的情况下做出总体判断的结果。由于我们不可能对每个人各方面的情况都做全面的了解,

35、但又常常必须对其做出评价,因此,晕轮效应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了解和分析晕轮效应,有助于防止认知上的偏见,全面地对待人或事。(四)定势效应 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知特定对象时心理的准备状态。定势常常使我们的认知反应更迅速,更具有方向性,但也会使人以主观状态来曲解信息,造成一定的偏差。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这种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就是社会知觉的定势效应,也称社会刻板印象。(五)投射效应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的含义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觉地反映于他人的一种心理

36、作用。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征,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相同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投射有两种既典型又对立的表现形式:其一是有些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行及需要,认为世上尽是好人;其二是有些人总是从坏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行及需要,认为世上尽是坏人。当一个人感知他人时,如果受到投射的干扰,其认识、判断和看法往往从“是这样”、“一定会这样”等心理倾向出发,把他人的特性强行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二、社会知觉偏差与管理行为 作为管理者,其管理活动充满了对人的知觉过程,也很容易受到社会知觉偏差的干扰,特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招聘面试 自我实现预

37、期 绩效评估(一)招聘面试 面试是目前招聘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各种规模的组织都使用面试进行选拔,但面试方法的效度却不理想。研究资料表明,传统招聘面试方法的效度只有0.2。在面试中,考官常常做出不正确的知觉判断,另外,面试考官之间评价的一致性也很低,也就是说,不同面试考官看到的是同一候选人的不同方面,面对同一个人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为了避免在招聘面试中由于社会知觉偏差造成效度低的问题,可以从面试的标准化问题上着手解决。例如,让每个申请者回答相同的问题,改善面试的内容效度,增加与职务有关的行为取样,采取情景面谈方式等。(二)自我实现预期 自我实现预期也被称作“皮格玛利翁”效应,这一术语用于表明人们的

38、期望决定他们的行为这一事实。一旦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尽管这个印象并非通过我们的直接经验而得到,我们也会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某种预期,而这样的预期又会决定着我们对待他人的行为方式。管理者应注意,你怎样看待员工,很可能员工就会怎样表现。如果管理者对成员期望很高,他们就不大可能令管理者失望。同样,如果管理者预期员工只能完成最低水平的工作,他们则倾向于表现出这种行为以符合这种低期望。(三)绩效评估 对部下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估是每个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绩效评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知觉过程。绩效评估的结果涉及员工的晋级、加薪或继续聘用,会影响员工的公平感受,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行为。尽管绩效评估可以采取

39、一定客观的标准,但主观评估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涉及员工的总体印象时更是如此。由于投射效应,管理者未能意识到在“图像一背景”上不同的人知觉会存在差异,而轻易认为员工感受会与自己相同。在一个企业中的调查发现,超过80%的管理者声称他们对工作好的员工给予了赞扬。但在调查者随后向员工的询问中,只有14%的员工回答管理者因为他们工作出色而赞扬了他们。第三节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

40、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一、归因概述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1)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对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2)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二、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二)韦纳的归因理论(三)凯利的归因理论三、归因偏差 凯利的归因理论中还有一项很有趣的发现,即人们常常存在归因失真的错误或偏见。一般情况下,在解释别人的行为表现时,人们常常倾向于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部特质,而

41、较少归因于所处情境等外部因素,即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个人因素的影响。但是,一般人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却倾向于外部归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进行归因时有两种主要偏差。(一)基本归因偏差研究发现,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会忽视情境的巨大影响力。人们有时会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为个人因素,如智力、能力、动机、态度或性格,即使这个人行为方式很明显地受到情景或环境的影响。(二)自利性偏差研究发现,自利性偏差是人们倾向于更好地表现自己,在很多研究中都发现了这种偏差。在被告知获得成功时,人们会欣然将成功归因于他们的能力和努力,然而却常常将失败归因于运气或问题本身的“不可能性”所造成的外部情境因素。例如,运动员通

42、常将成功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更可能将失败归结于其他方面,如休息不充分、裁判不好或者其他队的超常发挥等。四、印象管理归因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印象管理中有三个要素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即印象动机、印象建构和印象监控。1.印象动机印象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2.印象建构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如何去做的过程。3.印象监控个体不论

43、是因为他们处于特定的环境中,还是因为他们就是经常注意自我形象的那种人,只要其有意识地想给别人留下印象,印象监控就出现了,但不是每个人都重视印象监控。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知觉?知觉具有哪些特性?2.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哪几个方面?3.举例说明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4.社会知觉偏差在管理活动中有哪些表现形式?应该怎样应对?5.什么是归因理论?有哪些归因研究理论?6.什么叫归因偏差?有哪两种主要的偏差?7.什么是印象管理?返回目录书页返回目录书页第四章 激励理论及运用 第一节 激励概述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五节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

44、用学习目的 1.概述动机的特点。2.描述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3.描述过程型激励理论中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4.描述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亚当斯的挫折理论的基本内容。5.了解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途径。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人的行为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对激励的研究是为了了解人类行为的原因。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会产生什么活动,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活动是有其理由的。如果能够了解到人类行为的原因,就有可能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所

45、希望的方向。在企业中,激励是指通过影响员工的内在需要,激发员工的行为动机,从而使个体的行为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和活动。简而言之,激励是一种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鼓励人们向组织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一)满足需要员工工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要想让员工为组织的目标服务,就要在组织目标与员工需要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员工需要的满足。作为管理者,要进行有效的激励,必须要识别、找准激励对象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人生在世,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人类的生存需要食物和水,除此之外,还需要爱情、友情、个人成就感和影响他人的能力等等。(二)激发动机当

46、人们的某项需要没有被满足时,就会产生通过某种活动来获得这种需要的欲望,这就是动机,它是诱发、推动和指导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状态。需要强调的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是存在没有满足的需要。如果需要已经被满足或者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那么,就不存在行动的动机,即使产生了,其驱动力也不会太大。请记住,“雪中送炭”激发的动力总是大于“锦上添花”激发的动力。(三)鼓励行动当人们具有某个动机时,就会将其付诸行动;当员工的个人行为完成之后,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兑现原来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能够长久地受到激励,持续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否则员工将不再相信管理者的承诺和组织相应的制度,也就不可能再产生激励作用。人类需要

47、的多样性决定了动机的多样性。有的动机经过努力可以实现,而有的则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激励,还必须把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分,使之便于操作。如果目标过于宏大,需要多年的努力,或者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就不可能产生驱动力,即使产生了,强度也不够。因此细分目标的设定,必须要便于考核、便于实施,难易程度应该设定在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范围内。二、组织激励的作用 组织激励行为对员工的工作行为直接产生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受过激励的员工总是主动寻找将工作做得更好的方法;受过激励的员工一般重视工作质量;受过激励的员工的生产率一般要比缺乏工作热情的员工高。因此,在管理中运用组织激励是非常必要的。(一)组

48、织激励能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组织激励行为的直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创新性劳动是当代员工价值的最大体现。通过将员工头脑里的个人技术、经验和判断等知识在组织团队里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共享和扩散,最终形成团队富有创新的劳动。当代员工的这种创新能力是组织管理的无价之宝,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源泉,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组织激励能防止员工的负面行为面向员工的组织激励行为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防止负面行为的产生。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员工的负面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员工的怠工、不思进取等消极行为;另一种是员工有意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在设计激励制度时,应采取各

49、种有效措施,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和激励员工采取正面行为,为组织努力工作,提高组织效率。(三)组织激励能降低监控员工行为的成本有效的激励应该尽可能做到降低监控成本,保证员工的工作努力及相应的组织绩效。但是有些工作是不可预测的,比如一个软件程序设计员工作的时候,谁也无法排除他会在系统程序里埋下今后导致系统程序瘫痪的逻辑炸弹;企业高层管理者得知竞争对手最新上市的产品与自己公司处于试制期的产品非常相似时,他根本不能确知在这项产品中是否有他们公司外泄的关键技术。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对员工进行严密监控,以保证他们不偷懒、不欺骗,因为这样需要相当高的监控成本。只能靠有效组织激励行为,才能够真正激发员工内在的工

50、作热情和自觉性,唤起他们主动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组织激励能确保新进员工的高素质有效组织激励行为能确保引进高素质员工。低素质员工一旦进入组织,很可能发生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导致企业整体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工作效率下滑,严重的可能威胁到组织的生存。只有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才能够对组织成员起到筛选作用,将低劣者拒之门外。(五)组织激励能降低优秀员工的流失率组织激励行为能降低优秀员工的流失率。在关键人才日益短缺、培训成本不断上涨、人才对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优秀员工的流失对组织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损失。因此,组织为了保证组织绩效,需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这样才能降低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PPT第二-四章.ppt)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