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课件参考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64904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婴师课件参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育婴师课件参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育婴师课件参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育婴师课件参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育婴师课件参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婴幼儿的疾病预防一、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鼻咽部炎症。5 岁以内的幼儿特别容易得病。四季均可得病,以冬春季为多见。1.症状 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多与婴幼儿的年龄、体质以及有无发生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龄稍大的儿童症状较轻,以鼻咽部症状为主,只有流涕、鼻塞、打喷嚏、咳嗽、咽部充血、有压痛等局部症状。婴幼儿多为重症,除局部症状外,还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烧、乏力、烦躁不安、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因高热引起惊厥。2.护理(1)高热护理 1)监测体温每 2 h 给婴幼儿测试体温一次,当体温达到37.5时为发烧。2)退烧方法 服退烧药退烧

2、。当婴幼儿高烧时,应给病儿服退烧药,4 h 服一次。物理降温。可以采用冷敷、酒精擦拭或洗温水澡的方式给病儿退烧,使体温降至38左右。(2)卧床休息,多喝水。饮食有营养,易消化。(3)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2)多晒太阳,多参加户外活动。(3)天气变化,及时给婴幼儿添减衣服。(4)冬春季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5)要保持婴幼儿活动室、卧室的空气新鲜。二、腹泻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许多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婴幼儿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而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胃肠负担较重,加上婴幼儿免疫功能尚

3、不完善,因此容易发生腹泻。对于发育迅速的婴幼儿来说,腹泻会严重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严重腹泻时,由于机体脱水,可威胁到生命。1.病因(1)非感染因素 1)饮食失调。如喂养量过多、过少;辅食添加过早、过于突然;不定时喂养等。2)身体受热和受凉。(2)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婴幼儿的食物和食具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污染所致。2)肠道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等都可见到腹泄症状。2.症状(1)腹泻症状轻的,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低热,影响食欲。(2)腹泻严重的多因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急,一日泻数十次,呈水样便,尿量减少或无尿,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因大量失水,使机

4、体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及皮肤干燥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3.护理(1)腹部保暖,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2)已有脱水,无论程度轻重,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无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根据袋上注明的量,倒入适量凉开水,搅匀后即可服用,每隔5 min 喝一勺。(3)腹泻的病儿不必禁食。仍在吃母乳的婴儿,可继续喂母乳。已加固体食物,可根据 病前的饮食情况,确定食物的种类和量,但制作宜软、碎、烂,少食多餐。4.预防(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合理断奶。(2)要悉心照料婴幼儿,避免腹部着凉。(3)注意日常饮食卫生工作。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4)及时隔离患儿。当发现腹泻患儿时

5、,应进行隔离治疗,要做消毒工作。三、佝偻病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使钙、磷不能正常地沉积在骨骼上,进而影响婴幼儿骨骼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畸形。1.病因(1)紫外线照射不足。缺乏日晒是佝偻病的一个原因。人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变成维生素D。所以,经常晒太阳对骨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冬天太阳中的紫外线射到地面较少,大城市中住楼房的婴儿户外活动较少,在室内活动时玻璃也会把紫外线挡住。因此,秋冬季出生的婴儿,由于缺少户外活动或外出包裹过严,皮肤不能直接接触阳光,身体中的维生素D 不够,容易患佝偻病。(2)生长过快的小儿、早产儿、多胎儿体内储存钙质不足,需要

6、维生素D、钙、磷较 多,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否则容易患佝偻病。(3)人工喂养。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吸收。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多,但比例不适 宜,故吸收较差,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多于母乳喂养的婴儿。2.症状(1)早期症状 1)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爱哭闹,睡觉不踏实,容易惊醒。2)多汗、枕秃。婴儿爱出汗,头上汗较多,头发有酸臭味,汗刺激头皮发痒,婴儿睡在枕头上摩擦,使头后枕部半圈秃发。3)食欲不好。家长如发现以上这些表现应及时到保健单位或附近医院看病及时治疗,病情很快会得到控制。(2)骨骼改变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佝偻病的早期症状,病情就会继续发展,逐渐出现骨骼变化。前囟门闭合晚,出牙

7、晚,头呈方形,肋骨下缘外翻,严重时形成鸡胸、罗圈腿或X 形腿等。全身肌肉松弛,坐、立、走等动作发育迟缓。3.预防(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妇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3)多晒太阳。(4)北方秋冬季出生的婴儿满月后可适量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 制剂,用量应遵医嘱,不可过量。四、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为最高。1.病因(1)体内贮铁不足 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3 个月为最多。贮存的铁足够出生后34 个月造血之需。如果贮铁不足,婴幼儿容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及多胎产儿贮铁少。(2)饮食缺铁 婴

8、儿出生后的饮食主要是奶类,奶类含铁极少,若未能及时添加辅食,容易造成婴儿缺铁。较大的婴幼儿偏食、挑食也容易造成缺铁。(3)疾病影响 长期腹泻等可导致铁过多地丢失,造成贫血。2.症状(1)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指甲甲床最为明显。(2)全身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活动后气促、心慌。(3)食欲减退。(4)较大的婴幼儿可诉说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3.预防(1)合理喂养,注意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助食品。(2)纠正婴幼儿偏食、挑食的习惯。(3)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五、龋齿 1.病因及危害 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腐蚀牙釉质,就形

9、成龋齿。牙齿形成龋齿的过程比较缓慢,开始时牙釉质不光滑、色泽灰暗容易堆积牙垢,而感觉不到疼痛;进一步破坏到牙本质时,则对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会感到疼痛;当龋洞扩大到牙髓时,会经常发生剧痛。龋齿不仅影响咀嚼能力,而且可诱发牙髓炎、齿槽脓肿,并进一步危害全身健康。2.预防(1)注意口腔卫生 3 岁以前,饭后漱口,及时消除食物残渣。3 岁以后,可学习刷牙,早晚各一次。晚上临睡前不要再吃东西。宜选用儿童保健牙刷,这种牙刷的刷头小、刷毛较柔软,适合儿童使用。采用顺着牙缝竖刷的方法,刷上牙从牙龈处往下刷,刷下牙从牙龈处往上刷,可刷净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且不损伤牙龈。(2)合理营养,多晒太阳 合理营养,多晒

10、太阳,可促使牙釉质正常钙化,增强抗酸能力。(3)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六、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超过标准体重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高度肥胖症。1.病因(1)营养过度 1 岁以内喂哺过量,1 岁后食欲亢进,进食过度,吃零食过多。每日摄取的热量超过消耗量,热能转化为体内脂肪,日积月累,出现肥胖。(2)活动过少 活动少,热能无法消耗,热能的入多于出,造成肥胖。肥胖儿尤其不爱运动,于是恶性循环,肥胖加重。(3)遗传 遗传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统计表明,双亲肥胖的,子女约70%易肥

11、胖;一方肥胖的,约有40%易发生肥胖。(4)心理因素 受过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的孩子,容易有异常食欲而肥胖。(5)疾病 2.危害(1)身体肥胖,动作笨拙,不美观。(2)对健康不利。肥胖可导致扁平足,行走容易腰痛、腿痛。腹部脂肪过多,影响呼吸。脂肪堆积在血管壁、肝脏上容易造成脂肪肝、高血脂,并成为动脉硬化的隐患。(3)肥胖的幼儿容易产生饥饿感,而影响其专心学习新知识、新本领。(4)肥胖儿容易存在心理问题。由于肥胖儿身体不灵活,在正常幼儿的游戏中是不受欢迎的角色。因此,肥胖儿往往孤独、自卑,甚至存在其他方面的心理异常。3.防治(1)限制饮食 供给婴幼儿的营养充足而又不过量,是保持婴幼儿健康、预防肥胖

12、病的关键。患有肥胖病的婴幼儿,其饮食量应以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量为准,节食不可操之过急,同时还应改变婴幼儿的饮食习惯,少吃高热、高脂肪的食物。按年龄、身高的正常儿童平均体重计算热量,热量按以下标准控制:5 岁以下,600800 kCal/d;510 岁,8001 000 kCal/d;1014 岁,1 0001 200 kCal/d。食物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为宜,动物性脂肪不超过脂肪总量的1/3。具体来讲,要满足婴幼儿食欲,不致因饥饿而痛苦。要多吃蔬菜、瓜果等容积较大的食物,也可进食前先喝一碗汤;主食要限量,要多吃些豆制品,少吃些肉、蛋类;要严格限制零食和甜食,在家里要防止孩子能随时取

13、到食物。当然这些措施要逐步进行,目标是先保持体重不增,再慢慢降至接近同年龄正常儿。(2)多运动 增加活动的目的是增加能量消耗,要鼓励肥胖儿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可先采取散步、游戏、体操、郊游等,逐渐增加运动量及活动时间。预防和治疗肥胖病,贵在坚持。七、蛔虫病 蛔虫病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内,摄取婴幼儿的营养,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1.传播途径 婴幼儿经常在地上玩,手上沾上带有蛔虫卵的尘土,不经洗手,就拿东西吃,或者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都会将蛔虫卵带入口中,进入胃肠道而感染得病。2.症状(1)由于蛔虫寄生于肠道内,摄取婴幼儿的营养,造成婴幼儿营养缺乏。病儿可见面黄、

14、消瘦、贫血、发育迟缓。(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阵发性脐周疼痛。(3)烦躁,夜眠不安、磨牙。蛔虫能产生多种毒素,可使病儿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夜眠不安、咬牙、夜惊等。(4)过敏反应。虫体作为异性蛋白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病儿常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蛔虫具有钻孔的特性,当饮食不当、发热或肠内发生不适,可使蛔虫的活动增强,常扭结成团块而并发肠梗阻,蛔虫还可钻进胆道,发生胆道蛔虫症,可引起严重后果,应及时送医院就医。3.预防(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并要勤剪指甲。生吃 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教育幼儿不要捡地上的东西吃,不吮手指,不随地大小便。

15、(2)幼儿园要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3)积极治疗蛔虫病,减少虫卵传播的机会。幼儿园每年9 月、10 月集体驱虫,使用 的药物有驱蛔灵、驱虫净等。八、蛲虫病 1.流行特点 蛲虫病也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多发生于15 岁的小儿。蛲虫又叫小线虫,体如白色线头。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和结肠里。雄虫在肠子里长大后,与雌虫交配,交配后很快死亡,随大便排出体外。雌虫则于夜间爬出肛门外产卵,引起肛门瘙痒,这些虫卵带有黏性,常黏在肛门周围,有的黏在会阴部或睡裤、床单和被子上。每一个虫卵里都含有一个成熟的小幼虫。雌虫多半在产卵后就死亡。蛲虫病的传染方式很简单,只要人吃蛲虫病的传染方式很简单,只要人吃了它的卵,

16、卵就可以在肠子里很快发育成长。因肛门瘙痒小儿常用手去抓,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到达肠内造成自身感染。这种由肛门手口直接传播是小儿自身反复感染的重要途径。虫卵还可以经污染的衣裤、被褥、玩具及室内的灰尘,使其他小儿受感染。2.症状(1)夜间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发生奇痒。(2)睡眠不安,烦躁。(3)由于搔痒可使局部皮肤糜烂。3.预防(1)避免重复感染。预防的关键是使新的蛲虫不再生长繁殖,蛲虫的寿命一般只有2030 d,等原来的那些蛲虫死后,就是不吃药也可自愈。因此,避免重复感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避免重复感染的方法是:每晚给病儿洗净臀部后,在肛门里及周围涂上蛲虫软膏,可杀死肛门外的雌虫和虫卵。睡觉前给病儿穿

17、上满裆裤,避免病儿夜间不自觉的到肛门部抓痒,把虫卵抓在手上。褥子上再铺个小床单,第二天起床后,先把睡裤脱在床单上,不要抖动,放在盆内,用水煮510 min,就可以把虫卵烫死,曝晒后晚上再用。另外,每天清晨应用热水和肥皂洗臀部,被褥等物也应拿到室外曝晒,如此坚持1 周,可以得到根治。(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改掉吃手指头和咬指甲的坏毛病。(3)勤换衣,勤换被褥。第二节 婴幼儿传染病的常识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病原体是指病毒、细菌等。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2.有传染性 病原

18、体经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3.有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人体的免疫状态因病而异,个体之间也有差别。如麻疹,一次得病后一般不会感染第二次,称为持久免疫。但患过流感痊愈后,免疫时间短可多次被感染。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它包括病人、带菌者、受感染的动物。(1)病人 这是指感染了病原体,并表现出一定症状的人。他能不断地排出病原体,使他人感染。这段时期叫传染期。(2)带菌者(带病毒者)这是指本人不表现症状,但可以排出病原体使他人受到感染的人。(3)受感染的动物

19、 人类的传染病中,有很多也是动物的传染病。有病的动物从它体内排出病原体,也能传染给人,如带乙型脑炎病毒的猪,也可以成为人乙型脑炎的传染源。2.传染途径 病原体传播引起感染的路线或方式叫传染途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空气传染 病人说话、呼吸、咳嗽、打喷嚏时,常将病原体随着唾沫散到空气中,别人吸入体内就会受到感染,所以又叫飞沫传染。如麻疹、流感、百日咳、流脑等就是这种方式传染的。(2)饮食传染 病原体随着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进入健康人体内引起感染。如痢疾病人的粪便,污染了水源和手,健康人喝了未煮开的水,吃了被脏手污染或苍蝇爬过的食物,都能受到感染。如小儿麻痹、伤寒等病,都是由这种途径传染的。

20、(3)昆虫传染 病原体通过昆虫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如叮咬过乙型脑炎和疟疾病人的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就有可能使健康人患乙脑或疟疾。(4)接触传染 通过病人或带菌者所污染的用具,如衣、被、碗筷或与病人接触等而造成感染。如麻风病常是通过这种途径传染的。(5)医源性传播 医务人员在检查、治疗、预防疾病时,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造成的疾病感染。3.易感人群 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容易受到这种传染病感染的人群,或对传染病没有免疫能 力或免疫能力很低的人。如没患过麻疹、也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麻疹没有免疫力,这种人称为麻疹的易感人群(易感者)。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及早发现病人和可疑者,

21、管理控制好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这样做,可以使传染病局限于少部分幼儿或个别幼儿身上,不致造成流行。因此要求幼儿及工作人员在进入幼儿园之前,都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并且要调查是否与传染病患者有过接触,以及患传染病后是否已满隔离期等。每年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发现病人及带菌者时,应延缓入园或隔离治疗。2.切断传染途径(1)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方式,采取有效措施,使病原体无法侵入人体。如预防空气传播疾病,就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尽量减少空气中的尘埃。从幼儿时期就应培养幼儿用鼻呼吸的卫生习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不去病人家串门,出门要戴口罩等。为预防食物传染,必须保护水源,消毒饮水

22、;不吃没有煮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削皮或洗净,食具、用具要做好经常性消毒工作。总之,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 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2)把病人以及潜伏期的病人通过隔离等方法控制起来,切断造成疾病传播的一切途径。幼儿园发生传染病后应进行检疫,凡与传染源有密切接触的健康人,从脱离接触后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为检疫期限。在幼儿园,传染病的接触者指病儿的同班小朋友。检疫的目的是尽可能缩小传染的范围,并尽早发现病人。检疫期间,一日生活安排照常进行,但不收新生入班,该班单独活动。对接触者进行必 要的医学观察,详细了解其在家中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状况。通过晨间和午间检查注意疾病的早期症状,如有可疑的

23、发病征象,立即隔离观察。检疫期间可对接触者进行防护。已满检疫期限,未发现新病儿,解除检疫 3.保护易感者(1)增强幼儿的体质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组织幼儿锻炼身体,培养个人卫生习惯,提供合理的幼儿膳食,增 强幼儿体质,加强免疫力。(2)预防接种 将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称为预防接 种。1)预防接种的程序 出生后: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2 个月: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3 个月: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次),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第一针)。4 个月: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次),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第二针)。5 个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第三针)。8 个

24、月:接种麻疹疫苗。1.52 岁: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加强)。4 岁: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加强一次)。7 岁:接种麻疹疫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联疫苗。12 岁:接种卡介苗(农村)。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可按当地防疫部门规定接种。2)预防接种的护理工作 为减轻预防接种的反应和避免接种局部感染,在接种头一天,通知家长给幼儿洗澡,清洁皮肤。接种前要吃饱饭,防止孩子因害怕而晕针。接种后,可组织幼儿轻微活动,注意避免受热、受凉。预防接种后会有轻微反应,接种24 h 左右,接种局部可发生红肿、疼痛,可有低烧,第二天会恢复正常。若高烧并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第三节婴幼儿传染病的预防第三节婴幼儿传染病

25、的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常发生流感大流行。1.症状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全身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婴幼儿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 d 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乏力可持续12 周。2.护理 应卧床休息,退热后不要急于活动。病儿居室要空气新鲜。多饮水,吃有营养、易消化 的食物。按医嘱服药。高烧时采用合适的方法降温。3.预防 增强体质。流感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减少聚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随天

26、气变 化增减衣服;接种流感疫苗。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 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病初,可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播。1.症状 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 d。发病初期12 d 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 d 左右变为水疱,3 4 d 后水疱干 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瘙痒。2.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洗内衣、被单。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擦剂止痒,防止婴幼儿搔抓皮肤,引起感染。3.预防 保持婴幼儿活动

27、室、睡眠室空气流通。少带婴幼儿到公共场所,避免让其接触病人。发现病儿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解除。接触者检疫31 d。病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 h。三、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1.症状 潜伏期约1021 d。开始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 d 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 h 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 d 内消退。出疹期间病儿精神良好。2.护理 病儿需隔离至出疹后5

28、 d。病儿宜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饮食有营养、易消化。注意保 持皮肤卫生。3.预防 可注射风疹疫苗。四、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多发于6 个月2 岁的小儿。1.症状 潜伏期为815 d。起病急,突发高热,可达3941,伴有咳嗽、流鼻涕、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症状。发病过程中大多精神较好,病容不明显,少数可因高热出现惊厥。高热35 d 后体温骤降,同时出现皮疹。一天内皮疹出齐,躯干、颈部较多,颜面及四肢较少,12 d 内皮疹完全消退。2.护理 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五、猩红热 1.流行特点 猩红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带菌

29、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使易感者被感染;也可以通过刚被污染的食具、玩具、手帕、衣服等间接传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多见,多发生于28 岁儿童。潜伏期一般为37 d。2.症状 发病急,高烧,呕吐,头病,嗓子痛,咽部红肿,扁桃体大,表面可有灰白色渗出物。发病数小时或第二天出现皮疹,发疹顺序是:先从颈前到上胸部,数小时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散布着鲜红色鸡皮状的丘疹,压迫皮疹可使之退色。在皮肤的皱褶处,如颈、肘前、腋部、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呈线状分布,称为帕氏线。患儿舌乳头肿大,呈紫红色,像杨梅一样,称杨梅舌。面部皮肤发红而口周皮肤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皮疹经35

30、 d 后按发疹顺序先后消退,一周左右皮肤可有小片或大 片的脱屑。典型的皮疹、杨梅舌、帕氏线、口周苍白圈、脱屑均可有助诊断。3.预防 病儿需及时隔离至咽培养不带菌时才能回班(或隔离治疗两周后回班)。接触班进行检疫712 d(包括成人),并进行消毒。接触者可进行药物预防。4.治疗(1)对症治疗 对高热、嗓子痛给予解热镇痛剂。保持口腔清洁,用3%硼酸水或淡盐水漱口。(2)早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一定要早用,用足710 d,要彻底治疗,以免成为恢复期带菌者。六、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经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2 岁以上幼儿。1.症状 潜伏期

31、约为1421 d。一般先于一侧腮腺肿大、疼痛,后波及对侧,约45 d 消肿。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压痛感,咀嚼时疼痛。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出现嗜睡、头痛、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2.护理 病儿宜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吃酸辣的食物;要常漱口;可 服用板蓝根治疗,腮腺肿痛时,可冷敷或以中草药外敷(如青黛散、紫金锭等)。3.预防 隔离病儿,至腮腺完全消肿。接触者检疫观察约3 周,可服板蓝根冲剂预防。可注射腮腺炎疫苗。七、传染性肝炎 1.病因及类型 传染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等诸多类型。(1)

32、甲型肝炎病毒可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食具、饮水,健康人不注意洗手,用了污染的用品或吃了污染的水和食物,就可造成感染。(2)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乙型传染性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中,病人的唾液、鼻涕、乳汁等亦带有病毒。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极微量的血液就可造成传染。可通过输血、注射血 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极微量的血液就可造成传染。可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由于病人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中带有病毒,所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共用牙刷、食具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在乙型传染性肝炎病人及带病毒者的血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原称“澳抗”)为 阳性,可借此与甲型

33、传染性肝炎区别。2.症状(1)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以后,约经1 个月的潜伏期发病,有黄疸型肝炎与无黄疸型肝炎两种类型。(2)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约经26 个月的潜伏期发病,多为无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较少。1)黄疸型肝炎病初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精神不好、乏力。在发病1 周左右,巩膜(白眼球)、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大便呈灰白色。肝功能不正常。出现黄疸后26 周,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无黄疸型肝炎比 黄疸型肝炎病情轻,常不能及时被发现。一般可有发烧、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在病程中始终不出现黄疸。3.护理(1)

34、急性肝炎应卧床休息。卧床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病情好转后可轻微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以不感觉疲劳为宜。病儿的生活要有规律。(2)饮食宜少吃脂肪,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3)做好消毒隔离。病人的食具、水杯、牙刷等均要专用,食具、水杯、毛巾每日煮沸消毒一次。便盆用消毒液浸泡。衣服、被褥常晒(曝晒46 h)。护理病儿后,要用肥皂洗净手。八、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等,经手、口传播。1.症状 潜伏期为13 d。起病急,高热,寒战,腹痛,腹泻。一日可泻数十次,为脓血便。排便有明显

35、的里急后重感。少数病人有中毒严重症状,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很快昏迷、抽风。2.护理 病儿宜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为主,忌油腻及刺激性食物。病情好转应加强营养。治疗须彻底,以免转成慢性菌痢。3.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病儿和带菌者。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第十四章 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第一节 常用护理技术 一、测体温 婴幼儿的体温比成人略高,正常体温(腋表)约为3637.4。一昼夜之间,有生理性波动。吃奶、吃饭、哭闹、衣被过暖或室温过高,都会使体温略高。所以,测体温最好在进食 半小时以后,安静状态下进行。给婴幼儿测体温时,要测腋下,这样既安全又卫生。测量前,要先查看

36、一下体温表的度数。具体方法是:手拿体温表的上端,使表和眼睛平 行,来回转动几次,就能看清楚水银柱的度数。如果超过35,向下、向外轻轻甩几下,使水银线降到35以下。测体温前,要先擦去腋窝的汗,把水银表的水银端放在腋窝中间,注意别把表头伸到外 面。夹好后,扶住孩子的胳膊,以免体温表位置移动量不准或折表。一般测5 min 即可,时间太短、太长都会影响所测体温的准确性。二、喂药 对两三岁以上的婴幼儿,要尽量鼓励他自己吃药,不要吓唬他,不要捏着鼻子硬灌,也不要把药掺在饭菜里,饭菜变了味不仅会引起呕吐,还会影响食欲。对新生儿、小婴儿或还不懂事的幼儿,就需要喂药。如果是药片,要压成粉末,放在小勺里,加点糖和

37、少许水,调成半流体状,也可用果汁、糖浆调药。把小儿抱坐在大人腿上,固定他的身体和头部,使头偏向一侧。用手捏住小儿的下巴,把小勺从小儿的嘴角伸进去,轻轻压住他的舌头,等药咽下去了,再取出小勺。喂完药后,再喂点糖水或奶,免得药物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对于小婴儿,也可以用包布把孩子全身裹好,抱起来喂药。三、滴眼药 滴眼药应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用前仔细查对药名、浓度,防止用错药。大人洗干净手,再给孩子点眼药。方法是: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孩子的上下眼皮,让他向上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1 2 滴。不要点在眼球上,否则会引起眨眼,把药全挤出来。滴过药,可以轻轻提起上眼皮,防止药液流出来。涂眼药膏

38、,最好在睡前涂药。也要把药膏涂在下眼皮内,闭一会儿眼。给孩子涂完眼 四、滴鼻药 让小儿仰卧,肩下垫个枕头,头尽量后仰,使鼻孔朝上,点12 滴药液,轻揉鼻翼使药分布均匀,过一会儿再起来。这样就不至于使药液全流到嘴里去。五、滴耳药 滴耳药时,让小儿侧着躺,病耳向上,并向下、向后轻拉耳垂,使外耳道伸直。用干净的棉花签把外耳道内的脓液擦干净。滴入12 滴药液。轻轻按揉耳屏使药液分布均匀。在外耳道口塞一块卫生棉球,防止药液流出弄脏衣服。若刚从冰箱内取出滴耳液,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用,否则会引起不适,甚至发生眩晕。六、高热护理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发烧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是,发高烧需要采取降温的措施

39、。因为高烧使人感到很不舒服,还会使体内的热量消耗增加,心率加快,使消化功能减弱。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高烧会引起惊厥,也就是“抽风”。常用的退烧方法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药物降温就是吃退烧药,打退烧针;物理降温是用冷敷、酒精擦拭等方法降温。对于婴幼儿来说,物理降温的方法更安全,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药物降温使用。冷敷的操作方法:把小毛巾折叠成几层,浸在凉水里,拧成半干,敷在前额,也可以敷在颈部两侧、腋窝、肘窝、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通过的地方。每510 min 换一次毛巾。也可以用热水袋灌进凉水或碎冰,做成冰枕。酒精擦拭的操作方法:酒精容易挥发,能比较快地使热量散发出去。可以倒一些7

40、5%的酒精或白酒,加一倍水,把小毛巾浸泡在里面,拧成半干,擦拭颈部两侧、腋窝、胳膊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要注意避风。另外,在高烧初起的时候,皮肤血管收缩,常常打寒战,这时候要保暖,不要降温。寒战过去了,体温迅速上升,就要采取降温的措施,使体温降到38左右。烧退了,要及时把汗擦干。七、测脉搏和观察呼吸 测脉搏可以发现心率的改变,略知心脏的情况,所以测脉搏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测脉搏要在小儿安静的时刻进行。观察呼吸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小儿的胸腔比较狭窄,肋间肌力量不大,主要靠膈肌上下运动来完成呼吸运动,所以呼吸可以通过腹部的起伏来观察。每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测1 min。如果小儿在安静时呼吸明显

41、加快,喘气费劲就是病态。第二节意外事故处理 一、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1.婴幼儿运动机能不完善 婴幼儿动作能力较低,走、跑、跳都不够熟练,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较差,动作反应较迟缓。从婴儿学会独自走路时起,意外伤害事故便相伴而生。1 岁时,婴儿学会了走路,但动作生硬、笨拙,头占的比例大而且重,常使婴儿摔倒。跌倒时四肢不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头面部便首当其冲成了跌打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的提高,受伤的部位扩展到了四肢。23 岁的婴儿已行走自如,但跑步却不熟练,缓慢的反应速度、较差的平衡、较小的注意范围,常使幼儿在跌跌撞撞的小跑中摔伤身体。3 岁后幼儿的动作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对水平仍然较低

42、,有时也会出现意外的现象。2.婴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婴幼儿认识水平较低下,缺乏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更不会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 系。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如幼儿突然从跷跷板上跳下;挥舞木棍玩耍时,丝毫不考虑到会对别人有什么危害等。像这样由于缺乏对危险事情的认识而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在幼儿园及家庭中比比皆是。3.婴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 在婴幼儿的眼里,纷繁的世界令好奇的他们着迷,他们很想要去看很想动手去摸。在有些情况下,婴幼儿的动机是非常强烈的,使他们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因素,丧失了理智和判断能力,而出现各种事故。如想看看窗台上的东西或窗外的情景,于是就站在小椅子

43、上不慎摔倒;当与其他婴幼儿争抢玩具时,拿起玩具向对方头上扔去或去推对方等。这些事故都与婴幼儿的好奇、好动、冲动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那些欲求强烈、不知克制、冲动型的孩子发生意外的机会要更多些。4.保育员对婴幼儿的管理不善 二、意外事故的急救 婴幼儿出现的意外事故有时轻,有时重,保育员应对险情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如情况危急,则应抓紧时间送其去医院,或对其进行紧急救护,挽救幼儿的生命。如果是小损伤,保育员应该对其进行简单的处理。1.小外伤(1)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婴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蹭破膝盖、胳膊肘等是常事,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季,更为常见。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

44、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并用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伤势较严重,需去医院治疗。(2)扎刺的处理 婴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竹刺、木刺扎入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具体处理办法是: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者刺是金属刺,或难以拔除,都应送医院处理。(3)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伤口的处理 婴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

45、璃器具、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具体处理办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 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2.挤伤的处理 婴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婴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具体办法是: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可缓解疼痛。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3.异物的处理(1)眼内异物的处理 婴幼儿眼内异物最为多见的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

46、异物入眼后,可粘在睑结膜的表面,进入睑结膜囊内,也有的则嵌在角膜上。对于不同的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让婴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保育员清洁双手后,方可为婴幼儿处理。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去。若嵌入睑结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翻上眼皮的方法:让婴幼儿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向上翻即可。若运用以上各法未取出异物,婴幼儿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平时应注意:培养婴幼儿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不用脏手揉眼,不玩尖锐的物品,不互相扔沙子,眼睛不舒服时应立即告诉成人。(2)鼻腔异物的处理 婴幼儿

47、出于好奇,常把豆子、小珠子、纽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因此保育员应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具体的方法是: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子,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若异物未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子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因此应马上去医院处理。(4)外耳道异物的处理 外耳道异物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非生物异物,如婴幼儿玩耍时塞入的小石块、纽扣、豆类等。另一种是生物异物,如小昆虫等。婴幼儿外耳道异物可引起耳鸣、耳痛,外耳道炎症及听力障碍,应及时取出。婴幼儿外耳道异物属非生物异物和水时,可用倾斜头单腿蹲跳

48、的动作,将物品跳出。若无效,应上医院处理。切不可用小棍捅、用镊子夹,否则易损伤婴幼儿外耳道及鼓膜。若外耳道异物为小昆虫,可用强光接近婴幼儿的外耳道,或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虫引出来。若不见效,应立即上医院。(5)气管异物的处理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婴幼儿口含食物或小物件,哭闹、嬉笑时最易发生气管异物。婴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此时情况紧急,应立即加以处理。若是较小婴幼儿出现异物,应将其倒提起来,拍背。若较大的婴幼儿出现异物,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成人轻拍其后背。或成人站在患儿身后,用两手紧抱患儿腹部,迅速有力地向上勒挤

49、。若患儿不能呼吸,应做 人工呼吸。4.鼻出血 婴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4.鼻出血 婴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1)主要原因 1)鼻部外伤如婴幼儿行走、玩耍时碰伤鼻子,或婴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黏膜,从而造成鼻出血。2)发烧引起上感发烧时,鼻黏膜充血肿胀,血管脆性增加,擤鼻涕、打喷嚏时也可增加血管破裂的机会,引起鼻出血。3)鼻腔异物婴幼儿出于好奇,常把豆子、小珠子、纽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2)处理方法 当婴幼儿鼻出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安慰婴幼儿不要紧张,让婴幼儿安静坐下,用口呼吸,头略向前低,防止血液逆流入口腔咽喉。2)捏住鼻翼10 mi

50、n。3)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4)若不能止血,可用纱布卷、消毒药棉等塞鼻。5)止血后短时间内不可用力揉搓鼻腔,不可擤鼻子,也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再出血。6)若无法止血或婴幼儿经常鼻出血,应去医院检查,确定是否有血液病或其他疾病。平时应注意:纠正婴幼儿用手挖鼻孔的习惯,勤剪指甲,玩耍时避免碰撞鼻子。5.惊厥(抽风)(1)原因 婴幼儿出现惊厥的原因很多,高烧惊厥较为常见,如患上感、流脑、中毒性痢疾等均会使婴幼儿高烧,进而惊厥。此外,婴幼儿缺钙可引起手足抽搐,癫痫、低血糖、中毒等也会引起婴幼儿惊厥。(2)症状 婴幼儿惊厥的表现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育婴师课件参考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