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势与政策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3000字_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一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探讨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环境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探讨无论我国还是世界,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都不容乐观。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从身边一点一滴的节约做起,从对于能源使用的自我约束做起,还要认真学习知识努力完善节能减排的工艺技术,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恢复我们生态原本的美好,建设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1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
2、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在近几百年来我们人类各方面得到高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走向衰弱,环境保护已然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所创造的经济财富是以环境为代价的。因而我们要增加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
3、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
4、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2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此在经济活动中,
5、我们要处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水平也获得了极大提升,经济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是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留下了严重的环境后遗症,阻碍了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我国在“_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重大环保工程、完善政策措施”,这突显了经济建设与环境和谐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3当前环境面临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环境问题一直
6、以来都是非常严峻的,可能你根本不会在意,可是环境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向我们袭来。而白色污染更是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已同汽车尾气、有磷洗涤剂一起列被为今年我国环保治理三大重点。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20_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
7、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
8、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4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等。虽然这些物品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最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
9、相处。因为,其他生物也是地球上巨大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
10、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4结束语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各种污染
11、事故频频发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因此,我们要增加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参考文献:1李正强,舒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理论与改革J.2008,(3).2周国梅,唐志鹏.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经济政策J.2010,(2).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二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探讨摘要: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不仅严重影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植物能够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也是人类环境的最初创造者,可以说,没有植物的存在就不会出现人类
12、。目前,在城市生态绿化的过程中,植物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改善人们生活、城市生态甚至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引言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保护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通过协调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以达到改善生态与环境质量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一、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义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是以资源观、环保观和生态观为基本观念开展的,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能够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的现状,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1、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还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与持续发展,因此说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够减少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威胁,降低污染的指数和生态的破坏,缓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而保证城市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的结构性缺陷,并且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城市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载体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靠经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的生态建设在协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
14、、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明,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为城市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载体,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且加快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并且增强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说,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载体,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开展,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也更加深入人心。生态城市是在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以及森林城
15、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城市,生态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人们营造更为健康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提高生态城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和双重提高,更加丰富了生态城市与生态社会的科学内涵,因此说,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二、加强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1、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逐渐受到关注,由于大部分城市比较干燥,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城市绿化工作不到位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中都建有一些工厂,但是由于环境治理工
16、作不到位,导致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对象。目前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一些地区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森林覆盖率下降问题,城市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说城市绿化覆盖率无法达到该幅度,那么必然会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城市环境污染程度十分严重,绿化覆盖率不在正常范围内,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必须要求各地提高其绿化覆盖率,从而为改善城市环境打下坚实基础。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的方式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有效和重要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用地情况非常紧张,要想实施该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完全满足城市生态平衡所提
17、出的要求,正因为该原因使得如何提高城市绿地的利用率,改变生态效益的增长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实现的,今后城市建设中需要通过不断扩大植被覆盖率面积,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城市中的植被面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实施,城市建设中逐渐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工作,在城市道路两旁或者城市小区中增加植被面积,加强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减少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需要保护现有的城市植被。现有城市植被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减少植被踩踏现象,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市民规范和社会公德体系,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保护植被。2、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监测针对当前新疆城市环境污染重的空气污
18、染和污水污染问题,应该加强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提高政府和市民对于污染的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作为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及时控制严重的污染问题。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期定时对环境进行监测,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数量,提高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为建设美丽的城市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市民的共同家园,应该引起市民的足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投入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3、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是其极富活力和进展较快的领域它寻求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
19、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工业化国家在这一领域正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成果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90年代中期生态工业园的研究与实践在北美洲、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得到长足的进展其中尤以美国的研究最为活跃、工作较为系统。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贵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有效治理工业污染、降低末端治理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目前我国各类生态工业园项目不下30个如广东省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湖南省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此外在联合国环境署的支持下大连、烟台、天津和苏州等地区的开发区也已经开展了生态规划和改造的实
20、践。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正在开展探索的人们认识到单纯依靠污染的末端控制来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己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模式。生态工业园是人们在这一领域多年探索的产物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可使区域内不同企业间企业、居民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人与输出优化.从而达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可待续发展的区域综合体随着生态工业园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深人它将成为全面协调人类工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模式并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
21、影响。结束语总之,如果城市绿化部门及建设管理部门能够根据以上几点努力实施,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生态效益,使其增长方式由原先单纯的增加绿化面积逐渐转移到增加效益方向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参考文献1郭红然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性思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吴淑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理性思考北方环境,2011.3王立志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北方环境,2011.4李凯,贾建丽,鲍晓峰等.大气污染控制典型技术(上)J.环境保护,2010(1)5张兴林.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2)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三浅谈生态旅游中的环境
22、保护摘 要:对于现在众所周知的各地盲目开发旅游而造成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人为改造进行实地调查和举证,通过各地及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建设情况对比和取长补短来对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提出有实质作用的建议和具体措施步骤,用于改善国内的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提高地方政府和普通百姓的生态旅游意识。关键词:生态旅游;实地调查;环境保护一.浙江西塘西塘位于嘉兴嘉善市境内,是闻名浙江和全国的旅游胜地。以它特色的江南小镇的瓦房和小桥流水景色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西塘里面有几条主要的街道,都是非常规划整齐的瓦房,统一的白墙青瓦街道之间是绿油油的小河道,河道边是一些砌地很整齐的小阶
23、梯,整体看起来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值得借鉴的地方:1)西塘的街道卫生保持的很整洁。每个街道隔上几米就有会有一个垃圾桶,方便游客随时随手产生的垃圾可以就近安置,街面上几乎看不到纸屑;在我们观看的过程中也时不时有环卫工人在打扫道路和清理垃圾桶,这也给人留下了很卫生的印象;除了街道,河道也是西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看见过清洁工在船头用网去捞垃圾以保持整洁,整个湖面几乎没有看见过漂浮物。2)食品卫生与安全。在西塘,人们享受的不仅是美景,还有特色的美食。不管是一些沿河的酒家,还是家常小菜馆,还是小吃摊,都吸引游客无数。我们在吃的同时也会注意它们的制作是否卫生健康。每个地方的小吃会成为旅游地的代表,所
24、以这方面是一定要作为重点去监管的。二.江西省凤凰沟江西省凤凰沟以生态农业为主题,以农业带动凤凰沟旅游业的凤凰沟生态旅游,黄马凤凰沟风景区是集采摘、野战、观光、休闲与会议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示范园。这次我们参观了几个园区,从中了解了很多。观赏植物展示园占地面积400亩,设有9个专类园区,其中观花如:樱花园、海棠园、紫苑生态茶园兼顾科研、科普教育、休闲观光、采茶体验等诸多功能。高标准建设核心区100亩,集科研育种、高产创建、生产示范、技术推广于一体,成为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基地。景区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农家乐”、特产超市、生态厕所、仿树桩垃圾桶、景观石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凤凰沟生态
25、风景区旅游资源,提高了凤凰沟旅游的品位。园区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执行的相当彻底。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对于园区游客流量的控制,对于旺季时期的人流控制做的不够到位,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园区一定的环境承受力。三.武汉市武汉市景观多集中在城区,郊区较少,著名的景点有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亚洲民主之门红楼、百年老街江汉路等。针对我们此次“旅游中的环境保护”,我们对木兰山景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发现如下现象:(一)、主要的垃圾问题: 1、烧香赐福占木兰山旅游的60%,烧香之后遗留下的包装袋不能及时得到清理。2、如果将垃圾运送下山耗资较大,山
26、体环境决定了只能将垃圾定点处理,填埋,或焚烧后倒进山沟。(二)、木兰山属于中小型景区,不像大型旅游景区是由国家、当地政府重点保护和建设的,而像木兰山这样的中小型旅游景区相对来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较多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四.针对上述环境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针对香火区上香人数较多,且不注意香、纸包装袋的处理的问题,建议景区在各香火区附近安放垃圾桶,同时劝导香客们烧无烟香,减少香烟对空气的污染。景区可开展“烧环保香,烧无烟香”的活动保持香火区的环境干净。筹资修建垃圾集中处理点(修建人员及持续时间是实际情况而定):寻找合适地点,立标识牌,向山上居民宣传,倡导他们将生活垃圾倒
27、到垃圾集中处理点。(二)、景区垃圾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先清理后维护,随票发放垃圾袋,将垃圾集中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适当增加垃圾桶数量,提倡烧环保香,植诚心树。五.苏州走进苏州,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洁净、文明且和谐的世界,护城河上时而有船只掠过,带走不属于护城河的污浊。苏州是旅游城市,虽然旅游业并不是苏州GDP收入的第一项目,但是苏州市对于旅游业的建设依然十分注重。围绕“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家园”主线,采用媒体宣传、科普教育、社区活动、文化熏陶、家庭参与等方式,着力打造以家庭、社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为单元的生态文明细胞,创建祥和文明的社会氛围,培育公众理性自觉
28、的生态忧患、生态道德、生态责任和生态审美等生态意识,提高公众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使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广大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除此之外,苏州市政府在苏州城西,山林茂密的木渎镇启动新一轮规划,把古镇和藏书地区通盘打造旅游开发区,在总计28.8平方公里内,围绕生态和文化打造出一座姑苏城西的生态旅游新城。苏州拒绝过度开发,因此限制旧城的建筑物以及建筑物高度;苏州拒绝过度接待,因此部分景点有计划地开放和展览。充分挖掘苏州历史人文优势,创造具有苏州特色的旅游业却也兼顾生态保护的苏州是各大旅游城市学习的榜样。通过实地调查和考研,普遍宣传生态旅游观念,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态旅游意识,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29、。通过各地及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建设情况对比和取长补短来对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提出有实质作用的建议和具体措施步骤,交由相关部门,用以改善当地的生态旅游状况,改进或重新制定生态旅游规划,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以获得更大的经济、人文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四浅议当前环保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摘 要 本文试着从环保与经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关于如何在环保理念下发展经济的想法。关键词经济对立 有效途径 有利时机在当前环境压力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在环保理念下健康发展经济,这个一个非常的挑战和难题,以笔者多年的环保与经
30、济两者的研究,特有下面的一些浅见。一、摆脱环保与经济对立的思维定势以往人们谈到环保时,往往把它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环境保护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特别是当经济面临困境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从以抵御经济危机为善长的美国历史来看,罗斯福新政措施开创了以加大基本建设投资为应对危机手段的先河,小布什政府促进经济的作法是废止克林顿政府环保法案扩大企业开工率,虽然其卸任前做出改善环保形象的一些动作,但一遇到真正危机的来临,就顾不上环保而是把金钱大量投到银行和房地产业上。欧洲在环保上一直喊得震天响,但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时环保方面如何作为只能是噤若寒
31、蝉。这表明人们至今还未摆脱环保与经济对立的思维定势。二、环保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面对重大挑战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环保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形势,提出措施,主动转型,可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转化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机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在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要把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同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工作力度。”据统计,环境污染使我国的
32、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5%左右。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建设不但会造成人类生存条件恶化,从长远上看也会极大的拖累经济建设。我国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也是充分的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先污染后治理到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这是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我国自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不仅在经济增长方面仍然保持着高速,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的趋势也有所减缓,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中再次强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并明确地指出了具体需要重点建设的项目,既反映出
33、我国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也增强了环境建设的可操作性。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规模较大,废弃物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十条措施中提出的节能减排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和资源环境利用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将越来越严峻。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就更要狠抓资源环境问题,以此为契机,淘汰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等落后生产方式企业,引导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同时,在改变发展方式的同
34、时还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三、保护环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
35、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作为环境工作者,我们自己通常都是十分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关系到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整个地球的未来,而且我们的工作受到大多数普通人的支持(主要是当环境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时);但是在地方决策者和生产者都仅仅考虑经济活动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而不关心它的外部
36、性时,实际上环境保护工作总是受到方方面面的阻力。即使是政府也常常有这样的错误认识:一方面拿出大量资金来治理环境,一方面却抱怨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否则我们就不能生存下去了),如果可以不管环境的话,这些钱可以建多少个新工厂啊!他们从来不把环境因素考虑到经济当中去!事实上,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依靠与要求是良好的环境质量,比如空气和水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资源不同的品质和供应量可能有助于我们提高几个百分点的GDP,也可能让工厂完全停产!同时也由于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造与高科技劳动力,为了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源,必须有良好的居住与生活空间,这也需要良好的环境来支持。
37、而我们却从来不把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计算进去。要解决这个矛盾,政府需要一些特别的公共政策,例如实施行政管制和实行税收和补贴以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税收和补贴使得那些破坏了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很自然的在行动时考虑到社会成本,被认为是比管制更好的方法。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38、、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人们不顾环境破坏盲目追求高额利润,使得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呼吁要共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必须要认识到,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各国在共同承担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要有区别的对待;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低碳经济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中,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必须借助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39、,才能更好的带动资金和技术向低碳领域发展,因此,必须要认识到构建区域碳交易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重大作用。我们必须立刻采取有效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更剧烈,更难以处理。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之,环境对经济发展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只有制约作用,我们限制一些经济活动来保护环境,可以促进另一些效益更好的经济活动的进行,总体上收益更大,从而可以推动经济总体的发展。我们必须把环境的作用计算到经济发展因素中来,才能
40、正确评价环境的作用,选择出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式。参考文献:1 李旭生 孙红: 城市经济与环保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2004,(7):51532 朱玉蔚:中国环保型经济刍议 天津科技,2001,(5):10113 张强: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下的环保短板.金融经济,2005,(9):130131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五浅谈高校环境保护摘 要随着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高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与建设等问题却不断产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高校的环境保护的工作进行了探索,为高校更好地发展
41、提供参考。关键词高校;环境保护一、高校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特殊部分,在发展建设中有着与城镇相类似却又有着本质差别的发展过程。高校在建设中往往因土地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只能在功能区设置上因势而行,在环境建设上不能做到同步,从而影响了高校整体功能,使学校发展与环境整合难以协调。失去成为一流大学的自然环境基础。从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工作经验和教训来看,伴随高校发展的过程,大部分高校将会出现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很多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从而影响了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良好形象声誉。因此,及时发现高校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对策,对妥善解决高校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障高校建
42、设走上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高校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校园规划重主体建设,轻环境优化和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建设已完成校园主体建设,形成自己的格局和特色,但在生态学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上,却存在着许多学校完美的缺憾。出现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环境质量差,整体不和谐,绿色不优美等难以解决的状况。归其因,是学校整体规划出现了问题,导致主辅难分,主次难调,和谐不佳。2.环境保护观念差,难以憾动学校建设主旨思想。环境保护工作是高投入、低产出,投入大、见效慢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这对单位领导者在有限资源进行目标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多数领导者只重眼前效益,无关今
43、后长远发展,形成了多数领导者任内政绩观思想,从而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在高校的作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在学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中,相对滞后,使学生只注重学业,很少关心身边的环境保护。当然,一些学校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注重了环境卫生的保护,但学校在基础环境建设上不能配套完善,对促进学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难以起到强化作用。3.环境治理缺乏主动,主体和局部难于和谐统一。从多个高校环境治理数据显示,一部分高校把水、气、声、渣这几项作为了高校环境保护的重点,积极治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整体环境建设、管理和宣传教育上,却投入甚微。环境保护效果不能起可持续发展作用。一部分学校却恰恰相反,加大了整
44、体学校的环境投入,校园环境优美,但烟气、污水治理却敷衍了事,成为校园深处“一点黑”。这种学校环境保护顾此失彼的作法,势必给学校长远发展造成影响。三、高校环境保护的措施1.加强开展高校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编制高校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学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高校整体结构和发展规模。三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45、努力实现校园环境保护一体化。四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高校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高校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2.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手段之一。当前,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主要原则有:一是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高校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据高校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排污费的上缴工作。二是根据环保法律法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用经济杠杆激励加强污染治理,达到高校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目的。3.提高高校师生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46、。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造成学校环境保护工作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强,观念淡薄。一方面学校领导只管学校发展壮大,追求的是经济和社会效益,不管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另一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不强,缺少环境保护意识。所以要加强环保教育,尤其要通过一定方式的教育,努力提高高校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4.加大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环境保护投资和环保产业是表征一个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方向、使用效率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发展规模对一个地区的环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很多高校,环保投资不足,环保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就高校而言,环保投资微乎其微,环
47、保产业更是大大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目前高校发展环保产业还存在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等。但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与环保产业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使高校环境保护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5.健全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为确保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必须建设一支高效率、高素质、高水平的环保队伍,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主要包括:一是人员与培训。要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环境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二是重点污染源远程监控能力。高校自身存在的较大污染源可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远程传输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远程监控。三是改善环境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要在环境信息支撑、环境宣教支撑、环境科技支撑等方面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特别是要在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方面有所突破,要建立一套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机制,形成统一协调的环境信息基础支撑体系。四、结束语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环境保护工作对高校发展的可持续性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何切实加强高校的环境保护,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是高校长远发展必需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