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慢性肾小球肾炎性肾小球肾炎2022-12-30慢性肾小球肾炎 概念: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疾病,病程常超过1年或长达十年以上,一般有水肿、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后期有贫血、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终至尿毒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仅有15%-20%的病人有急性肾炎史,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起病即属慢性。病机: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制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占有重要作用。病理常见的病理类型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后期,上述各类型的特点消失,代之于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相应肾单位的肾小
2、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尿蛋白、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2、特殊表现:有的病人可表现为血压(特别是舒张压)持续性升高,出现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盘水肿;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病情急剧恶化者,可能引起不可逆慢性肾衰竭。水 肿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单侧水肿见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全身性水肿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部(晨起明显)开始而延及全身,发展常迅速。皮肤受压后长时间下陷,不易恢复。图为肾病综合征患者颜面部及下肢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
3、1、尿液检查:尿蛋白+-+;尿蛋白1-3g/24h;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等。2、血液检查:肾功能不全时,可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升高。血清补体C3始终正常,或持续降低8周以上不恢复正常。3、B超检查 双肾可有结构紊乱、缩小等改变。4、肾活组织检查诊断 诊断:急性肾炎迁延1年以上,或无肾炎病史;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尿检查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排除全身性疾病肾损害即可诊断。治疗治疗目的: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尿红细胞为目标,因此,一般不宜给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一
4、、一般治疗:包括:1、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如避免劳累、感染、妊娠、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2、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低蛋白及低磷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的硬化。二、对症治疗:1、水肿:利尿疗法2、控制高血压:治疗原则:(1)、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蛋白尿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2)、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近年研究证实,ACEI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有减不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具体措施:(1)、限盐:3 g/d (
5、2)、有钠水潴留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则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其次可选用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但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抑制剂要防治高血钾,血肌酐大于350mol/L的非透析治疗患者则不宜再应用。3、对血液有高凝状态或尿FDP增加的病人,可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如肝素、双嘧达莫等。常用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限制蛋白饮食、低蛋白血症等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皮肤水肿、营养失调、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3、焦虑 与疾病的反复发作、预后不良有关。4、潜在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慢性肾炎病人每日在
6、保证充分和睡眠的基础上,应有适度的活动。尤其是肥胖者应通过活动减轻体重,以减少肾脏和心脏的负担。但对病情急性加重及伴有血尿、心力衰竭或并发感染的病人,应限制活动。2、饮食护理:明显水肿、高血压病人应限制水钠的摄入。对有氮质血症的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为0.50.8g/(kgd),其中60%以上应为优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较多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等)。(二)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水肿的情况、严格记录24h的出入液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情况。(三)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注意监测有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肾功能不全病人在应用ACEI降压时,应监测电解质,防止高钾血症。用血小板解聚药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出血、凝血时间等。(四)心理护理病人易产生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积极主动与病人沟通,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对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与亲属一起做好病人的疏导工作,联系单位和社区解决病人的后顾之忧,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五)健康指导1、预防感染指导: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如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及时治疗。2、生活指导:严格按照饮食计划进餐;能够劳逸结合;学会与疾病有关的家庭护理知识,如如何控制饮水量、自我监测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