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国开电大: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附答案)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论述题(100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参考答案: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
2、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5句话20个字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3、效、生活富裕)。二、乡村振兴战略系统部署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分阶段的目标任务,明确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22项具体指标,其中3项约束性指标,19项预期性指标。四、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经过三次审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提了5点修改意见,采纳了2点。乡村振兴促进法共10章、74条,
4、是一部全面指导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除总则附则,其结构是5+1+2”,对于促进五大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五、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四梁八柱一是乡村建设这根梁。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要抓好规划。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村庄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按照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依法编制村庄规划,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二要统筹。落实好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作业,不机械照搬城镇建设,反对大拆大建,禁止贪大
5、求洋,不能一刀切,不搞运动式,绝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二是乡村治理这根梁。服务要精细,管理要到位。一要建好体系。一是突出核心。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乡村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是乡村治理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二是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三是三治融合,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导向。二要培育人才。让乡村治理充分“提能塑形”,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需要培育壮大四支力量。培育“带头人”,从组织建设、干部选配、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找准找好“带头人”,用好用活“火车头”,解决谁来带的问题:组建“先锋队”,通过组建党员服务先锋队,选派工作队,建好志愿者服务队,集
6、中力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回引“明白人”,依托县、乡、村三级农民工服务平台,加大回引力度,服务地方城乡治理。培育“新乡贤”,通过深入挖掘、积极锻炼、大力培育一批新乡贤典型,充分发挥“贤”的引领、“能”的带动、“德的滋润、“善”的教化,助力基层治理。当然,比人才更重要的是乡村要有“人”。三是“生态保护”这根梁。一要树牢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持战略定力。农村相当一些地方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始终抓好生态保护是抓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二要持续整治。不要动不动就推倒重来,尽力保持原真性,不要把“生态系统”和“植树绿化等同起来!不要把“美丽”
7、与“漂亮”混为一谈!四是“共同富裕”这根梁。一要态度坚决。1992年底,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二要研究目标。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
8、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等不得,也急不得,也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大包大揽,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总之,要量力而行,坚定让有条件的人跳起摸到高线:要尽力而为,必须使更多的人跨越中线:要黝力同心,绝不让低收入群体跌落到底线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
9、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8个部分,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文件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文
10、件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工作,以超常超强的力度和更强的执行力,不折不扣完成好今年“三农”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第一项是抓好粮食生产。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饭碗必须要端在我们自己手里。把良田、良种、良法筑牢,让种粮人受尊重、有利益,让基本粮有保障、有价值。必须把“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目标要求落实到县村户第二项是突出增加增收。农民收入是一切农村
11、工作的综合反映。总体来看,农民收入主要靠就业的局面还没有扭转,因此,稳就业必须要放在首位,不必讳言。由此也说明,农业产业发展是有空间的、有潜力的。当然,发展产业之前,先要说清楚粮食生产与非粮产业关系怎么处理?哪个乡村有哪种潜力?发展好的要巩固,有潜力的要支持第三项是关注底部群体。贫困群众终将消失,困难群众也有专项,在这之上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群众,他们往往“过得去”,但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可能“上不去”,所以,需要从理念上开始,重视这部分“倒不下去,跑不起来”的群体。第四项是管护基础设施。乡村建设将会高歌猛进,乡村面貌必将焕然一新。建设不容易,而用好管好护好更不容易,让基础设施延长服务年限是
12、最大的节约,不在乡村“建了又拆、拆了又建”是乡村具有文化积淀的一个基本方法。尽快建立管护乡村基础设施的新机制显得十分紧迫。2022年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考核说明: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且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题目: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论述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00分)答: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相互联系的形式获取事物表面的和初步的认识。感性认识是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的基本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片面性与主观性的特点。是为开展理性认识提供思维素材的初级认识形式:二、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认识形式。理性认识通过概念、推理和判断等三种循序渐进的形式对事物展开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与客观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高级认识形式: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是互相依存
14、的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提供思维的素材(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即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论中的辩证法):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从人的认识层次来说:前一阶段的认识是后一阶段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相对来讲前一阶段的认识是感性的,而后一阶段的认识是理性的,但这一过程也有被倒置的情况: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前提基础与继承发展的关系,而非是对立关系。没有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是空想、就是无水之鱼和无米之炊。没有对于事物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只能停留事物的表象、就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实践是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
15、识的根本手段。实践是思想的内部斗争和与外斗争之总合,或者说实践是对于人的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统称。人们将自身获得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认识投入社会活动进行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收获的挫折与经验来修正认识,再将修正过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如此反复,直到获得成功。这就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过程,实践在其中起到的是媒介与验证的意义和作用。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
16、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理性认识指导下的感性经验深刻:感性经验支撑下的理性认识丰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