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月5日星期四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1.1.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2.2.角色的扮演与冲突角色的扮演与冲突3.3.社会文化对角色的影响与制约社会文化对角色的影响与制约231一、角色一、角色u“角色”一词的源于戏剧,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以后u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u 涵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处在特定地位
2、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u 在企业管理中,组织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就是企业中员工的角色。u 这种角色不是固定的,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比如同一阶段的针对不同合作者、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u 角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具体的个人是一定角色的扮演者。一、角色一、角色u 将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u 将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的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象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
3、u 因此,社会角色的概念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一、角色一、角色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莎士比亚皆大欢喜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u 从历史渊源上说,角色概念取自古希腊罗马剧场中的戏剧和舞台,它指的是演员在某场戏剧中扮演的那个人物所具有的特征。u 角色理论是通过多门社会科学的共同参与而造成的结果,导致
4、了一种综合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有关内容,并形成独特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角色理论的产生。u 社会角色的类型:社会角色的类型:第一种方法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的主观努力,将角色划分为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这种划分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蒂博特和H.凯利在群体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使用的。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u 社会角色的类型:社会角色的类型:根据角色表现的隐显状况,将角色划分为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美国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1936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最先使用了这种划分方法。根据社会对角色有无明确的期望以及角色对期望的执行情况,将角色
5、划分为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最先使用这一分类方法的是撰写角色理论一文的T.萨宾和V.艾伦,社会对每一种角色都有着一定的社会期望,只是存在明确程度上的差异而已。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u 社会角色的功能:社会角色的功能:1.互动2.规范3.自我表现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二、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p 角色的互动、规范和自我表现功能尽管体现的是角色的不同功能和不同侧面,但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角色通过互动来表现自己,而在与他人进行互动时,为了使他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表演和自己行为的真实含义,一个人就必须遵循角色的基本规范,并按照此规范的要求来表现自己。p 角
6、色功能的这种整体性是角色运作的前提,也是一种社会角色顺利进入社会的保证。12213u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u这种行为模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的性质,这种行为模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受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主观表演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主观表演能力的影响。u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
7、为。现出来的行为。l(一)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一)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他的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他的“戏剧理论戏剧理论”。l(二)心理学视角:技术与手段。是指将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二)心理学视角:技术与手段。是指将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
8、履行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一、角色扮演一、角色扮演一、角色扮演一、角色扮演u 衣阿华学派称之为“结构角色论”,芝加哥学派为“过程角色论”u 在结构角色论者看来,个体的行为是由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与此地位相关的社会期望规定好的,所承担角色的过程不过是这种被结构化的行为的释放过程。因此,角色行使比角色扮演更能恰当地反映角色承担的真实情形。u 过程角色论者认为,结构角色论者对社会的看法是泛结构化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角色并不是单纯的角色行使,而的的确确是一种角色扮演或曰角色创造。在这一过程中,行动者并不是被动地
9、受制于情境和结构的,他也能够通过互动主动地界定情境并对社会结构发生影响。二、角色的社会化二、角色的社会化u 人的因素、行为和环境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班杜拉改变了最早由勒温提出的描述行为变化的传统公式B=f(P,E)(即行为等于人及其所属环境的函数),用来表示人(P)、环境(E)和行为(B)三者之间交互作用关系。1)角色认知阶段:指角色扮演者对于与一定社会地位有关的权力和义务的认知和了解,也就是对于一定的社会期望的了解。2)角色移情阶段:角色“移情指不仅在认知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不仅知道而且体验到他人角色。3)角色行为阶段:一个角色以怎样的言行举止出现在“观众”面
10、前,这就是角色行为。角色行为是角色认知与角色移情的结果和表现形式,随着个体角色认知和角色移情的变化而变化,与先天素质密切相关。三、角色丛与角色冲突三、角色丛与角色冲突u 角色丛,其意思指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总和。因此,某一个别地位所包含的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角色,这使居于这个社会地位的人同其他各种不同的人联系起来。u 角色冲突的产生源于角色丛或角色库中的不同角色含有不相容的成分。一般取决于这样两个因素:其一,社会期望的性质;其二,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的高低。三、角色丛与角色冲突三、角色丛与角色冲突u 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a)角色间冲
11、突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过多的不同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所提出的期望时产生的冲突。b)角色内冲突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冲突。角色内冲突既可来自不同类型的角色伙伴矛盾的角色期望,也可来自同一类型的角色伙伴矛盾的角色期望四、君子与小人四、君子与小人u“君子”和“小人”的中国式角色冲突。君子原本指代社会地位高的人,它与小人对应,分别代表了上流社会和下层百姓,所谓“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经小雅大东。)u 从论语起,君子的含义有了质变,“君子,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君子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而与此相应,小人原先也主要指社会
12、地位低下之辈,而到了论语中则开始指那些道德低下者或无教养者。203l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l 角色偏差现象十分复杂,行为偏离社会期望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实质是个人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其所受到的外部对待、评价与角色期望、其内在的自我概念系统、动机机制以及表现于外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都偏离了特定社会身份要求的一般模型u由于社会期望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文化,使得由于社会期望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文化,使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类的角色会出现不同的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类的角色会出现
13、不同的社会期望,从而导致了角色扮演者的不同的角色行为表现。会期望,从而导致了角色扮演者的不同的角色行为表现。社会期望的这种文化制约性,赋予了社会角色相当的文化社会期望的这种文化制约性,赋予了社会角色相当的文化内涵,内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22一、职业角色一、职业角色u 职业角色和性别角色是社会中最为常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是文化色彩最为浓厚的两类角色。u 职业是个体借以实现自我发展和表现个人能力及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场所,而职业角色也成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主要形式。人们不仅通过扮演职业角色得到物质上的利益,而且要借此得到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u 职业声望是公众
14、对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一种评价,是来自于他人的主观判定。职业角色意识占据某一职业的人将社会对其职业的角色期望内化为自我意识和自我看法的结果,它是来自于自我的、对职业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意识或态度一旦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职业行为;并对社会结构发生影响。一、职业角色一、职业角色u 50年代军人吃香,年代军人吃香,60年代工人尤其劳模吃香,年代工人尤其劳模吃香,70年代干部年代干部尤其老干部吃香,尤其老干部吃香,80年代知识分子吃香,年代知识分子吃香,90年代企业家和年代企业家和商人吃香,商人吃香,。二、性别角色二、性别角色u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
15、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u 性别角色是十分特殊:一般的社会角色是客观因素(某一个体的社会地位及由此而来的社会期望)和主观因素(进入或获得该地位的个体及其行为)的统一体;但对性别角色来说,决定其行为模式基础的是由先天的生理特征。u两性差异:生理差别、心理差异“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女戒敬慎出现了“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两性角色的“互化”u 性别角色差异:个性和行为方面性别差异:侵犯行为、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智能方面差异:智力、语言能力、运动技能、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 二、性别角色二、性别角色u 性别差异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始分化 文化人类学理论: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认知社会化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性别发展阶段论: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发展阶段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二、性别角色二、性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