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自主神经系统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23(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见表)除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系统外 还有肽能、嘌呤能和胺能递质系统(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紧张性支配(tonic innervtion)对效应器的双重支配(dul innervtion)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45自主神经功能的意义自主神经功能的意义 交感神经是一个应急系统,在环境急骤变化交感神经是一个应急系统,在环境急骤变化时,以动员机体的潜在力量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时,以动员机体的潜在力量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形成形成交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2、肾上腺髓质系统,称为,称为应急反应应急反应;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局限,形成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局限,形成迷走迷走-胰岛素系统胰岛素系统,主要促进机体的调整恢复和消化吸,主要促进机体的调整恢复和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等。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等。67(二)低位脑干的内脏调节功能延髓(生命基本中枢):心血管反射中枢;呼吸节律中枢;吞咽、呕吐、唾液分泌反射中枢 肾上腺髓质反射性分泌中心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另外膀胱收缩、皮肤电反应的调节8(三)下丘脑(hypothlmus)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解剖:前区、内侧区、外侧区、后区 与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功能紧密联系
3、 传入:边缘前脑、丘脑、脑干网状结构 传出:以上传入部位、腺垂体、神经垂体 功能特点:较高级的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多样性和复杂性 常为复杂生理活动调节中的一部分9下丘脑结构:前区:视前核(preoptic n.)视上核(suproptic n.)视交叉上核(suprchismtic n.)室旁核(prventriculr n.)下丘脑前核(nterior hypothlmic re)内侧区(结节区):腹内侧核(ventromedil n.)背内侧核(dorsomedil n.)结节核(tuberous n.)灰白结节(white&gry tuber)弓状核(rcute n.)结节乳头核(tube
4、rommmillry n.)10外侧区:下丘脑外侧核(lterl hypothlmic n.)(分散)内侧前脑束(medil forebrin bundle)(穿插)后区:下丘脑后核(posterior hypothlmic n.)、乳头体核(mmmillry body)11 下丘脑的调节功能 与自主神经系统(utonomic)功能的关系 与睡眠(sleep)的关系 与生物节律(biorhythm)的关系 体温(body temperture)调节 水平衡(wter blnce)调节 本能行为(instinctive behvior)和情绪(emotion)内分泌(endocrine)活动调节
5、12 与生物节律(biorhythm)的关系 *生物节律的概念 *日周期(circdin rhythm)及其产生机制 *控制中心视交叉上核 体温(body temperture)调节 *感受和整合中心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调定点(set point)学说13 水平衡(wter blnce)调节 *肾排水:由抗利尿激素(DH)调节 DH释放:SON(主要)、PVN 调节:渗透压感受器、容量感受器等 *摄水:一种本能行为(instinctive behvior)调节:通过渴觉(thirst)产生 由DH和血管紧张素(NG)介导14渴觉的引起 *血浆晶体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 DH渴觉 *细胞外液量肾动
6、脉灌注压肾素 NGSFO和OVLT渴觉 *动脉血压压力感受器DH或 RS(NG)渴觉 *疼痛、情绪紧张渗透压感受器 DH渴觉15 内分泌(endocrine)活动调节 *下丘脑内存在神经元分泌9种调节肽影响腺垂 体7种激素的分泌,如TRH对TSH,CRH对CTH等。*下丘脑内还存在觉察细胞,监视血中激素的浓 度,起负反馈作用。16 摄食(feeding)行为的调节 *能量平衡(energy blnce):调定点学说 *摄食中枢(feeding denter):下丘脑外侧区 *饱中枢(stiety denter):下丘脑腹内侧核 饱中枢和摄食中枢之间存在交互抑制 *有关神经递质:NPY、增食因子
7、(orexin)、黑色素浓缩激素(melnin-concentrting hormone);瘦素(leptin)、阿黑皮素原衍生物、可卡因和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RH、儿茶酚胺、脑-肠肽(如CCK等)、葡萄糖等17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 *作用:使摄食 *分布:NPY能神经元:下丘脑弓状核 纤维室旁核 *受体:Y1、Y2、Y5受体已被鉴定 Y5受体:下丘脑内侧和外侧区 *敲除NPY基因并不引起显著的厌食 可能与其他因素(如瘦素)的参与有关18增食因子(orexin)及其受体 *在下丘脑外侧区合成 *有增食因子-和增食因子-B两种多肽 *有OX1R和OX2R两种受体,*均为G蛋白耦联受体黑色素
8、浓缩激素(melnin-concentrting hormone)*其mRN仅存在于下丘脑外侧部和未定区19瘦素(leptin)及其受体 *本质:蛋白质类激素,含167个氨基酸 *分布:循环血液,可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 *受体分布:下丘脑、脉络丛和脑外组织 *作用:摄食,能量消耗 *机制:食欲刺激物,如NPY 抑制摄食行为的物质,如CRH 交感活动(HYPVLM),能量消耗 胰岛素释放,组织储存能量物质20 与自主神经系统(utonomic)功能的关系 *人为刺激某些部位可引起 膀胱收缩、胃液分泌、心律失常等 *整体中多为复杂生理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与睡眠(sleep)的关系 *间脑睡眠区和前脑基
9、底部睡眠区 刺激这些区域可引起睡眠或觉醒21 性行为的调节 *促进性行为的区域:内侧视前区 *动物实验:电刺激该区性行为 破坏该区性冷漠或性行为 *性激素受体:放射自显影示雌激素受体丰富 注入性激素性行为 *接受边缘系统的投射纤维 Ch性行为;单胺类性行为22 情绪(emotion)的调节 *恐惧(fer)和发怒(rge)防御反应(defense rection)假怒(shm rge)防御反应区(defense zone)*愉快(plesure)和痛苦(gony)自我刺激(self-stimultion)奖赏(rewrd)和惩罚系统(punishment)23*情绪生理反应(emotionl
10、physiologicl)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改变 内分泌活动改变*激发行为的动机(motivtion)欲望、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奖赏和惩罚系统对行为动机的影响*成瘾(ddiction)定义和可能机制24(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边缘前脑和边缘中脑的概念 边缘前脑的功能:特点是复杂多变 主要:产生嗅觉、内脏活动调节 摄食行为、性行为和情绪调节 学习与记忆 新皮层(neocortex)刺激一定区域:某种内脏活动改变252627一、脑电活动(一)自发脑电活动 (spontneous electric ctivity of the brin)脑电图波形
11、及临床意义(脑瘤和癫痫)脑电波的形成机制(略)Hz V常见部位常见部位出现条件出现条件 8-13 20-100枕叶枕叶成人安静、闭眼、清醒时成人安静、闭眼、清醒时 14-30 5-20额、顶叶额、顶叶 成人活动时成人活动时 4-7100-150颞、顶叶颞、顶叶 少年正常时少年正常时,成人困倦时成人困倦时 0.5-3 20-200颞、枕叶颞、枕叶 婴幼儿正常时婴幼儿正常时,成人熟睡时成人熟睡时2829(二)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l potentil)概念:感觉传入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在皮层某一特定部位引出的电位变化。组成:主反应(与刺激锁时)、次反应和后放 描记:计算机
12、叠加和平均 应用:科研和临床诊断 常用诱发电位:SEP、EP、VEP3031二、觉醒(rousl)与睡眠(sleep)(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行为觉醒(behviorl):黑质D系统 证据:破坏该系统后无探究行为 脑电觉醒(electroencephlogrm):蓝斑上部N系统(紧张性作用)证据:破坏后快波,但仍能短时唤醒 脑干网状结构Ch系统(时相性作用)证据:注入阿托品后脑电呈慢波32(二)睡眠的两个时相和产生机制 慢波睡眠(slow wve sleep,SWP)表现:感觉、运动、自主神经活动减退 意义:GH分泌增多,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异相睡眠(prdoxicl sleep,PS)表现:活
13、动进一步减退,伴阵发性表现 意义:GH分泌减少,脑内蛋白合成加快,促进精力恢复;某些疾病可能夜间发作33发生机制 慢波睡眠:三个有关脑区 间脑睡眠区:下丘脑后部、丘脑髓板内核群邻旁区、丘脑前核 延髓同步化区:上行抑制系统(尾端网状结构)前脑基底部睡眠区:视前区和Broc斜带区 促眠物质:5-HT受体拮抗剂、腺苷、PGD2 异相睡眠:脑桥网状结构PGO锋电位 促眠物质:Ch34一、学习(lerning)与记忆(memory)1.学习的形式 非联合型学习(nonssocitive)习惯化、敏感化等突触可塑性变化 联合型学习(ssocitive)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操作式条件反射(operte
14、 conditioned reflex)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352.记忆(memory)的形式 按记忆的贮存和回忆的方式分 陈述性记忆(declrtive)情景式(episodic)和语义式(semntic)记忆 非陈述性记忆(nondeclrtive)按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分 短、中、长时程记忆 (short-,intermedite-,long-term)363.人类记忆的过程374.遗忘(loss of memory)为正常生理现象 特点:遗忘速率先快后慢 机制:条件反射久不强化;后来信息的扰 病理性遗忘:记忆障碍或遗忘症(mnesi)顺行性(nterogrde)
15、:多见慢性酒精中毒 逆行性(retrogrde):多见脑震荡 385.学习与记忆的机制 学习与记忆的脑功能定位 大脑皮层联络区;海马及其邻近结构 其他脑区:如丘脑、杏仁核等 神经生理机制:突触的可塑性、突触前易化 神经生化机制:蛋白质的合成,某些智能性递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神经解剖机制:新突触联系的建立39二、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 现象:右手学会一种技巧,左手未经训练,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著名实验:Sperry美国,1950 切断视交叉的猫,使一侧眼认识某物,蒙蔽的另一眼也具认识力 若预先切断胼胝体,则蒙蔽眼不再具认识力 结论:两侧皮层依靠胼胝体传送感觉信息40三、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1.视觉信号运动语言的信号传递过程 412.失语症与损伤部位 运动失语症(motor):Broc区 感觉失语症(sensory):颞上回上部 失写症(grphi):额中回后部 失读症(lexi):角回 流畅失语症(fluent phsi):Wernicke区 严重时可同时出现多种语言活动功能障碍4243四、人类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lterlity cerebrl dominnce)1.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 原因:遗传因素和后天使用右手(主要)2.右侧皮层在非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 空间辨认、深度知觉、触觉认识、音乐欣赏等 失用症、面容失认症、失算症等 3.人类一侧皮层优势的相对性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