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预防与治则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4081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预防与治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9-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预防与治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9-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预防与治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9-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预防与治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9-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预防与治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17040070)张水利张水利 副教授副教授 Email:zhang_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第九章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一、预防一、预防二、治则二、治则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 1、掌握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治则的概念及其、掌握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治则的概念及其 运用原则。运用原则。2 2、熟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原则及方法;、熟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原则及方法;熟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熟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 则。则。3 3、了解

2、治则与治法的关系,了解正治、反治的概、了解治则与治法的关系,了解正治、反治的概 念及常用方法。念及常用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预防的概念预防的概念: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素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所谓 “治未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一未病先防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就是在疾病

3、未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应注意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调摄精神,避免七情过激调摄精神,避免七情过激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所说: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三)起居有

4、常,劳逸适度(三)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是指人的生活起居和劳动休息,必须有一定的规律和适是指人的生活起居和劳动休息,必须有一定的规律和适当的限度。当的限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四)药物预防(四)药物预防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入民就有焚香、佩香囊、香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入民就有焚香、佩香囊、香枕、药物沐浴等方法预防多种传染病。药物沐浴等方法预防多种传染病。后世医家用中药预防疾病更为普遍,如用苍术、雄黄、后世医家用中药预防疾病更为普遍,如用苍术、雄黄、艾叶等燃熏,以驱避疫毒;服贯众汤、大蒜、苍耳末以预艾叶等燃熏,以驱避疫毒;服贯众汤、大蒜、苍耳末以预防时毒。防时毒。

5、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已经总结出已经总结出130130余种预防传染病的中草药。余种预防传染病的中草药。近年来,用板蓝根、大青叶等顸防流感和腮腺炎,都是行近年来,用板蓝根、大青叶等顸防流感和腮腺炎,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有效的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二二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既病防变,就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病就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的趋势和已经萌芽的先兆症状,采取有效情加重的趋势和已经萌芽的先兆症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和扭转病情的发展和传变,促使疾病措施,阻止和扭转病情的发展和传变,促使疾病朝痊愈方向发展朝痊愈方向发展 。(一)(一)早期诊治以防

6、笃早期诊治以防笃 许多疾病会出现由轻浅到重笃、从单纯到错许多疾病会出现由轻浅到重笃、从单纯到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诊治越早,疗效越好。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诊治越早,疗效越好。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二)阻遏病传以防变(二)阻遏病传以防变1 1、截断邪传途径、截断邪传途径 各种疾病的传变,大致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各各种疾病的传变,大致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各自规律,预先采取措施,截断邪传途径,是防变自规律,预先采取措施,截断邪传途径,是防变防笃的有效方法。防笃的有效方法。2 2、先安未受邪之地、先安未受邪之地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治病

7、防变的重要措施。邪之地,是治病防变的重要措施。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治则的概念治则的概念: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出它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通意义的治疗总则。来的具有普通意义的治疗总则。治则与治法不同,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治则与治法不同,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体现。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体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一治病求本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病因进

8、行治疗。故故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说:说:“治病必求于治病必求于本本”。治病本的原则,必须正确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治病本的原则,必须正确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两个方面。标与治本两个方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一)(一)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就是在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针对就是在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与现象一致与否而采取的两种治则。疾病本质与现象一致与否而采取的两种治则。正如正如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至真要大论所说:“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1 1、正治、正治 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

9、疗方法。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2 2、反治、反治 是指顺从疾病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疾病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二)治本与治标(二)治本与治标 治病求本是一般原则,适用于一股常见疾病的治治病求本是一般原则,适用于一股常见疾病的治疗。但在治疗复杂或特殊疾病时,还需分清疾病疗。但在治疗复杂或特殊疾病时,还需分清疾病的标本先后与缓急,采取的标本先后与缓急,采取“急则治其标,缓者治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其本”的法则。的法则。1 1、急则治标、急则治标 是指标病的病势急骤。病情危急而必是指标病的病势急骤。病情危急而必须

10、育先治标,标病稳定或消除后,然后再治其本。须育先治标,标病稳定或消除后,然后再治其本。如大出血者应当快速止血。如大出血者应当快速止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2 2、缓则治本、缓则治本 是指标病不急,治疗时采取治本,是指标病不急,治疗时采取治本,或光治本后治标的原则。如慢性疾病虚多邪少,或光治本后治标的原则。如慢性疾病虚多邪少,或急性病后期邪气未尽(标)正气已伤(本或急性病后期邪气未尽(标)正气已伤(本),应,应以扶正治本为主。以扶正治本为主。3 3、标本同治、标本同治 是针对标病与本病并重,需要标本是针对标病与本病并重,需要标本兼顾而制定的一种治则,由于标本俱急,在时

11、间、兼顾而制定的一种治则,由于标本俱急,在时间、条件上已经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必须标条件上已经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必须标本同治。本同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二扶正与祛邪二扶正与祛邪 疾病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疾病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因此,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因此,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1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一)扶正祛邪的概念1 1、扶正、扶正 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扶正多用补虚法补虚法,以纠正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纠正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邪气不盛),具体有补气、助阳、养血、滋阴等各(邪气不盛),具体有补气、助阳、养血、滋阴等各种补法治疗。此外,扶正还包活针灸、气功及体育锻种补法治疗。此外,扶正还包活针灸、气功及体育锻炼等。炼等。2 2、祛邪、祛邪 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泻实之之法,适宜以邪实为主要矛

13、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法,适宜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不同的邪气,其病位不同,其治法亦不一样。常采用不同的邪气,其病位不同,其治法亦不一样。常采用发汗、涌吐、攻下、清解、消导等治法。发汗、涌吐、攻下、清解、消导等治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二)扶正祛邪的运用1 1、先扶正后祛邪、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于邪盛正亏,邪盛但尚不适用于邪盛正亏,邪盛但尚不危急,正气虚不耐攻伐的病证,即危急,正气虚不耐攻伐的病证,即先补后攻先补后攻。2 2、先祛邪后扶正、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病邪盛,急待祛邪,其适用于病邪盛,急待祛邪,其正气虚尚耐攻伐的病证

14、,即正气虚尚耐攻伐的病证,即先攻后补先攻后补。3 3、扶正与祛邪同用、扶正与祛邪同用 即是攻补兼施。适用于邪盛即是攻补兼施。适用于邪盛正虚,两方面都不甚急的病证。尤适用于慢性正虚,两方面都不甚急的病证。尤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病的治疗。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三、三因制宜三、三因制宜 三因,是指三因,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一)

15、因时制宜(一)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叫做因时制宜因时制宜。由于四季气候各不相同,因而六淫邪气致病有明显由于四季气候各不相同,因而六淫邪气致病有明显的的季节特点季节特点。如春夏季节由温渐热的气候,此时阳气升。如春夏季节由温渐热的气候,此时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等。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等。此外,由于季节不同,气候特点各异,用药剂量和此外,由于季节不同,气候特点各异,用药剂量和寒热的选用要适

16、当。寒热的选用要适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二)因地制宜(二)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原则,叫做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即地质、地形、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即地质、地形、气候、植被等不同)。候、植被等不同)。人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不同生活习惯,其生理人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不同生活习惯,其生理活动和疾病特点也各不相同。活动和疾病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疗用药应根据不同的所以,治疗用药应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和和生活习惯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而有所变化

1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三)因人制宜(三)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职业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职业不同特点不同特点,制定治疗用药原则制定治疗用药原则,称称因人因人制宜制宜。不同年龄的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不同年龄的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也有区别。同,治疗用药也有区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预防与治则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因人制宜,是指治病时不能孤立地着病证,因人制宜,是指治病时不能孤立地着病证,必须考虑人的整体和不同人的特点。必须考虑人的整体和不同人的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则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因时、因地制宜,则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影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法则,充分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09-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预防与治则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